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2024-11-12 15:37:06 作者: 二蛇
第301章 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縣城畢竟只是縣城,不管是現在還是後世,面積都不算大,哪裡發生點什麼事,很快就會傳遍整個縣城。
「這騰龍客運公司開局就是十輛跑廣東的大客車,那個時候我就知道這家公司的實力不一般,但當時也只是想到它的經濟實力比較強,沒想到這公司在縣城還挺有勢力的。」
「確實是沒有想到,而且這公司也挺狠的,剛冒出來一輛廣州車準備跟它搶生意,它就直接弄了五輛廣州車回來,看那架勢是要跟對方干到底,看誰先扛不住。」
「這個很正常啊,別人都要來搶生意了,換作是我有這能力,我也會多搞幾輛車回來跟對方干。」
「騰龍客運公司是厲害,但這新冒出來的廣州車也不一般啊,幾十人也是隨時可以召集過來。」
「那新冒出來的廣州車我知道,是城東村金元寶三兄弟買回來的。」
「這金元寶兄弟的實力怎麼樣?」
「他們三兄弟在村里還是蠻有號召力的,接下來估計是有好戲看了!」
「你覺得是騰龍公司厲害,還是金元寶兄弟厲害?」
「這個不好說,如果是比誰有錢的話,那不用多說都知道是騰龍公司,但這騰龍公司好像不是本地人開的,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雙方要是打起來的話,騰龍公司不一定是金元寶兄弟的對手。」
「這可未必,今天人家騰龍公司不是也召集了幾十人嗎?甚至人數比金元寶兄弟帶來的還多呢!」
「今天我看是金元寶兄弟輕敵了,所以有點準備不足。」
「……」
現在這個年代的娛樂活動沒有後世那麼豐富,難得廣州車爆出了這麼大的一個瓜,大家都是議論紛紛,就像追劇一樣,都期待接下來的劇情發展。
結果,到了第二天,發生了一件讓所有吃瓜群眾都無比失望的事。
只見金元寶兄弟的那輛廣州車,已經把博白——廣州的那塊牌子換成了博白——茂名。
如果不是有人記住了大客車的車牌號碼,還有人記住了開車的司機,他們都不會想到這輛茂名車就是金元寶兄弟那輛廣州車。
看到金元寶兄弟的這個操作,吃瓜群眾在失望之餘,腦海中不禁冒出了一個傷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極強的詞語——就這?
隨著金元寶兄弟把廣州車改成茂名車,這意味著這場廣州車之戰,獲得勝利的是騰龍客運公司,然而這騰龍客運公司到底是怎麼贏的,大家卻不清楚。
難道是金元寶兄弟被昨天的對峙給嚇到了?
可這也不至於啊,昨天雙方都沒有動手,人數雖然有一些差距,但也沒差到直接把金元寶兄弟給嚇到的地步。
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很多對這事感興趣的人,都開始四處打聽起來。
然後,昨天金元寶兄弟被新村三爺和執法部門相繼派人來警告了一番的消息便流傳開來了!
至此,眾人才恍然大悟。
這就難怪了,新村三爺的大名,縣城本地人就沒有不知道的,而其他外來人員只要融入了本地,基本都聽過這個名字,被這樣的大佬派人警告,金元寶兄弟認慫是很正常的事情。
更何況,除了新村三爺派人警告以外,還有執法人員也登門警告了。
現在這個年代的執法人員,威懾力其實是不如後世的,這裡面的原因有很多,在這裡就不一一展開來說了,不過有一點是可以拿出來說的,那就是無知者無畏。
所以這個年代的鄉下農村,才會出現跟執法人員對抗的事情發生。
在後世,大家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法律知識,同時對於執法人員的敬畏那是根植到心裡去了,除了已經走上犯罪道路的犯罪分子,正常人都不敢跟執法人員對抗。
但話又說回來,這個年代的執法人員在鄉下或者偏遠山區那些法盲群體中的威懾力可能差了點,可在縣城這種法律意識相對來說比較強的地方,再加上這裡又是執法人員的「大本營」,那威懾力是完全不輸後世的。
敢於對抗執法人員的,都是活膩了的,正常人都不可能這樣做。
而金元寶兄弟自然還沒有活膩,所以在新村三爺和執法人員共同警告之下,選擇認慫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理解了金元寶兄弟的選擇之後,這些吃瓜群眾心中又忍不住好奇,這騰龍客運公司究竟是什麼來頭?為什麼能讓新村三爺這位大佬和執法部門一起出面警告金元寶兄弟?
