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學中醫的不懂中藥,懂中藥的不
2024-01-21 07:50:34 作者: 姜太孫
「受教了!」
在幾人的注視下,張廣禮躬身朝著陸軒一拜,如同朝聖。
他很執拗,哪怕陸軒看到這一幕後,嚇的上前扶住對方,可還是硬生生的拜了下去。
陸軒眼中露出異色,他怎麼也沒想到,眼前這個老人,竟然會有這麼大的力氣,以至於他還未發力,對方就已經朝著他鞠了一躬。
他甚至懷疑,即便是自己用力托著,也無法阻止這一切。
這個老人的太執拗了。
似乎他決定的事情,就不會因為別人的干預而放棄。
「張院長,沒必要這樣的,我一個晚輩,哪能受您如此大禮,被我家老爺子知道,怕是連打斷了兩條腿都嫌少。」陸軒無奈一笑。
陸家的家風一直都很嚴格,特別是老爺子。
別看陸祈年老爺子平時對孫輩都是笑呵呵的,很少打罵,但最注重一個尊卑有序。
男孩子可以調皮一點,那得有大有小,尊老愛幼的品格是不能丟掉的。
所以,面對張廣禮這一拜,陸軒也有些誠惶誠恐。
「達者為師!」
面對陸軒的恍然,張廣禮卻是抬頭,臉上滿是真摯。
一旁,呂旭明在悄無聲息的觀察著張廣禮,在張廣禮鞠躬的時候,他注意到老人的眼眸中,綻放出一抹明亮的光芒,就好像……
在朝聖!
呂旭明在心中,想到了這句話。
老周深吸了一口氣。
他在安江縣醫療界也算是有些名聲的,安江很小,走出一個主任醫師不容易,老周的醫術也許不如呂旭明,可也不會差上多少。
之前市里也有醫院接觸過他,只不過老周家裡人都在安江,家裡孫子輩也出生了,留在安江,每天還能回家享受享受天倫之樂,他也就放棄了去市裡的機會。
這件事,他沒有跟任何人說。
哪怕家裡人,也不曾提及。
對於張廣禮,老周談不上有多熟悉,可名聲還是聽過的。
一院之長,哪怕只是安江這個小縣城的縣中醫院的院長,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接觸的。
很多人,一輩子能夠接觸到地位最高的,怕是也不過如此。
張廣禮能夠擔任縣中醫院的院長,本事肯定是有的。
老周聽說過。
這個老傢伙有本事,同樣的在中醫領域也很高傲,對於年輕人,多是以批評為多,當然,倒不是倚老賣老,而是發自內心的希望年輕一代的中醫師們,能夠靜下心去學習,將中醫發揚光大。
可以這麼說,整個安江縣,如果非要找出一個能夠讓張廣禮虛心受教的,除了已經逝去的張老爺子外,怕是沒有其他人了。
哪怕已經走出安江,去其他地方的老安江中醫們,也難以讓張廣禮如此。
而此刻的一幕,則是有些讓老周嘆為觀止。
眼瞅著這位在安江縣中醫界有著極高地位的中醫院的院長,竟然被一個只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所折服,老周心中暗呼難以置信的同時,也是被陸軒的博學而感到震撼。
老周忍不住將目光望向站在張廣禮面前,此刻正用著雙手托著張廣禮的年輕人。
此時的陸軒,哪裡還顧得上其他人詫異的目光,只能不斷地跟張廣禮說著話,催促著他趕緊起身。
看著這一幕,老周吸了口氣,他更像看看,眼前這個年輕人,到底還有多少本事。
張廣禮此刻早就沒有將陸軒當成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來看,面對陸軒,他感覺回到了年輕時候,在黃北山課堂上,作為一個學生的感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數千年,真是一個靈動的年輕人啊……」
張廣禮心中感慨萬分,捋了捋微微發白的短鬍鬚,一臉認真地道:「一直以來,我都覺得,中醫領域有天才,可也不可能在二十多歲就能培養出一名頂尖的名中醫,直到今天看到了你,我才知道,自己空活了數十載,對於中醫的了解,也不算太多,,需要學的還有很多很多。
結合剛剛陸醫生您說的,還有我這些年的積累,真的獲益良多。」
