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
2023-12-22 01:30:42 作者: 尚書台
但強盛的外表下,也隱藏著動盪的因素。別的不說,代國雖然立國,但遠遠沒有中原王朝的尊卑禮儀和法制,還處在半奴隸制的野蠻時代,便是代王的承襲,也非是父死子繼百官擁戴的理所當然局面,而基本上都是刀光劍影,蹚著血泊而坐上前任的寶座。
曾經一度強大到讓晉朝政府和匈奴劉淵都頗為忌憚的代王拓跋猗盧,好算威風無兩,結果被自己的兒子拓跋六修殺死,令人無語。他的侄子拓跋普根趁機起兵,殺了拓跋六修,將代王寶座搶到手中。結果不過一個月,拓跋普根不明不白的死去,母親惟氏較有權勢,擁立了他剛剛出生的兒子做代王,可是這個襁褓中的小代王,沒熬過當年,便也莫名其妙的死了,最後普根堂弟拓跋鬱律成功上位。
拓跋鬱律這個人,要真正說起來,也算是驕狂不可一世的典型代表,能力頗高,情商很低。繼位代王之後,他通過一系列強勢手段,將王位穩固下來,對內的統治暫時算作平穩。但是在對外關係上,拓跋鬱律竟然將所有人同時得罪個精光。
首先他和左鄰鐵弗部劉虎大打出手,又大肆屠殺支屬鮮卑白部。匈奴漢趙帝國的君主,相繼遣使來想與他交好,拓跋鬱律大罵讓使者滾出去。隨即石勒建國稱王,也送來了厚禮請求與他做兄弟,結果拓跋鬱律直接將趙使全殺了,用實際行動告訴石勒,他根本不屑與其交好,硬生生打了石勒的臉。要說他對胡羯政權這樣深惡痛絕,應當是忠於晉室吧,又根本不是。拓跋鬱律不僅對西晉朝廷無禮,對東晉朝廷的主動示好,也斷然拒絕。此外,段部鮮卑人也屢次遭到他的搶掠襲擊,還曾粗暴地要求涼州張氏必須來朝貢自己。
在位數年間,拓跋鬱律將遠近鄰邦、九州方圓內的所有國家、不分敵我全部得罪的乾乾淨淨。一時間,不管胡人還是漢人,無論趙王趙帝、晉朝君臣,都非常厭惡憎恨他。但中原正是打得不可開交,誰也不想、也暫時沒有能力抽出手來去找他的麻煩,所以拓跋鬱律繼續張狂,且越發野心勃勃,想要平定所有南方之地,一人獨霸中國。
本來歷史照著原有的軌跡繼續發展下去。但高岳的到來,在掌控了河套地區後,便與拓跋鬱律成為了接壤的近鄰。拓跋鬱律語出不遜,高岳憤怒回斥,故而鬱律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有能力專治各種不服,於是氣勢洶洶親征夏州,結果被韓雍率領秦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倉皇逃回盛樂城。之後,由於羞慚加恨怒難以發泄,鬱氣結於心間,大病了一場。因為元氣大傷,沒奈何老實了兩年後,拓跋鬱律又開始不安分起來,但曾經扶持他上位的背後的女人、伯母惟氏發動了政變,殺死了他,再擁立她自己親生兒子拓跋賀縟做了代王。
此次政變,代國國內各處的部落首領、貴族和宗室,涉及其中最後喪命的,多達數十人。好容易將局面穩定下來,國力已經很受損失。且代王賀縟為人柔弱,大權都歸母親惟氏掌控,而惟氏只曉得大逞淫威,對治國安邦並不在行,導致人心更加離散,越來越多不服的部落,遷離境內,代國動盪不堪,雖然仍號稱北方大國,但再不復往昔強盛。
在當前這般的前提下,楊軻便對高岳提議,莫如趁著中原兩趙還絞在一處分不開身的時候,迅速出兵平滅代國。屆時不僅可以獲得廣袤土地和不計其數的牛羊、人口及財物,使秦國國力進一步增強,更重要的是,掌控了代地,便等於是在北方給二趙壓上巨石,此後無論是前趙還是後趙勝出,都不得不分出相當部分精力,而要小心防禦并州之北。且將來若是一旦開戰,秦軍更可以從雲中代地陰山之上俯瞰中原,東進幽燕,南下太原,配合關中而出的主力部隊,四面出擊多點開花,敵人料難抵擋。
