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交際之術,妙不可言
2023-12-27 19:52:46 作者: 榮譽與忠誠
韓無忌和魏相跟呂武接觸的時間最早,後來韓起才加入進來。
他們私下多次聊過呂武是個什麼樣的人,從有銳意進取之心,到認定是個非凡之輩。
並不是韓無忌和韓起不想向魏相那樣一直保持跟呂武的親密友人關係,要命的是韓氏有一個坑人的家主。
這不,士匄看到韓無忌在呂武這邊,不知道是譏諷還是惋惜,提到了韓厥的一系列戰略失誤。
韓無忌是個什麼心情?
自家老子幹了什麼,輪到外人來評論了嗎???
偏偏士匄跟韓厥有過同一時間段擔任卿位的經歷,使得士匄是有資格評價韓厥的。
「韓氏與陰氏為鄰,無忌與阿武乃是竹馬之交,不可礙於臉面也。」士匄當長輩當上癮了。
韓無忌內心裡非常尷尬,偏偏還不能噴士匄一頓,臉上帶著笑容,點頭表示士匄說得對。
簡直是太特麼的了!
當初一塊玩泥巴的小夥伴,現在就自家混得最落魄,只能任人裝逼了呀!
韓無忌埋怨過韓厥嗎?不太好說的。
別人是兒子坑爹,輪到韓氏變成了爹坑兒子,進而又把整個家族給坑了。
話又說回來,韓厥一直「主推」趙武的原因並不是想要報恩那麼簡單。
韓厥從趙莊姬能推動公族滅趙看到了這個女人的能量,篤定趙氏必然會再復起,還將因為趙武身上流著公室的血而發達起來。
晉國的公族在晉景公時期還是相當牛逼的。那個時候欒氏和郤氏還沒有斷絕於公族的關係,至少沒公開表示自己是卿族而不是公族了。
誰又能想到晉景公一死,輪到晉厲公上位之後,欒氏和郤氏不但立刻反目成仇,連帶割捨了跟公族的關係呢?
出了欒氏和郤氏的事?韓厥還是堅定認為趙武會復興趙氏,使趙氏重新成為晉國的中流砥柱之一。
沒辦法,並不是韓厥腦子一根筋的執拗,他那麼推測有理由、有根據,誰讓趙莊姬還活著呢。
有那麼一件事情韓厥判斷對了,得自趙莊姬的遺產一下子讓趙武實力大增,韓厥料錯的是趙武能那麼慫。
事情急轉直下是晉悼公歸國開始,從那之後韓厥的一切猜測變成了笑話,尤其是搞了一手退位讓賢,來了個智瑩上位的操作,一下子不但讓韓氏成為笑話,更是一下子失去了卿位。
不過吧?所有失去卿位的家族中,不算解氏的話,以韓氏的下場最好了。
失去卿位的韓氏一來沒有被仇家藉機搞事,再則並沒有失去封地。
世界上就是那麼的有得有失,韓厥主持下的韓氏幾乎沒有仇人,奉行絕對中立政策也讓韓氏不存在朋友。
沒有人想去搞韓氏,韓氏自己不爭氣肯定不會有朋友願意拉一把,一旦局勢需要讓韓氏站一邊去,韓氏只能乖乖靠邊站了咯。
韓無忌和韓起有過詳細的交流,認為韓氏需要至少蟄伏十年,想要好好看看晉國的局勢發展。
然而在他們兄弟倆對韓氏的發展制定計劃沒過多久,一個「新軍尉」的職位砸到了韓起的腦袋上。
韓氏兄弟本就想要恢復跟呂武的親密,苦於韓氏不是那個韓氏,陰氏也不再是那個陰氏。
最為重要的是,韓氏在陰氏需要得到幫助的時候總是選擇冷眼旁觀,雙方不說變得反目成仇,情份什麼的壓根就不存在。
當時韓氏跟陰氏的情況跟現在魏氏跟陰氏的關係有點類似,韓氏比魏氏好的地方就在於沒有幹些背後捅刀子的事情。
凡事都要有個對比,經過魏絳那一頓神經操作,不是馬上凸顯出韓氏的好了嗎?
韓無忌見呂武沒有送客,對於能夠留下來旁聽元戎和中軍佐的對話,心裡泛起了感激的情緒。
這是呂武打算帶韓氏一塊玩的信號啊!
韓無忌不喜歡士匄一再逮住自己盡情裝逼,心裡有盼頭也就一忍再忍。
人與人是不同的。不止是會不會投胎這種沒得選的技術活差距,社會總是存在鮮明的階級。
一個是晉國的二號人物,國君年幼無法理事,等於也就是一把手。
另一個是一把手的副手,還是晉國明面上第一家族的家主。
他們因為身份帶來的權勢,真以為誰都有資格坐在一邊聽嘮嗑的嗎?
