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三道聖旨
2023-12-18 00:07:03 作者: 清酒竹劍
百姓們都不敢想像,這些高高在上的士族私底下竟然如此不堪。
最可恨的是,他們已經擁有那麼多了,還想換太子,殺聖上!
老百姓都看得明白,這太平天下全都是李家父子打下來的。
李世民若是不在了,天下說不定還得亂起來。
五姓七望再怎麼有歷史底蘊,可想害聖上,那就是要毀掉他們的安穩日子。
這麼一想,五姓七望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不只一落千丈,還遭了不少人恨。
百姓們熱議的時候,大理寺已經開始了審訊。
大理寺卿孫伏伽,刑部侍郎閻立本以及督察院侍御史皆參與審案。
崔桐等人分別帶到堂上。
孫伏伽看著跪在地上的崔桐,驚堂木一拍,怒斥道。
「大膽崔桐,居然敢謀害聖上,意圖謀反,你可知罪?」
崔桐自知證據確鑿,翻身無望。
此刻,他就想著多少減輕些罪行。
哪怕自己活不下去,也能讓家中子女好過一點。
因此他立刻磕頭認罪。
「我有罪,我不該一時鬼迷心竅,受人所惑,進宮逼聖上改立太子。」
「受人所惑?」
「事到如今,不要企圖遮掩,還不從實招來?」
閻立本冷冷瞧著階下的崔桐。
「啟稟閻侍郎,我真是一時糊塗。」
「要不是王家人總在我等面前念叨聖上刻薄寡恩,太子對下不仁,我斷不會如此。」
「這件事,其實都是太原王家人主使!」
孫伏伽怒道。
「只說你自己罪行,不要禍水東引。」
但崔桐堅持咬定了這一點。
「這些都是事實,你們不信就看看王景軒。」
「就是他帶人刺殺太子!」
「就因為他起了頭,我等才會擔心聖上與太子報復,這才想著改立太子。」
督察院侍御史聞聽此言,也勃然大怒斥道。
「簡直胡說八道!」
「王景軒不過是冠了個姓而已,他親生父母皆被扣押在你那私宅中。」
「王景斬所作所為,亦是受你等指使。」
「他早已招供,你還在此狡辯?」
崔桐聞言,心中大罵!
可眼下王景軒已招,他只好提起別的事。
總之要把唯一沒被抓的太原王氏也拖下水。
這樣,不只能將功抵過,還能多些人分擔這份大罪。
法不責眾。
人越多,李世民在處理時就要越謹慎。
那些被抓的人里,很多人都與崔桐想法一致。
因此,這種戲碼在大理寺大堂上不停上演著。
幾日後,大理寺將審理結果呈了上去。
李世民隨即召開了一次大朝會。
這次朝會,京中七品以上官員全都要參與。
太極殿一開,諸位大臣就各懷心思地進入了大殿站好。
李世民身體雖然虛弱,仍筆直坐於御案後,來回掃視著階下群臣。
他的眼神銳利如刀,看得那些大臣們陣陣膽寒。
尤其是那些與五姓七望有關聯的大臣們更是焦急不已。
其中很多大臣,本身不是五姓七望之人,但有些人家中兒媳、孫媳就出身於五姓七望。
李世民掃視了一圈,才把大理寺呈上來的案卷拍到御案上,怒道。
「五姓七望企圖謀逆。」
「若非順陽郡王與新科狀元周顯設計應對,只怕朕與太子此刻已身陷囹圄,生死難料。」
「如今證據確鑿,爾等且議議,這些亂臣賊子,該當如何處置?」
說罷,李世民將身往御坐上一靠,準備看看這些大臣會如何表演。
大殿內一片沉默,誰也不想先出這個頭。
最後還是兵部尚書李勣率先出列。
「臣以為,五姓七望忝居士族之首。」
「深受皇恩,而不思報效朝廷,反因私利行此謀逆之事,屬實可恨,應嚴加懲處,以儆效尤。」
李世民點點頭,覺得這個頭起的甚好。
至於梁國公房玄齡,李世民可不指望他這次能幫著說話了。