高岳頗以為然。於是一方面回書石勒,極盡緩睱之事,一方面由相關幕僚迅速制定了軍相關計劃和大體方針,十數日後,夏州刺史樊勝、朔州刺史楊韜,都相繼接到了秦王令旨,獲悉了東征代國的軍事任務,並領受了東征軍以樊勝為主帥的任命。高岳還特地親書告誡道,我軍深入代地之後,當以輕騎為前鋒,迂迴深入縱深不以占據地盤為目的。只為集中局部優勢兵力殲滅敵人局部劣勢兵力,搶在敵人主力部隊集結以前迅速突進,各個擊破;快打快收,絕不戀戰。並將以戰養戰,就地取食,一時帶不走的糧秣立即燒毀,削弱代軍的補給供養。
於是朔州軍以州主楊韜為主將,都護李虎為副;夏州軍以刺史樊勝為主將,都護何成為副,兩邊各自出兵二萬,先是分頭並進,繼而合為一處,氣勢洶洶闖入代國境內。
驀然聽聞秦軍大舉來攻,代國上下,統皆悚然。因從前被韓雍率軍打得狠了,心理上便存著畏懼,但無論如何又不願束手就擒,只有先出兵抵抗。
宗室拓跋屈,素有勇武之名,乃是前代王鬱律之子。鬱律被惟氏害死後,留下四個兒子,雖未被殺,但俱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惟氏本也想斬草除根,但有時又猶豫不決。正逢著秦軍來襲,便就叫拓跋屈去,存著若是戰死了也算就此除掉隱患;若是戰勝了,便就徹底寬恕他也罷的思想。
太后惟氏,便命拓跋屈領健卒五萬,迎戰秦軍。代軍方出盛樂西向而行至,聽聞秦軍已然兵過九原,相距不過二百里。拓跋屈只好督促部眾,出拒九原以東、小黑河南岸的犢和城。樊勝、楊韜率軍至犢和北岸,臨河欲渡,拓跋屈列兵河南堵截,兩邊相互射擊,紛擾了一陣。
到了次日,樊勝忽然下令拔營,遷往固城津,去犢和城西四十里,具備牛皮船百餘艘,載著兵仗,傳言將順小黑河東下,進逼犢和。拓跋屈見秦軍西向,不得不隨向西趨,隔岸監視,防他渡河。哪知樊勝是誘他過去,到了夜半,卻暗遣楊韜,率都護李虎等,仍返到犢和津偷渡。平風息浪,竟達河南,當即乘夜築柵,及旦告成。拓跋屈得知秦軍南渡,急忙麾眾趕回,來奪秦寨。偏秦軍依柵自固,堅壁勿動,拓跋屈一再挑戰,楊韜但奉了嚴令,拒不迎戰,只下令只管放箭,射退代軍。待至午後,代軍士卒往來饑渴疲乏,只好引還,不意秦營內一聲鼓角,李虎驅兵猛然殺出,竟來追擊。
拓跋屈急忙重振精神,呼令回軍抵敵。兩下里正在酣戰,突有一彪人馬到來,為首大將,乃是秦國夏州刺史樊勝。他因屈眾東回,得從固城津渡河,前來助陣,左右夾攻拓跋屈部。屈仍是憑著蠻勇,亂舞兵刃大呼酣戰,但無如麾下兵士抵擋不住,無奈引眾欲退走時,已被秦軍殺得七零八落,只帶得殘騎數千,意欲奔歸盛樂。秦軍陷入犢和,再乘勝追擊,拓跋屈力不能支,被趕得窘迫,沒奈何急速東走,又渡河登盛樂西七十里的羅爐山,憑險自守。
秦軍追至山下,望見山路險仄,林箐朦朧,急切不敢進去,便團團圍住且在山下安營。一連數日並無一人出山,楊韜請集將佐言道:「拓跋屈倉猝入山,所帶糧秣必然單薄,斷然不能久居山中。惟我軍常圍山下,彼便憚死不出情願忍耐,若是這般相持下去,多半會有敵援軍派來,倒使我軍陷入被動。不如佯為退兵,誘他下山,方可一鼓殲滅了。」
樊勝以下盡皆贊成,便即引退,公開揚言放過拓跋屈,轉而去攻盛樂。拓跋屈果然下山東走,行未數里,秦軍已兩面伏起,掩殺屈眾。虧得拓跋屈乘著駿馬,飛奔而去,落得個僅以身免的結局。
聞他一敗塗地,盛樂城中大為驚恐。太后惟氏立時便將拓跋屈斬首,又忙遣出金銀財寶,兼且陪上二十名美貌的處子,向秦軍主帥樊勝哀求請和。但秦軍本就是數次戰勝,士氣高漲,且樊勝又如何會為了接收區區利益,而惹來高岳的雷霆之怒,故而當然嚴詞拒絕,更且揮兵大進。
盛樂周圍數十大小部落,盡皆來降。先前避走遠方的反對勢力,又公然聲討惟氏,俱是幸災樂禍落井下石。代國境內人心浮動,連主子拓跋賀縟都自請遜位,惟氏一時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