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十國帝王 > 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

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

2023-12-18 01:59:48 作者: 我是蓬蒿人
  斥候回報的時候驚魂甫定,語無倫次,口中儘是「大火盈野」「人間地獄」「斷肢殘骸」「死傷無數」之類的詞語。

  蘇章隨之下令緊閉轅門,全軍將士列陣備戰,因為斥候斥候最後的話是:「唐軍精騎已向此地奔來!」

  登上角樓的蘇章,沒多久就看到了官道上奔來的鐵甲洪流。煙塵滾滾,甲亮兵寒,旗幟鮮明,少說也有三千騎,鐵蹄踩得地面震顫不已,引的人心口發悶。

  「竟不可一世至此!」蘇章恍然失神,待到唐軍精騎奔至營前,流暢的變陣列陣,那一匹匹神駿非凡的戰馬,比之嶺南馬要高了一個頭,一個個英武彪悍的騎兵,比之嶺南士卒要有殺氣不止一個層次。

  冷鍛甲三千鱗片,長槊清一色一丈八,將士腰挎橫刀、背負強弓、鞍懸勁弩,箭壺有矢三十,圓盾下有備用長槊,軍陣後還有三千戰馬!

  他們旁若無人的在營前持槊立馬,閒庭漫步如遊山玩水,虎視眈眈如群狼下山。

  「軍備如此精良,大唐國勢何其之大?氣度如此精悍,得歷經多少血火殺伐?」蘇章心頭震顫,他是嶺南有數的良將,正因如此,他才能一眼看出這支大唐精騎有何等戰力,要練成這樣一支精兵有多難。

  現在蘇章很慶幸,慶幸他沒有貿然出軍,去跟唐軍交戰。

  僅僅這樣一支精騎,要衝破他的軍陣就已經足夠,何況還有未曾露面的百戰軍精卒?

  莫說他有三萬將士,就算他真有十萬兵馬,一旦被唐軍精騎衝破陣型,被對方精卒殺入陣中,軍中根本就沒有能夠與之相抗衡的部曲,三萬、十萬將士也只能望風而潰,被唐軍追殺不說,僅是自相踐踏都是莫大的災難!

  「想我蘇章戎馬半生,雖然屢有戰功,但麾下兵馬從不曾滿萬.若能統領這等雄師征戰一場,便縱是功成後戰死沙場,此生又有何憾?」蘇章心頭湧起陣陣波浪。

  就在蘇章忌憚而又不安的觀望唐軍精騎時,對方陣中有三騎離開戰陣緩緩向前,竟然直接策馬來到轅門前一箭之地外,當中一人向轅門大喝道:「大唐王師至此,爾眾竟不曾開門相迎,是欲與我大軍一戰嗎?!」

  南漢士卒聞聽這等囂張跋扈之言,卻沒有怒目相向,而是不由自主握緊了手中兵刃,仿佛只有這樣才能消減他們心頭的不安。

  「唐軍並沒有一定要與我開戰的意思。」蘇章聞言卻是心頭一安,連忙走下角樓,也只帶了兩名親兵,出了轅門來與唐軍說話。

  「本將乃是.」蘇章向唐軍三騎當中一人抱拳,對方雖然看起來不過三十歲左右的模樣,但蘇章卻不敢輕視。

  「蘇將軍?素聞其名。」唐軍騎將略一抱拳,「本將孟平,客套就免了,本將來此,只問蘇將軍一句。」

  蘇章收了禮節,「原來是孟將軍,久仰孟將軍請問。」

  「蘇將軍戰是不戰?」孟平直截了當的問。

  蘇章怔了怔,「孟將軍這話是何意?」

  孟平氣定神閒,「若戰,請將軍即刻率部出營,本將在此等候片刻也無妨;若是不戰,請將軍即刻拔營!」

  蘇章面色微沉,他也是沙場宿將,有血性之人,「孟將軍不覺得太過咄咄逼人了些?」

  孟平冷笑一聲,「今我大唐,發王師二十萬,圍攻金陵城,爾眾擅離嶺南也就罷了,非但不與我一同滅賊,反而助紂為虐,與王師為難,是欺我大唐騰不出手來不成?今我滅朱匡業,三萬賊人尚且不能擋我一日,蘇將軍若是覺得不忿,可敢與我一戰?!」

  蘇章說不出話來。先前有朱匡業在,他都不能與唐軍交戰,如今朱匡業都沒了,他哪裡還有實力還有必要與唐軍開戰?

