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9頁
2023-09-05 13:24:23 作者: 怪誕的表哥
他雖然是畏兀兒人,但漢語說得非常流利。竟還背了幾句宋國趙王給大金皇帝的進表。
「臣構言,今來畫疆……既蒙恩造,許備籓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伏望上國蚤降誓詔,庶使弊邑永有憑焉。」
「呸!」
背過了進表,中都海牙又是一口濃痰吐在文及翁腳邊。
「在你們眼裡,我大元不如金國是嗎?!」
「不!不!」
文及翁嚇壞了,身子一個激靈,滿臉的口沫也不敢擦,慌忙應道:「貴使誤會了,絕不敢輕視大元,絕不敢。」
稍緩了一會,他才穩下心神,解釋道:「是因為……因為自隆興和約之後,宋金已由『君臣之國』改為『叔侄之國』。」
這裡,他賣了個小聰明。把宋的國號擺在前面說,就顯得像是大宋才是金國的君、是金國的叔。
可惜,沒人在意到這個細節。
中都海牙也根本就不吃他這一套,湊上前,惡狠狠地道:「如果我沒記錯,隆興和約,你們給金朝的國書里沒有用『大』字,只有『大金』沒有大宋吧?」
「是……是……」
文及翁沒想到這個胡虜這麼清楚這些,連忙擦額頭上的汗,還偷偷瞥了中都海牙身後的郝庸一眼。
他認為,今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全是大元副使郝庸唆使正使中都海牙。
因為只有郝庸這種讀書人才能懂這些,而且郝庸的兄長郝經曾被賈似道扣留過。
由此可見,全都怪賈似道。
正是賈似道得罪了元人,才害得大宋今日在此受辱。
「貴使說的是……但是……」
「但是?」中都海牙聲音又拔高,又背起了另一封國書。
「『侄宋皇帝昚,謹再拜致於叔大金聖明仁孝皇帝闕下』,這就是你說的隆興和約。你再看看今日你們寫的!」
「嘭」地一聲響,這次連留夢炎都嚇到了。
「改!我等這就改國書……不不不,此事且待我等問過……問過,請貴使再靜待佳音……」
中都海牙冷笑一聲,一掃,將桌上的國書掃在地上,踩了一腳,方才與郝庸帶著隨從們離開大殿。
……
「郝先生,為什麼我們要在國書的事情上為難宋人?」
回了國賓館,中都海牙方才向郝庸問道。
他今日說的那些話,其實是郝庸在看過了宋人給出的國書之後臨時教他的。
中都海牙能當正使,因他有個本事是過耳不忘,郝庸一說,他當場能背下來,而且他長得凶神惡煞,正好增強氣勢。
他們的策略是正使發火,副使來勸;而宋廷的策略卻是小官來談,再問大官能不能定。
一個是為了漫天要價,一個是為了留下餘地。
郝庸這麼做卻不是想要為難宋廷。
他踱了幾步,走到窗邊,看了臨街的繁華景象,好一會才回答了中都海牙的問題。
「為了天下正統。」
「正統?」
「不錯,趙宋的傻子皇帝是低聲下氣,還是更低聲下氣些,陛下又豈會在乎?」郝庸道,「而金亡之後,宋國竊居天下正統。故而,必命其納表稱臣,方可使天下正統重歸中州。」
說著,他一指窗外那肉眼可見的吳山,又有許多感慨。
「趙國始於後周,後周始於後漢,後漢則由沙陀所建。趙匡胤竊位,既無傳國玉璽,亦無疆域一統之功,名不正言不順,稱不得正統,稱『汴寇』適宜;
遼朝由契丹所建,契丹雖偏離中原,推根溯源亦屬中國,皇氏祖上與漢高祖皇帝一家,遂以為『劉』定姓,遼太祖曾是唐時官員,滅後晉得傳國玉璽,包括西域各國在內,皆奉遼朝為正統。」
郝庸繼續說到「大金」二字時,停了停。
他是金國人,心底里當然認為金國是正統,但真的話到嘴邊了卻又說不出來。
畢竟讀書知史,了解女真開國之事脫不開「野蠻」二字。
金立國之初,女真人自認為統治不了中原,先後扶持了偽楚、偽齊,直到完顏亮篡位後才開始漢化。
要爭正統有兩種辦法,一是繼承遼,二是承認趙宋的正統,再由趙宋納表稱臣,將正統交給了金國。
紹興議和之後,第二種說法成為主流,這便是金國的正統名義來源。
郝經為忽必烈提出的「四海一家、天下一統,行中國之道則中國主」的觀念,則是比遼、金、宋更合法理。
不必像那三個割據的小國一樣爭來爭去,大元勢不可擋橫掃天下,再以漢化治天下,這就是正統。
大一統的漢制王朝才是煌煌偉業,相比起來皇帝個人的血緣根本不足以影響它的正統。
現在的問題在於……李瑕。
李瑕與那偏安一隅的宋國不同,李瑕也有統一天下的抱負,成了大元的絆腳石。
所以,讓宋國把正統交給大元,是對郝經的觀念的補充,是在統一天下之前爭奪人心的辦法。
郝庸這次來,不是因為兄長被囚禁了幾年來找賈似道麻煩,而是時時刻刻都記掛著建立不世功業。
唐亡以來,天下分崩離析三百五十餘年,再造一統王朝,當然是不世功業。
一點個人小恩小怨相比起來,不值一哂……
……
選德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