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北宋大山賊 > 第七十六章北伐進行中

第七十六章北伐進行中

2023-12-22 17:09:22 作者: 愛妃家的鄭
  總之,就是河朔一百多年沒有打仗了,依靠這樣的軍隊打仗,一旦打起來,恐怕要誤事。

  這時,童貫的自信心一下子受到了打擊,畢竟帶兵20多年,這種情況不容樂觀,使他不由得不小心謹慎起來。

  但朝廷大軍已經出發不可能半途班師,童貫也只好硬著頭皮繼續進軍。

  童貫無奈想起了勸降的手段,以宣撫司的名義向遼國境內揭榜示眾:

  幽燕一方本為吾境,一旦陷沒幾二百年。 彼者漢蕃離心,內外變亂,舊主未滅(指天祚帝還沒死,就另立新帝),新君纂攘。 哀此良民重罹塗炭,當司遵奉睿旨,統率重兵,巳次近邊。

  奉辭問罪,務在救民,不專殺戮,爾等各宜奮身早圖歸計。

  有官者復還舊次、有田者復業如初。

  若能身率豪傑別立功效,即當優與官職,厚賜金帛;如能以一州一縣來歸者、即以其州縣任之;如有豪傑以燕京來獻,不拘軍兵百姓,雖未命官便與節度使、給錢十萬貫、大宅一區。

  惟在勉力,同心背虜,歸漢永保安榮之樂,契丹諸蕃歸順亦與漢人一等。

  已戒將士不得殺戮一夫,儻或昏迷不恭,當議別有措置。應契丹自來一切橫斂悉皆除去。雖大兵入界,凡所須糧草及車牛腳價並不令燕人出備,仍免二年稅賦。

  ……

  好個洋洋灑灑的榜文,關鍵是人家理睬你嗎?

  顯然沒有,童貫派人入高陽關派說降守將耶律淳,被耶律淳殺死,耶律淳大怒,大罵宋人是背棄盟誓,不義之師。

  大軍征戰,難到真的會不戰而屈人之兵?童貫和宋徽宗實在是過於幼稚。

  「已戒將士不得殺戮一夫,儻或昏迷不恭,當議別有措置」。

  換句話說,也就是已經命令將士不得殺戮一個人,如果有違犯的,就要軍法嚴懲。既然是打仗,怎麼可能不殺人?

  可能宋徽宗的原意是不殺一個老百姓,或放棄抵抗的軍人。但童貫為了拍馬屁,也昏了頭了,把皇帝的話原封不動的發布了出去。

  也可能是馬植的話讓他自我感覺太好了,認為根本不需要動刀動槍,只要在邊境上把10萬軍隊一擺開,燕人就會乖乖的歸順過來。

  總之,不論是廟堂之上,還是前線最高長官,都太輕敵了,都自我感覺太好了。這一切的來源,就是錯誤的相信馬植的鬼話。

  馬植此人雖然在歷史上沒什麼名聲,但是熟悉北宋與金國之間歷史的人,對此人就不會如此無視了。

  宋金之間的海上之盟,是他牽的頭!

  宋金夾擊遼國,也是他在鼓動,為之上下奔走!

  他雖然在史書上不出名,但在這段歷史中,絕對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

  ……

  見自己的勸降使者被殺,童貫大怒,下令大軍進軍,宣傳弔民伐罪之意,卻不見有遼地漢民簞食壺漿出迎「王師」。

  實際上,燕雲漢民已經習慣了遼朝對他們的漢化統治,他們並沒有中原漢人那種強烈的夷夏觀念。

  只有少數遼朝官員因高官厚祿,和宋朝私下來往,最後獻城納降的。

  童貫大喜,在召見了這些人之後,大軍繼續開拔北上。

  童貫到了河間府分軍,10萬大軍分為東、西兩路軍。

  以雄州和廣信軍為東西路軍的防區。

  以种師道統率東路兵。

  王稟率領前軍,楊惟忠率領左軍,种師中率領右軍,王坪率領後軍,趙明、楊志率領選鋒軍。

  种師道以都統制兼東路軍總指揮自領中軍。

  宋軍陣法由西軍常用的五軍陣發展調整成了六軍陣,即前後左右中軍再加選鋒軍的陣式。

  辛興宗統率西路之兵。

  楊可世、王淵統率前軍,焦安節統率左軍,劉光國、冀景統率右軍,曲奇、王育統率後軍,吳子厚、劉光世統率選鋒軍,並聽劉延慶節制。

  高陽關城外,宋軍旌旗陣陣,大軍營壘駐紮,而在他們面前就是界河白溝。

  宋軍主帥大帳內,童貫和种師道,辛興宗等人聚在一起議事商量進軍事宜。

  「童相,現在我大宋諸路大軍齊至,不知童相準備如何進兵?」

  种師道抱拳詢問道。

  「哈哈哈……」

  童貫得意的笑著,种師道的話讓他好不得意,他一個閹人都能被人稱為童相,還有王爵在身,可謂是人生巔峰了。

  「不知種帥有何妙計?」

  种師道試探著詢問道。

  「我們可以先拔掉高陽關外的兩顆釘子,然後大軍圍死高陽關,相信到時候,高陽關一定可以一鼓而下。」

  童貫說道。

  「種帥率東路軍攻白溝,辛帥率西路軍功范村如何?」

  雖然是在詢問,但童貫的語氣卻是顯得不容置疑。

  這裡的辛帥指的是辛興宗,辛興宗長安,名將辛叔獻次子,官至忠州防禦使。

  在鎮壓方臘叛亂的過程中,立有大功。

  宋宣和二年,睦州方臘作亂,陷六州五十二縣,勢甚振。會張叔夜招降梁山宋江,使屬熙河前軍統領辛興宗,辛予千人,令宋江攻杭州。

  杭州賊將方七佛,有眾六萬,宋江用計攻破,擒之,舊屬百餘人亦傷亡過半。

  中軍統制表江等之功,辛興宗曰:「宋江等原系大盜,雖破城有功,不過抵贖前罪。」統制王稟不敢爭。宋江等即日告退,遁隱終身。

  嗯,沒錯,就是他,他就是《水滸傳》中,那個坑死梁山一百零八好漢的那個傢伙的原型。

  他乃是童貫部將,對童貫的命令當然沒有異議。

  但种師道卻是不願意拿自己的家底去和遼人玩命,攻打遼人重兵把守的營壘,開口辯解道:

  「今日之事譬如盜入鄰舍不能救,又乘之而分其室。且師出無名,事固無成,發蹤之初,宜有所失。」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咱們這麼搞不好,從背後玩陰的,乘人之危,名聲容易臭掉!

  童貫則說這是皇帝的旨意,你就笑納這場功名吧。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這是皇帝的意思,想死還是進攻,你丫看著辦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