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天團組合

2023-12-17 19:32:58 作者: 閩南愚客
  程普

  程普,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今河北豐潤東)人。東漢末年東吳的武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君主。他曾跟隨孫堅討伐過黃巾、董卓,又助孫策平定江東。孫策死後,他與張昭等人共同輔佐孫權,並討伐江東境內的山賊,功勳卓著。程普在東吳諸將中年歲最長,被人們尊稱為「程公」。

  黃蓋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人。漢末三國時期江東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君主。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並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他也因為此事跡而被後人廣為傳頌,小說《三國演義》在刻畫黃蓋這一人物時描寫了「苦肉計」的故事。

  韓當

  韓當(?-227),字義公,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三國時期吳國將領。韓當因為長於弓箭、騎術並且膂力過人而被孫堅賞識,追隨他四處征伐周旋,數次冒險犯難,攻陷敵人、擒拿俘虜。對江東基業的逐漸穩固和吳國的建立有著重要影響。

  蔣欽

  蔣欽(?-220)字公奕,九江壽春(今安徽壽縣)人。三國時期吳國武將。

  官職:右護軍蕩寇將軍西部都尉討越中郎將

  早年隨孫策東征,拜別部司馬,授兵,平定丹陽、吳郡、會稽三郡,又從定豫章。

  調授葛陽尉,歷三縣長,討平盜賊,遷西部都尉。會稽冶賊呂合、秦狼等為亂,欽將兵討擊,遂禽合、狼,五縣平定,徙討越中郎將,以經拘、昭陽為奉邑。賀齊討黟賊,欽督萬兵,與齊併力,黟賊平定。從征合肥,魏將張遼襲權於津北,欽力戰有功,遷蕩寇將軍,領濡須督。後召還都,拜(津)右護軍,典領辭訟。

  (公元219年),孫權討伐關羽,蔣欽率領水軍入沔水。回軍途中病逝。

  周泰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鳳台)人。

  周泰早年與蔣欽隨孫策左右,立過數次戰功。孫策占領會稽後,任周泰為別部司馬,授兵權。

  孫權喜愛周泰,向孫策要求將周泰歸到自己麾下。孫策討伐六縣山賊時,周泰膽氣絕倫,保衛孫權,勇戰退敵,身受十二處傷,很久才康復。戰後周泰受到孫策嘉獎,升任春古縣令,後屢次出戰,又被授宜春縣令。

  周泰在討伐黃祖一戰有功。後與周瑜、程普拒曹操軍於赤壁,攻曹仁於南郡。曹操出濡須,周泰勇戰擊退曹操。於是留督濡須,拜平虜將軍。時朱然、徐盛等為周泰部下,心中不服。孫權特會諸將,行酒到周泰座位,命周泰解衣,孫權手自指其傷疤,問起受傷緣由,周泰一一回憶作答;孫權遣使者授周泰御蓋,於是諸將心服。

  後孫權破關羽,意欲伐蜀,拜周泰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封陵陽侯。

  黃武年間,周泰病亡。

  陳武

  陳武(176—215)字子烈,廬江松滋(今安徽宿松)人。東漢末年孫策部下武將。

  官職:偏將軍

  陳武,字子烈,廬江松滋人,公元176年,出生於今宿松縣陳漢溝。漢獻帝興平元年,陳武被孫策拜為別部司馬。建安四年,陳武組建新軍。公元前208年赤壁大戰中,陳武為第四隊領兵軍官,軍功卓著,進位偏將軍。建安二十年八月,陳武從孫權擊合肥,為救孫權,奮命戰死,時年四十歲。武有兩子,長子陳修,封都亭侯;次子陳表,封都鄉侯。父子三人的業績,均載入《三國志》,饒有名將家風。

  董襲

  董襲(?-215)字元代,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人。東漢末年江東孫氏部將。

  官職:偏將軍

  身長八尺,面方口闊,孫策征戰江東時,董襲獻上嚴白虎的人頭來降孫策。赤壁之戰,董襲受周瑜命,分兵去漢陽,合肥會戰接應太史慈,逍遙津支援孫權。濡須口,董襲在船上督戰,船覆董襲堅守殉職。