「張院長既然願意聽,這樣吧,我們找個地方坐下慢慢聊,剛剛的方子,可能還要張院長這邊安排一下。」
「這個好說,我們先找個地方聊聊。」
張廣禮一臉急切。
隨後,張廣禮將其他事情都交給了呂旭明,找呂旭明要了一個安靜的辦公室,拉著陸軒就鑽進了辦公室。
「剛剛您提到的腎精及腎氣的盛衰對人體的影響,這些我平時也做過一些了解,但有一些地方我還有些不是很明白。」
「張院長請說。」
張廣禮沉吟一聲道:「我們中醫常說腎陰、腎陽,這方面我了解一些,可卻也有疑惑,陸醫生能否跟我說說這方面的知識。」
他說著,已經將手機拿了出來,認真地將錄音打開,然後解釋道:「年紀大了,記性也不太好,只能靠這個了。」
陸軒笑了笑,這事季修文常干。
不過他也能理解,中醫博大精深,涉及面太廣了,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單靠記憶根本就不可能全部記住。
這個時候,就只能靠現代化的科技產品幫助了。
錄下來,回頭再慢慢聽,仔細研究。
這一幕,陸軒是見怪不怪。
他想了想,道:「剛剛我說到的,其實算是腎臟主生長發育和生殖,繼續腎陰腎陽,這就不得不提到腎臟的主臟腑氣化這項功能了。」
「主臟腑氣化……」
<div class="contentadv"><center>
</center>
張廣禮立刻坐直了身體,喃喃自語道。
「這個該做何解釋?」
陸軒道:「主臟腑氣化,怎麼說呢……「
陸軒沉吟一聲道:「腎氣及其所含的腎陰、腎陽主司臟腑氣化過程。
臟腑氣化,指臟腑之氣的升降出人運動推動和調控各臟腑形體官竅的機能,進而推動和調控機體精氣血津液新陳代謝的過程。」
張廣禮點點頭道:「這個其實跟西醫的理論倒是有些像,只不過說法不同罷了。」
「就是這個道理,西醫的理論其實早在數千年前咱們西醫就有了,而且再去細細研究一下如今的西醫,其實可以發現,西醫對人體健康已經在趨向中醫理論,從一條平行線開始交叉,甚至已經在同一條線上進行,二者的理論也在高度的重合。
這無疑在說明一個道理,傳承了數千年的中醫理論,其實是正確地。」
陸軒繼續說道:「以前,我們總說西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然而現在的西醫,其實也在開始考慮人體和病症之間的一些聯繫,這個跟中醫一直以來的理論是完全一樣的。」
張廣禮點點頭,他是中醫的堅定支持者,對這些道理自然是知道的不少。
中醫的堅定支持者們在抨擊西醫時,往往會用到一句俗語「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這句話讓西醫的信徒們大發雷霆,然後試圖列舉種種例證,證明西醫並非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而要探討這個問題,就要先從西醫的一個專業談起:
醫學院校中,西醫有個名字很尷尬的專業,叫臨床醫學。
這個跟化學類專業中的「應用化學」或者物理專業中的「應用物理」其實是差不多的,都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創立的。
乍看起來似乎沒有問題,物理學,有理論物理和應用物理,一邊搞理論研究,一邊服務於生產實踐,非常正常。
西醫一邊研究醫學理論一邊研究醫學實踐,也沒有任何問題。
但實際上這裡存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眾所周知,物理學與化學的研究目標是使人類了解物質內部的奧秘,同時服務於生產生活。
因此,需要有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
但醫學本就是旨在解決病人疾病的學科,它的出現應該是全方位為病人服務的,為什麼要一方面進行實踐研究,一方面開展理論研究呢?
如果說,醫學的目標是為了了解人體內部的奧秘,那麼這一點難道不是生物學的研究目標嗎?為什麼西醫要摻合進來研究呢?
