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春秋大領主 > 第379章 忍住,一定要忍住!

第379章 忍住,一定要忍住!

2023-12-27 19:52:46 作者: 榮譽與忠誠
  進入戰爭狀態,不是兩國軍隊你追我逐的較量,是約個地點相互開瓢?

  這就是春秋中葉的戰爭啊!

  講道理,呂武幸虧是找到了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要不少不了成為明顯的異類。

  因為被遊俠頻繁襲擊而不得不圍剿?

  很合情合理的!

  至於為什麼要攻城拔寨?

  遭到阻擋進行攻擊,同樣也是理所當然的呀!

  信不信齊君呂環得知晉軍遭到沿途齊國貴族的阻攔和攻擊,反應是感到開心?

  哪怕是晉軍主動攻擊沿途的齊國「城」、「邑」、「邦」,齊君呂環也會包裝成是齊國貴族的抵抗,用以證明在對抗晉國這件事情上,齊國是團結一致的。

  不止齊君呂環。

  齊國貴族同樣樂意將自己的這個階層塑造起忠君愛國的形象。

  晏弱這一次來了不打算再走,要留下來監督晉軍。

  兩國已經進入交戰狀態,本國的大臣卻能去敵國軍隊進行監督?

  這種事情在後世會顯得很搞笑。

  然而,在春秋中葉卻是一件極度正常的事情。

  現在的戰爭不講什麼陰謀詭計。

  兩個敵對的國家約個地方,追求的是面對面堂堂正正的交鋒。

  有沒有敵國的人在己方大軍中,看到了什麼沒有進行匯報,其實是沒區別的。

  呂武對這樣的事情很不習慣。

  他本來有意拒絕,習慣性與士魴和魏琦進行溝通,發現士魴和魏琦不以為意,為了不讓自己顯得太特別也就答應了晏弱的請求。

  這一支晉軍算起來已經轉戰將近兩個月,一再攻城拔寨折損的兵力並不嚴重,為了將戰利品先行運輸回國倒是造成了不小的兵力減少。

  解氏的兩個「旅」徹底退出了作戰序列。

  現在解朔擔當的是運輸大隊長的職務,指揮包括解氏兩個「旅」在內的五個「旅」,也就是一個「師」,連同兩萬左右的輔兵,負責將戰利品先送回國。

  當然不是運到「新田」。

  運回「新田」就是不打自招了吖!

  他們才沒那麼傻。

  呂武選的囤積地點在「黎②」。

  那裡現在是范氏的封地,歸屬士魴管轄。

  「兵士不可再肆意妄動,收繳私藏,以正其心。」呂武說道。

  他很清楚一支軍隊當了強盜想再單純屬於不可能。

  萬幸的是現在各國的軍隊都是兼職當強盜,重新整頓軍紀,再抓幾個典型,狠狠地操練上幾天,能夠將軍心掰到正確的軌道。

  士魴很用心地在記住呂武的每一道命令。

  如果說現在誰能代表法家的話,毫無疑問是范氏。

  只不過,范氏的「法」還只是一個雛形。

  士魴跟呂武合作之後發現,呂武辦事極度的有章法。

  而章法其實就是律法的根本。

  他倆閒暇時,聊最多的就是關於律法。

  呂武能從士魴這裡獲得立法的基礎。

  士魴則是從呂武這裡獲取了制定律法的新方向。

  完善晉國法度,制定新法,一直是范氏的追求。

  他們上一次打算推動新法的成型,只是時機方面有些不對,不得不延遲了下來。

  魏琦也在汲取得自呂武的一些規章制度。

  在管理軍隊這種事情上面,每一家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不太好說到底哪家最好,只能取決於到底合不合適。

  「十日後,再行開拔。」呂武腦海中出現了那個地方大致的地形。

  魯國的東面疆域基本都是山區,得益於地形才能扛住齊國。

  過「五嶽」再繼續往東,實際上並沒有成片的平原,只是相對來說山不再扎堆而已。

  「丘輿」在淄水的北岸,南岸是一個叫「夾谷」的地方。

  諸夏取名歷來很有講究,基本是以山川地形來進行命名,要不就是發生了過什麼名人軼事。

  光從名字來判斷,「丘輿」就不是一個平坦的地形,壓根就不適合大兵團作戰。

  所以了,晏弱沒有答應在「丘輿」這個地方開戰。

  他給出的回覆是需要稟告齊君呂環,再最終給呂武以答覆。

  那個時候,呂武就是隨便說一個地方,為的是拖延一點時間。

  只要能夠達到拖延時間的目標,其它不是那麼有所謂。

  晏弱跟自己的國君溝通,來來回回怎麼都要個十來天,等待最終確認下來,跟晉國這邊確認也需要時間。

  而在這一段時間裡面,呂武已經完成對軍隊的整肅。

  他們最終確認的交戰地點其實就沒變,還是在那個叫「徐關」的地方。

  那裡也是齊國在靠近魯國方向,一個平坦地形相對占地較廣的區域。

  呂武需要很努力才能壓制內心裡不斷上升的違和感。

  拜託!

  這是戰爭啊!

  怎麼看著不像那麼回事?

  交戰地點能商量也就算了。

  什麼時候該抵達,互相之間也要遵守約定?

