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485章 再添一位隱世高人
2023-12-22 03:40:31 作者: 魂兮
又幹過多少天怒人怨的事兒?
怎麼自己隨便拜訪一位隱世高人,均為自己朝庭命官身份,表達不忿?
陸林心中長嘆,但臉上還是擺出和顏悅色的表情,現在這個世道,雖然沒幾個好人,但他尤為尊敬農家與醫家。
這兩家不務虛談,實幹興邦,當真是為國為民。
「先生率民隱居於此,大治四鄰,留下一方亂世桃源樂土。」陸林深揖,由衷道:「此誠為大仁大德,功蓋山林,名過澤野。」
聽到這裡。
老者臉色稍緩。
「在下如今一番叨擾,正是想藉助先生的仁德,幫扶普天之下,數萬萬不足溫飽的人啊。」陸林的措辭很得體,既講明來意,又高高捧起老者的地位。
這話聽得荀攸眼前一亮,盪袖緊揖在陸林身後,附合道:
「我家將軍經營陽翟,實有成效,但見滎陽百姓困苦,終不忍芸芸受黎民飢餒之患。」
「可術業有專精,……還請先生出谷,稟神農之名而授稼穡之藝。」
「哦?」老者見兩人態度十分恭敬,召手命人沏茶,猶豫道:「可陳宮邀我前去兗州治麥,其地沃野千里,久無動盪……」
話未說完。
但老者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洛陽附近戰事不斷,簡直就是天下動盪的中心,田業家產,根本經不起輪番的兵戈襲擾,也無法實現農家秉行的理念。
但在渤海之泮的兗州,世家相識相知,很少生亂。
塢堡林立之下的莊園經濟,正好契合農家,同時陳宮又以響亮的士族子弟身份相邀,老者當然動心了。
陳宮居然先我一步?
他也想挖走這位在世神農?
思緒閃過,陸林心裡有些焦急,糧食他有的是,但系統空間那棵靈樹可需要專人打理。
若是這位神農真的被陳宮帶走了,那自己也真的要等兩三年,方能見到靈樹開花結果了。
同時,陸林深知自己現在的漢庭官家身份很吃虧。
既然名義比不過。
那不妨從老者感興趣的專業入手?
敲定思緒,陸林落座正聲道:「先生,世間飢餒之苦無處不在,何必捨近求遠?」
「更何況,先生在天子腳下更有一番作為,更有一番卓著的功績。」
不等老者疑惑再問,陸林掏出半瓶玉露液:
「此為天地之靈氣,極其催生草木,若先生以此精修稼穡之藝,必有長足進步。」
老者雖然只有先天五重,但他身為農家子弟,對孕育於天地之間的精華靈氣極其敏感。
他甚至沒有打開瓶塞,已經暗驚於這份玉露液的份量。
陸林捕捉到他細微的表情變化,立即再掏出一瓶玉露液,隨手倒在葫蘆根之上。
並沒有稀釋的玉露液,靈氣極為充沛,肉眼可見的湧入葫蘆藤。
下一瞬。
只見瓠子猛長,井架隨之響起陣陣不堪重負的嘎吱之聲。
隨後在眾目睽睽之下,井架轟然倒地,撲出一大股碎木渣子。
「這……」老者啞然。
自己其實也有催生草木的靈液,但效果遠不如眼前如此誇張,沒想到小小拇指一瓶,居然使得瓠子猛然大如牛犢?
不簡單吶。
若是農家先祖知道有此神水靈液,還不開懷大笑?
更短的生長周期,意味著可以提高產量,更意味著快速篩選良種。
就在老者思緒翻飛之際,陸林平視他的雙眼,悉聲道:
「洛陽之地,並無兗州之風患,也跟靠近河西走廊。」陸林用食指蘸出一點茶水,泛泛在石桌之上畫出西域都護府與漢土中原的地圖。
「先生豈不聞博望侯張騫鑿空西域之事?」
「先輩出使西域兩遭,帶回數不勝數的良種作物,苜蓿填補大漢草料之不足,芫荽鋪蓋大漢平民滋味之所享。」
「此番種種,洛陽遠可比兗州更為出色,還望先生三思。」陸林的聲音很清晰,珠圓碧潤之下,字字落在老者的心頭。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
老者深知洛陽適合農家之餘,也感慨陸林勸諫的本領真是一流,見面不足半柱香,寥寥幾番話,居然將事情分析得如此透徹,當真很有能耐。
一國少傅果然名不虛傳,不僅善知兵事,還對農事極其熟悉。
陳宮當初來到神農谷之時,只說明兗州的地利,倒是沒有像這位年輕人一般,深刻講明洛陽與西域的關係。
老者微微頷首,覺得陸林身為五官中郎將,此番挾軍進入洛陽必有一番驚天作為,那自己豈不乘風而起?
「老朽范穠,見過將軍。」
「在下陸林,拜見先生。」
見他起身行禮,陸林喜笑顏開,扶住他的胳膊平身,然後回禮,順口也聊起閒話:
「先生師承何也?」
「以家為師,老朽乃是氾勝之的後世孫,所學種種,儘是家承。」范穠手撫青短的鬍鬚,娓娓道來。
陸林一怔。
氾勝之?
這位可是華夏五千年第一本專業農書的編纂之人,四大農書,《氾勝之書》當為龍首。
他大力推廣種子穗選法,要求在田間選擇子粒又多又飽滿的穗留作種子。
同時又推廣溲種法,即在種子粘上一層糞殼作為種肥,這兩項耕作之法一直延續後世兩千多年。
如此說來,氾勝之當為再世神農,絲毫不誇張。
范穠見陸林久久不語,還以為是在思量自己與先祖的姓氏不同,解釋道:
「先祖氾勝之本姓凡,後因避秦時之亂,遷於氾水而改姓。」
「時至王莽篡漢,下任族長又率領全族搬至神農谷,見草木繁盛,再次改姓為范。」
陸林點點頭。
他確實聽過後世范氏家譜有此傳說,只是沒料到,自己居然有一天親耳聽到當事人證實,驗證傳說為真實記載。
其實,陸林不用聽范穠的詳細解釋,也知道他是池勝之的子孫。
因為井口那根葫蘆藤則是最好的證明。
瓠子在漢成帝之時,乃是三輔之地重要的經濟作物,可瓠子既不耐旱又不耐澇,產量一直低而不穩。
氾勝之聽說有一位農民是種瓠子的行家,親自登門拜訪,仔細觀察研究這位農民的種瓠過程,自己還親手反覆做種植試驗。
最終於總結出一套瓠子種植高產之法,塊頭尤大,以一抵十,這即是享譽當時的內功心法——坤黃訣。
儘管那時的儒門因為董仲舒,已經立為天下之國學,但仍掀起一股師從農家的修煉熱潮。
眼下坤黃訣再次現世,即便范穠不是氾勝之的嫡系子孫,也肯定是他的衣缽傳人。
「陸將軍。」
「先生直言無妨。」
「敢問這頭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