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2023-09-07 04:47:53 作者: 竹下寺中一老翁
    「是師叔俠骨柔腸,並未揣度人心之險惡。」謝恆言起身。

    沈秋暝顧及他此刻真氣不足,便未用輕功,只徐徐而行。

    「我看倒也未必如此吧,縱使我相助十人中便有一人為奸惡之徒,那畢竟還有九人因我受惠,我看也稱不上什麼壞事。」

    謝恆言拱手:「受教了。」

    沈秋暝看他:「方才還未謝過師侄救命之恩,此番算是我欠你的,日後若有可報還之處,儘管開口。」

    謝恆言側頭看他:「師叔當真?」

    「我鶴鳴弟子定不會有悖武林正道,我很放心。」沈秋暝點頭,「不過方才我看你所使武器是竹簫?為何不用劍?」

    謝恆言笑出聲來:「師叔可還記得我是個儒生?這世上哪裡有佩著刀劍讀聖賢書的儒生?」

    沈秋暝自知失言:「果然年紀大了,記性就差。誒,你看,到鶴鳴了。」

    鶴鳴山在蜀郡之西,山高約四百丈,山稱鶴鳴,是因常有仙鶴盤旋清啼。巴蜀多奇山,鶴鳴山高不及中山峰、武林聲名不及峨眉,之所以數百年前開始為人所知,乃是因張道陵始創天師道,便是於此,伴之明月古松、清風飛泉,稱其為室外仙宮亦不為過。

    兩人拾階而上,游賞沿途景致,謝恆言時不時對摩崖石刻略加點評,倒也頗有幾分真才實學。

    「誒,」沈秋暝蹙眉,「師侄,你可覺得有些蹊蹺?」

    謝恆言談興正濃,被生生打斷略有幾分不豫:「請師叔示下。」

    「你聽。」

    謝恆言微闔雙目,除卻鳥鳴溪澗,空山一片清寂。

    「回師叔的話,在下什麼都未聽見。」

    「這就對了,」沈秋暝面帶憂色,「我且問你,如今是酉時三刻,當你還在派中修習時,一般口木子會帶你們做什麼?」

    謝恆言老老實實道:「師傅會帶弟子等在上清宮外練劍。」他愣了愣,恍然大悟,「而且從山下來時,竟未遇到一個守衛,難道派中無人?」

    沈秋暝心中忐忑:「恐怕咱們還是遲了一步,眾人接了太虛令,怕是直接走了。我離派中日久,如今派中是何人主事?」

    謝恆言不假思索:「自然是掌門主事。」

    沈秋暝眉毛一挑:「哦?張知妄那小白臉竟還主事?」

    他話說的輕巧,謝恆言則神色詭異地看著他,仿佛他如何大逆不道一般……

    「師叔,果然不拘小節,竟然直呼掌門名姓。」

    沈秋暝仰首看雲之深處,留仙峰若隱若現。

    「我與他過招之時,你怕是還在家背三字經呢。」

    張知妄年紀不大,至今未過而立,繼任掌門之時也不過二十二歲。前任掌門無明道長仙逝之後,派中尚有幾位師叔。之所以無人對傳位之事多加置喙,是因為此人年紀雖輕,武功卻是深不可測。

    謝恆言滿臉景仰地看他:「師叔果然武藝超群,竟能與掌門比試。」

    已是三月,鶴鳴山卻不見半分春意。峰頂積雪依稀可見,山腰寒霧蒸騰,清泠溪澗從溝壑中穿行而過,匯入山下斜江。

    自出師之後,這還是沈秋暝首次重歸鶴鳴,一時間竟有些怔忪。

    「師叔?」

    只見岩石壘疊之中,有一亭默然矗立,飛檐灰脊甚是古樸,內有石碑,陰刻碑文。

    「當日便是在此,你師祖師傅送我下山;我九歲之時,亦曾與你那張掌門在此論道,」沈秋暝縱自認瀟灑,心中也難免有幾分離情惆悵,「十年不見,也不知各位師叔師兄如今可好?」

    謝恆言知他感懷,便也不敢開腔,只默默跟在身後。

    「來者何人?」一小道士拿著掃帚,對二人怒目而視。

    謝恆言躬身行禮:「這位小師弟,在下乃昆陽子之徒,我身旁的這位,是沈秋暝沈師叔。」

    沈秋暝不無得意地發現,聽聞自己的名字,那小道士立即變了臉色,恭恭敬敬地行禮:「弟子張通幽,見過師叔祖與師叔。」

    謝恆言倒是還好,只見一旁沈秋暝面上簡直五顏六色,不由打圓場:「張師侄,你可知掌門連同各位道長現在何處?」

    張通幽一板一眼道:「回師叔的話,先前掌門發了太虛令,命所有鶴鳴弟子前去長安共赴武林大會,除去空明子道長坐鎮本派,其餘道長均與掌門一道往長安去了。」

    沈秋暝與謝恆言面面相覷,整個門派傾巢而出,不要說鶴鳴這樣的大派,就算是黑虎幫這樣不入流的小門派也是極不多見。

    「這可稀奇,」謝恆言若有所思,又問張通幽,「掌門可曾交代武林大會的事宜?」

    「弟子不知。」

    沈秋暝拽拽他:「算了,你問他能問出什麼來?咱們還是趕緊借道漢中,趕緊往長安去吧。日夜兼程,或許還能趕在他們前面。」

    空明子是沈秋暝的師叔,其人逢人便笑,極其圓滑,沈秋暝與他話不投機,話都未說過幾句。

    謝恆言看起來有幾分猶豫:「真的不用上去拜會一二麼?」

    沈秋暝惦念著武林大會,極不耐煩地擺擺手:「快走罷。」

    第21章 搖動雲山水又波

    鶴鳴派外並無渡頭,兩人便商量著找個船家一路北上。

    「我們可取道青衣江,」謝恆言斟酌道,「前幾年某任嘉州刺史疏浚了河運,若是順風順水,十日足矣。」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