  「本將今日班師!」蘇章忿然一抱拳,就欲回營。

  「蘇將軍。」孟平卻忽然叫住他,待他回身,只聽孟平繼續道,「爾眾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把此地當作甚麼地方了?今日本將既然率部至此,蘇將軍豈能不勞軍?本將也不為難蘇將軍,除卻爾部口糧,營中一應輜重,盡數留下!」

  蘇章大怒,「孟將軍!不要欺人太甚!要知道,金陵還沒被你們攻破!」

  孟平嗤笑一聲,「將軍之意,想要與我一戰?」

  蘇章陰沉著臉,面部肌肉一陣抽動,就要忍不住發怒。

  但是孟平接下來的一句話,卻讓他再沒了半分脾氣,只得悻悻回營退兵。

  孟平微微揚起下顎,身為大唐將軍的英氣豪氣霎時間迸發無餘,他看著蘇章,以一種大唐子民特有的無上氣勢,平靜從容而無可辯駁的說道:「爾眾歸去,好生吃喝,縱情享樂,沒有多少年了。這天下終究屬於我大唐,說一統,就一統了!」

  孟平率部回到金陵的時候,才知道李從璟到了。

  原本李從璟並沒打算來金陵,但李嗣源的態度卻很堅決,「楊吳稱霸江南久矣,昔曾據有江淮,也曾攻占楚地八州,其勢為江南諸侯之首。而今滅楊吳,是潑天大功,也是大唐帝業,你身為太子,日後的大唐君王,怎能將此功假手他人?」

  說到底,由臣及君的李嗣源,對天下人心還是不十分放心,他要防著日後有人功大難制、威重生變,雖然眼下的大唐軍政都已經過重重改革,早已不同於莊宗時期。

  但夏魯奇身為外戚,本就身份尊貴,非常人可比,曾率軍得楚地,若是又讓他再滅吳國,就足以讓李嗣源擔心。君王的心未必是硬的,君王的血未必是冷的,但君王的防人之心卻絕不能沒有。

  故此,李從璟沒有多言,再度披上明光甲,握上長槊橫刀,率領君子都趕至江南。

  與李從璟一道來金陵的,還有莫離等人。吳國雄霸江南,與大唐一南一北勢成雙雄,滅吳的功勞太大,足夠讓眾人來一同分享。

  孟平回到金陵後,李從璟派人來傳話,讓他著即去拜見。

  在軍中李從璟沒有擺太子儀仗,仍然是軍中主帥的規格,孟平進帳的時候,李從璟正在與夏魯奇、郭威、李從珂、西方鄴、高從周、皇甫麟、王思同、李從璋等人座談。

  「此番你在蕪湖與朱匡業交戰,是首都將手-榴彈用於戰陣,並且取得很大戰果,此中門道你來跟大伙兒說說。」李從璟見孟平進帳,示意他落座,隨後微笑著說道。

  帳中的都是唐軍高級將領與李從璟的高級幕僚,像錢元瓘這種人都沒有資格進來,是以孟平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聽罷孟平的述說,眾將都是大感振奮,同時露出神往之色,這些時日以來,他們都多次率部遠赴三十里外,熟悉火炮、手-榴彈的使用,當下都對來日的攻城決戰充滿期待與信心。

  眾將散去之後,李從璟也離開大帳,帶著孟平等人在營中行走透氣。

  來到角樓,遠望金陵城,李從璟兩世為人,總是比常人多些感慨,「昔年你我還是晉王少年郎時,何曾想過有朝一日,會坐擁千軍萬馬,與天下豪傑大爭於天下?」

  孟平笑得燦爛,很難想像他都快三十歲的人了,竟然還有這樣的笑容,「彼時,孟平日日跟隨太子左右,便知太子來日必定成就一番大業。」

  李從璟露出開懷的笑意,這樣的話若是別人說出來,他不會覺得有多真實,這些年他受到的阿諛奉承何曾少了?但是孟平不同。

  李從璟對孟平道:「你沒有讓我失望,天下何其之大,來日你的功業也足以令後人瞻仰。」

  孟平抱拳認真道:「青史留名,非平之願也,不負太子所望,平之所求。」

  李從璟拍了拍孟平的肩膀,毋庸多言。

  徐知誥在得到朱匡業敗亡、蘇章引軍退走的消息時,並沒有表現出多少異樣。彼時他正在吃飯,甚至連夾菜的動作都沒有停頓,只是回了一句:「知道了。」

  等徐知誥吃完飯,宋齊丘進了屋來,不無憂慮道:「李從璟到了城外,看樣子北賊準備傾力攻城了。」

  徐知誥不緊不慢漱了口,一面淨手一面平靜道:「北賊傾力攻城的時候何曾少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金陵有軍民齊心,北賊能奈我何?」

