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幻言•仙俠 >太平客棧 > 第一百零八章 以德服人

第一百零八章 以德服人

2024-10-08 18:52:23 作者: 莫問江湖
  很多初入江湖的年輕人總會懷有一種想法,認為只要足夠聰明,找到方法,尋到途徑,便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腦子聰明便是無所不能的利器,能做一切事情,所有功成名就的大人物都是聰明人,淹死在江湖中的都是笨人,若是兩個聰明人相鬥,贏的那個肯定是更聰明的。

  但是,老江湖們卻在生與死之間感悟出一個截然不同的答案。要在江湖中生存,除了聰明之外,還要智慧。

  聰明可以讓人趨炎附勢、權衡利弊,挖空心思鑽營,用盡手段排除異己,最終成功。但是,單個人其實是很渺小的,在大勢面前,一個人的小聰明是沒有用的,就像大潮來臨時,丟上幾顆石子,又能翻起什麼水花?縱觀古今,帝王將相,英雄梟雄,哪個不是聰明人?可是最後還是得倒下。

  智慧與聰明不同,都說小聰明和大智慧,高下一目了然。智慧不是手段,而是一種經歷世事之後的感悟,對於造化弄人和天道無常的把握。

  一人讀史書,站在旁觀人和局外人的角度去總攬全局。就好比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海潮再大,站在懸崖峭壁之上也看得清清楚楚,再愚笨的人,也能指點江山,知道大勢由何而起,又往何處去。可換成自己所在的世道之中,就好像是被裹挾在滾滾大潮之中,身在水中,四面八方皆是渾濁海水和翻滾泥沙,不知上下左右,偶爾能將頭探出水面,也只見得四周巨浪滔天,如何分辨東南西北,更何況是辨別大勢所趨,只能隨波逐流。

  能身在山中卻識得此山真面目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浪尖上的弄潮兒,站得高看得遠,一種是有大智慧的豪傑之士。

  有小聰明的人很多,有大智慧的人很少。

  李玄都不敢說自己有大智慧,但是經歷的事情多了,也有一些感悟。

  雖然他順利做了太平宗的宗主,但並沒有掌握太平宗的權力。

  權力看似是來自頭上,實質上是自於腳下。

  皇帝也好,宗主也罷,只是一個虛名而已,不是只有天子才能做皇帝,而是做了皇帝才是天子。僅僅一個天子的虛名,無法掌控偌大天下,豈不聞當年權臣高氏的那句「陛下難道想要造反不成?」

  宗主也是如此。

  李玄都現在除了一個「宗主」名號之外,真正想要握有生殺大權,還需要腳下的權力,他的腳下是太平七老和眾多太平宗弟子,只有太平七老和眾弟子支持、認可、服從於宗主,願意聽從宗主的命令,宗主方能掌握宗門大權,若是宗主不能獲得底下之人的支持,那麼他就是被架空的傀儡,空有名號而已。

  上下兩個權力相輔相成。皇帝之所以被架空成為傀儡,是因為他缺少了來自於下方的權力,權臣手握大權卻不敢篡位,是因為他缺少了來自於上方的權力,也就是正統名分。

  現在李玄都便是占據了正統名分,卻苦於沒有下方的支持,坐上了宗主的位子,若是太平七老罔顧他的號令,那他也不過是個傀儡而已,如果他想要徹底掌控太平宗,說白了就是要獲取絕大多數人的支持,其中手段,不外乎以德服人、殺人立威、籠絡人心、拿捏把柄幾種方法。

  李玄都選擇了第一種。以德服人又分兩種,一種是自身德行和多年威望,一種是武德,世人常說一句話,攜大勝之威如何如何,威德也是德。說句誅心之言,讓人敬畏遠比讓人敬佩更加安全。

  這也是許多帝王慣用的手段,當內部矛盾難以調和時,便對外挑起爭端繼而發動戰爭,一則是轉移注意力,二則是可以用大勝的威德壓服內部反對聲音。不過這也是一場豪賭,勝了,自然萬事大吉,一旦敗了,原本還能拖延一段時間的矛盾立刻就會爆發,發動戰事的帝王會首當其衝地遭到反噬。

