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大明由我而校 > 第0063章 貪墨皇陵

第0063章 貪墨皇陵

2023-12-21 20:39:28 作者: 樂港船長
  大凡初當新郎倌的人,開頭一些日子,都是等不得天黑,等到天黑了急不可待寬衣上床,又恨天亮得太早。痴男怨女、乾柴烈火,一晚上不搗騰幾次,那還叫什麼如膠似漆琴瑟和諧?朱翊鈞雖然貴為大明天子,但七情六慾卻與常人無異。

  多在坤寧宮過夜也有利於政治的穩定。大明天子以國為家,以天下為家,因此家事就成了國事、天下事。皇帝與皇后感情和睦,後宮就會少一些爭寵的覬覦之心,朝堂也會少一些流言蜚語。

  皇帝與皇后的蜜月生活被糟心的國事打破了。作為禮部尚書的袁可立巡視了為泰昌皇帝所建的慶陵歸朝,他又向天子報告一件貪腐大案。

  慶陵原本不是為明光宗朱常洛所建。慶陵原為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鈺為自己修建的陵墓,景泰皇帝朱祁鈺是明宣宗的兒子,明英宗的弟弟。土木之變後,明英宗被俘,弟弟朱祁鈺監國,後被立為皇帝,年號景泰。尊英宗為太上皇,一年之後,英宗被放回,閒居南宮。景泰八年,景泰皇帝得了一場大病。武清侯石亨等人趁機發動奪門之變,將景泰帝軟禁在西內,重新立英宗為帝。不久,景泰帝憂憤而死。英宗廢朱祁鈺為王,同時將景泰帝在天壽山已經開始施工的陵寢廢棄,把景泰帝按親王的規格葬在了北京西山,未入十三陵。

  由於明光宗朱常洛死的突然,加之國力空虛,明光宗的父親明神宗尚未下葬,更無暇來為自己建陵。於是,建陵的時候也來不及選吉壤、卜壽陵,只得採用了景泰帝的壽陵陵址,把已經被廢棄了一百六十多年的明代宗朱祁鈺的陵被重新改建,這就是今天的慶陵。

  袁可立一到慶陵就覺得有點不太對勁,在他眼中,慶陵的修造工程應該花不了一百萬兩白銀。連著十天的明察暗訪,他查到有拖欠民夫工錢的事,整個大帳也有問題,有二十萬兩的虧空。

  這件事匯報給皇帝,朱由校立刻派錦衣衛詳查此事。還真就讓袁可立說著了,負責修蓋慶陵的太監黃用貪污了皇帝的二十五萬兩帑銀。

  「反了,在朕的眼皮底下,這幫奴才都他媽反了。」

  皇帝在乾清宮中來回踱步、大喊大叫,朱由校真的氣炸了。聽到內廷公款貪污的消息,朱由校震怒是因為貪污的對象離他太近了,這等於是在天子眼皮底子下做手腳。

  朱由校不知道:凡有國家興作,主持者無不大肆貪污中飽,這是明朝的慣例了。除了工程的直接主管者之外,上級主管和具體工作的工匠以及各類有關人員都能不同程度的分肥。不只有內府太監的侵吞,工部之吏也扣除了不少銀兩。

  除此之外還有匠頭的破冒,根據錦衣衛的調查,有一個叫洪仁的匠頭,也是大貪污分子。在萬曆年間,乾清宮修一個窗戶花了五千兩銀子,負責人就是洪仁。

  其實一扇窗戶哪裡會這麼貴,只是國家的款項都被這幫子碩鼠侵吞了。洪仁依靠著皇室的大興土木,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就在京城外修了一座花園豪宅,壯麗恢弘,比勛貴的宅邸還要好。裡面管園的蒼頭與司責灑掃者達到數十人。他的兒子也通過捐錢而成為監生,也坐上了四人圍轎,頭戴忠靖冠,身穿鬥牛衣,在街上前驅呵斥,甚是威風。

  朱由校也能猜到像這樣的大工程多多少少有點貪污,可是貪污的程度遠超他的想像,真是什麼人都信不過了。

  錦衣衛理清了慶陵貪污案的人員,報告給皇帝。光是抄家就抄了二十多萬兩,皇帝下令將所有貪污涉案人員都處以死刑。自從朱由校上台以後,京城的劊子手一直是生意興隆啊。

  倒霉的不僅是這些太監、吏員、匠人,還有皇帝的親信——秉筆太監劉時敏。

  皇帝當初要劉時敏監督慶陵修造,但是劉時敏自己從沒去過慶陵工地現場,他根本就不知道具體情況。不管怎麼解釋,劉公公都有辦事不力的罪過,他被皇帝關到詔獄,等待受審。

  這個時候劉時敏的性命就只在皇帝一念之間了。這時候,魏進忠在聖上面前一直為劉時敏說好話。

  根據調查情況,劉時敏並未受賄,最終皇帝還是原諒了他。劉時敏回來以後,才知道是魏進忠幫他逃過一劫。

  過了幾日,魏進忠派他的義子李良欽來請劉時敏去他那裡做客。

  「魏公公,真是多謝你搭救小弟。」劉時敏剛進魏進忠的家門,就跟魏進忠道謝。

  「劉公公,你這是哪裡的話,咱老魏落難的時候,你不是也搭救咱了嗎!」魏進忠準備一桌酒席,拉著劉時敏坐下,他端起酒杯說道:「劉公公,你要是不嫌棄我老魏沒讀過書,咱們互稱兄弟如何。」

