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階梯徵稅!
2023-12-22 17:45:51 作者: 愛妃家的鄭
表明自己的態度,雙方最先開始只是口角之爭,但隨著時間流逝,也各自爭執出了火氣,開始動手動腳。
知道最後雙方大打出手,從爭執演變成了鬥毆。
只是,士子們的爭吵,卻是並不能決定朝堂上的動向,第二日清晨,大朝會召開。
大漢滿朝文武齊聚,劉易在朝堂上拿出了黃河治理工程草案來,讓朝臣們公開討論。
商討到了最後,爭執只剩下了一點,那便是財政問題。
所有人都認為治河是應該的,但大漢財政能不能支撐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劉易聽著下邊滿朝文武的討論,做出了決斷,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
「治河,乃國之大事,自當為之!」
「此等大事,若朕這個開國之君不去做,後世子孫如何還能做到?」
「治河之事,刻不容緩矣!」
「財政能支持要做,不能支持也要做!」
「十年不行就二十年,二十年不行就三十年,大不了將治河當做一場百年工程來做。」
「朕於有生之年,當見到黃河工程完工之盛景也!」
財政部部長文以泰猛然下跪,開口說道。
「請陛下三思,三萬萬塊銀元的花費,財政部實在是無法支應!」
「若財政部財政崩潰,後果不堪設想啊!」
劉易沉吟一陣,開口說道。
「如果現在大漢的財政情況無法支應,那便進行財政改革吧!」
「著令內閣拿出一個可行的財政改革方案出來,呈送御覽!」
鄭芝龍一步走出朝班,將劉易提前交給他的財政改革預案給拿了出來,開口說道。
「啟奏陛下,內閣所撰財政改革方案,請陛下御覽!」
劉易頷首說道。
「念出來,念給我大漢的朝臣們聽一聽!」
鄭芝龍領命,翻開財政改革方案讀了起來。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我漢順天應命,自當遵從天之道理。」
「故改革大漢稅制,田稅之策改為階梯徵稅,擁有田地旱田五畝,水田三畝以下者,稅率為種田所得的三十分之一。」
「旱田五畝以上,一百畝以下,水田三畝以上,五十畝以下,稅率為種田所得的二十分之一。」
「旱田一百畝以上,一千畝以下,水田五十畝以上,五百畝以下,稅率為種田所得的十分之一。」
「旱田一千畝以上,一萬畝以下,水田五百畝以上,五千畝以下,稅率為五分之一。」
「旱田一萬畝以上,水田五千畝以上,田畝數每增加一倍,稅率也增加一倍。」
「桑田,藥田等高附加值田地稅率為……」
「商稅稅率為……」
「鹽稅,茶稅,礦稅……」
鄭芝龍此言一出,所有人皆是沉默。
這階梯徵稅,赤裸裸的就是要劫富濟貧啊!
但皇帝的意思並不是表明上的那麼簡單,所有人也都能明白皇帝的意思,要用稅制,來遏制大漢的土地兼併。
土地越多,繳稅越多,如此一來,可以大大限制以往民間幾乎肆無忌憚的土地兼併情況。
聰明人都能看出來,但是,聰明人也不會出來和皇帝唱反調!
眾人聽完階梯徵稅之事,只是齊齊下拜道。
「吾皇聖明!」
鄭芝龍輕輕嗓子,繼續開口說道。
「另,大漢稅務部增收個人所得稅一項!」
「個人所得稅依舊按照階梯徵稅為基準,家庭人均年收入十塊銀元以下者,免徵!」
「十塊到一百塊銀元者,稅率為百分之一!一百到三百快銀元者,稅率為百分之二。」
也就是如果能賺到十塊銀元,需要給朝廷交稅一百文。
家庭人均年收入能達到十塊銀元的,都能夠算是中產階級,這個錢對他們來說不算多,並不會引起民憤。
「三百塊銀元往上者,稅率為百分之三!」
這個級別的都已經能夠算是富戶了,百分之三同樣不算多。
「五百塊銀元往上者,稅率為百分之五!」
「一千塊銀元往上者,稅率為百分之十!」
眾人聞言,解釋沉默。
依舊是階梯徵稅!
皇帝的意志十分明確,收入越多,繳稅越多。
皇帝對稅賦的職能理解貫徹的十分通透,稅賦之職能,一為增加國家財政,二為平衡天下的貧富差距。
皇帝想出階梯徵稅的法子,端的是聰明至極。
只不過此令一下,天下富人怕是都要罵街了。
但這都不重要,在皇帝面前,誰也不敢炸刺!
如果是後世之君拿出所謂的階梯徵稅來,怕是要被噴的抬不起頭,一頂與民爭利的帽子肯定就扣過來了。
說不定地方還要發生叛亂!
但是現在頒布此令的是劉易,一位手握軍權,威望隆重的開國君王。
就算是某些人心存抗拒,也沒那膽子站出來反對。
鄭芝龍接著開口說道。
「為了發揚契約精神,弘揚誠實誠信之傳統美德,大漢將監督天下契約合同之簽訂。」
「並,徵收百分之三的印花稅,用作監督費用。」
印花稅被稱為拔最多的鵝毛,聽最少的鵝叫的良稅。
由荷蘭人發明的,這個時代的歐洲國家,普遍都在徵收。
當然,印花稅和印刷其實沒多大的關係。
用專業的話來說,印花稅就是對各種合同、營業帳簿、產權轉移書據等應稅憑證收的稅。
也就是說,只有交了印花稅,朝廷才會保證合同或是契約的有效性,監督合同契約實行。
當然,也可以選擇不交印花稅,不用朝廷公信監督合同契約之類的契書實行。
只不過,如果沒叫印花稅,出事了,被坑了,契約合同實行不下去了,朝廷也是不會管的。
正因為如此,大多數的商人為了保險起見,肯定都會乖乖的交了印花稅的。
鄭芝龍說完了稅制改革,沒給滿朝文武說話的機會,便緊接著開口說道。
「另還有一策,印製紙幣,用以流通之用!」
「朝廷與皇室共籌保證金一千萬銀元,一百萬金幣,用作保證金,以此作保,印刷紙幣,緩解國庫之壓力。」
大漢的紙幣印製其實並非直接就把紙幣印出來,然後強令紙幣取代金銀流通。
而是打算暫時只讓紙幣起到一個補充作用!
也就是說,即使大漢印製紙幣了,金銀幣也還要繼續通行一段時間。
並且,紙幣的價值也不光是朝廷的信用,還要能夠隨時兌換成足額的金銀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