  甘寧

  少年有力,讀諸子,18歲左右任過蜀郡丞。建安九年(204年)率八百健兒依劉表,因居南陽,不見進用。建安十年(205年)轉託黃祖,黃祖又以凡人畜之。期間曾射殺凌統之父凌操,因此與凌統有殺父之仇。建安十三年(208年)歸吳見用於孫權,大有作為。破黃祖據楚關,攻曹仁取夷陵,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獲朱光,百騎襲曹營,孫權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智勇雙全,戰功顯赫。仗義疏財。深得士卒擁戴,吳主賞識,被孫權封為西陵太守,折衝(常勝)將軍。

  甘寧有子甘瓌,但是後來因犯罪被罰遷徙到會稽,不久就死了。東晉初期荊州牧鎮南大將軍甘卓是甘寧後代。,被孫權封為西陵太守,折衝(常勝)將軍。

  凌統

  凌統從孫權往合肥,為軍中右部督。時全軍出陣,前部已發,魏將張遼等卻忽在逍遙津北出現,孫權遭圍;凌統便率領親近三百騎扞護孫權突走。凌統復還奮戰,左右戰士盡死,自身亦被創,仍死斗不懈,待孫權無事方還。不久兩軍又再接戰,凌統先後與魏將張遼、樂進單挑,不分勝負;卻被曹休放冷箭射倒坐騎,幾為樂進所殺,幸得甘寧相救。二人遂化解怨仇,結生死之交。後來到山越招募兵員時病死。

  徐盛

  徐盛,字文向,琅邪莒縣(今山東莒縣)人。三國時期吳將。徐盛最初因討伐山賊有功而被加為中郎將,後於濡須口之戰中表現出色,得到孫權的讚賞。魏文帝曹丕伐吳時,徐盛以疑城之計退去魏軍。

  潘璋

  潘璋(?-234),字文珪,東郡發乾(今山東冠縣東)人。三國時期吳國將領。呂蒙偷襲荊州後,關羽自麥城逃走,潘璋與朱然一同率部攔截關羽,他部下的司馬馬忠生擒關羽及其子關平等人。

  丁奉

  丁奉(?-271)字承淵,廬江安豐(今安徽霍邱)人,三國時期吳國將領。年少時以驍勇為小將,經常奮勇殺敵,屢立功勳,此後又於公元252年的東興之戰中「雪中奮短兵」,大破侵犯東吳的魏軍。吳景帝孫休在位時,丁奉設計除掉了東吳的權臣孫綝,被加封為大將軍。

  1.蜀漢五虎上S將

  成員: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簡介:演義五虎上S將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了,無論是義薄雲天的關羽,還是勇猛急躁的張飛,文武兩全的趙雲等等早已是婦孺皆知的人物了。五人皆是獨當一面的英雄人物。

  2.五子良將

  成員: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

  簡介:陳壽《三國志》評道:「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此五人非曹操本族,卻為曹魏立下汗馬功勞,確乃良將。

