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 告罪書
2024-09-30 13:35:46 作者: 非10
【一是因節使念在王爺是受他人煽動利用,之後及時殺段士昂止損,稱得上將功補過的份上,認為王爺可免一死。】唐醒道:【但王爺謀逆亦是實情,范陽王不死,不足以儆效尤——節使可留王爺一命,但於人前處死王爺,亦是必行之事。】
李復聽在耳中,對這番說辭是十分心服的,也真正明白了常歲寧的行事用心。
唐醒接著轉達第二個原因:【節使言,王爺雖能力不足,卻勝在頭腦還算清醒,經此一事,想必今後待天下時局會更存敬畏之心。】
李復從中聽出了一絲敲打乃至規訓的意味,連聲應是,滿臉悔恨之色發自肺腑:【請轉達常節使……今後本王,不……今後小人定當腳踏實地,摒棄妄想之心!再有餡餅砸在跟前,絕不敢再張嘴去咬;路邊見了金銀,縱是餓死也決不伸手去撿了!】
這次造反,足以讓他長下一個天大的教訓!
李復一番保證之後,才問唐醒那第三個原因。
唐醒:【節使未言。】
【?】李復神情疑惑:【既如此……唐將軍何故要道『原因有三』?】
【確有三。】唐醒道:【然節使只言明其二。】
簡而言之:沒說,但有。
李復不禁傻眼,這……這不嚇人嗎?
能讓常歲寧大發慈悲放他一馬,多半是他身上有什麼值得對方網開一面的東西,而他在這等不知情的情況下,萬一哪天將這保命的優勢不慎丟棄了……到時,常歲寧該不會要將他這條命再重新收回去吧?
李復心裡發怵,只覺頭頂懸了把劍似的。
見他如此,唐醒又補了一句:【節使道,這第三個原因,王爺日後自然會知曉的。】
李復萬分困惑,但很清楚自己沒有刨根問底的資格,只能應下這話,並連連道謝,再三讓唐醒替他向常歲寧轉達感激之情。
此時,李復將有些僵硬的雙腿放平,拿完好的那隻手捶了捶,這才算是接上兒子那句問話:「她這不是好說話,是篤信咱們就算活著,也不會帶給她半分威脅。」
李昀一臉奇色:「常節使竟然這般信得過咱們?」
「屁。」李復嗤笑一聲:「她信得過咱們?信得過咱們是個廢物還差不多。」
「難道你在路上瞧見兩隻螞蟻,就非得碾死它們才安心嗎?」李復邊捶著腿,邊道:「她看咱們,就跟咱們看螞蟻沒有區別……」
這並非是信得過他們,而是源於她的自信。
她自信自己的判斷,更自信自己的能力,前者決定了她敢於做出仁慈放生之舉,後者則是她不懼此舉有可能帶來的任何變故的底氣。
「這亂世之中,很多人皆掌握不了殺伐與仁慈之間的界限,前者毀滅世道,而後者往往為世道所毀。」李復看向船艙外,眼底漸生幾分感慨:「她這般敢殺,又這般敢放……實為我平生僅見。」
「今日見著的那位唐將軍,也是個奇才……」李復想到什麼便說上一句。
常歲寧說要處死他們父子時,與唐醒並無異樣的眼神交流,但唐醒卻能瞬間領會到常歲寧的用意,且配合得天衣無縫,可見默契程度。
他與唐醒接觸交談之下,可知對方見識廣博,行事看似灑脫隨性卻又章程嚴謹。
此類奇才,是強搶不來,強留不了的,此人願意留在常歲寧身邊效力,必然是出於真心折服。
而能折服此一類人,從人格到能力,缺一不可。
對此,李復此時已無半點質疑,他嘆了一聲,道:「若我再年輕個二十來歲,倒也想習得一身本領,跟隨這樣的人成就一番大業。」
少年奇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世間僅有啊。
李昀吃了一驚:「能叫父親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看來這常歲寧當真格外了不得……」
倒不是說他父親多麼高傲不服人,而是父親從年輕時便十分愛好享樂,實在很難生出這樣的熱血少年心思。
李復看熱鬧不嫌事大:「且看吧,李隱有得頭疼了。」
李隱借段士昂之手利用他攻下洛陽,這棋走得好好的,忽然被人一刀砍翻了棋盤,能不頭疼麼?真正頭疼的怕是還在後頭呢。
李昀也跟了一句:「這下,那位聖人倒是能松上一口氣了。」
「那也是一時的……難道你覺著常歲寧她收回洛陽,是要獻給那位聖人的?」李復道:「她這樣的人,豈會甘心屈居人下?」
「而當今聖人既降馭不了,也容不下這樣的人物。」李復估摸著道:「遲早得打起來……」
李昀聽得來了興趣:「那今後誰輸誰贏,父王您怎麼看?」
「我怎麼看……」李復道:「我自然是躲起來看。」
他說著,又喟嘆一聲:「這天下果然還是看別人打,才更有意思。」
熱鬧這種事,看看就得了,真摻和進去,那自己就成熱鬧了——先前他這腦子當真是被糞給糊了,怎麼就覺得自己也行了呢?
