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羽化

2023-12-23 00:26:01 作者: 藍盔十九
  「候質,大唐是不是強大?」

  「當然,在漢民族的歷史上,大唐是少有的強盛之朝代,所謂漢唐盛世嘛!」李春燁不知道朱由檢又要兜什麼圈子。

  「大唐與吐蕃,打了多少年,不過維持均勢,甚至大唐還送去文成公主和親,」朱由檢端起面前的茶杯,眼睛緊盯著杯中的茶葉,任李春燁對他拋出各種不同的表情,「可是到了朕的手裡,多長時間就徹底解決了兩藏問題?要不是擔心有違天和,朕倒是可以將所有的藏人都滅了。」

  「陛下……」李春燁只有敬仰的份,朱由檢說的是事實,剛剛過去的歷史,別人想篡改都篡改不了,他還想到了北方的建奴,那是大明數十年都沒有解決的國患,到了朱由檢手裡,只一次北伐,徹徹底底將建奴的勢力消滅得乾乾淨淨。

  「候質,朕不是狂妄吧?」朱由檢笑看著李春燁,那是相當的溫和。

  「陛下……」李春燁隱隱覺得不對,可是又找不到反駁的理由,「陛下,大明這是怎麼了?」

  「羽化,候質,你懂羽化是什麼意思嗎?」

  「羽化……」李春燁真的不懂,他只能茫然地搖搖頭。

  「就像一隻毛蟲,在它還是蟲子的時候,螞蟻都可以欺負它,一旦這隻毛蟲羽化成蝶,展翅高飛,豈是永遠在地面上生活的螞蟻可以比擬的?」

  「毛蟲……蝴蝶……螞蟻……」李春燁小聲念叨著,突然,他的眼睛一亮:「陛下,臣明白了,以前的大明,就像是一隻毛蟲,他在羽化的時刻,身子是最弱的,所以蒙古、建奴,甚至小小的東吁王朝也會跑來咬上一口,現在這隻毛蟲已經羽化成蝶,正在高空飛翔,原來的蒼蠅蚊子螞蟻已經不能與它為伍了。」

  「候質說得好,應該就是這個意思。」朱由檢暗暗讚嘆,李春燁年紀不小,學習起來倒是挺快的。

  李春燁心說,比個什麼不好,非得比個鬧心的毛蟲,而且毛蟲羽化之後,也只是獨善其身,依然是許多鳥雀啄食的目標,「陛下,大明這條毛毛蟲,現在已經羽化成蝶,將意欲何往?」

  「這個……朕真的不知道,但朕現在要做的,就是拿回原來屬於大明的東西,以及將來必須屬於大明的東西,包括東吁王朝。」

  「陛下,征緬戰爭,真的是規模不大的戰爭嗎?」

  「候質放心,第一,規模不會大;第二,時間不會長;第三,花的銀子不會多。」

  李春燁默默點頭,以他對朱由檢的了解,這個『三不』的承諾,應該不是吹噓,「陛下,我們現在需要做什麼?」

  「理由,征伐東吁王朝的理由,這個理由要讓大臣們能夠接受。」

  「老臣倒有幾條理由,陛下看看,到時候能否說服大臣們。」

  朱由檢將自己的目光,全部投到李春燁的臉上,發現李春燁難得地發出會心的微笑,這隻老狐狸!他應該早就為征緬想好了理由,「候質說說看。」

  「第一、緬甸曾經是蒙元的領土,蒙元曾經在緬甸立省,大明繼承蒙元,理應收回故土。」

  朱由檢點頭,這應該是一條不錯的理由,就像沐啟元收回拉達克一樣。

  「第二、太祖曾經在緬甸設立六個宣慰司,如今只剩一個車裡宣慰司,太祖親定的屬地,後世子孫必須收回,否則就是不肖,不肖之君,不肖之臣,況且,東吁王朝屢次進犯大明,不能不稍事懲罰。」

  這個理由很老套,好像是朱由檢用過的,但朱由檢不管這個理由多麼老土,只要適用就行,誰管他是黑貓白貓?

  「第三、東吁王朝的國土上,緬人來自大明青藏高原,孟人也是來自大明,加上漢人,總人口已經占東吁的八成之多,就是撣族,也與大明國內的傣族同源,這些忘了祖宗的遊子,是該回家的時候了。」

  這個理由倒是新穎!朱由檢暗笑,他們到底是不是來自大明,恐怕他們自己是不會承認的,不同的史書上也會有不同的解釋,不過朱由檢不管這麼多,只要大明的史書上是這麼說的就行,其實,朱由檢要的只是出兵緬甸的理由。

  「第四、大城王朝的創始人烏通王,本是漢人後裔,與漢人的關係密切,大城王朝又是大明的藩屬國,現在大城王朝被東吁王朝入侵,大明沒有理由不施以援手。」

  朱由檢都樂了,這是強盜邏輯!大城是大明的藩屬國不假,但大城已經多年沒來大明朝貢了,而且,當年東吁進犯大明的時候,大城王朝的軍隊在哪裡?奧,不對,大城也在抗擊東吁,不過是在他們自己的土地上,客觀上也幫助了大明。