「征戰三戎之事不可急切,鄭為楚北上必伐之國,阿匄需時刻傾注。」呂武說道。
士匄對鄭國簡直是太有興趣了。
現在鄭國已經成了晉國的盾牌,一旦楚軍北上第一個打的就是鄭國。
范氏從鄭國那邊咬了一大塊,後續在「管」那邊蹦了牙,無比希望能依靠晉國全體的力量,達到范氏在鄭國身上謀求私利的操作。
呂武和士匄還真的就只是在閒聊而已,話題卻是有點高端。
大人物覺得是在閒聊,談的事情卻總是能夠決定一大批人的命運。
比如,他倆在閒聊中確認范氏為主、陰氏為輔,將繼續討伐伊洛之戎、陸渾戎和蠻氏。
新一輪對三戎的征討上,呂武給出了一個新的建議,不再尋求一次性將三戎解決,完全可以今年打殺一批再占領多大的地皮,每年那麼磨一磨,磨到三戎沉到歷史長河裡面。
士匄已經判斷對三戎的戰爭無法短時間內解決,還想著怎麼長久地拉著陰氏一塊針對三戎,聽到呂武主動提出那樣的計劃,簡直是喜出望外啊!
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被對方主動提出,任何人都會覺得心頭的大石搬開,心情變得無比愉悅。
呂武當然窺探到范氏的困境,才故意主動提出那個方案的。
魏氏不想跟陰氏再一起玩?陰氏跟范氏玩到一塊好了。
交朋友這種事情歷來就是互相需要,矜持於自身的地位各種裝逼,裝到誰都感到噁心,明明能夠成為朋友非要搞得變成敵人,有必要嗎?
其實,當然是有必要。
身份地位越高就要越矜持,免得別人忘記雙方在身份地位上的差距,覺得好欺負一而再再而三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
一次兩次能將提出過分要求的傢伙一棒敲死,還能逮住一個敲死一個?但凡這麼幹的人,明明不是他們主觀意識上想搞成那種局面,基本上還是會得到一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哪裡說理去?是吧。
呂武也不是在自降身份,他知道別人是怎麼看待自己和陰氏的。
在大多數人看來,呂武非常有能力,就任元戎之後的所作所為沒有可以抹黑的地方,關鍵在於陰氏的崛起時間太短了。
諸夏這邊就是這樣,很難因為某個人能力高絕就百分百信服,總是要去看看那人的背景,對待累世名家跟突然躥起來的「路人甲」會有兩套標準。
有個好祖宗的平庸之輩能輕易取得很高的成就,必定還有一大批人往死里造勢和拍馬屁。
沒有個好祖宗的人?即便是成功登頂,生前死後遭到的質疑都不可能斷絕。
呂武看到范氏將主要經營方向轉到南邊,哪怕范氏想要放鬆下來,也會推動范氏繼續集中向南。
為了達到某個目標的前提之下,干出一些能伸能縮的事情,怎麼地啦?
當前局勢之下,范氏想跟三戎死磕並不符合陰氏的利益,像魏絳想要操作「和戎」來賺一波聲望,使得范氏放棄繼續攻打三戎,其實陰氏這邊挺無所謂,受損的一方絕對不是陰氏,覺得受到冒犯的只會是范氏。
「當是秦國之事,致使魏氏如此。」呂武主動提到了跟魏氏的關係轉變。
士匄滿臉不悅地說道:「魏絳不識時務。」
別誤會。
不是范氏要收魏氏當小弟被拒絕。
呂武判斷魏絳的「和戎」是要在成為「卿」之前賺一波政治聲望,其他人也不是傻子。
可以說魏絳還是挺有想法的一個人,錯就錯在對士匄不夠了解。
沒錯,范氏遇到了困境,不代表願意示弱,魏絳自以為是的帶著好意找上門去獻計,搞得變成在折辱范氏了。
就說吧,士匄沒當場翻臉,絕對是用看白痴的眼神在看魏絳這個人。
從而,范氏立刻得出一個結論,覺得魏氏的新家主連最起碼的政治格局都不懂判斷,琢磨著是拿魏絳領導下的魏氏來當個工具人,還是時機合適的時刻送魏氏一程。
韓無忌從呂武和士匄聊到魏氏,趕緊地集中精神想要將兩人對話的每一個字記在心裡,回去一遍又一遍的品讀。
結果是,呂武和士匄僅僅提了一嘴,話題轉到了鄭國身上。
「鄭國有變,鄭穆公之孫、公子發之子為『卿』。」士匄不太清楚呂武知不知道這個消息。
陰氏想要控制范氏的發展方向,哪可能不去關注鄭國?
然而,呂武表現出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說道:「公孫僑?」
他們聊到的人就是子產,很是牛逼的一個人物,也是儒家徒子徒孫罵了一千多年的法家代表人物之一。
就是將刑法鑄在鐵鼎的那位呀?
俺們那位聖人都沒玩過鼎。
憑什么子產能玩。
還特麼是弄的「法」,不是弄大道之言。
罵,必須罵啊!
鼎是誰都能隨便玩的?即便是鐵鼎都不行!
鄭國當然也有卿位,不過跟晉國這邊的玩法已經不一樣,必須是公室子弟才能擔任。
呂武問道:「為何言及子產為卿?」
士匄一臉不爽地說道:「拾我家牙慧是也!」
懂了。
新上位的子產要加強鄭國的法律意識,要搞集體紀律。
呂武立刻一臉肅穆,說道:「如此看來,鄭有蹈厲奮發之時。」
士匄雖然很不爽,還是贊同呂武的看法。
一個重視「法」的國家,會很快重整內部,內部穩定就能專注應對外來威脅。
鄭國重新振作對晉國是好事,對范氏就不是了。
這個或許是士匄很不爽的另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