  3.八健將

  成員:張遼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

  簡介:呂布麾下八員將領,其中名氣最大的還數張遼,其餘人或被曹操所殺,或投降曹操。

  4.八虎騎

  成員:曹仁曹洪曹純夏侯惇夏侯淵曹真曹休夏侯尚

  簡介:曹操手下的八個本族將領,曹仁、夏侯惇、夏侯淵在演義中都是大家耳熟能詳赫赫有名的將領,其餘人也是曹魏的中流砥柱,無愧虎騎。

  5.旗本八騎

  成員: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樑興成宜馬玩

  簡介:西涼軍閥韓遂手下的八員大將,此八人曾聯合馬超等一起反抗曹操,而後或投降曹操或被馬超所殺。

  6.河北四庭柱

  成員:顏良文丑張郃高覽

  簡介:民間藝術中稱袁紹帳下的四員大將為河北四庭柱,他們是河北最勇猛的四位勇將。顏良文丑官渡大戰前被關羽所殺,張郃後追隨曹操立下不朽功勳,高覽後被趙雲所殺。

  7.泰山四寇

  成員:孫觀吳敦尹禮昌豨

  簡介:黃巾兵失敗後,泰山群賊並起,號為泰山四寇,此四人與臧霸關係密切,追隨過陶謙、呂布,後投降曹操。

  8.西川四將

  成員:張任劉璝泠苞鄧賢

  簡介:西川劉璋軍手下的四員將領,該說法來源於三國演義中。張任落鳳坡射殺龐統,後被蜀軍抓獲斬殺,其餘三將也都死於劉備取西川之時。

  9.蜀漢三老將

  成員:黃忠嚴顏廖化

  簡介:劉備取西川時張飛義釋嚴顏,後來成為黃忠的副將,跟隨其出戰,屢立功勞。廖化初為關羽主簿,關羽戰敗後,曾詐降東吳,後詐死,帶著母親回到蜀國。在蜀漢後期是員重要將領。

  10.東吳四英將

  成員: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簡介:此四人都是三國里赫赫有名帥才,都擔任過東吳的都督,掌握著東吳的軍事大權,也都創造過屬於自己的輝煌。(下接第二頁)

  11.竹林七賢

  成員: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

  簡介:魏末的七位名士,成名年代較「建安七子」晚一些。七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態度不同於建安七子,他們大都「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他們的思想財富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12.建安七子

  成員: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簡介:建安年間七位文學家的合稱,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優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後世的普遍承認。他們對於詩、賦、散文的發展,都曾作出過貢獻。

  13.三曹

  成員:曹操曹丕曹植

  簡介:曹操作為三國時期最為耀眼的人物之一,不但在軍事上政治上有著極大的成就,他在文學上也有驚人的造詣,堪稱一代全才。他與兩個兒子對當時文壇有著極大的影響,從而被稱為「三曹」。曹操的《觀滄海》《短歌行》曹丕的《燕歌行》《與吳質書》曹植的《洛神賦》《與楊祖徳書》等等都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名作。

  14.東吳五君

  成員:諸葛瑾顧天逸步騭嚴畯張承

  簡介:江東孫吳政權的五位謀臣,他們的才得深得吳主的器中和百姓的好評。

  15.蜀漢四相

  成員:諸葛亮蔣琬董允費禕

  簡介:「諸葛大名垂宇宙」,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就是智慧與忠義的化身,被譽為「千古良相」的典範。諸葛亮死後,後三人相繼執掌蜀漢大權,殫精竭慮,歷來為人所稱道。

  16.曹魏三公

  成員:王朗鍾繇華歆

  簡介:曹魏的三位司徒大人,王朗被諸葛亮陣前罵死,鍾繇是鍾會之父,三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政治家。曹丕評:「此三公者,乃一代之偉人也,後世殆難繼矣!」

  17.東吳四友

  成員: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

  簡介:此四人分別在文學,軍事,政治上分別擁有不小的成就,所以時人稱其為東吳四友。諸葛恪從小就以才思敏捷、善於應對著稱,後來他執掌東吳大權,專橫獨斷,被吳主設計殺死。

  18.曹魏四友

  成員:司馬懿陳群吳質朱鑠

  簡介:四人皆為曹魏重臣,而曹魏後期司馬懿更是獨攬大權,三國天下皆歸於司馬氏,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對壘向來為人所津津樂道。

  19.馬氏五常

  成員:馬玄馬康馬津馬良馬謖

  簡介:兄弟五人,人稱「馬氏五常。五人中屬馬良馬謖名氣最大。馬良眉中有白毛,時人語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而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則讓人感到萬分嘆息。

  20.曹魏雙璧

  成員:鄧艾鍾會

  簡介:曹魏後期的兩位獨當一面的帥才。鄧艾更是有滅蜀的蓋世功勳,但因此他也遭到鍾會的嫉恨,從而反目,此二人與蜀漢大將姜維之間的纏鬥糾葛是三國後期一組重要的旋律。(下接第三頁)

