第65頁

2023-09-10 19:16:09 作者: 林中有霧
    就是世子爺照顧外祖家,不曾計較過這點罷了。

    再說回來,真要是說世子爺對唐家誰最好,那也不是表姑娘而是表少爺,難不成世子爺還喜歡表少爺不成?

    他心裡計較,還是認命追了上去, 結果在街角看見一個男子打著傘準備去拉表小姐。

    定睛一瞧, 好幾伙, 居然是六皇子。

    唐昆月臉色更加不好, 掙扎著要抽回自己的手,「你放開。」

    「現在下著這麼大的雨,你要往什麼地方跑?跟著我上車,我先送你回去。」六皇子抓著她的胳膊,「你就算是不想看見我,也不能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我送你回去之後,立馬就離開還不成嗎?」

    「同你有什麼關係,我自己會回去。」唐昆月火氣更甚。

    兩個人就這樣拉拉扯扯,她屢次推開面前男人伸過來的傘,最後都厭煩了。

    在長喜出現時,她的眼睛亮了一瞬,可眼中的光芒隨著看清長喜身後空無一人時又慢慢變得黯淡。

    「表姑娘,馬車隨後就來,小的送您回去。」

    她垂眸看向腳下的青石板,豆大的雨點砸落下來又濺起,出門時華貴的裙擺沾染了泥塵,再也看不出原本的名貴。她忍著眼淚,輕聲問:「是表哥讓你來的嗎?」

    「世子爺怕你有危險,唐老夫人會難受。」

    她閉上眼,再睜開眼時眼眶全都是通紅的,絕望般朝著身邊的男人說:「你送我回去吧。」

    唐昆月是個多麼驕傲的小姑娘,從小到大給他好臉色都是極少的,更別說用這種祈求的語氣。

    顧洛書心中沉悶,最後還是將手中的油紙傘朝著面前的姑娘傾斜了大半,小心翼翼地替她遮擋住大部分風雨之後,才溫和道:「好。」

    「表姑娘。」長喜著急地叫她的名字。

    唐昆月卻沒有再回頭,跟著六皇子一起走上了不遠處停著的馬車。

    長喜著急,又不好直接去阻攔,只好認命地跟在兩個人的身後,一路狂奔。

    隔著雨幕,馬車中傳來女子間斷的哭泣聲和男子的安慰的聲音。裡面的氣氛不知道有沒有火熱得起來,但是長喜卻開始上火了。

    在親眼看著六皇子將表姑娘送到唐府時,他馬不停蹄地趕了回去,將這件事告訴世子爺。

    換做其他人他都不會有這麼大的反應,可那是六皇子,是皇后的兒子。他現在雖然還沒有正式入朝堂領差,世家們就開始替他造勢,準備同太子打擂台。與其說是同太子打擂台,又不如說是世家同皇上的博弈。

    安王是皇上的親弟弟,定然是忠誠的保皇黨,這也就代表著安王府和六皇子天然就是站在對立面。唐姑娘最後要真的是和六皇子在一起,安王府乃至皇上都會被狠狠打臉。

    長喜說完之後,顧淮安倒是不在意。

    「皇后心中有成算,六皇子妃定然是要從世家當中選,將這一派緊密聯繫在一起。唐家還是人少,興旺不起來。她就算是為了賭氣,也不會選昆月。」

    利益使然,走到最後一步了,誰都不是蠢貨,不會為了一時不忍讓自己功虧一簣。

    比起這個,他倒是更關心江南的局勢。這幾日他借著同聶懷玉的關係,同蔣侍郎私下見過面,聊了兩個時辰。他只感嘆能從毫無根基的寒門爬到三品,又在風口浪尖上急流勇退的大臣,無論是眼光、學識甚至手段都是頂尖的。

    蔣佑寧還是戴罪之身,只穿了一件極為尋常的葛青色道袍,在見到他時直接開口問:「世子爺,可是為了江南一事找我。」

    顧淮安看著他陡然變得花白的兩鬢,點點頭,「淮安是有些不解想要請教您,請您指點一二。」

    蔣佑寧耷拉著眼皮,定定瞧了他好一會,慢慢吞吞走到他對面坐下。他倒是沒有拿著長輩的架子,也沒有戴罪之身的戰戰兢兢,極為平和地替他斟了一盞茶。

    「你其實不該問我的,關於江南一事,我能說的早就稟報給聖上,想必聖上已經同你說過了。」

    他也給自己斟了一盞茶,沒有等顧淮安說話,先笑了出來,「世子爺可想要聽聽,老夫的經歷?」

    顧淮安挑了挑眉,「願聞其詳。」

    「老夫出身農家,爹娘都是泥水中討生活的,家中還有三位兄長。老夫是幼子,占了便宜,吃過的苦頭比兄長少。可儘管這樣,老夫在讀書之前從來沒有喝過這般貴的茶水。」

    小老頭轉了轉茶杯,緊接著又高興起來,頗為自豪道:「可是我自幼聰慧,不託大的說同過目不忘也沒有多少差別。村里老秀才有愛才之心,將我帶在身邊親自為我啟蒙。等我稍長些,便遊說我的父母雙親舉全家之力供我求學。我倒是順順利利考了秀才,舉人卻屢次不第,以至於花費巨靡令家中雙親和兄長吃糠咽菜。「

    「現在回頭看我從前做的文章,雖說見的短淺,可也不是全然沒有可取之處,中個舉人還是綽綽有餘,只是每次都差了一點運氣。」他嘆了口氣,而後看向旁邊的男子,目光黯淡道:「靖嘉二十三年,我已生了退卻的心思,不曾研讀過書文,而是四處奔走謀生。也就在這時候就,意外結識王謝兩家的旁支,第二年便就高中。

    我雖已在京城,可我的族親俱在江南。我這一支隨著臣在京城中逐漸站穩腳步,也開始逐漸興旺,有了的幾個讀書的好苗子。」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