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盤點一下家當
2023-12-27 19:52:46 作者: 榮譽與忠誠
陰氏的重心會一直放在西邊,也就是秦國的身上。這個是無論怎麼樣都不會改變的家族策略,直至最終完成陰氏取代趙氏嬴姓成為秦國之主。
在這麼一件事情上,做事的手法不能太粗糙,也就是幹得太過於明顯,呂武應該表現的是權臣的一面,並且還要能夠帶著秦國奮發向上。
作為一個權臣不能只光飛揚跋扈,沒有給予其他家族好處。僅是單純依靠威壓,必然要面對物極必反的局面。
把控朝政是一方面,能給大多數人帶來好處則會受到愛戴,能帶領國家積極向上就不是單純的權臣。史書上將這種人稱呼為「中興之臣」或「名臣」。
呂武當然不是要當秦國的好臣子,要的是當秦國的主人。
他還需要小心翼翼地處理好晉國與秦國的交流,明擺著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儘可能的滿足晉國的需要,又不能讓秦國只吃虧。
這一點很難,非常難!
話說回來,陰氏為什麼不乾脆搬到秦國?這裡面只有一個理由,晉國為當世霸主,秦國只是強國之一。
直白一點就是,呂武是晉國的「常務卿大夫」之一,才能沒有太大的難度控制住秦國。
換作呂武的出身和實力都在秦國,沒可能控制住晉國,甚至能不能在晉國有所作為都不好說。
強國的強權人物操弄小國屬於理所當然;小國再強又能強到哪去?想朝霸主國伸手的最大可能性是被一巴掌拍死。
這個邏輯關係絕對不能亂,亂了就是反智。
因為不能太過份的破壞禮儀制度,呂武雖然成為秦國的執政還是要依著規矩做事。
所以,呂武在秦國的封領得來都有緣由,必有其功業作為支撐。
他想要提拔誰,那人也必須有功勞作為基礎。
這一套規則絕對亂不得!
有些人沒有絲毫緣由地給自己加了無數的光環,殊不知那麼干是在給自己拆台,想再將台子搭起來則是千難萬難。
只是單純追求爽,破壞也就破壞了,某天台子塌了自己跌死拉倒。
呂武不是為了去秦國爽一波,一旦將規則破壞得乾乾淨淨,接收爛攤子的會是陰氏。
「好像有什麼不對?呂陽、陰陽,呂偉、陰偉。外面該怎麼稱呼他們?陽偉兩兄弟???」呂武一直以來真沒想過這個。
現在呂武其實能夠有相當多的前綴,一開始獲得「陰」地成了陰氏,成名也是以陰氏,後來再獲得「呂」地、「霍」地、「原」地、「溫」地,以上都能成為呂武的前綴。
那個「溫」地已經被呂武拿去跟趙武換了「楊」地,不再屬於呂武的封領之一。
現在呂武名下的封領非常多,「陰」地、「呂」地、「霍」地、「原」地、「楊」地算是開發完善的封領,後面又自行建立了「甘泉」和「呂梁」,還從狐氏手中搶了「蒲」,滅掉大荔之戎建了一個名為「陰晉」的「邑」,軍事控制了「侯麗」,近期再獲得農耕開墾不錯的「隨」地。
呂武在秦國那邊的封領則是「吳陽」、「郿」和「陳倉」。
那是多少塊封地?十四塊來著。
不看生產值,只光看封地數量或面積,會顯得太傻了。
當初的郤至單憑一個「溫」地就能養活兩個到三個「師」,某些貴族名下封地數量不少卻連一個「師」都養不活。
呂武名下以「霍」地的占地面積最大,「陰」的出產卻能抵得上至少十個「霍」地。
所以,根據當前的科技水平而言,一塊土地有沒有價值,看的是能夠有多少糧食產出,並不是看占地面積。
「溫」地那麼好,呂武為什麼要跟趙武置換「楊」地?那要看出發點是什麼了。
呂武要的是控制「新田」往東北的交通要道,也就是看中這一類的戰略價值。
趙武極度需要一塊產出好的封地。
如果「溫」地不夠好,趙武願意拿「祖宗之地」來換嗎?
他倆那情況屬於各取所需,沒誰吃大虧,也沒人單方面占了大便宜。
說起來,趙武的前綴其實應該改為溫武,依然使用「趙」來做前綴只是一種慣性。
一旦趙武自己強調,前綴說變就變了。
「不能再繼續擴張了啊……」呂武在觀看家族的資料。
名下的封地增加到十四塊,其中的「侯麗」說不得什麼時候就被國君收回控制權,多數則是屬於需要建設才有產出的封地。
呂武將宋彬給叫了過來,問道:「我家近來何時普查口眾?」
宋彬有些窘迫地說道:「三歲之前?」
啊?
