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2023-09-08 03:53:36 作者: 蝴蝶少年
    一想到這惡婆娘就生氣,此時正好有人在他耳邊嗡嗡嗡蒼蠅一樣叫,好像這隻蒼蠅提到了白衣女子。

    沒錯!那惡婆娘就是穿了一身白衣!

    一身仙氣飄飄的白衣卻只打臉的惡女人!

    就是她把自己打成了豬頭!

    迷迷糊糊中,他憤憤應了一聲,然後徹底陷入黑暗,淪入無間之前,他仿佛看到了一張臉,一張風流雅艷不屬於自己此刻卻「戴」在自己皮上的臉。

    死之前,他想,如果不招惹這個魔鬼就好了……

    血冥看著地上的人絕了生機,身體化為點點流光消散在茫茫雪裡。

    只有白雪上一簇血花依舊艷艷的紅著。

    血冥嗜血的眼底泛出一抹冷笑,他抬頭,望著雪山之巔檀香裊裊的佛寺。

    出於一種野獸般的直覺,他還是不相信魔君陛下就這般沒了。

    不管眼前這個是真是假,他既然從山上下來,那便說明天界公主極有可能在那裡出現過。

    上去探探又何妨?

    他低頭,看著那一簇血花。

    魔君,放心,如果方才真是你,我會抓住天界公主,用她的血來祭奠你;如果方才不是你,呵呵呵,那便等著接招吧,我會親自送你入無間!

    他一揮手,聲音陰冷中帶著點欲挑戰強者的興奮,「上山。」

    第19章 欲望之燭

    青山寺布局奇特,造型狹長,從上方俯瞰,似一條酣然醉臥的巨龍盤踞於青山白雪之間。

    寺里除供奉神像的主殿及鼓樓,鐘樓,放生池,萬年燈亭,經堂之外,兩側配有僧寮、廂房、跨院等,一應布置和其他寺廟並無不同。

    玉晅和明夷經過一天一夜後,終於隨著隊伍一起登上了山巔。

    一進山門,魔君陛下那雙眸子便悄無聲息環視了一周。

    這是常年地獄行走養成的習慣,不管到哪裡,即便是在最熟悉最放心最安全的環境裡,他也從未放鬆過警惕,他要儘量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將所有不可控的潛在風險降到最低。

    佛界,向來游離於六界之外,不受天界管束,也從不涉及紅塵之事,與魔界更無交集。

    這一界,於他來說,算是陌生。

    但是不怕,不是有小公主麼……

    「公主殿下,可否為我解惑?」明夷笑吟吟指著山門門頂之上正中豎立的雙鹿□□圖案。

    玉晅的目光順著他修長精緻的手指看過去,在門頂的圖案上停了停。

    那是一個雙鹿拱□□的造型,是西方極樂佛界的一種精神象徵。

    她輕聲道:「正中的□□喻指佛、法、僧佛界三寶,而姿態恭敬被馴服的雙鹿則代表虔誠信徒,整體是在表達佛陀尊者在鹿野苑初□□。」

    「馴服?」明夷抱臂冷笑,笑意嘲諷,「講究普度眾生的佛門高士竟然還要馴服才能掌控信徒麼。」

    他這話說的不客氣,玉晅也不好說什麼。畢竟這是佛界中的一種信仰,而且雙鹿□□標誌的佛寺也確實不多見。

    進了門,越往裡走,玉晅越覺驚奇。

    這佛寺的地勢也太奇怪了。

    一般的寺廟,從山門到後殿,地勢一般是逐漸增高,形成前低後高寶相莊嚴的壯觀氣勢,而這座青山寺,地勢卻是由高到低,從山巔的山門一路蜿蜒下去,所有的建築都矗立在低低的底盤上,像深海中興起的巨大漩渦,而正殿則位於漩渦中心的最低點處。

    覺得奇怪的並不是她自己,一旁的魔君陛下似乎也頭一次見這樣的佛寺,一邊挑著眉一邊眼風四處遊蕩。

    人群都往主殿裡涌,兩人被人群裹挾著也只好一路進去。

    主殿裡檀香裊裊,燈火長明,殿內供了許多小巧銅鑄的牛頭佛、馬面佛及歡喜佛十八羅漢等等,但更多的信徒還是擠在主神像面前進行祈願,那方小小的蒲團上承載了人們的虔誠,砰砰砰磕頭之聲不絕於耳,許多人嘴裡還念念有詞,大抵是在向神佛許願。

    人群進進出出,都忙著許願,只有兩個人抱臂淡淡看著。

    玉晅仰頭,看著前方那座三頭六臂的神像,慢慢瞪大了眸子。

    青山寺供奉的是這位?

    明夷湊過來,看著她有些震驚的神情,低聲問:「怎麼了?小公主,看來你認識這位……」他笑了笑,才繼續道:「嗯,佛母?」

    玉晅皺眉,她是真沒想到會是這位。

    眼前的佛像一體三面,正面是一二八妙齡面容姣好的女子,頭戴金色寶冠,身著七彩天衣,戴五色瓔珞珠寶,眼眸慈悲,唇角笑意微微,慈祥莊嚴。女子端坐於蓮台之上,兩臂手持蓮花,一腿單坐,一腿屈膝踏在蓮花之上,似乎隨時準備起身拯救眾生。

    而兩側的佛身,卻是金剛怒目,鬚髮戟張,兩臂持的不是象徵慈善的蓮花,而是兩柄金剛杵,一端形似□□,另一端有三個佛像頭柄,一作笑狀、一作怒狀、一作罵狀。

    這竟是座三身佛母像!

    三身佛母在西天佛界已消失了幾萬年了。

    玉晅自從降生起,也只是偶爾聽師傅提起過這位。

    據說,這位佛母是慈悲滿願的化身。

    她曾憐憫眾生苦難,答應幫眾生實現願望,眾生聽聞,紛紛驚喜求願,一開始的願望只是擺脫戰亂之苦,求得家人團圓,溫飽有依之類的善願。但後來,眾生越來越貪婪,所求所願大大超出了底線,人間殺戮更盛,欲海難填,佛母因看眾生常溺六欲苦海,便流下兩滴大慈之淚。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