這個答案,暫時沒人能夠揭曉。
不過,大家都因此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沒事別去招惹騰龍客運公司,這是你招惹不起的存在。
……
連吃瓜群眾都已經知道的事情,那耶好氏的族人自然是早就知道。
在發生了對峙事件後,當天下午族頭就跟嚴陣以待的族人們說了,已經讓人去警告了金元寶兄弟,不出意外的話對方應該會選擇退出廣州路線。
果不其然,第二天對方就把博白——廣州的牌子撤下了,換上了博白——茂名的牌子。
雖然還是跑廣東,但無論是之前黃強與黃七選擇的湛江,還是金元寶兄弟現在選擇的茂名,都是騰龍客運公司沒看上的路線。
跑這兩條路線未來也確實可以賺錢,可跟騰龍客運公司選擇的那些熱門城市相比,終歸是差了不少。
看到對方果然服軟了,以地雷為首的一眾鄧氏族人都對族頭佩服得五體投地,沒想到族頭在縣城也有這麼大的影響力,讓他們上來干架還行,但還沒開打就想逼對方服軟,他們可沒有這個本事。
問題解決後,族裡的司機就開著大客車把大部分族人給送了回去,只留下十幾位族人維護大客車的安全。
至於已經被派往廣州的那五輛大客車,可以每天一輛的先撤回來,所有車都先開回族裡放著,等春運到了再開出來運營。
……
時間在進入農曆十一月後,1984年也就進入了尾聲。
這一天晚上,鄧世榮在整理前世記憶的時候,忽然想起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1985年整個博白的水稻遭受到了自解放以來病蟲害最為嚴重的一年。
全縣的早稻與晚稻都減產嚴重,甚至很多地方都出現了顆粒無收的情況。
鄧世榮之所以記得那麼清楚,是因為前世他二兒子鄧允衡正好是1985年結婚,再加上當時他們家也還在耕田種地,結果那一年的早稻跟晚稻都是顆粒無收,這記憶想不深刻都難。
當時,他們那耶村可沒有現在的經濟條件,所以這一年的病蟲害,讓大部分村民的日子都過得非常艱難。
如今,雖說大家的經濟條件已經不是前世可比的了,但除了鄧世榮以外,其餘的族人都還在耕田種地,要是今年也跟前世一樣遭受到嚴重的病蟲害,那對於一眾族人來說,還是有著不小的經濟損失。
然而,就算提前知道了這個事,那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這可不是隨便打打農藥就能輕易解決的,就拿稻瘟病來說吧,這是由稻瘟病原菌引起的、發生在水稻的一種病害。稻瘟病在水稻整個生育期中都可發生,為害秧苗、葉片、穗、節等,分別稱為苗瘟、葉瘟、穗瘟和節瘟。
而這只是1985年水稻遭受的病蟲害之一,還有紋枯病、白葉枯病以及卷葉蟲、稻飛虱、三化螟等病蟲。
這玩意就算是知道,以現在博白縣的水稻種植和管理技術,想要有效防治還是很難做到的,否則前世全縣在早稻遭受到這樣的病蟲害之後,縣裡肯定就想到解決辦法了,不會讓晚稻又重複來了一遍。
所以,想要提前防治是很難做到的。
因此,想來想去,鄧世榮覺得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勸大家明年不要種水稻了,直接改種其他農作物,等度過了明年這個病蟲害最嚴重的一年,再重新種回水稻,應該就能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了。
至於種什麼,那都不用想,直接種紅薯就行了。
在博白縣,紅薯的面積種植是僅次於水稻的,主要有無憂飢(又叫「佩無起」、「大苗薯」)、張黃薯、假張黃、海康薯、六十日薯、指天公、灌陽薯等品種。
其中,最高產的品種毫無疑問就是無憂飢,它的畝產一般有550-600公斤,甚至在一些高產地塊畝產可達到1000公斤。
它的優點是粗生、抗病力強、適應性廣,無論是山區、平原、水田、坡地都可種植。缺點是肉白,味淡,不好吃。
不過,這玩意由於產量高,用來作飼料養豬,那是再好不過了,所以一直受博白縣農民的喜愛,種植面積大約占了全縣紅薯種植總面積的一半。
而質量較好的薯種則是「假張黃」,它的肉黃、細、香、甜,且抗病蟲力強,適應田、坡等乾濕土地,畝產量也僅次於「無憂飢」,種植面積自然也大,占了全縣紅薯種植總面積的三成。