有三年沒有更新治下的人口數量啦。
在三年之前,陰氏的總人口約是一百一十萬出頭?裡面奴隸占了約二十萬。
以前地盤還少,做人口普查的難度有,只是想做還能做。
現在地盤大了,再想做人口普查的難度必然成幾何增加,變得極為不好幹了。
呂武閉上眼睛進行回溯,主要是原先的基礎數據,再一一分析增加了哪裡帶來多少人口的增漲,不會有什麼準確無誤的數據,得出的數字只能說大體上靠譜。
「算上秦國那邊的封地,應該在一百四十萬到一百五十萬之間?」呂武得出了這個數字。
以當前的年代,呂武治下哪怕只有一百四十萬人,比很多國家都要多得多了。
換作是在往後的時代,一百四十萬人並不算多。
知道現下一些小型的諸侯國才多少人口嗎?兩三萬人而已。
當然了,家族人口一百四十萬到一百五十萬是呂武的一個估算,不能當作準確數據。
早先之前,呂武有想過鼓勵多生育,後來給作罷了。
即便不在乎衛生條件和夭折率,產出沒有跟上的年代,鼓勵多生會造成很大的人道主義災難,說不得會把家族給玩到自行崩潰。
這個也是呂武認為需要暫時停下擴張的原因之一。
他們現在需要幹的事情是將控制的區域進行利用,也就是使得實際控制也要有所產出,乃至於是建設一個或多個產糧區,並不是再盲目地增加地盤。
講明白通透就是,糧食要跟得上,才有那個資本去鼓勵多生育。這一套道理在任何時代都是通用的。
「我家或可在『侯麗』與『郿』之間再建一城。」呂武看向了宋彬,想了想往下繼續說道:「此處為平原,亦位於渭水之邊。秦國未曾開墾乃是畏懼晉軍往而攻之,我家並無此憂慮。」
宋彬對秦國那邊的地形很熟悉,不是那麼明白農耕事項都能判斷在「侯麗」和「郿」中間再起一城的好處。
「臣不善農事。」宋彬要清楚自身的定位。
呂武當然知道宋彬不擅長農業,沒想讓宋彬過去主持,說道:「此處建城為往後之事,何時建城再議。」
宋彬立刻鬆了口氣。
現在哪一個家族建城會建得那麼頻繁?
陰氏短短五年之內建了多少座城池?城池級別以下的「邑」和「邦」更是多到可怕。
那是呂武在布置「網絡」,屬於定點開發的計劃之一。
宋彬講了一些其它的事情,包括呂陽去秦國當鎮守,哪些家臣要跟著前去,陰氏又該調動多少人力物力之類。
「不可一時浩蕩,細水長流便是。」呂武可不想將動作搞得太大,引起晉國國君和其餘貴族的誤會。
「主命偉往『隨』,置小宗於此?」宋彬的思維就是這樣。
呂武不能說才沒想分家,那樣會很不春秋。
按照既定套路,呂武這一代人強大起來,他的那些子嗣肯定要分家,晉國也就會出現新的呂氏、隨氏、原氏……等等家族。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段時間,陰氏主宗會再將那些小宗合併進來,可能也是那些小宗獨立發展。
大家都是這麼幹的,呂武堅持不分家會變成一個異類。
呂武扯開話題,主要提醒宋彬盯緊北方,不能讓赤狄有任何反撲的機會。
時間在流逝,冬季結束,迎來了春季。
因為國中沒有發生什麼大事,呂武像其他同僚那樣拜會完國君之後,巡視各個封地監督春播。
而春播結束之後,士匄開始進行今年的第一個任務,也就是徵召「士」、「徒」、「羨」成為建制,準備跨境前往莒國了。
士匄從自家徵召了三個「師」,讓出兩個「師」的納賦額度給其餘的中小貴族,帶著一個滿編「軍」出征了。
他們要去將莒國滅國再復國,包括解放之前被莒國吞併的鄅國,再去對東面各個諸侯國進行威懾。
莒國從體量上來看並不大,還是一個東夷體系的國家,軍隊戰鬥力卻不弱。
士匄出征之前讓士魴找到呂武,詢問能不能讓齊國聽從召喚,被呂武非常直接地拒絕了。
呂武只是拿莒國的邦交權來跟士匄換取「隨」地。
士匄對齊國伸手是個什麼意思?
而這其實是晉國卿位家族的尿性之一,用一個成語就是「得隴望蜀」。
遭到呂武直接拒絕的范氏不再要求什麼,也就是將伸出來的手給縮了回去。
因為國君之前就有交代,呂武的假期也已經結束,肯定不能繼續窩在自己的封地咯。
今年,晉國等著看南方是個什麼樣的發展,又需要等待士匄出征的後續結果。
如果沒發生什麼事情讓晉國需要大動干戈,各個家族安份發展自家也就罷了。
若是時局需要,再不願意也要出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