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2023-09-10 06:44:42 作者: 年年年有餘
可她要是什麼都不做又覺得心裡堵得慌。
太子倒好,他把她能做的事情都做了,偏偏又沒做到點兒上,她這一口氣堵著不上不下的,能讓他進門那才真是怪了。
她不讓太子進門其實還想看看太子進不了她的門又會去找誰,是他一向寵愛的李佳氏還是汗阿瑪賜下的那幾位侍妾,又或是太子會在這種時候想起舊人,去了她想不到的地方也不一定。
、
第122章 穿成四福晉的第一百二十二天
太子妃這次還真猜錯了, 太子誰那兒都沒去, 他去瞧三格格去了。
太子妃自從三格格出事之後就時刻關注著她那邊的消息,因此太子去了三格格那兒這事她知道的比平日要快多了。
太子的確算不上是個好夫君,可她對孩子是真不錯,尤其是三格格, 他子女不少, 還真沒誰能越過三格格去。
端看他給那一太監的那一腳就知道了,那小太監沒個十天半月是下不了床的, 當然他就算傷好了也不可能再在毓慶宮當差了,至於他回了內務府之後會如何,那跟她就沒有關係了, 能留他一條命, 已經是她最大的仁慈了。
太子妃睡前還在想著看在他去看了女兒的份上, 這次彆氣太久, 他再來上幾回就讓他進來好了,等她起來之後這個念頭就被她打消了, 倒不是因為太子又做了什麼,只是因為那庶子在被罰跪的時候偷懶了罷了。
她是不會讓人去守著那庶子, 可這不代表她真就收不到那邊的消息了, 既然是太子讓他這庶子回自個人屋子去跪著的, 那她遷怒太子也是理所應當的不是,太子想進她的屋子,就看他什麼時候能讓她高興了。
最開始的幾日太子是日日都來太子妃這兒看看, 後來就變成三五日來這兒看看, 最後他乾脆就不來了。
太子不再到太子妃這兒來不是因為他厭煩了, 而是因為他又忙起來了。
近來皇帝身子不爽, 丟給太子辦的事自然就愈發的多了, 太子每次忙得腳不沾地的時候就開始慶幸太子妃給四弟妹補了一份禮,要是她不補這禮,;老四大概對他還是愛答不理的,那他就真的忙得連用膳的時間都沒有了。
雖然有胤禛和胤祥幫忙,太子還是心浮氣躁的不行,讓他心煩的倒不是這些政務,他是因為皇帝說要免稅賦才心煩的。
但凡是有地方遭災皇帝都會下令免了當地的稅賦,可每年會遭災的其實也就只有那些地方,每年要免多少稅賦其實都是有數的。就算是超過,那也超不了多少,從別的地方挪些銀子補上便是了。、
這回可不一樣,皇帝的意思是不管有沒有災都免稅賦,好在他提議的是每五年免這麼一次,要是年年都免,那可就要出大事了。
他其實也能猜到皇帝為什麼這個時候提出要免去賦稅,一是因為他想著先免了賦稅百姓們就算真遭災了也不至於那麼苦,二是因為他就快六十歲了。
皇帝六十歲,那必是要大辦的,皇帝這個時候免了賦稅,那個時候剛好見到成效,百姓們要歌功頌德也剛好有了個由頭不是。
他辦事,是他一句話他手底下的人跑斷腿,皇帝辦事,是皇帝一句話,他們這些皇子跑斷腿。
這腿他不是不能跑,他只是不想他這邊都萬事俱備了,皇帝那邊卻又改主意了,所以這事在皇帝正式決定之前還有得討論呢。
對皇帝的這個決定有異議的可不止他,還有老四。
老四現如今已經成了戶部的常客,討債王爺這個頭銜他是摘不掉了。
就連他自己都說還好現在他已經是親王了,要是他還是阿哥的時候這個頭銜就落到他頭上,群臣們還能把討債阿哥改成討債王爺,百姓們叫習慣了可就不好改了,到時候他究竟是阿哥還是王爺還真就說不清楚了。
要免賦稅,也就是說宮裡要是銀子不夠使了,那就得動國庫里的銀子。
國庫里的銀子從哪裡來呢,從雍親王那兒來。這雖然只是一句戲言,可也不能說這話就完全是錯的,畢竟朝臣們總有個銀子不湊手的時候,既然戶部能借,那為什麼不借呢,戶部可不想別的地方,從這兒借銀子不收利錢,只有這兒才是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呢。
好在皇帝是個能聽的進去勸諫的,要是只有太子一個人勸他,他大概一句話就能將太子駁斥得啞口無言,這回是皇子們和大臣們都跟他商議這事,這,他就不得不再思量思量了不是。
這事討論來討論去,最後讓步的還是皇帝,他將三年一免的稅賦改成了五年,如此,這事才算是真定下了。
若說之前太子只是猜測皇帝想要的是民心,過完年之後皇帝的一個舉動就將他的猜測變成了現實。
皇帝在正月里給全國六十歲以上的老人賜下了胙肉和醴酒,這在百姓們看來的確是天大的恩賜,在太子看來卻有另一層含義。
皇帝富有四海,他想賜什麼東西給百姓都行,糧食也罷,金銀也好,哪一樣不必賜下這兩樣東西來得更實在。
這肉是祈福時用的,祈福完畢後這東西是要吃完不那能剩下的。百姓們收到這東西,只會覺得榮耀非常,太子卻覺得皇帝這是想沾一沾那些老人的福氣呢。
皇帝就快六十歲了,百姓中只有年滿六十者才能收到這份賞賜,這不就剛好對上了嗎?
這會兒他才明白老八為何如此大膽,敢將那王姓道士的小道童留在自己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