  「好,那我劉時敏就稱您為魏哥,你就叫我劉弟如何。」

  「好的,劉弟,來吃菜,這是我最拿手的廚藝。」

  說到這裡,劉時敏沒吃菜,而是把上次搭救魏進忠索要的那塊玉佩從懷裡掏了出來,他誠懇地說道:「魏哥,上次我跟李良欽要了一塊玉佩,仔細想想,是我做得不對。我現在還給你。」

  「不用,不用,劉弟喜歡就留著,我是個大老粗,沒文化,這樣好的玉佩在我手裡算糟蹋了。」魏進忠把玉佩推回到劉時敏手中。

  劉時敏一時語塞,他偷偷覷了魏進忠一眼,心裡頭更是突突地打鼓。只見魏公公春風拂面,謙遜有加。

  「劉弟,你知道,咱們都是皇上的奴才,皇上安排做的事情,我們必須做好。魏哥犯過的錯誤,你怎麼還重複犯呢?」

  「是啊,魏哥的話讓小弟汗顏。」

  「咱們平常一起服侍萬歲爺的生活起居。真正碰到較勁兒的大事,立時間,那份感情就塞滿心窩子。你想想,你落入危險時,我老魏能見死不救嗎?」

  「魏哥真是講義氣的人,如果魏哥能識文斷字的話,我定向萬歲爺推薦魏哥入司禮監!」

  「哎那就不必了,司禮監幹得都是治國的大事。讓我魏進忠把一頭羊拆零打散,做出幾十道菜來,哪樣該燴,哪樣該爆,哪樣該鹵,哪樣該燉,我眼到手到,保證不出一點差錯。可是真要我每天見到那成堆的奏摺,就像見到一堆爛白菜,別提心裡頭多膩味,偏內庭外庭為了這些摺子,每天扯死扯活的,雞眼瞪成驢眼。想起來也真是沒啥意思。老實說了吧,司禮監的那顆印,在我看來,真的不如尚膳監的一把鍋鏟。熘一道菜出來,你還能喝二兩老酒。一顆印蓋下去,卻不知要遭多少人忌恨,這是何苦呢?」

  「魏哥高見,小弟佩服,司禮監還真就是干糟心的活。」

  兩人說完哈哈大笑,從此成了要好朋友。

  內廷的風波稍稍有些停息,外朝大臣作出了更多的政績。禮部尚書袁可立幾次立功都得了皇帝的讚賞。孫承宗也對京營進行徹頭徹尾的大改革。應當說,皇帝的支持占更大貢獻的。

  永樂皇帝定都北京後,欽定百官依職掌權力劃分,共有九大衙門,九小衙門。九大衙門是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加上都察院、通政司和大理寺;九小衙門依次是詹事府、太常寺、太僕寺、光祿寺、鴻臚寺、翰林院、國子監、尚寶司和苑馬寺。

  九大衙門的掌印者,習慣上稱為大九卿。九小衙門的主管,俗稱小九卿。這十八衙門組成了一個完整的中央政府管理機構。所謂內閣首輔,自孝宗時代起,實際上就是代表皇上,通過這十八個衙門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多年來京城官場中就流傳著四句順口溜:「大九卿有大九九,小九卿有小九九,十八衙門朝南開,堂官跟著首輔走。」短短二十八字可謂絕妙地道出了官場痼疾。

  孫承宗當上內閣首輔之初,就曾暗下決心,一定要根除積弊。所有大臣忠忱於皇上,聽命於政府,本是臣道職守無可厚非,但不能容忍的是大臣們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這樣勢必會造成結黨營私,怙權售利的混亂局面。長此下去,不僅僅皇上的威福只是一句空話,就是天下黎民百姓舉頭祈盼的國家昌隆的盛世也只是鏡花水月而已……

  如今,皇帝幾次大的人事調整,為孫承宗掃除做事的障礙。孫承宗嚴查京營的訓練情況,以及京師軍屯的開墾情況。今年春天,他招募了大量鄉村的青壯年入伍當兵。

  按照皇帝的建議,孫承宗組織了幾隻鑼鼓隊,歡迎新入伍的士卒。這樣有利於新兵更好地融入軍營。

  經過孫承宗的督促,京營兵不離將,將不離帥,亂鬨鬨的情況徹底改善。孫承宗派清廉的干臣核定糧餉開支,核查器甲營造。布告:凡冒領者斬。規矩官員:禁饋贈、絕宴會、罷供帳、卻郵馬、省參謁。於是,軍營衙門凜如寒霜,酒肉飯桶不見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