  眼下徐知誥不過四十多歲,正是春秋鼎盛的時候,近年來他有過得楚地八州的功績,也有過失江淮與湖南的失敗,都說真正讓人成長的是閱歷,徐知誥也沒有停止過成長,莫說他才四十多歲,便是真正老了,也不會停止變得更強。

  唐軍圍困金陵,吳國危如累卵,而徐知誥卻顯得愈發鎮定從容,這讓宋齊丘等人不得不敬佩萬分。也正因此,他們這些徐知誥的心腹、親信,才沒有要背棄他的意思,否則,若是徐知誥先自亂了陣腳,亦或是性情大變喜怒無常,只怕眾人早就失望,而作鳥獸散了。

  眼下的宋齊丘相信,只要還有一絲希望,哪怕只有千萬分之一,徐知誥都能緊緊把握住,若是這回真能擋下大唐的圍攻,日後唐軍一旦退卻,以徐知誥如今更加沉穩的性子、長遠的眼界、縝密的思慮,來日吳國必能很快重振旗鼓。

  宋齊丘心頭暗道:若說丞相先前還只是具備人主之姿,如今卻是具有雄主之態了。眼下,丞相差的不過是一個機會而已,只要還有這個機會,來日必能一飛沖天。

  「隨本相一道去城頭看看。」徐知誥起身對宋齊丘道,「既然李從璟來了,北賊勢必人心大振,金陵也不能示弱,讓陛下再去城頭走一遭.這回,讓陛下換上鎧甲。另外,傳令下去,將相府護衛、青壯僕役全都遣上城頭,只留百人護院,以證本相與金陵共存亡之決心!」

  「丞相英明!」宋齊丘由衷拜道。

  到了城頭,徐知誥親自為傷員包紮傷口,鼓勵將士力戰,碰到作戰英勇的,取下隨身玉佩予之,等徐知誥將自己的佩刀、玉佩甚至外衣都賞出去之後,楊溥的儀仗到了。

  不同於去年走上城頭一副要死不活的模樣,今日的楊溥身著鎧甲,手持寶刀,顯得精神抖擻、容光煥發,徐知誥只一眼看過去,就知道那不僅是因為衣袍襯托,更有楊溥心智的轉變。

  沒等與徐知誥碰面,更談不上被徐知誥脅迫,楊溥就主動慰問將士,賞賜器物,儼然一派明君作派,這讓徐知誥心底頗有些驚愕。雖然不知楊溥緣何如此,但對這副場景徐知誥分外滿意。

  「陛下。」徐知誥向楊溥見禮。

  楊溥主動攙著徐知誥雙臂,將他扶起來,面色誠懇道:「丞相辛苦了,不必多禮。」

  「為陛下盡忠,誓死守衛金陵,臣甘之如飴。」徐知誥道。

  楊溥認真的點點頭,而後拉著徐知誥的手大聲對金陵軍民道:「有丞相領卿等守城,朕很是放心,還望卿等齊心協力,不負朕之厚望!」

  這話出口,徐知誥身後的宋齊丘等人面面相覷,都不知楊溥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言罷,頓了頓,楊溥又道:「北賊來犯,殺我子民,奪我城池,此仇不共戴天,朕豈有不與卿等同甘共苦之理?自即日起,朕一日一餐,北賊一日不退,朕一日不加餐,更不食肉!」

  大手一揮,楊溥慨然道:「來人,將宮廷之物悉數賞於有功將士!」

  話音落下,宦官宮女們魚貫而出,皆手捧托盤,盤中盛放有各類金銀器物,當中有紫袍玉帶的,楊溥親手交給徐知誥,「丞相勞苦功高,朕特此紫袍玉帶,望丞相繼續為國盡忠!」

  徐知誥連忙下拜恩謝。

  做完這些,楊溥又大聲對金陵軍民道:「如今守城之戰,為國家首要之事,朕的宮廷禁衛、宦官、宮女們,斷無苟且偷生之理,自今日起,悉數出宮協助守城!」

  說罷,看向徐知誥,等他答應。

  這下不僅宋齊丘、周宗等人,便是徐知誥,內心都震驚無比。

  楊溥這是傾其所有,一定要玩命的態度啊!