  最最最重要的是,晏弱代表齊國向呂武等人保證,一定會留出足夠的空間來讓晉軍安營紮寨。

  那個時候,呂武差點沒忍住問晏弱,是不是豬肉也要準備個幾千斤,用來進行款待。

  當然,現在人們並不愛吃豬肉,主要的肉類是羊、狗和其餘家禽。

  而豬肉之所以會成為後世餐桌的主要肉類,其實是經過長久「馴服」的。

  另外,什麼吃狗肉殘忍啥的?

  諸夏吃狗肉的歷史能追溯到遠古時期。

  晏弱一開始沒琢磨過來,後來倒是反應過來了!

  晉軍待在「長勺」沒動彈是為了整肅軍紀啊!

  反應過來的晏弱開始不斷催促呂武趕緊拔營赴約。

  這麼一搞,搞得呂武那種違和感更加強烈了。

  什麼情況嘛!

  明明是交戰狀態的敵國。

  怎麼弄得比盟友還親密似得?

  都能催促晉軍趕緊行動起來啦!

  待在「長勺」的晉軍,減去以五個「旅」和兩萬輔兵,戰兵數量減少到五萬七千,輔兵不足一萬兩千。

  因為輔兵的數量嚴重不足,很多事情不得不由戰兵來干,等於需要抽調戰兵去干雜活,減少了可參戰的實際兵力。

  所以說,一支軍隊的輔兵其實相當重要,有他們的存在才能讓戰兵專司戰鬥相關。

  在晏弱的一再催促下,呂武也完成了對軍隊的再次整肅,晉軍可算是開拔了。

  那一天,魯國執政季孫行父特地帶著一幫魯國貴族過來,上演了相送的戲碼。

  這是故意噁心齊國來著。

  也是魯國真心希望晉國能將齊國教訓得半身不遂。

  作為齊國人的晏弱是真被魯國給噁心到了!

  晉國和齊國的交戰壓根就沒魯國的什麼事,強行給自己增加什麼戲份啊!

  離開「長勺」的晉軍徑直北上。

  經過七天的行軍,他們抵達「徐關」南面十里。

  齊國知道晉軍的行軍路線,沿途襲擾什麼的壓根就不存在,故意破壞道路什麼的也沒幹。

  這種做法在後世看來會很白痴。

  關鍵在春秋中葉是絕對正常的。

  那個叫「徐關」的地方並不是什麼關卡,只是一個地名而已。

  呂武過來後,約士魴和魏琦一起觀察齊軍是個什麼布置。

  雙方相距十里,南邊是剛剛抵達的晉軍,北邊則是早就紮營下來的齊軍。

  能看到齊軍的營盤非常大,一眼看去幾近從大地的這頭延伸到盡頭。

  他們並不全部駐紮在平坦地帶,周邊的丘陵或山頭也安排得妥妥噹噹。

  「毫無章法可言。」士魴也不是嫌棄,只說事實。

  呂武點了點頭。

  齊軍的營盤也就一個地方看著像點樣子,其餘的全部像是胡亂扎個堆。

  唯一像樣的營盤,應該是齊國「三軍」的營地?

  其餘雜亂無章的營區,絕對是響應齊軍號召過來的黎庶。

  那些所謂善於技擊之人,他們是自帶乾糧前來參戰,家境好一些會有一座帳篷,要不只能就地取材搭建窩棚。

  沒有任何的規劃和約束,窩棚可不就是這一窩那一窩了。

  晉軍過來。

  齊人必然想看看自己的對手是個什麼成份。

  他們遠遠地注視著,一邊與周邊的同伴進行交談。

  結果,呂武、士魴和魏琦在護衛的保護下來到一處高坡,看到的就是齊軍營盤那邊的人頭涌動,聽著遠遠傳來的「嗡嗡」喧譁聲。

  「這時候要是騎軍直接突擊,絕對能上演馬踏聯營,直接將這支齊軍一波帶走。」呂武心想。

  晉軍則是在齊人的圍觀中,一隊又一隊地匯集起來,組成越來越大的方陣。

  然後,一個又一個方陣無聲地佇立著,士兵仿佛雕塑那般迎接陽光與微風。

  一開始還有齊人嘲笑晉軍傻,長途行軍過來不馬上找個陰涼的地方休息,再喝喝水解乏什麼的。

  漸漸地,齊人感受到來自晉軍那股無聲的力量。

  有句話叫: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能打不用兇狠叫囂。

  軍隊的紀律才是力量!

  有晉軍列陣,防備齊軍可能的襲擊,也是展示自己的強大。

  也有輔兵和戰兵協同著,有板有眼地開始紮營。

  「齊人約有二十餘萬。」士魴一點擔憂都欠奉,下一句話是:「今次,獲隸多也!」

  沒打呢。

  怎麼就想著能俘虜多少人?

  呂武比較好奇的是齊國怎麼來保障二十多萬人的後勤。

  而實際上,過來的齊人後勤保障自由自己負責,沒給國家增添負擔。

  如果晉軍再拖個十天半個月才過來?

  戰爭都不用打。

  不知道多少戶齊人在接下來會破產。

  「你我何人致意齊君?」

  這就是春秋啊。

  哪怕要開打了。

  禮儀方面也不能缺哦!

  而這時,齊軍營地開始有三三兩兩的人出營,直奔列陣的晉軍而去。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