這兩個品種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抗病蟲能力強,只要明年勸族人以及親戚朋友根據自己的需要種上這兩個品種的紅薯,那就可以安然無恙的度過這場嚴重的病蟲害了。
至於怎麼勸他們放棄水稻種紅薯,對於鄧世榮來說倒不是難事,畢竟他現在在親戚朋友以及族人面前,威望真的太高了,只要隨便找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就可以輕輕鬆鬆的讓親戚朋友和族人都聽他的。
因此,明年的病蟲害,鄧世榮倒是有信心讓自家的親戚朋友以及族人們不用承受損失。
只是,俗話說得好,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鄧世榮不滿足於只幫助自家親戚朋友和族人,他也想幫一幫其他鄉鎮的阿表。
畢竟大家都是博白人,前世的博白人在外面是出了名的團結(少許老鼠屎是在所難免的,只說大部分),即便一直在內鬥(博白是全國最大的客家大縣,而客家人宗族觀念比較強,一般一條村都是同一個姓的,如果村裡的人被別村欺負了,那麼處理不好的話會慢慢演變成兩條村之間的矛盾。
所以在八九十年代,村與村之間,甚至是鄉鎮與鄉鎮之間經常是打個不停,在斗得最厲害的時候,除了女人以外,只要這個鄉鎮的男人到了另外一個鄉鎮就要挨打,就是這麼不講道理),但只要對外絕對是團結一致的。
尤其是在廣東,去打工的博白人有幾十萬,從九十年代一直到二十一世紀初,因為種種原因,只要提起博白人別人都怕,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那邊的工廠只敢收博白妹不敢收博白仔,屬實是名聲在外了。
團結是刻入博白人基因里了,鄧世榮身為博白人,要是有能力幫助其他鄉鎮的阿表,他肯定是願意出手幫忙的。
不過,這事還真的不好辦,讓其他鄉鎮的阿表明年不種水稻改種紅薯,人家憑什麼聽你的?
別說鄧世榮只是那耶鄧氏的族頭,就算他是縣太爺,要是沒有合適的理由,別人也不可能聽你瞎指揮的。
畢竟,現在不是生產隊時代了,而是已經分田單幹,農民想種什麼是他自己的自由。
想要其他鄉鎮的阿表把水田改種紅薯,除非能讓他們看到利益,覺得種植紅薯比種植水稻更划算,否則想勸他們好好的水稻不種改種紅薯,是不太可能的。
最終,鄧世榮還是無奈的發現,他是真的幫不了其他鄉鎮的阿表,至少早稻的時候幫不了。
等早稻遭受嚴重的病蟲害之後,接下來的晚稻他倒是可以幫幫忙了,到時花時間跑遍全縣,用他們那耶鄧氏的成功例子,勸其他鄉鎮的阿表不要種植水稻,改種紅薯。
這樣有事實根據,其他鄉鎮的阿表不說全都聽得進去,但至少有一部分人是聽得進去的,這樣就可以避免不少損失,也算得上是功德無量了。
就在鄧世榮怎麼想著幫其他鄉鎮的阿表時,剛把孩子哄睡的張秀萍便走下樓來,說道:「爸爸,我想跟你商量點事。」
鄧世榮問道:「什麼事?你說!」
張秀萍道:「阿元和阿花已經跟父母分家了,他們明年就要到縣城來發展,這段時間我也幫他們想過了,但一直沒想到適合他們做的生意,爸爸你覺得他們適合做什麼生意?」
鄧世榮笑道:「這個問題,之前在家的時候,阿元那小子也來問過我了,我當時回答是讓他們夫妻先想一想,等過年的時候再討論這個問題。不過你既然也問到了,那我就說說我的看法。」
對於歐國芳與歐國花這兩個一起長大的小姐妹,張秀萍還是很有感情的,她們選擇嫁到那耶村和隔壁的秧地坡村,目的就是想跟她做一輩子的姐妹,現在她到縣城發展了,有能力的話自然要拉她們一把。
聽到公公這麼一說,張秀萍就知道他早有想法了,便點頭道:「嗯,您說!」
鄧世榮道:「我幫他們想了三條路子,一個是開一家駕校,專門教人學開車,現在國家改革開放,發展的速度非常快,有錢人會越來越多,相信不用多少年,擁有私人轎車的人就會越來越多了,現在開一家駕校的話,未來的前景還是非常好的。」
張秀萍聽得連連點頭,說道:「聽爸爸伱這麼一說,這駕校還真是挺不錯的,遠的不說,就說現在的客車和汽車的數量也是越來越多了,這裡就需要不少的司機,就我們那耶鄧氏都不知道派了多少人去農機學校學開車,如果到時自己人在這裡開駕校,那以後就可以照顧自己人的生意了。」