  「有了候質的這些理由,加上戰爭的規模本身不會太大,大臣們應該不會在反對了吧?」

  李春燁心說,大臣們反對,有用嗎?弄不好會出現施鳳來第二,「陛下,既然戰爭的規模不大、時間不長、所耗銀兩不多,大臣們反對的聲音不會太強烈。」

  「那就好,」朱由檢最擔心的就是大臣們以死勸諫,他可不想做一個屠殺大臣的劊子手,「候質,朕有一事不明。」

  「陛下請說,老臣當知無不言。」李春燁心說,朱由檢還有什麼不明白,真是奇事了。

  朱由檢是真的不明白,「候質,大明與東吁戰爭多年,難道就沒有一次用優勢兵力去討伐東吁?以萬曆帝的性子,不大打一次,怕是不甘心吧?」

  「陛下,大明曾在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大獲全勝,其餘的戰爭,大明都是勝少負多,主要還是依靠當地的土司。」

  朱由檢首先就想到了府兵制,「為什麼?是大明的軍隊戰鬥力不夠嗎?」

  「那倒不是,主要是因為地形,大明與緬甸之間,隔著橫斷山脈,交通極為不便,大明即使出動優勢兵力,戰鬥力也是發揮不出來,就是能取得勝利,大軍也難以久住,明軍一旦撤走,東吁軍還會回來。」

  「……」

  「陛下,東吁的地形,非常適合與大明進行戰鬥,他們與大明作戰的前線,是大量的高原山地,別說大道,連羊腸小道都是奢侈,根本不適合明軍大規模作戰,但他們國土的南方,卻是平原,出產糧食,所以他們有戰鬥的本錢。」

  「奧。」朱由檢明白了,前線依靠山地與明軍纏鬥,後方生產士兵需要的糧食,難怪大明像是陷入游擊戰的泥潭,朱由檢忽然想到越南與朝#鮮,尤其是朝#鮮,以彈丸之地卻能在中央王朝的眼皮底下生存數千年,從來沒有被中央王朝真正征服過,可能就是與這種地形有關。

  「陛下,這都是臣的猜測,做不得准。」

  「候質,你說的很好,也很有道理,」朱由檢從沉思中回過神來,「那現在征緬,不是還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嗎?」

  「陛下,現在征緬,不用從橫斷山脈出征,從雲南的大理、騰越出兵,直接將東吁切成兩段,這就直接越過了北方的高原,深入平原地區。」

  「那以前的明軍,為什麼沒有走這條路?」

  「陛下,直接將東吁切成兩段,那是深入東吁的大後方,需要絕對的實力做保證,以前的明軍,應該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也許是明軍的將領不具備這種閃轉騰挪的能力,如果是衛青、霍去病統兵,沒準早就走過了,「候質,要出征東吁,應該抽調哪支軍隊?」

  李春燁反問一句:「陛下,南征東吁,需要多少軍隊?」

  「十萬,也就是三個軍。」

  「才十萬?」李春燁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陛下,東吁王朝很容易就組織二十萬、三十萬甚至四十萬大軍,他們的軍隊常年征伐,經驗豐富,戰鬥力應該不會太差。」

  「朕仔細盤算過,現在大明的新軍,以有效的火器為主,戰鬥力不是東吁可比的,候質看看,建奴的騎兵自稱天下無敵,北伐的時候,明軍不過二十萬陸軍,加上四萬海軍。」

  「陛下,十萬明軍,真的可以征緬嗎?」李春燁還是有些不放心,「大明整編的新軍,現在比較充足,多預備一些,以備萬一?」

  「候質放心,要征服東吁,十萬軍士足矣,軍隊人數越多,需要的補給就會越多,運輸起來就會越困難,東吁不是有大量的高原山地嗎?」朱由檢搖頭,「候質只要做好準備,保證前線軍士糧草彈藥充足、傷亡的士兵會得到及時的補充即可。」

  「是,陛下,」李春燁雖然有些異議,但還是服從了朱由檢,誰叫他是朱由檢的粉絲呢?「陛下,既然只要十萬軍隊,臣建議還是使用雲南的軍隊。」

  朱由檢也是希望使用雲南的軍隊,一來雲南的高原山地的地形、濕熱的氣候與東吁非常相似,士兵們更能適應當地的環境,二來沐啟元是世襲的國公,守衛雲南是他的職責,「可是,雲南軍隊,現在還是在西藏,雲南本地,好像只有一個軍吧?」

  「陛下,這個問題不難解決,立即從四川抽調三萬至五萬府兵入藏,將沐啟元的第十九軍、林呈祥的第二十軍替換回來,稍事休息調整,再讓他們去征伐東吁。」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