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2023-09-10 03:10:17 作者: 袖側
    「我若晚來幾年,你說不定就病死在井下。想來你姐姐也沒本事幫你求醫問藥。」

    「你還要知道,你義母我不是大善人。」

    「我來到這裡,本就不是來給唐家平冤的。我來到這裡,憑自己的本事從別人手裡奪取了這些,因此這塢堡田地,從此都姓葉,這是我們葉家憑本事得到的。」

    「我不欠你的。」她告訴唐明傑,「給你這些,是憐憫你姐姐。」

    如果不是井裡還有個弟弟等著她偷偷投喂,或許以唐小姐的剛烈,根本不會苟且偷生,早就在那時候就自行了結了。

    那樣也就不會受這些年的辱,還要為仇人忍受生育之苦。

    「給你這些,是為了讓你不要忘記你姐姐。」她說,「能聽得懂嗎?」

    唐明傑很明顯腦子現在有點慢。

    他花了一些時間,才能全部消化葉碎金告訴他的事。

    「懂。」他說,「壞人,搶了我家,變成他的。」

    「我家,沒了。」

    「義母,搶過來,變成,義母的。」

    「不是我的。」

    「我,不會忘記姐姐。」

    葉碎金摸摸他的頭:「說話恢復了很多。」

    唐明傑說:「阿錦叔叔……同我說話。」

    葉碎金失笑:「他怎是叔叔,他還是個孩子呢。」

    唐明傑道:「他說……是叔叔,不是哥哥。」

    葉碎金揉揉他的頭:「好,叔叔就叔叔。」

    她想了想,解下腰間的刀給了唐明傑:「這個也給你。阿錦的武藝就很好,他不會被人欺負。你以後也好好學武藝,就再不會被人欺負了。」

    他捅人捅不進去的時候,就是段錦握著他的手,教他怎麼發力怎麼殺人的。

    段錦很會殺人。

    哪有人敢欺負這樣的人。

    唐明傑握緊了那柄他用來手刃仇人的刀,用力點了點頭。

    唐家堡地理位置實在不錯。葉碎金既然選中了它作軍堡,便直接駐紮在了這裡。

    太多事情要忙,從三郎到十郎,都忙得腳打後腦勺。葉碎金把他們使喚得團團轉。

    塢堡內部的防務是第一件整頓的事,其實那日奪下塢堡天亮的時候,就已經被葉家軍接手了。現在好好整頓一下,重新正式排班輪值。

    這些都還好,因為葉家堡也是塢堡,這些防務的事葉家子弟從小就熟悉的。

    但釐清唐家田地資產的事真的瑣碎。年輕郎君都不愛幹這些事,他們只愛騎馬打仗,行軍布陣。

    十郎抱怨道:「早知道讓我爹跟著過來就好了,不讓他留在上馬就好了。」

    因為這些事,長輩們做的更熟。

    但葉碎金逼著他們去干。

    「以後遇事就喊爹是嗎?」葉碎金問。

    兄弟們大笑。

    葉碎金告訴他們:「以後這種事還會有很多,當然不是次次都要你們親自去做,但若不趁著眼前把這些事都弄懂,將來容易被下面的人蒙蔽糊弄。」

    葉碎金並不用語言給他們畫大餅搞煽情。

    但經常地,她的隻言片語中泄露的,好像長長畫卷的一角。總叫人心癢,不知道整幅畫卷到底有多廣闊。

    叫人不由自主地便是精神一振。

    郎君們雖忙得腳打後腦殼,也忙得心甘情願了。

    葉碎金叫人護送了唐明傑去了葉家堡。

    因唐明傑不僅語言和腦子都需要循序恢復,他這些年還缺失了教育。先得把基礎補起來。

    她寫了信給葉四叔,把這些事都托給了他。

    看三郎、五郎便知道,葉四叔其實還挺會教孩子的。

    青衫黑褲的外地人的隊伍攻占了唐家堡,本地人已經曉得了。

    很快,這些人就動作迅速地來到了田莊,通知了各莊莊頭,去拜見新的主人。讓佃戶們知曉,他們又換東家了。

    農夫是百姓中最溫順的一群人。

    只要不搶他們的田地,還給他們留一口足夠活命的糧食,他們就會一直溫順。至於東家姓什麼,都不重要。

    只這幾年那伙人颳得狠了些,大家的日子不太好過。忽然來姓葉的新東家,宣布的佃租比例竟減了許多。雖沒減到從前唐家那時候,但對大傢伙來說,也可以稍稍松松褲腰帶,多吃一口了。

    且前面那伙人,還常干欺男霸女的惡事。

    新來的東家的隊伍,青衫黑褲,人看著都精神,做事規規矩矩的,不像是要作惡的人。

    對這一場變更沒有人有異議,反而恨不得舉雙手雙腳歡迎。

    這些事雖然瑣碎,但都還順利。

    葉碎金的重心放在了整改塢堡上。

    唐家堡是個意外的戰利品,但很不錯。可以好好利用。

    但它是個民堡,大地主用來保護自家身家性命和財產的院牆而已。離軍堡還差了一些。

    葉家堡就不一樣,從最早開始就是按照軍堡修建的。畢竟是將門之家。

    搞軍堡,是葉碎金的老本行。

    她派人送唐明傑回鄧州,同時給了指令把五叔和楊先生接過來,想讓他們兩個負責唐家堡整改的事。

    弟弟們太年輕了,這些錢糧建造之事,還是叔叔們更好用。

    這一來一回得好幾日,因為送去的是個小孩,要接過來的楊先生是個半老頭子,不可能像斥候、驛兵那樣三百里加急的速度。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