鄧世榮道:「開駕校絕對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只要招收的學員多了,那真的跟撿錢一樣,如果選擇開駕校的話,你也可以參上一股,反正你們姐妹情深,一起做生意賺錢也挺好的。」
其實,不管是兄弟姐妹還是親戚朋友,合夥做生意最終鬧到翻臉的不在少數,按理說他不應該讓大兒媳參與進去。
但是這種事情也是要看人的,不是合夥做生意就一定出問題。
張秀萍佩服道:「還是爸你的眼光好,我之前怎麼就沒想到這門生意呢?」
鄧世榮笑道:「這世上賺錢的生意多了,那麼多行業你沒想到這個也很正常。」
這個時候,鄧允珍也洗完澡出來了,笑著接話道:「爸,嫂子,你們又在聊什麼賺錢的生意呢?」
張秀萍道:「過完年阿花她們不是要到縣城來發展嗎,我跟爸正在商量讓他們做點什麼生意呢!」
鄧允珍問道:「爸,你給阿花姐她們指了什麼賺錢的路子了?」
鄧世榮笑著把之前的話重複了一遍,聽得鄧允珍也是連連點頭。
張秀萍又接著問道:「爸爸,剛剛你說幫他們想了三條路子,開駕校算一條,那還有另外兩條呢?」
鄧世榮道:「第二條路,是開一家飼料廠,現在各個鄉鎮搞養殖場的人是越來越多了,搞養殖場跟我們農村養幾頭豬和十幾隻雞鴨是不一樣的,必須要餵飼料才行。
所以現在建一家飼料廠的話,只要打開了銷路,肯定是一門非常賺錢的生意。」
前世,他們那耶鄧氏就有族人到貴港那邊開了一家飼料廠,在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都發展得相當不錯,雖然跟那些大企業沒得比,但也讓這位族人成為族裡為數不多的億萬富豪。
因此這個時候建飼料廠,肯定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但能不能把飼料廠發展起來,就看個人能力了。
不過鄧世榮已經想好了,如果他們真要搞飼料廠的話,就拉那位族人一起入股,相信有這位族人在,飼料廠肯定是能夠順利的發展起來的。
張秀萍不由得問道:「爸爸,這開飼料廠的話,需要的投資應該不小吧?」
鄧世榮點頭道:「這個投資應該比駕校要大,但也比駕校更賺錢。」
張秀萍道:「如果投資大的話,那阿花她們肯定是拿不出那麼多錢的。」
鄧世榮笑道:「錢不夠就只能找銀行貸款了,這個看他們自己的選擇,如果實在不想冒風險的話,那就選擇第三條路,在縣城開一家服裝店。」
張秀萍和鄧允珍不由得對視了一眼,服裝店對於女人有著天然的吸引力。
張秀萍當即興趣勃勃的說道:「爸爸,如果選擇開服裝店的話,要怎麼搞?」
「這個倒是很簡單。」
鄧世榮笑道:「只需要租個店面出來,然後準備好錢到廣州那邊進貨就行,反正咱們族裡有廣州車,到時可以讓族裡的廣州車幫忙把貨拉回來,這服裝店只要開起來了,賺錢那是絕對沒問題的。
不過,要想生意火爆,就得有挑衣服的眼光了,什麼款式的衣服在博白有市場,什麼款式的衣服沒有市場,這個都得靠自己來判斷,所以這一行想要賺錢不難,但想要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那挑衣服的眼光必須要好。」
聽到這裡,鄧允珍滿臉佩服的說道:「爸,你怎麼什麼都懂啊,別人想做點什麼生意,頭都想爆了都想不出來,而你隨隨便便就是三門生意,且門門生意聽著都讓人心動。」
張秀萍也贊同的說道:「是啊,爸爸真是太厲害了,這三門生意聽著就靠譜。」
鄧世榮享受著女兒和兒媳的崇拜目光,笑哈哈的說道:「我是比你們多吃了二十幾年的飯,懂的東西自然多一些,你們再磨練幾年,以後就會比我強了!」
鄧允珍感慨道:「爸,我們可不能跟你比,要是眼光能有你五成功力,我們都不用愁了!」
張秀萍對此也是深有同感,公公的眼光這幾年來已經被無數次證明,那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她們早就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