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大朝會(中)
2024-01-29 13:21:08 作者: 榮小榮
李易覺得,以後一定要提高識人水平,不正經的人不能結交,老不正經的人更不能結交。
當著眾多朝臣的面議論誰比誰更硬的人,顯然是沒有一點兒廉恥心,不正經到沒底線了。
這樣的人, 切記不可深交。
看著薛老將軍一副受到侮辱的樣子,李易嘆了口氣,說道:「我覺得和王家合作軍糧生意,好像更合適一些,王家家大業大,人傻錢多……
這樣吧,這個月我就把兩位將軍應得的分紅拿給你們, 買賣不成仁義在, 我們以後還是能常聯繫的……」
「呵呵, 開個玩笑……」軍糧生意可是家族的財路,薛老將軍臉色一變,一把攬住他的肩膀,笑道:「京都年輕一輩……,不,還要再加上年老的好幾輩,這些人裡面,老夫最欣賞就是你了,我們有事好商量……」
「薛老匹夫,剛才還拐彎抹角的罵人,現在又覥著臉貼上去,你還知不知道羞恥!」馬老將軍不屑的看了薛老將軍一眼,走過來, 拍了拍李易的肩膀, 說道:「李小子,這種生意, 就不該和薛老匹夫這種忘恩負義的人合作, 你把薛家踢出去, 我馬家這次願意再多出一萬兩……」
「嗯?馬老匹夫,你家就是因為老夫才搭上這根線的,你現在想卸磨殺驢?」
「殺的就是你這頭不要臉的老驢!」
「李小子,你別攔著我,今天我要讓馬老匹夫知道,馬王爺到底長了幾隻眼!」
「放心,我不攔,您請……」
……
李易默默的退回自己的位置,看著他們兩個人互掐。
無意中轉頭掃了一眼,發現有一道目光一直放在他的身上。
信王從火場逃出來的時候,是摔斷了腿,不過後來又被御醫接上了,除了走路還有點小小的不利索,問題不大。
頭髮被燒,但挽起來再戴上冠冕,也看不出來多大的變化,此刻的他,正站在諸位皇子之中,目光直直的望著自己,毫不掩飾眼中的恨意。
李易這就有些不明白了,放火燒信王府的,不是那個聖教的狂熱教徒嗎,信王這麼恨自己做什麼?
自己曾經有得罪過他嗎?
好像——沒有吧?
神經病,他家明明不是自己燒的,還這麼瞪自己,李易一個凌厲的眼神回瞪回去,信王便一個哆嗦,忍不住後退幾步,跌倒在地。
「信王兄怎麼了?」
有人連忙過去攙扶,此時,宮門忽然緩緩打開。
百官們立刻閉上嘴巴,站回自己的位置,這道宮門打開,便預示著大朝會正式開始了。
一名中年太監從裡面走出來,用又尖又細的聲音大聲喊道:「諸臣覲見……」
李易在朝臣中極為靠前的位置,走進宮門,通過長長的甬道,一路之上,除了腳步聲之外,沒有任何的雜音,直到走入大殿,回頭望去,人群依然是黑壓壓的望不到頭。
大朝會是參與官員最多的一次朝會,除了京都的官員權貴之外,各地的地方官也會上朝,這是他們大多數人一年中唯一一次上朝的機會,獎懲褒貶,升遷謫降,也都在這一次了。
老皇帝一如以往的姍姍來遲,李易注意到,到如今,他原本挺起的脊樑,已經徹底的彎了下去,與其說是坐在龍椅上,不如說是靠在龍椅上。
以他如今的身體狀況,其實已經不適合再參與到這種極度勞累的場合中來了,但對於一位皇帝,若是連每年一度的大朝會也不能參加,這個皇帝,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每年的大朝會,大都是同樣的流程。
景帝今年沒有說多少話,自有宦官按部就班的依照流程進行。
除了開始幾項儀式性的內容,持續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的,便是地方官員以及朝廷各部的述職。
各地官員需要稟明這一年內自己治下的稅收、人口、經濟、教育等情況,這有關他們來年的升遷和考核,六部這一年來在大力推行改革,自然也要稟明這一年所取得的成果。
李易很耐心的聽了近兩個時辰,景國這幾年來所取得的變化,完全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軍事,都有了長足的進展。
當然,這其中的一條條一樁樁一件件,幾乎都是他和明珠經過詳細的討論之後敲定的,取得這樣的成果,也在他的預料之中。
隨意的瞥了一眼前方,便在人群中看到了李軒。
和神采飛揚的齊王相比,李軒則顯得有些無精打采,某一時候抬起頭和李易對望了一眼,目光略顯空洞。
李易移開視線,不再去看。
這對於李軒來說,的確是一件殘酷的事情,只不過他的身世和地位,註定了他要承擔這些,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要麼改變世界,要麼改變自己。
重多官員述職完畢之後,依例要宣布一些重大的事件,這也是所有人最為期待的。
種種跡象都表明,東宮之位,便要在這次的大朝會之上,塵埃落定了。
最後一名官員退下去之後,那宦官回頭看了看,得到示意,緩緩這才轉過頭,高聲道:「將崔氏罪臣壓上來!」
大殿之中,百官紛紛讓開一條道路,看著宮中禁衛將幾道人影押解上來,跪在殿中。
他們對這幾人無比的熟悉,因為就在幾個月前,這些人還和他們一樣,同處一個朝堂,或許還因為某件事情爭辯過,而此時,曾經權勢滔天的崔家幾位重要人物,就這樣跪在他們面前。
那宦官清了清嗓子,念道:「崔氏一族,謀害皇子,其心可誅,禍亂朝堂,罪大惡極,為亂民間,罄竹難書……,此等奸惡之輩,不殺之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之不足以慰世人……」
「崔清澤,崔清明,崔清鐸……等一十三人,罪大惡極,斬立決,以儆效尤;奪崔嫻貴妃之位,此後永居掖庭,不得離宮;崔明,崔先……,等二十六人,流一千五百里……,崔正,崔堅……」
崔氏一族等同謀逆的案子,在數個月前,就已經轟動京都,雖然這些日子稍稍沉寂,但眾人都能夠預料到崔家最終的結局。
只是沒有想到,陛下會將此案的處理結果在大朝會上宣布。
崔家幾位主要人物難逃一死,其餘之人也大都是流刑,此生難以再回京都,崔貴妃入了冷宮,這輩子是難以出來了,雖然並沒有提到對蜀王的處置方法,但他的舉動已經相當於叛逃,一旦出現,必將被朝廷圍剿……
權傾一時的崔家落得如此結局,實在是令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