  換而言之,這次征討北邙山,也是李玄都的一次豪賭,若是勝了,無論他是否救出了沈大先生,他都會憑藉此戰在太平宗中站穩腳跟,可如果大敗,他怕是要灰溜溜地離開太平宗了。

  這次太平山議事,諸位宗主只是定下了攻打北邙山的基調和諸多細節,沒有去過於苛求計謀,因為正道如此大的動作必然不能瞞過邪道中人的耳目,便沒了奇襲的可能,正邪雙方的首腦人物又都是旗鼓相當的人物,不存在玩弄於鼓掌之間的說法,謀劃越多,失敗的可能也就越大。

  當年十六名牝女宗出身的宮女聯手謀害世宗皇帝,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最後還是有一人臨陣反水,致使功虧一簣。一個大陰謀,假設總共有五個環節,世上沒有十足把握之事,就算每一個環節都有九成把握,五個環節都能成功的把握只有六成左右。若是環節更多,成功的把握就會越來越小。

  所以在江湖中,少有人設計一個七轉八繞的大陰謀,大多數時候,能把一個環節做到不出紕漏就已經很不容易,想要環環相扣,那是紙上談兵。

  何謂紙上談兵?算計布局的時候算無遺策,可到了執行謀劃的時候全部搞砸。真正的權謀角力,是要落實到最後做事的每一個人,地師再厲害,也不能保證每個陰陽宗弟子都像他一樣,所以最後肯定要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

  大人物們像下棋落子一般制定謀劃,執行謀劃的卻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不是死物棋子,他們沒有大人物們百折不撓的意志,也沒有可以捨身忘死的豪情,不懂高深策略,也不知道什麼顧全大局,他們各自懷著自己的小算盤。螻蟻尚且偷生,棋盤上的棋子說捨棄便捨棄了,一個活生生的人,想要讓他心甘情願去死,何其難也?所以再好的謀劃,能成功執行六成左右,便是萬幸。

  舉個例子,當年的「草木皆兵」和「風聲鶴唳」一戰,僅僅是一個撤退的軍令最後都能變成全軍潰敗,在這種情況下, 還想要用什麼錦囊妙計,那是痴人說夢。所以沙場之上,誰都知道詐敗拖刀計、回馬槍,但不是誰都能用的, 一個不慎,詐敗就成潰敗,弄巧成拙。

  真正的權謀,都是陽謀。當著對手的面,就在眼皮子底下,無心插柳柳成蔭,步步為營。好似蜘蛛結網,待到網成之後,你再回頭去看,沒有什麼妙招神仙手,沒有哪一根蛛絲最為要命,但是蛛絲成網之後,就能取人性命。蜘蛛就是日復一日地把該做的事情做了,等到萬事俱備的時候,不需要什麼計謀,直接一路平推過去就是。這不玄妙,更不讓人嘆為觀止,可是切實有用。

  地師和大天師都是深諳此道之人,地師偷襲雲錦山,就是集結精銳兵力,攻其不備,孤軍深入,一擊得手之後在正一宗反擊之前立刻遠遁千里。就像兩人打架,地師趁著大天師背對自己的時候,從背後給了大天師一棍子,然後趁著大天師兩眼發黑的時候,腳底抹油溜走,並不比江湖上的廝殺高明多少。不驚艷,也不是處心積慮地多年謀劃,只是一次見機行事,看到了張靜修的疏忽破綻,便臨時改變策略。

  大天師此次調動了十一個正道宗門,與地師動用精銳兵力偷襲雲錦山是截然不同的局面,十一宗弟子,分散各地,想要集結起來就不是一件容易事,整合調度更是難上加難,根本不可能奇襲偷襲,所以大天師也很明白,這次就要打正面決戰,直接以優勢兵力碾壓過去。就像兩人對弈,自己這邊有八個車,對面棋力再高也是枉然。

  在許多人看來,大人物們整日就是處心積慮地下大棋、謀劃布局,實際上都是皇帝有根金扁擔的臆想,大人物勞心勞力不假,布局也不假,可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枯燥乏味地重複該做的事情,再加上隨機應變而已。

  大天師和地師之爭,起於西京之變,繼而兩人各自出手,沒有什麼布局多年,沒有什麼落子謀劃,就是見招拆招,隨機應變。

  天寶七載八月二十,李玄都和沈元重率領太平宗弟子三百餘人離開太平山,前往中州龍門府。秦素另外率領百餘名補天宗弟子和百餘名忘情宗弟子與其同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