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春秋大領主 > 第785章 漢國太子

第785章 漢國太子

2023-12-27 19:52:46 作者: 榮譽與忠誠
  呂武東出,隨行的還有韓無忌等韓人。

  來自范國和荀國的使節團沒有走,他們直接說明為什麼留在漢國,理由是想就地領略漢國變法的過程。

  其實吧,漢國的變法沒有歷經多久的糾扯,呂武在立國的那一刻起就執行新制度,最難的這一部分完成,後續的變動就是水到渠成,要說有什麼麻煩,僅僅是讓大家適應而已。

  外人來觀察漢國的變法,看不到什麼轟轟烈烈的場面,他們還無法參與到漢國的行政體系,能不能看出一些什麼就很考驗觀察者的智商了。

  「一切如舊,要事可來稟告。」呂陽第一次監國,感到很激動,卻是有點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成為太子之後,呂陽能做的事情比當宗子時還少,平時除了學習,就是觀看一些呂武處理過的政務了。

  觀看行政記錄是每一位太子必然經歷的事情,只要是讓他們看一看自己的父親對待什麼樣的政務是怎麼處理,從中去汲取一些治國的經驗。

  「去歲修渠,長約十四里,半途河床重修?」呂陽並不知道修渠是怎麼修,光是從文字上僅能了解一個模糊的大概。

  漢國現在大部分的土地都是漢氏子姓持有,修建一些國家工程根本不用跟某地的貴族溝通。

  呂武奮鬥初期,作為兒子的呂陽還小,基本上沒有參與過對家族的建設。

  到了十四歲,作為父親的呂武很狠心地將呂陽丟到了秦國,當時因為秦庭還在,呂陽重視的是軍事,也就對內政事務忽視了。

  「一再聽君父提到『渠』之重。如渠修成,我家無有缺糧之憂?」呂陽問話的對象是葛存。

  在呂武沒有離開「長安」前,一再叮囑呂陽多看多聽,別不懂裝懂,不懂就要問。

  那個時候,呂陽立刻明白監國一樣是個學習過程,並不是成了監國就能對任何事情指手畫腳。

  葛存思考了一下,答道:「『渠』全長三百二十里,如不廣徵徭役,或需十五年修成。『渠』一成,漢川必為大漢糧倉。」

  怎麼修渠,工程規劃以及注意事項什麼的,葛存並不是不懂,可是覺得根本沒有必要跟呂陽說那麼多。

  難道不是那樣?

  一國之君呂武今年四十六歲,看身體狀態明顯還非常健康,不可能撐不了十五年的嘛。

  十五年或者更久遠的之後,也就是某一天呂陽接位登基,「渠」已經完工並且投入使用。

  哪怕是要在其它區域修「渠」,還能是一國之君的呂陽親自去修?臣子商議出一個計劃,呂陽決定要不要修也就是了。

  人主嘛,什麼都略懂一些也便是,精通則是非常沒有必要。

  身為人主更需要的是懂得怎麼用人,能做到知人善用一般就不會差。

  之所以還要什麼都懂一些,主要是不能讓人主連臣下在糊弄都看不出來。

  當然,葛存不是因為上面那些道理才不跟呂陽講清楚怎麼修渠。

  說到底,葛存是呂武的臣子,並不是呂陽的臣子,他們這種大臣最不應該的就是分不清怎麼去侍奉國君和太子。

  呂陽也不傻,一些事情看破不說破而已。

  另外,呂陽有沒有想過出城溜達呢?有!只是忍住了。

  監國是什麼?不就是作為國君的老子不在,太子兒子這個「備胎」除了看家之外,還有隨時接位的需要嘛。

  平時呂武並不限制呂陽的活動軌跡,只要不是搞突然失蹤,得到允許之後還是能到處溜達的。

  呂武是學西漢時期對太子的培養方式,不會將太子關在宮城限制得死死的,不說是讓太子外出了解民情,別搞得以為天只有宮城之上那麼寬就好。

  其實呂武還是心不夠狠,不然就學秦王培養太子那一套。

  歷史上的秦國,不知道是時勢使然,還是刻意為之,秦王的嫡長子總是要歷經很多磨難,要麼是被丟到民間去,不然就是到國外當質子,少有能自小在秦宮過安穩日子的秦太子。

  這些個秦太子不是長在深宮,很小就能體會到什麼叫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心志自然也就更成熟一些,再加上必要的培養,成為明君的機率肯定更大。

  自東漢之後,不是新王朝的前三代,從太子晉位成皇帝者,少有明君出現。

  前三代的是家族艱難創業,二代怎麼都歷經過建國階段,還能好好地教一教第三代,對於文武官員的壓制也不缺。

  一個王朝越是到後面,隨著立國的時間越久,不是文官崛起,就是武將跋扈,必然形成對君權的壓制。

  而很多太子從出生到繼位,估計連一次出宮的經歷都沒有,怎麼去跟文武官員斗啊?

  一些想將權力奪回去的君王,他們有那樣的想法和行動,一般下場絕對好不到哪去。

  呂陽在成為太子之後並不快樂,以前還能參與家族產業的建設,甚至能率軍東征西討,身份變得越加尊貴,能做的事情卻是變少了。

  「說是監國,還真的只是『監』,什麼都不能干涉,只能光看著。」呂陽看著正在討論要不要對三戎之地增兵的大臣,心志多少有些消沉。

  講實話,哪怕是一開始有被呂武叮囑,呂陽還是想做點事情。

  等到真正開始監國,呂陽明確發現一幫大臣看著很尊敬,實際上也只是尊重,禮儀上無可挑剔,實際上沒拿自己當回事。這種體會對他來說很是糟糕。

  「國家,增兵三戎之地一『師』,允准否?」解朔問道。

  剛才有些走神的呂陽實際上沒聽仔細,一段時間的監國經歷都讓他有點條件反射了,說道:「諸臣若覺妥當,本宮無異議。」

  怎麼是用「本宮」來自稱?這個就沒錯啦!

  從西漢到有明一朝,只要不是太過於奇葩,或者是異族政權,太子都是用「本宮」這個自稱,要麼就是自稱「孤」了。

  當然,裡面也有例外,比如被文官壓得死死的的兩宋,他們家的大領導被稱呼為「官家」或「大家」,大領導只有在正式場合才會自稱「朕」,平時用「我」或「吾」;太子的話,有史記載就是自稱「我」或「吾」。

  到了「我大清」之後,一開始是使用滿人的自稱,後來逐漸漢化,搞到了妃以上(包括妃),對下及對平等位份可以自稱「本宮」了。

  一幫漢國的大臣,不少人其實能看出呂陽剛才走神了。

  有人皺眉。

  有人無所謂。

  只是吧,他們還真不好說什麼,心裡則是多少覺得呂陽有點不靠譜。

  聽都沒聽明白,問一問又怎麼了?好過連講什麼都沒有聽清楚就表態呀。

  這一刻,呂陽則是在想:「君父到哪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