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宋士 > 026章 拓業

026章 拓業

2023-12-22 15:33:34 作者: 浮沉的命運
  自從在固鎮建了鐵廠以來,王松又聚起了一批河北民間匠人,把磁州窯和定窯的生產又恢復了起來。

  磁州窯是北宋制瓷工藝的珍品,也是北方著名的民間瓷窯,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說。磁州一帶生產磁州窯器的民窯甚多,恢復起來,也不是什麼難事。

  至於定窯,和磁州窯大致一樣。民間會燒窯器的匠人不在少數,恢復也是極其容易。

  磁州窯品種諸多,以白地黑花、刻劃花、窯變黑釉最為著名,而定窯則原為民窯,北宋中後期改燒宮廷用瓷,以產白瓷著稱,兼燒黑釉、醬釉和綠釉瓷。

  定窯和磁州窯瓷器都是大宋名瓷,不僅在大宋國內風靡已久,在海外也是廣受歡迎。王松把它們恢復起來,自然是要延續中華文明,並且從中賺取巨額利潤。

  畢竟,軍中的餉銀和賞賜,有很多都要他王松自掏腰包。就拿撫恤和犒賞來說,一場仗下來,那就是天文數字。

  玻璃為梵語,非後世所謂之玻璃。又作頗黎,漢語譯作水晶,有紫、白、紅、碧四色。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云:玻璃,本作頗黎,頗黎國名也。其瑩如水,其堅如玉,故名水玉,與水精同名。

  就像王松讓人所做的千里鏡,用的就是天然的白色水晶,事實上也就是透明玻璃。

  後世玻璃是廉價之物, 一個普通水晶玻璃杯,也就三四塊錢,家庭也都是玻璃窗、玻璃門。就連一般的家庭也隨便能買的起一架普通的望遠鏡。

  事實上,玻璃在歷史上曾是最昂貴的物品之一。直到吹製法發明之後,玻璃才逐步成為日常用品,在此前二三千年的悠長歲月里,玻璃一直是與黃金和寶石比肩的奢侈品,只有少數上層顯貴才能享用。

  玻璃在華夏曆代的市場潛力並不大。玻璃的酒杯或花瓶,與瓷器相比較,無論是從成本上講還是從美觀上看,並無優勢。瓷杯比玻璃杯更適合華夏的茶文化和白酒文化。當然,反過來也成立:玻璃杯比瓷器更適合西方的葡萄酒文化和啤酒文化。

  葡萄美酒夜光杯,夜光杯是用白玉做成的杯子。不過在王松看來,若是要喝葡萄酒,玻璃杯要更好一些,更能闡釋西方禮儀。

  用玻璃做窗和華夏傳統文化有一定衝突。華夏文化講究底蘊和內涵,含蓄和朦朧,不喜歡透明直白,一覽無餘。很多事情都是心照不宣,隔層窗戶紙,雖然一捅就破,但捅破就大煞風景。

  但是,作為精美的藝術品,王松相信,只要玻璃一面世,必會賺得盤滿缽滿,人們也會趨之若鶩,形成市場新寵。

  部下雄兵數萬,將士的犒賞和撫恤,再加上火器的研發,每月花費就得近十萬貫。這也是王松一直以來頭痛的問題。

  自古以來,庶政的根本就是銀錢。

  囊中羞澀,就得開源節流,最重要的還是在開源上。

  絞盡腦汁之下,後是與他工作經歷有關的幾樣產品立即湧上心頭,其中之一就是這玻璃。

  大學畢業後,他曾進了一家北方最大的玻璃公司,擔任國際部的一名外銷員。不過,性格孤僻的他,最終離開了工作四年之地,四處碰壁,最終在黑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無法自拔。

  好的一方面就是,他對玻璃製品的生產,從原料到成品,從生產時間到生產溫度,從生產工藝到吹拉成型,可謂是無一不通。

  而年年春秋廣交會,也使得他對各類玻璃產品熟稔於胸。若是把後世的玻璃生活、擺設用品投放到900年前的國度,一定會驚世駭俗,賺個盤滿缽滿。

  「將軍,你覺得如何? 若是覺得不好的話,小人可以馬上去改進。」

  來自定州的定窯窯工張民,站在一旁,畢恭畢敬地說道。

  從春天到秋天,半年多過去了,經過不知多少次的失敗,試驗,終於透明晶亮的玻璃製品生產出來了。

  雖然林天佑自己自信滿滿,但還是需要得到王松的最後確認,方能正式投入生產。

  玻璃和陶瓷生產過程差不多,可是從原料的不同,窯爐的構造,生產工藝的控制,差之毫厘,謬之千里。

  桌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形態各異的玻璃器皿,鍋碗瓢盆,玻璃杯、花瓶、玻璃珠,晶瑩剔透,琳琅滿目,精美絕倫。

  而這些花瓶,水杯,圓碗、圓盤、圓形玻璃杯等等,此刻在王松眼裡,就是一個個大金塊,閃閃發光,熠熠生輝。

  幾塊平平整整的平板玻璃,就放在桌邊。雖然沒有後世那麼平、那麼透,但在這個時代,已是絕無僅有了。

  林天佑收回心思,沉聲道:「張民,你做的不錯。把第一批生產的產品確定下來,我來稟相公,相信過不了幾天,就可以安排生產了。」

  張民雖然是主事,但他只負責玻璃工廠的生產,至於工廠的實際管理者,則是鄧世雄和林天佑,二人負責玻璃廠的經營管理。

  和鐵廠一樣,玻璃廠也是實行軍事化管理,屬於軍方的直屬單位。

  巍巍太行山,到處都是豐富的石灰石資源,白雲石,石英砂更是到處都是,而作為燃料的石炭則是就地取材,含有玻璃工業所需的所有原輔料。

  製造平板玻璃所需的錫等,則是從四川各路、河南府買來,雖然時局不穩,但曹運還算暢通,也能保證這些物資從外地未來。

  玻璃工廠的整條生產線,都是由王松自己設計,但所有窯爐的建造,還都是由張民等人完成。王松只是提出關鍵點的修改意見。

  以目前玻璃作坊生產線的生產能力,大約每天可生產20萬斤左右的玻璃製品,相當於15厘米高的玻璃杯可以造上萬個了,已經是獨步華夏了。

  張民原來是大宋定窯的一位窯工。金人南下,中山府首當其衝。張民隨難民南下,流落在太行山時,因為有一技之長,便和另外一個定窯的工匠曹雲一起,被任命為了玻璃廠的主事和副主事。