答應段士昂的那一日,他必然是餓得不輕,才會糊塗至此。
想到這裡,李復又有些餓了,讓李昀取出一張肉餅啃了起來。
李昀也跟著一起吃餅,啃到一半,不由問:「父王,母親他們會不會有事?」
他和父王是「已死」之人,註定是不能回范陽去了,而母親他們定然會遭到牽連。
「被發落是免不了的。」李復咽了一口,才道:「但你我已被『處死』,待那封血書再傳開……拿來保住你母親他們性命應是夠用的。」
雖是難逃被貶為庶人的下場,但能保住性命已是萬幸了。
思及此,再想到那封血書,李復對常歲寧又多了一分感激。
李昀心中安定一些,這才問一句:「唐將軍讓父親抄寫下的那封血書……到底是何物?」
李復:「告罪書。」
冬至之際,河水雖尚未結冰,但水流放緩,今夜無風,船隻便行得很慢。
咽下了最後一口餅時,李昀擦了擦嘴,看向前方茫茫夜色,不由問:「父親,咱們要去何處?」
「你我二人身無長處,自然要尋一處安穩地暫避……」
李昀神情茫然:「如今這世道,還有哪裡是安穩的嗎?」
范陽王吃飽了就躺,拉過船艙里硬邦邦的舊被子蓋在身上,困意上涌間,打了個呵欠:「怎麼沒有……」
有常歲寧那「未言」的第三個原因在,李復總覺著,之後還會再有交集的。
既如此,他也別跑太遠,省得來日被她抓回來時太麻煩……他這個人,最怕走路了。
隨著小船漸遠,水面上被撕開留下的痕跡,在月色的照拂下,慢慢重新癒合平整,正如人心逐漸平穩下來的洛陽城。
次日,洛陽城中早鍾齊鳴,試著恢復了外出的百姓們小心翼翼地打聽著消息。
范陽王李復被處決之事很快傳開,一併被示之人前的,還有一封李復用鮮血寫下的《告罪書》。
據聞,此封《告罪書》是李復提早留在洛陽宮苑中的,蓋了李復的印。
其上的內容,一經傳開,便令世人譁然。
那不單僅是一個謀逆者瀕臨絕路時的自省與懺悔,其中還揭露了一樁令人震詫的陰謀。
李復於此書之上言,自知犯下了謀逆大過,罪無可赦,然而他卻也是遭人利用,不過是他人手中一顆棋子——
其上直言:【罪人李復可死,然而范陽之亂禍至洛陽,始作俑者乃榮王李隱。】
那封《告罪書》上,以李復的身份口吻言明了段士昂暗中聽從榮王李隱安排行事,借他之手興起戰亂,李隱從中欲坐收漁翁之利的事實。
除此外,還言明揭露了段士昂家姊乃榮王李隱外室妾的關係牽扯。
而李復自稱查明此事後,當機立斷斬殺了段士昂。自覺無顏面對李氏列祖列宗,惟求一死之餘,務必要向世人揭露李隱的真實面目,以此真相警醒世人。
其上數百字余,字字鋒利泣血。
死人的話,似乎總是更可信一些。
這些雖然都算不得鐵證,榮王有得是說辭可以開脫反駁,但在他開口否認之前,此事註定要在洛陽城中引起一番轟動。
世人無從得知的是,這封由李復親手抄寫的《告罪書》,實則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錢甚錢先生在背後「捉刀」而成。
雖說其上並未展露太多文采,並結合了范陽王李復的性情筆風寫就,但勝在足夠簡潔深刻,便於傳播,措辭很能夠引起輿論共鳴。
在常歲寧看來,論起這方面的功底造詣,駱先生目下是沒有對手的。
果然,短短一日間,這封《告罪書》便被諸多洛陽文人相互傳抄。
這時,常歲寧托崔琅辦了一件事,請了崔琅那位「不如速死叔」——崔秉,就此事作了一篇文章。
崔秉憑藉著一篇篇《不如速死賦》,在洛陽城中已頗具聲名,並擁有了一批忠誠的擁躉,這些人普遍具有同一個特點:多是對時局失望透頂之人。
崔秉這篇暗諷榮王李隱欺世盜名的文章剛傳開,很快便得到了這群文人們的附和跟從。
以洛陽城為中心,四下對榮王的質疑聲越來越多。
而此時,常歲寧收復洛陽的捷報,已經快馬傳至了京中。
朝廷上下喜出望外,人心迎來了久違的振奮。
太子更是在早朝之上直接喜極而泣,雙眼冒著淚光,連聲稱讚:「此一戰,常節使居功甚偉!實乃我大盛之福!」
洛陽城竟然被收回來了——這是他做夢都不敢想的事,常節使卻活生生地辦到了!