  徐知誥下拜辭謝,但楊溥卻不似做戲,執意要求如此,「朕乃大吳皇帝,金陵若破,大吳若亡,朕何能倖免於難?今與爾等共赴時艱,雖九死而猶未悔,只求兩不相負!」

  最終,徐知誥「感動」得涕泗橫流,伏地拜道:「大吳得陛下為陛下,實乃天賜之福!今有陛下與金陵共存亡,莫說北賊只有區區二十萬兵馬,便是有百萬雄師,又何足懼也?!此戰,我大吳必勝!」

  「大吳必勝!」宋齊丘不失時機振臂高呼。

  「大吳必勝!」周宗、林仁肇等人,緊接著振臂高呼。

  「大吳必勝!」不時,城頭與城內,十萬軍民齊齊大呼,聲若潮水,良久不絕。

  自古以來,君王能在強敵壓境之際,而願冒險走上城頭鼓舞士氣的,城池難破。

  自古以來,君王能在強敵壓境之際,而願親披鎧甲、手持利刃表示與全城軍民共生同死的,城池鮮有被破的。

  自古以來,君王能傾其所有,將宮廷之物悉數賞賜於守城軍民,並且將宦官、宮女都派出來協助戍衛城防的——雖然這些人未必能有甚麼大的作用,但軍民看到他們都累得髒兮兮的,哪還有不用命的道理——鮮有聽聞。

  而現在,楊溥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所有。

  徐知誥「感動」的那番話,並非都是虛言。徐知誥不難想像,今日之後,金陵數十萬百姓,將人人皆戰士!大唐縱然兵甲鼎盛,縱然有強弓勁弩,縱然有二十萬常勝之師,但在這種情況下要攻破金陵,難如登天。

  送楊溥回宮的時候,徐知誥不無感慨道:「陛下今日所作所為,必定流芳百世,為後人稱頌。」

  周圍沒了「外人」,楊溥也不必藏著掖著,淡淡哦了一聲。

  楊溥當然知道,他今日所為種種,真實用意如何,徐知誥此時應該已經反應了過來。

  一言以蔽之:建立威望,收服人心。

  金陵大戰,死傷無數,這也正是各方勢力大洗牌的時候。

  楊溥在這時候傾其所有,與軍民同生共死,必然為他贏得極大的威望,收服極大的人心。若是來日大吳倖存下來,楊溥就有可能不再是那個傀儡皇帝,他將有極大可能趁機培植出自己的勢力,與徐知誥相抗衡。

  偏偏楊溥此時的種種作為,徐知誥無法反對。

  因為唐軍勢大,徐知誥需要楊溥來提升金陵軍民士氣,這個要求是沒有上限的,只要唐軍一日未退,徐知誥就不敢限制楊溥的活動。

  「今日之後,朕會在城中大街上立下高台帷帳,往後朕每日都會親臨帷帳,讓守城軍民都能看到朕,以此來激勵軍民守城的鬥志。」楊溥坐上御攆之前,對徐知誥這樣說道,「想必丞相不會拒絕?」

  徐知誥俯身行禮,「陛下有守土決心,臣怎敢拒絕?」

  楊溥笑了笑,帶著隆重儀仗遠去。

  徐知誥站在街上目送片刻,宋齊丘欲言又止,徐知誥擺擺手,「無妨,且不論日後如何,先渡過眼下難關要緊。」

  徐知誥這話說的沒錯。無論先前、往後他跟楊溥的對立有多大,但至少在唐軍攻城的這段時日裡,他們的立場是一致的——如果楊溥還對重掌大權抱有一絲希望、不願跟徐知誥一起滅亡的話。

  君王與權臣,向來都是一對矛盾體,平日裡內鬥自耗國力,怎麼都不會有好處。但在唐軍攻城的眼下而言,國有君王與權臣同心同德,卻能聚集所有力量一同抵抗外敵。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因為君王和權臣的競爭關係,在各自都沒有退路的情況下,他們會做的比沒有對手的時候,要好的多。

  而這,正是攻城唐軍最不希望看到的。

  長興四年三月十九日,唐軍聚集所有戰力,展開對金陵城的最後猛攻。

  這是註定會載入史冊的一日。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