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唯物論與認識論
2024-10-07 16:12:04 作者: 林淮岑
「詭辯!」男作家哪裡知道她一個晚輩也敢直面與他叫板,憤然道:「你說那些狗屁不通的網文是『好作品』?多讀讀好的文學作品罷!」
竇淮葉偏過頭,不想理會他,突然一下子理解了剛才薛老師為何會這樣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即便是瞧不上網絡文學,那也不該當著別人面前說出來,多不禮貌啊。
現在紙媒式微,許多人都習慣在網絡上看書,在網絡上連載作品只是一種發表途徑罷了。
「好!這場針對網絡文學和純文學的辯論可真精彩!」薛凝雲笑眯眯地說道。
其餘人一下子笑了出來,氣氛緩和了許多。
竇淮葉也知道場合不對,忙向眾人道歉:「實在抱歉,我不該毀了諸位的好心情……」
「文學藝術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也變相說明了我們國家的繁榮昌盛。」文學院的院長如是道,幾句話將這件事掩了過去。
隨後一切照著早已定好的流程繼續往下走。
沒想到會和研修班的同學起了爭執,竇淮葉有幾分鬱悶,直到散會,還是有些悶悶不樂。
待其餘人走了,薛凝雲走至她身邊道:「真沒看出來,你膽子不小,敢在這麼多人面前與他爭辯一二。」
對方在圈內多年,結識的人脈都是些大佬,一句話就能讓竇淮葉在文學道路上多吃些苦頭。
「還是有些緊張的。」竇淮葉沒隱瞞她,坦白自己的不安,「可我覺得他不該這樣一竹竿打死一船人。」
薛凝雲瞭然的點頭,並給了她一個同情的眼神。
「這下你知道我有多煩這個人了吧。」
竇淮葉撲哧一下笑了出來,「是有些煩人。」
見竇淮葉眼神不住地往另一間會議室張望,薛凝雲覺得好笑,問道:「在看什麼呢?」
「認識的朋友今天也來培訓,我想等下他。」
薛凝雲道:「那你待會兒直接來餐館吃飯就行,或者和你的朋友一塊兒吃飯,不用過來也行,反正沒什麼重要事兒了。」
另一會議室內,非遺保護中心研究館員付文娟正在授課。
屏幕上的PPT上放著近年來省內申報非遺項目的數據,付文娟道:「我們川內有許多項目都很好,但在申報中有很多項目文本做得並不好,這也直接導致了我市有豐富的資源,但很多項目都沒有申報成為非遺。」
她選取了一段申報失敗的文本,並以此為例,指出其中出現的問題,且講明了專家們在評審時的一些要求。
台下的葉問青聽得認真,並把需要注意的各種事項,全都摘抄了下來。
門外的竇淮葉沒忍住拿出手機給他拍了張相。
「咔嚓——」
白光閃過。
竇淮葉心臟差點驟停,她就是想偷拍一下,哪裡知道沒關閃光燈,還忘了關聲音。
台上正在講話的付文娟看了過來。
葉問青一眼看到了她,難掩驚愕,隨後站起身,主動賠禮道:「不好意思,來找我的。」
付文娟沒在意突然出現的小意外,反而笑道:「既然家屬也來了,就進來一塊兒聽課吧。」
家屬……竇淮葉耳根通紅,連忙擺手。
不,我不是啊……
此刻是離開不好,留下來也不好。
葉問青看出了她的窘迫,又怕繼續耽誤時間,索性出來接她。
竇淮葉小聲道:「對不起。」
「沒關係,只是恐怕要耽誤你一會兒時間了。」葉問青目光溫柔,在眾人前領著她走到空位坐下。
經這一事後,竇淮葉下定決心,每次偷拍前一定要檢查下手機,可不能再出現這類事了。
今天已經丟盡了她和葉問青的臉。
幸虧人家專家脾氣好,不與他們一般見識。
從葉問青口中得知他這幾日都會在市內,竇淮葉暗自歡喜,與他相處的機會又多了些。
白日裡葉問青去聽課了,她碼完字後,閒著無聊,便跟隨著蔣承奕去了鄉下。
蔣承奕把車停在了某塊空地上,道:「你不是收到文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了嗎?怎麼沒去上課?」
「正式開課時間還早,況且我們薛老師說了,『文學來源於生活,生活是一切藝術創作的源泉。』我這不是來感受生活嘛。」竇淮葉沒想到有段時間沒下鄉,鄉間已經變換了模樣,一大片的稻穗讓人看著心情就好。
黃麻紙造紙坊就在不遠處,坐落於幾塊稻田之間,門前的池子裡還浸泡著許多的竹子,徐莉偶爾出來一下拿東西。
竇淮葉想到還在市區里培訓的葉問青,不由搖頭,道:「我還是有些想不通。」
「這有什麼想不通的。」蔣承奕清了清嗓子,「來,我幫你捋一下這件事。」
「從唯物論上來:造紙坊屬於物質的範疇,物質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因為水桐鄉有這間造紙坊,所以問青才會產生回到這裡的意識,這便是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他想要回到這裡搭建田園綜合體的想法指導他的實踐,說明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也就是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鄉村日漸衰敗,但人可以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減少甚至避免這種損失,況且他未必不能建成田園綜合體。」
「從認識論上看:實踐是認識的動力,失敗的實踐也可以促進認識的深化。在目前失敗的實踐中,問青以後制定的方案會不斷地完善。方案的提出是為了避免失敗發生,這說明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判斷他的方案是否正確,也是要通過實踐來檢驗。這說明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如果他的所有實踐都失敗了,這說明認識具有反覆性,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歷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覆才能完成。」
竇淮葉越聽越覺得熟悉,這不是高中《必修4哲學與文化》中的知識點麼。
雖然有幾分生搬硬套的嫌疑,但竇淮葉覺得蔣承奕的話不無道理,於是學他的腔調,笑著說道:「從唯物史觀來看,因為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所以我們要回到這裡,紮根于田野間。」
「微火雖微,生生不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蔣承奕望著滿田野的金黃稻穗,由內而生的自豪感。
竇淮葉走到田坎上,用指尖撫摸金色的稻穀,正處於成熟期的穀粒飽滿,外殼堅硬,等褪去糠皮後,抓把新米熬成一鍋白粥,該是多麼的香甜啊。
「說實話,你們下鄉做扶貧工作的,真是辛苦了。」
蔣承奕笑了笑,道:「應該的。」
「這世上哪兒有什麼應該的。」
身為朋友,竇淮葉同樣心疼他日日如此忙碌。
蔣承奕道:「總要有人付出才行。」
如果總要有人付出,那麼這個人,為何不能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