太子一時上頭,口中對常歲寧的誇讚之辭源源不絕地噴涌而出,他甚至從不曾在早朝上說過這樣多的話。
但不知為何,附和的官員卻不如他想像中那樣多,原本大喜的氣氛,也漸漸添了一縷他看不太懂的凝重。
很擅長察言觀色的太子留意到,這份凝重之氣,甚至出現在了馬相的眼中。
百官間,不時有人交換著眼神,眼底都算不上安定。
洛陽被收復,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但這封捷報,是由洛陽宮苑的宦官傳回,而立下此功的常歲寧未曾有半字傳回京中。
如此緊要的戰事,如此值得被重賞的奇功,身為主帥必當要詳盡地寫一封奏報傳回,才算合乎規矩……更何況,常歲寧直接做主在洛陽處決了范陽王父子,未曾經過朝廷。
不免又有官員想到,當初常歲寧護下汴州,事後也未曾傳報朝廷。
除此外,朝中也已經太久沒有見到過來自常歲寧的任何文書了。
這其中流露出的無聲傲慢,讓他們實在無法忽視。
京中朝廷又無聲等待了數日,直到李復那封《告罪書》被傳抄入京,他們卻依舊未曾等到常歲寧的任何奏報。
這已然不是事務繁忙能夠解釋的了,常歲寧即便再忙,可她手下自有謀士文吏無數,豈會連起草一份奏報都做不到?
——她這是什麼意思?
朝中諸多官員為此感到憤怒,但奇異地是,明面上竟始終無人提出半字質疑,更不見上疏彈劾之舉。
有御史試圖上書,卻被各處攔下了。
一時間,朝堂上下,在不安的觀望中,默契到近乎詭異地在維持著某種搖搖欲墜的平衡。
此一日,京中陰雨,天色黑得尤其早。
六部官員陸續下值之後,湛勉離開之際,恰遇褚太傅,二人撐傘而行,借著雨聲遮掩,湛勉低聲問了一句:「老師,近日常節使之事……您是何看法?」
官服之外繫著一件灰狐披風的老太傅在傘下,哼聲道:「明擺著的欺軟怕硬。」
湛勉一愣:「您說得是……」
老太傅嗤笑:「滿朝文武。」
湛勉默然了一下。
「從前他們不是最愛指手畫腳吹毛求疵麼……」老太傅抬起花白的長眉:「怎如今她果真做了理應被彈劾治罪之舉,滿朝上下,卻反倒無一人敢言了?」
湛勉心頭浮現一字答案——怕。
怕彈劾之聲起不到任何懲治威懾她的作用,而只會觸怒她……而今朝廷根本無法承擔將之觸怒的後果。
哪怕有人私下已在怒罵【本官早已說過,此女野心昭昭必成禍患,本該趁早剷除,奈何無人肯聽】,今卻也無計可施。
湛勉心頭滋味繁雜,聲音更低了些:「那依老師之見,常節使她果真會……」
「會。」褚太傅毫不猶豫地點頭:「要反的。」
老太傅說著,一手撐傘,一手負在腰後,悠然建議道:「你且去彈劾罷。」
「……」湛勉看著自家老師悠然而去的背影,莫名覺得這壞脾氣老頭兒似乎有些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