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孤要這一片
2023-12-22 17:09:22 作者: 愛妃家的鄭
而古往今來,走私的貨物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貴!
死貴死貴的!
不過這也是正常,要是走私的貨物不貴,走私商人哪裡來的錢賺。
沒賺頭,他瘋了腦袋別褲腰帶上搞走私?
「大王所言當真?」
吐東德開口詢問道。
陳言沒說話,而是命人取來一張地圖,地圖上的內容是大秦和吐蕃交界的一片。
陳言隨手指了一處地方,開口說道。
「孤要這一片!」
吐東德看去,陳言手指指的是黃河沿岸的一處。
「大王,這事我做不了主,要回去問過幾大部族族長的才行。」
吐東德說道。
陳言微微頷首,算是答應了吐東德。
心中卻是竊喜,他在這件事情上耍了一點心眼,這城卻是不做軍事用途,但是不妨礙他在這城外駐守軍隊吧?
這城中如此多的財貨,自然是需要駐軍保護的。
歸根結底,陳言還是準備在高原上駐兵,將主動權給劃拉到大秦這邊來。
至於目的也很簡單,練兵!
練一隻能夠在高原上作戰的軍隊,否則的話,中原王朝面對高原,永遠都處於吃虧的一方。
在高原練兵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高原的氣候,這個無解的難題即使是後世也沒辦法,陳言也只能是用本辦法,讓士卒們自行適應高原的氣候。
能夠適應的留下,編入山地高原作戰部隊,不能適應的調回大秦。
這麼一來,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是要死人的,很殘酷,但是沒有辦法!
為了國之大計,一些人命真不值錢!
如果能夠徹底平定高原,即使是砸幾萬條人命進去,陳言也是願意的。
吐東德帶著人返回高原去了,沒敢在大秦多停留,至於說大秦到底能不能在高原上建城,那還真不一定。
最起碼,那些吐蕃的阻力不會小了!
……
陳言為什麼想要徹底占據高原?
那地方海拔高,地廣人稀,土地貧瘠,到處都是雪山,冰原凍土無法開發,實打實的苦寒之地。
即使是到了二十一世紀,青藏高原依舊是全中國最窮的地方之一,憑藉二十一世紀的科技手段,都無法徹底開發青藏高原,就更別說是這個時代了。
但是,青藏高原的戰略地位卻是太重要了!尤其是在面對印度阿三的時候。
地形居高臨下,想要進攻十分簡單,翻過青藏高原便是天竺最富庶的恆河流域。
一把利刃直插敵人心臟!
而敵方想要進攻,即使是殺上青藏高原又如何,青藏高原窮啊,啥也沒有,我方完全可以放開防線,直接拉長戰線,讓敵方無處補給。
一戰決勝!
只要有青藏高原在手,陳言想要打天竺就是十分容易的,甚至是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
好吧,說遠了,雖然陳言暫時沒有對天竺擴張的想法。
額……最起碼在他徹底統一華夏,解決北方的遊牧民族之前,是沒有那個想法的。
但是之後呢?
等到大秦的社會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想要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然後/進行工業革命的話。
對外擴張,那就是最便捷的手段!
就像是歐洲,為什麼他們能夠在十七十八世紀,短短几百年的時間,就迎頭趕上東方,甚至是超過東方的文明進程。
要知道,在十七十八世紀之前,世界的中心可一直都是東方!
中國古代每個朝代的巔峰時期,其國力都是足以吊打全世界的!可以說,即使是和同時期的歐亞大陸上的任何一個帝國碰撞,也是不落下風。
就像是大唐的怛羅斯之戰,雖然敗了,但卻也是擋住了阿拉伯帝國東侵的步伐。
怛羅斯之戰的戰場在中亞,和大唐的中心距離無比的遙遠,卻是就在阿拉伯帝國的家門口。
雙方碰撞,大唐敗了毫不奇怪!
但是,大唐這一戰真的能算敗嗎?幾千唐軍的府軍精銳,帶著幾萬拖後腿的僕從軍,和阿拉伯帝國的精銳鐵騎交戰。
還是在唐軍這邊有人反水的情況下,阿拉伯帝國才險勝了勞師遠征,精疲力竭的唐軍。
即使是這樣,怛羅斯之戰後,阿拉伯帝國再沒敢東侵。
而歐洲為什麼能在十七十八世紀迎頭趕上東方?根本原因是其完成了工業革命。
而其完成工業革命的原始資本是從哪裡來的?
是靠他們在全世界範圍內發動戰爭,掠奪回去的。
非洲是他們的奴隸產區,澳洲為他們提供礦產,美洲是他們的種植園,亞洲是他們的商品傾銷地。
那群強盜是靠掠奪全世界的精華,才完成的工業革命!
而大秦呢?
人口,國家面積等方面,體量可不比整個歐洲加起來小。
想要完成工業革命,大航海免不了,對外擴張也是必須的。
北方草原,東邊的高麗和倭國,南邊的南洋,西邊的西域和中亞,還有天竺……
都是陳言為大秦的工業革命,而提前選定的擴張地!
現在就開始為了將來幾十年的目標布局,絲毫也不為過,甚至是這是一個有生之年系列的目標。
在陳言去世之前,他還真不一定能夠完成工業革命!
但是,就算是他不行,還有他的兒子,孫子,只要按照他鋪好的路走,遲早能夠完成陳言心中的宏偉藍圖。
讓地球變成漢家的地盤!
至於說歐美鬼畜,讓他們去死吧,蠻夷就是蠻夷,老老實實做自己的蠻夷就是了,幹嘛要偽裝啥文明人。
就說他們的吃食,哪裡有文明人會趕出茹毛飲血的事情!那牛排半拉熟,一刀子下去血呼刺啦的,還說啥血紅蛋白,天王老子來了那也是血水。
……
大秦的科舉會試很快就結束了,不管是文科還是武科,會試都圓滿結束,緊接著殿試也是開始,幾科的學子都被召上了朝堂,陳言親自主持考試。
大秦開大朝會的大殿上,此時的大殿中,擺放著一張張桌子,桌子上是早已備好的筆墨紙硯。
隨著噹噹噹的一聲聲鐘響,一個個士子魚貫而入進入了大殿,在內侍的引導下,士子各自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