  21.江東雙璧

  成員:孫策周瑜

  簡介:孫策英勇無雙,人稱「江東小霸王」,征南闖北,為江東的基業耗盡畢生心血。「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周公瑾更是無數三國迷心中的完美男人。

  22.蜀漢三傑

  成員:諸葛亮關羽張飛

  簡介:三國演義中幾位主角,蜀漢勢力的擎天巨柱,三人追隨劉備,出生入死,用他們的智慧與勇氣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頌歌。

  23.十常侍

  成員: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

  簡介:漢靈帝時的宦官集團,人稱「十常侍」,其首領是張讓和趙忠。他們玩弄小皇帝於股掌之中,以至靈帝稱「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十常侍自己橫徵暴斂,賣官鬻爵,他們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橫行鄉里,禍害百姓,無官敢管。

  24.江東二喬

  成員:大喬小喬

  簡介:江東的兩位美女,分別是孫策周瑜的妻子。英雄配美人,本是一段佳話傳奇,可惜孫策和周瑜都是英年早逝,令人不勝惋惜。

  25.曹魏三征

  成員:王昶、胡遵、毌丘儉

  簡介:三人皆為曹魏大將,都曾和諸葛亮打過仗。

  26.三狗

  成員:何晏、鄧颺、丁謐

  簡介:大將軍曹爽手下的此三人被稱為「三狗」。何晏與夏侯玄、王弼等倡導玄學,競事清談,遂開一時風氣,為魏晉玄學的創始者之一。傳聞何晏形貌艷麗,典故「何郎傅粉」就是來形容美貌男子。

  27.四大棋家

  成員:馮翎、山子道、王九真、郭凱

  簡介:《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裴松之注引張華《博物志》:「馮翊、山子道、王九真、郭凱等善圍棋,太祖(曹操)皆與捋能。」後世稱為四大棋家。

  28.魏國四聰

  成員:夏侯玄、諸葛誕、鄧颺、田疇

  簡介:《世說新語》載:是時,當世俊士散騎常侍夏侯玄、尚書諸葛誕、鄧颺之徒,共相題表,以玄、疇四人為四聰。

  29.司馬八達

  成員: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司馬馗司馬恂司馬進司馬通

  簡介:司馬氏兄弟八人,因其兄弟八人的字皆有「達」,於是並稱為「司馬八達」。

  30.五荀

  成員:荀爽、荀淑、荀靖、荀彧、荀顗

  簡介:荀氏一族為東漢末年中原的名門望族。荀爽和荀靖為荀淑之子,而五人中名氣最大的荀彧則是荀淑的孫子,荀顗則為荀彧的第六子。

  曹仁

  字子孝

  生卒168—223(56歲)

  終屬魏

  籍貫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容貌暫無相關記載

  官至大司馬假節陳侯諡曰忠侯

  曹仁

  家族資料

  父親曹熾

  子女曹泰曹楷曹范

  兄弟姐妹曹純

  相關人物曹操、曹洪、劉備、曹純、牛金、周瑜、陳矯、夏侯惇、關羽

  曾效力過的勢力魏

  簡介

  魏大司馬。太祖從弟也,少好弓馬弋獵。後豪傑並起,仁亦陰結少年,得千餘人,周旋淮、泗之間,遂從太祖為別部司馬,行厲鋒校尉。太祖之破袁術,仁所斬獲頗多。從征徐州,仁常督騎,為軍前鋒。別攻陶謙將呂由,破之,還與大軍合彭城,大破謙軍。太祖征呂布,仁別攻句陽,拔之,生獲布將劉何。太祖平黃巾,迎天子都許,仁數有功,拜廣陽太守。太祖器其勇略,不使之郡,以議郎督騎。太祖軍還,為張繡所追,仁率厲將士甚奮,太祖壯之,遂破繡。太祖與袁紹久相持於官渡,仁擊紹將韓荀,大破之。獻計破壺關,封都亭侯。從平荊州,以仁行征南將軍,留屯江陵,拒吳將周瑜。瑜將數萬眾來攻,仁登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將牛金逆與挑戰。金等垂沒,仁被甲上馬,將其麾下壯士數十騎救之。太祖益壯之,轉封安平亭侯。太祖討馬超,以仁行安西將軍,督諸將拒潼關,破超渭南。蘇伯、田銀反,以仁行驍騎將軍,都督七軍討銀等,破之。復以仁行征南將軍,假節,屯樊,鎮荊州。關羽攻樊,仁激厲將士,示以必死,羽退走。仁少時不修行檢,及長為將,嚴整奉法令,常置科於左右,案以從事。及曹丕即王位,拜仁車騎將軍,都督荊、揚、益州諸軍事,進封陳侯,追賜仁父熾諡曰陳穆侯。後召還屯宛。孫權遣將陳邵據襄陽,詔仁討之。文帝遣使即拜仁大將軍。又詔仁移屯臨潁,遷大司馬,復督諸軍據烏江,還屯合肥。黃初四年薨,諡曰忠侯。