因為他的夫人,便出身於范陽盧氏。
不出所料,房玄齡一直沉默站著,臉上看不出任何態度。
見房玄齡不肯說話,底下不少官員急了。
戶部一個員外郎出列,深深向李世民鞠了一躬,用懇求的語氣奏道。
「啟稟陛下,臣以為,崔桐等一干主犯絕不能輕饒。」
「只是各族人口龐雜,其心自然有異。」
「五姓七望雖有崔桐等大逆不道之人,亦有一心為君為民者,比如崔仁師。」
「因此臣以為此事應抓大放小,只懲治主犯,禍不及他人。」
李世民冷哼一聲。
他看著階下人,知道他兒子娶了崔家女為婦。
這是怕自家人也受到波折,才如此為五姓七望說項吧。
「陛下,臣以為,五姓七望各族子弟遍及天下。」
「雖有大逆不道之人,也確有一心為國為民者,崔桐等人之罪不應禍及無辜,以免動搖國本……」
「陛下,臣附議……」
有人起了頭,立刻有數名官員先後出列,懇求李世民只懲治主犯,不要牽連無辜。
李世民冷眼看著,心裡明白。
這些人大都與那員外郎一樣,與五姓七望或多或少地有些關連。
他冷笑著看向房玄齡。
「梁國公有何話說?」
房玄齡無奈出列,奏道。
「臣以為,眾臣所言皆有道理。」
「崔桐等一干主犯必須嚴懲,就按大理寺卿所奏,當斬立決。」
「至於其家族中人,則視其是否牽連此案,給予相應處置。」
最後,就連李大亮與長孫無忌等人也不主張對五姓七望趕盡殺決,只處理主犯即可。
李世民明白,李大亮等人與五姓七望沒有關係。
他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各州府各級官吏都有五姓七望子弟任職。
其中不乏有才學有能力之人。
若一刀切,把這些人全都罷官抓起來,大唐一定會大亂。
這也是五姓七望這些年有恃無恐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李世民也沒想對五姓七望趕盡殺絕。
畢竟連李治的太子妃都是太原王氏之人。
他只要把這些望族從神壇上拽下來,讓他們不再有實力和膽量再跟他叫板即可。
五姓七望那些人才,他還是要用的。
因此,他最後連下了三道聖旨。
第一道聖旨,事關對五姓七望的處置。
崔桐等一干人犯謀逆罪,斬立決!
主犯家中直系成年男子一概流放到荒僻之地。
沒收其財產。
家中妻子、未嫁女及未成年男子皆被貶為平民。
已經出嫁的女子,則均不論罪。
至於在各州府任職的五姓七望子弟,皆要接受調查。
一旦與此案關聯,視其情節輕重,或貶官,或降職。
無關聯者則職位不變。
出嫁女不論罪這一點,讓許多與五姓七望族中女子聯姻的大臣鬆了一口氣。
這一條聖旨很順利地得到了眾臣的同意,沒人再提出異議。
其餘兩道聖旨,關係到這件事中的有功之人李泰和周顯。
李世民早就想把李泰的郡王往上升一升了。
這一次終於有了合適的理由,順理成章地將李泰升為濮王。
至於周顯,除了將晉陽公主賜給他為妻,同時還將公主手下侍女綠蝶賜給周顯為妾。
李泰聽到自己被封王后,心中欣喜不已。
正高興著,就聽到了李世民對周顯下的旨意。
越聽他就越覺得不妥。
李世民不只給周顯賜了一個妾,還讓周顯與晉陽公主成婚後,官拜附馬都尉以及司經局總先馬官。
附馬都尉倒沒什麼,就是個虛職。
周顯娶了公主,自然要有這個職位。
可司經局總先馬官就是正式的太子師父了。
這一正式,就有了束縛。
李泰隱約覺得,這份聖旨,周顯恐怕不會輕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