思之令人發笑。
但是,仔細一想,在這個世界上,能左右一個學科設立與否的人,絕不會是蠢人。因此「臨床醫學」的設立對於西醫來說,並不是心血來潮或者腦洞大開。
無獨有偶,早在中國唐代,孫思邈在《備急千金方·大醫精誠》一文中也有類似的描述。他評價部分學醫的人:「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
雖然話有不同,可其中的道理卻是一樣的。
醫學院的畢業生開始實習時,如果抱著書治病,不被人罵的可能性是零,而被罵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一百。
在中醫看來,這是初出茅廬的新手和久經沙場的老將之間的區別,是經驗問題,是任何一個職業的從業者從新手到老手的必然經歷。
但在西醫看來,這卻成了學科專業層面的問題。也就出現了一種尷尬的現象:某人誇誇其談,口若懸河,然而把他拉到病人面前,則落荒而逃。
這種落荒而逃並非是經驗不足帶來的心虛,而是跨領域的無知導致的恐懼
如果說理論與實踐的脫離已經到了需要分成不同專業的程度,那麼問題就大了。
這與應用物理、應用化學之類的學科有相當大的不同。
這兩門學科具體的研究內容與本學科理論並無太大的不同,主要區別在於理論物理\化學主要負責研究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多傾向於對理論是如何產生和推理出來的以及理論是如何驗證的進行研究。而應用物理、化學則是在操作層面上,研究本學科在生產生活中的相關知識。
眾所周知,理論來源於實踐,又指導實踐。也就是說,理論物理與應用物理之間,是理論與實踐的關係。互為補充和指導。
而西醫呢?臨床醫學雖然嘴上說是基礎醫學在具體實踐中的應用,但在具體的行為表現上,並不能認為是基礎醫學理論的實踐體現。同時,基礎醫學的理論來源也並非是臨床醫學,而是來自於生物學和化學。
從這個層面上看,西醫的理論體系已經不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了。
而且,西醫的問題還不止如此,科室之間的割裂還是其次,影響到病人的救治才是最大的問題。
不過西醫還是有不少人具有自知之明,知道基礎醫學解決不了實踐問題。於是根據實踐經驗,設計了具有綜合意義的臨床醫學專業。
這也就是臨床醫學出現的原因。
它不得不出現。
緊靠醫書是救不了人的,沒有實踐,哪來的真知?
不過這種行為意味著,如果又出了什麼新的具有綜合性質的病症,臨床醫學又會處理不了。需要再次經過實踐總結經驗,然後依據經驗,在臨床醫學的學科中,再加上這條新病症的診療內容。
於是,一代代人下去,臨床醫學的教材越來越厚,需要記憶的內容越來越多,直到學生再也沒辦法全部記住,於是——又一個新的醫學專業出現了……
這是西醫的弊端所在,沒辦法,也是短時間內解決不了的。
所以,中醫常嘲笑西醫的「頭疼治頭,腳疼治腳」不是沒有根據的。
當然,西醫也在改,只是需要的時間可能有點長,而這個改,付出的代價卻是需要病人去承擔。
不過,中醫也有類似的過程。
只不過,以前中醫辨證試藥,都是醫生自己去試,而現在,換成了西醫後,變成了患者去試,其中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這是西醫的弊端,而中醫也有中醫的弊端所在。
作為從小接觸中醫的張廣禮來說,不只是西醫有這些問題,中醫同樣也有,這一點他心裡很清楚。
所以,聽到這裡的時候,張廣禮看著陸軒,認真地道:「其實,現在中醫的弊端也同樣很大,而且已經是尾大不掉了。」
聽到這話的陸軒微微一愣,隨後收斂起臉色,一臉嚴肅:「張院長是想說醫藥分家吧?」
張廣禮點點頭:「如今中醫最大的弊端就是學中醫的不懂中藥,懂中藥的不懂中醫!」
PS:今天恢復更新,對此感到非常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