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2023-09-09 12:29:30 作者: 江甯
「江南士族親近于振,且于振於昌州軍素有威望。此時于振病故,昌州換將,楚司珏必會抓住機會反撲。諸位愛卿說說,何人可掌昌州啊。」
有大臣出列道:「昌州依託江南,城中富商貴族多為江南人士,昌州軍中將領也多是就地而征。於都督督軍昌州多年,威望深重。若臨陣換將,恐會動搖昌州軍心。不如直接提拔於都督最為倚重的將領陳鳴,一來熟悉昌州防務,二來不致引起軍中爭鬥。」
有人不是很贊同:「陳鳴將軍雖在軍中多年,但此人資質不佳,只因性情耿直,為人忠義而備受於都督重用。若提拔此人為都督,只恐餘下將官不服,而陳鳴又沒有馭下的手段,只怕到時昌州軍會從內部被分化瓦解。」
姬昊也犯愁,大周武力不強,似于振、顧松亭這般能督軍一方的老將一隻手都能數過來,死一個便少一個。雖改革軍制,軍中有不少後起之秀,但都年輕氣盛不能服眾。
「陛下……若說威望比肩於都督的,恐怕當世只有顧松亭顧都督了。」兵部吳侍郎出列道。
「你欲調顧松亭鎮守昌州?」姬昊懷疑自己耳朵出了問題:「顧松亭若走了,碧水關誰來守?」
「南平關大都督,趙平都!」
第134章
頂著姬昊審視的目光,吳侍郎繼續說道:「今年開春之後臣代陛下犒軍,曾有幸見過於都督。於都督雖年紀大了,但精神矍鑠,身子骨比臣還要硬朗。此次突然暴病而亡,必有蹊蹺。」
「臣聽聞巫族源於雲夢,太平年歲避世不出,每逢戰亂方才現身,擇主而侍。不過因當年隱太子一案,先帝禁止巫人往來國都,更不許百姓信奉巫人。先帝故去後,這條禁令也漸漸寬鬆。而楚氏世居南方,原淮陽王楚煜極度推崇巫族,其子楚司珏也必受巫族所染。巫人善巫術,巫術可救人,也可害人。」
姬昊眸子一眯:「你的意思是于振實為巫術所害?」
「不可不察。」吳侍郎道:「若果真是楚司珏派巫人動了手腳,此時昌州城必定十分危急。若無作戰經驗豐富且德高望重之人,不可領督軍昌州之職。碧水關固然重要,但眼下西北六城乃至隴西一線尚算安穩,有小趙都督趙珩坐鎮,西北自然無虞。倒不如另提拔南平關將領鎮守原地,調趙平都大都督守碧水關以防範燕北景氏。」
吳侍郎又拜了一拜,言辭懇切道:「陛下,昌州城之重不遜於碧水關,昌州若失,楚司珏渡江而來,江南淪陷,大周危矣。」
姬昊沉吟半響,目光掃過群臣:「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大都督調動必要先入國都向天子述職,當年因西北戰事緊急,父皇只派自己前往西北犒軍,並未傳喚岳父大人。可若這次再有調動,恐怕避免不了要召見岳父了。姬元煦知道趙平都的身份,他是隱太子伯伯的侍衛,父皇自然也認得他的。
雖然姬元煦有心替隱太子翻案正名,但此事也需多番商量琢磨方能成事,畢竟父皇心裡對隱太子伯伯的事兒如何作想他還無法確定。更別說還有堂兄的存在,隱太子遺孤的身份一旦曝出,必要掀起血雨腥風。如今東宮和貴族斗的兇狠,實在不是提及此事的好時機。
「父皇……」姬元煦思量一番,稟道:「吳侍郎所言極是,昌州城絕不能失,眼下確實沒有比顧都督更好的人選。但關於是否調趙都督督軍碧水關一事,兒臣倒有不同想法。」
「哦?說來聽聽。」
姬元煦上前一步:「顧都督父子執掌碧水關多年,城防軍務都瞭然於胸。顧將軍青出於藍,於碧水關也頗有威望。既調走顧都督,不如直接提拔顧將軍暫代碧水關都督一職,倒也省了多方調動。」
有大臣附和道:「太子殿下言之有理。」
姬昊略微點了點頭,似在思索姬元煦的提議。
吳侍郎這時又道:「太子殿下顧慮的是,不過臣以為顧將軍縱然天資卓越,但為人未免輕狂,若執掌一軍恐怕還需磨練磨練。何況顧都督遠去昌州,情勢尚不明朗,身邊若無可信之人只恐舉步維艱。若有顧將軍從旁輔佐,想來顧都督也能放心施展。」
姬昊點著姬元煦笑著說:「太子,舉賢不避親。倒也不必為了避嫌就不許旁人提拔你岳父了。趙平都保邊關多年安定,乃有功之臣。其子趙珩現下也是鎮守一方的都督了,反倒是趙平都,這些年在南平關屬實有些委屈了。也是時候動一動了。」
「父皇……」姬元煦本想說連趙珩都可以督軍一方,他甚至比顧蘭西還要年輕,還要狂傲,那如何顧蘭西就不能留守碧水關呢。
只是不等他繼續說下去就被姬昊打斷了:「此事朕心中還需斟酌考量,今日朝會便到這裡吧。」
散了朝,宋鏡斂見姬元煦仍不大開懷,不由問道:「殿下今日怎麼了?」
說完又攏著袖子自個嘀咕道:「其實殿下的提議在理,眼下這種境況能少折騰就少折騰,兩大關城同時換都督也確實欠妥。但站在陛下的角度來看,顧氏父子同掌大周重要關口是件很危險的事情。」
「可趙氏父子也是一門兩都督,西北盡在趙氏父子手裡,難道父皇對趙氏就安心了麼?」
宋鏡斂道:「西北畢竟偏遠。可昌州背後是繁華江南,碧水關之後更能直搗國都。這豈是南平關能比的?說句不中聽的,南平關在西戎手裡數十年的時候,大周不也依舊安穩麼。那樣荒蠻的地方陛下心裡不在乎,真正在乎的只有我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