  鬼神之勇——曹仁

  曹仁好弓馬騎射,少時不修行檢,及至長成為大將,則變得嚴整,奉法守令。仁從曹操多年,屢立功勳。官渡之戰時,曹仁從圍高幹於壺關。當時曹操下令城陷盡坑敵軍,結果連月不下。曹仁向曹操示意「圍城必闕」,曹操從其言,城池果然立降。錄前後功封都亭侯。自此曹操倚曹仁為南方屏障,封仁征南將軍。鎮守荊州時,仁曾拒吳將周瑜於南郡,又拒蜀將關羽於樊城,其間又行安西將軍西拒馬超。文帝時,拜曹仁為車騎將軍,都督荊、揚、益諸州軍事,進封陳侯。又與徐晃共攻破陳邵,進軍襄陽,拜為大將軍。後曹仁奉詔移屯臨潁,左遷大司馬,總督諸軍據守烏江,還屯合肥。仁於黃初四年去世,諡曰忠侯,享年五十六歲。

  《傅子》有載云:「曹大司馬之勇,(孟)賁、(夏)育弗加也。張遼其次焉。」

  陳矯曰:「將軍(曹仁)真天人也!」(《三國志魏書九曹仁傳》)

  在決定曹操集團生死存亡的重要戰役——官渡之戰中。袁紹趁曹操主力在官渡於自己對峙時,派遣劉備率軍攻略曹操的後方,大批郡縣開城投降。而韓荀又於西路試圖切斷曹操西路的補給線。許都以南的人民都人心惶惶,士氣浮動。曹操為之大為頭痛。局勢若再發展下去,將會是一發不可收拾之勢。在這時,又是曹仁提出了正確的見解,他提出南方各縣投降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劉備軍的強大才背叛求生,劉備剛開始統率袁紹的部隊,不能得心應手,如果發動攻擊,可以擊敗。曹操遂令曹仁率少量騎兵攻擊劉備,曹仁不負所托,大破劉備軍,收復所有叛變的郡縣。又於雞洛山大破韓荀軍。至此,袁紹就再也不敢分兵騷擾曹軍,戰場的主動權已逐漸轉到曹軍手中。曹仁與徐晃等人於此時又頻繁出擊,燒毀袁軍糧車,吃掉袁軍散兵,令袁紹軍疲於奔命,陷於被動局面。為曹軍最終發動烏巢戰役,結束官渡之戰打下了基礎。

  在他一生的戰役中,可以看出,曹仁統御力極高,可以從他激勵士兵的能力看出,戰張繡,守江陵,守樊城都能激勵士兵,得到士兵的信賴。這種能力,也幫助他成為了守城戰的高手。其膽勇更加是無庸置疑,歷史中的三國好象還沒有多少人能象他那樣帶著幾十人兩度沖入幾千敵軍中搶人。如此攻守俱佳,勇武無敵,可靠,穩健,盡忠盡職的將領,其綜合能力,即使在人才濟濟的曹營中也是數一數二的。也許他的表現不會很突出,不會很搶眼,但毫無疑問的,他是一個實而不華的,可以讓人放心的將領。也許,曹仁的能力足以讓曹操說「吾有曹仁,何足懼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