  當年在定窯做窯工時,每月餉錢只不過一貫。到了玻璃廠這裡,月薪10貫,工作適度,吃喝全包,一家人生活,綽綽有餘。

  沒有進玻璃廠以前,張民在家萎縮懦弱,被渾家天天指責,毫無夫綱可言。可到了玻璃廠任主事後,外面其他難民吃不飽飯,張民卻每月有豐厚的餉銀,住的地方還有衛兵駐守,渾家的脾氣也莫名好了起來。

  她生怕哪一天丈夫不高興,真把自己給休了。

  這一天,張民很晚才起來,他四肢酸軟,晃晃悠悠。昨晚妻子讓他為所欲為,一個勁地折騰,和以前都是板著個臉,一種姿勢,實在是天壤之別。

  吃完妻子做的早飯,穿好妻子準備的乾乾淨淨的衣服,張民慢慢悠悠、志得意滿地來到玻璃廠里,剛一進生產作坊,頭上的冷汗「唰」地一下,就流了下來。

  「玻璃碗、玻璃杯要大量生產,都先各來一萬套。這些生產容易控制,要的人也多。還有玻璃碗一定要成套,各種尺寸的都有,上面的浮雕還要做得深些,這樣才能吸引顧客!」

  王松侃侃而談,曹雲拿著鉛筆和紙,在一旁連連點頭,一直記著。

  「一萬套!」

  鄧世雄一下子睜大了眼睛,跟著拼命搖頭。

  「相公,一下子造這麼多的東西,要是賣不出去咋辦? 還是穩當些,造個兩三百即可。」

  鄧世雄的擔憂看在眼裡,王松哈哈大笑了起來。

  「賣不出去! 鄧黑臉,你就等著數錢數到手抽筋吧!」

  王松不經意又冒出一句後世的話來。

  即便是5貫錢一個水杯,一個玻璃碗,5萬兩也是綽綽有餘。除去成本1000多貫錢,這又是一個怎樣的暴利!

  這相當於後世,一個5元的玻璃水杯,你可以賣到500元,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

  雖說和後世動輒上千頓的工廠比起來,這座玻璃工廠只能是座手工作坊,但這並不能抑制王松心頭的興奮。

  生產的成功,只是第一步,現在就看一番運作之後,投入市場後的反應了。

  壟斷式的經營,再加上過硬的質量,精美的設計,不爆才怪!

  「相公,這杯子5貫錢一個,到哪裡去賣,才能賣得出去?」

  鄧世雄拿起桌上的杯子打量著,一邊搖頭,一邊嘴裡面嘖嘖稱讚。

  「好看是好看,就是太貴了,老百姓可買不起!」

  「鄧黑臉,你可提醒我了!」

  王松一下子高興了起來,他思索了一下,然後在桌上的紙上畫了起來,幾個成對的花瓶,杯子,水壺等,一個個冒了出來。

  「在做些禮品裝,上面刻上富貴吉祥、百年好合,白頭到老等等這些字樣,做一些禮盒,要做的漂亮些,包裝起來,作為嫁人、送人的禮物……」

  鄧世雄一下子打斷了王松的話,大聲喊了起來。

  「相公,這是個好法子。平常用不上,送禮或者珍藏,總該是義不容辭吧!」

  兩人目光相對,都是哈哈大笑了起來。

  「相公還是那句話,咱們到哪裡去賣,總不能在武安這個窮地方吧?」

  鄧世雄又開始發愁了起來。

  「就想著這些小地方,要想賣得好,還得是東京城。」

  東京城繁華富庶,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富貴人家眾多,大宋境內海外的商人聚集那裡,自然是最佳的去處。

  「相公,你可真捨得花錢啊!」

  鄧世雄窮苦百姓出身,又開始感嘆了起來。

  「捨不得孩子套不得狼!」

  王鬆手指張開,又開始合攏,握成一個拳頭,表情猙獰。

  「就是要把他們的錢,從口袋裡、箱子裡、地窖里都掏出來,放進咱們的腰包!」

  所有的人都是哈哈大笑,鄧世雄也是心裡輕鬆了不少。

  「相公,派誰去東京城,不會是小人吧?」

  看到王松目光在自己身上轉悠,鄧世雄的心又緊張了起來。

  「你不去誰去,難道是我去!」

  王松瞪起了眼睛,嚇得鄧世雄一個哆嗦。

  「你把手頭的事情放一下,挑選一些精兵強將,馬上去汴梁城。事關上萬兄弟的吃喝,你可是不能拉稀擺帶!」

  王松轉過頭,看到車間門口目瞪口呆的張明,笑著招了招手。

  「張主事,趕緊過來,大家商量一下,怎麼樣安排生產。」

  張民如夢初醒,趕緊答應了一聲。

  外面都傳王相公死了,都是亂放屁。王相公要是死了,他們這些人的好日子怎麼辦?

  還有曹雲那小眼睛,自己再不勤快點,恐怕這小子就要陰謀篡位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