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一份報告
2024-10-24 16:15:58 作者: 空留
寫下最後一個字,收筆時喬雅南點了一點。
古代行文不用標點符號,三字經中『明句讀』的意思就是學會斷句。她寫慣了大白話,也不愛用之乎者也,索性每一句話後面都用一個點來做為斷句。
從寫第一個話本開始,她就逼著自己養成了這個習慣,和懷信的通信中她也延用了這個習慣,顯然,不用特意說明就都看懂了,她收到的第一個話本裡面原封不動的用了這個點來斷句。
自然,呂曉春也是一眼即明,她根本沒分給這個新的斷句方式一星半點的注意力,所有心思都在她親眼看著寫出來的這篇文章上。
不比文人寫文章的花團錦簇,也不如寫奏摺的嚴絲合縫,只看著這篇文章,難以想像書寫的人正是把桂花里一力打造成這般的人。
她完全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落筆,分析桂花里的地理位置,它的依仗,它的優劣勢,它的成與不成的機率,以及如何平衡百姓的得失,如何讓百姓把這些事都當成自己的事來做。
她還分析了村民的心理,村中長者的心理,她甚至把自己也都剖析了一番,哪個節點上打過退堂鼓,哪個節點上被感動被激勵,哪個節點上開始信心十足,覺得自己一定能成……
呂曉春把數張紙摺疊整齊放在書桌上用手按住,看著揉手腕的人點點頭:「果然啊,擠一擠還有。」
「擠幹了。」喬雅南指著自己的腦袋搖了搖:「連水都全擠出來了。」
呂曉春不接她的茬,屈指敲了敲那幾張紙:「有想法了?」
喬雅南沉默片刻:「桂花里太小了,不說全朝,光一個常信縣就有九十個里,就算人人有錢也代表不了什麼,可若常信縣成為典範了呢?」
呂曉春看著她:「你知不知道這有多難?」
她知道,她沿著前人足跡走了三年,太清楚前行的人吃了多少苦頭。可她腦子裡裝著的不止是她的工作經驗,還有前人的經驗,同僚的經驗,以及從新聞中,內部文件中看過的無數成功經驗。只是指點方向,她自認可以勝任。
喬雅南這會特別後悔,要早知道有用得上的一天,在交換學習的時候,開會的時候,看報告的時候她一定會再認真一些,記住更多一些,現在就能掏出更多有用的東西來了。
但就這些,也已經夠用許久。
「今日我已經藉機把同鄉五里整合起來,以桂花里為中心帶動另外四里。底子我都已經打好了,又有懷信罩著,不用擔心有人搗亂,我很有把握。常信縣有十八鄉,在他們面前有這麼個看得見摸得著,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地方,誰能不眼饞?若這時有人告訴他們如何做就也能人人吃上白米飯呢?」
「這個有人是指你?那幾個作坊支撐不起你這個想法。」
「當然不是我。」喬雅南搖頭嘆息:「連先生你都不曾想過,帶領百姓過上好日子,是縣令以及衙門官吏應有的責任。」
呂曉春啞然,她確實完全沒有這個念頭,縣令看似統管一縣之事,可好像誰都不曾對他們抱以期待,連朝廷都不曾,只要不生亂子就算他有功。
「若這種事都不由衙門出面引導,衙門杵在這裡的意義何在?真就只是起鎮壓之用嗎?」喬雅南對這個鬆散的體制都快絕望了:「在我的理解中,縣令是百姓和朝廷的橋樑,從上而下傳達朝廷政令,從下而上轉達百姓心聲,不該是如此嗎?」
或許,這才是正確的理解。呂曉春暗暗感慨,不愧是文師後人,看事情的角度和他人全不一樣。
「其他地方暫且不說,但是常信縣,我相信定會如你所願。」
這一點喬雅南絕對贊成:「是,懷信一定會是個好官,因為常信縣的縣令是他,我才敢說這大話。」
呂曉春搖頭:「若要將常信縣做為成功的典範,光這些還不夠。」
喬雅南不自覺的拿起羽毛筆擼了一把,輕盈的羽毛掉落:「沒有人教過我怎麼當官,我不知道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什麼話會犯著忌諱,什麼話又會結仇,所以我不可能去當女大人。但是你們不會的,我會。」
走訪,調研,寫報告,她的看家本領。
「你放開手腳去做,需要什麼儘管說。」呂曉春按住手底下那篇文章,就像按住自己跳得過快的心:「我還是那句,做成了記你的功,沒做成記你的好。」
喬雅南應下:「我會竭盡全力。」
「我很好奇。」呂曉春突然笑了笑:「昨晚你都還在猶豫退卻,就怕落個文師一樣的下場。今日發生了什麼,讓你態度變得這般堅定,看起來像個初生的牛犢子一樣幹勁十足。」
喬雅南很滿意文師這頂時時都在起作用的保護傘:「沈大人給了我勇氣。」
提起沈大人,呂曉春就明白了,論鼓動人心的本事,沈大人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畢竟軍師出身。上朝時站在武將班列,卻能在嘴皮子上讓文官吃鱉,這樣的武官不多見。每每朝中有大事商議時太后就會帶著她們去偷聽,那場面,太后回去後都能多吃半碗飯。
說到吃飯,呂曉春拍了拍肚子:「餓了。」
喬雅南把所有的飯都炒了蛋炒飯,又做了辣椒炒肉,青椒雞蛋,開了個湯,包括她自己都吃撐了。這辣椒真好吃,有一點辣,但是又不會太辣,還軟,不會吃一嘴皮,明天她要做個油淋辣椒!
「都說好東西在京城,這話我以後是不信了,我在京城就沒吃過這道菜。」呂曉春手裡抓著一把辣椒,青的紅的都有:「這真是辣子?太不像了。」
「醫館的辣子都是曬乾了處理好的,這個是新鮮的,青的再長几天就紅了。」喬雅南打趣:「先生走的時候我也沒什麼好東西送,要不就送您一筐辣子?」
「一筐哪夠,多給幾筐。」呂曉春還真就稀罕這東西:「順便把菜的做法也寫給我,我學會了去孝敬長輩。」
面對呂先生的時候,喬雅南經常會覺得自己道行太淺,還需繼續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