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公主難嫁中
2023-12-17 18:06:28 作者: 孤君道
比如,南巡後增爵為忠順子爵的原日本皇室,這位忠順子爵也年紀正好,比較符合。
可屢次上書要入京拜謁君父以示恭順,不是被通政使司這個綜合的類似信訪的衙門給駁了,要麼就在禮部折戟沉沙,過了禮部這1關在宗人府那裡,也不可能。
天下那多麼宗室,都要輪流入京與皇帝拉拉家常,講講地方形勢;你們又是什麼東西,敗犬而已,能值得皇帝耗費時間?
就算宗人府過意不去允許1次,可後面還有司禮監把關……主子爺為國事操勞那麼類,真要體諒主子爺,別來惹事情就是最大的忠順,哪裡涼快去哪裡吧。
最後,哪怕司禮監這1關過了,還要看朱弘昭的意思。所以,想見皇帝,除了皇帝願意並主動安排,除了親王、3司要員以外,其他沒有相關職位的人,基本上是難度登天。
但是,還有一種法子可以見皇帝。
於是,4月22這日,忠順子爵之弟,近衛信尋1襲白衣白袍踩著草鞋,穿過長安右門。
理論上來講長安右門、左門是允許官員抄近路通行的,否則就要繞過洪武門,殊為費事。
金水橋上,近衛信尋仰頭看著湛藍的天穹,天穹下金碧輝煌的承天門。
朱秀賴那個雜種害了大和萬世不易之基業,現在也沒落的好,關起門來如縮頭烏龜般過日子。
他們這些世代顯貴的皇室、公卿也成了蛆蟲一般的人物,地方小吏都敢帶著警役上門查稅,日子真的不好過。
瀛洲瘟疫的消息傳來,這就是1個機會,最後的機會。要搏可憐,請大明重新考慮考慮如何對待他們1家子。如果能娶遂平長公主……真的不敢想像,富裕的1縣之地,該是多麼大的財富?
就算不可能,也要撈個伯爵回來,正式擁有1個村的土地,到時候也不用每月低聲下氣去縣衙門領取月俸。
登聞鼓前,近衛信尋緩步上前,兩名專司登聞鼓事的禁軍懶洋洋互看1眼,也不阻止。
這東西始於周朝,本朝太祖自然也設立了登聞鼓,並設有專人管理,1有冤民申訴,皇帝親自受理,官員如有從中阻攔,1律重判。到宣德年間,1位官員曾上奏取消登聞鼓,宣德皇帝以其為祖上所設未肯,但登聞鼓後來多流於形式。
宋朝以後,擊登聞鼓的條件日趨苛刻,至清朝已形同虛設,並規定擊登聞鼓者,先廷杖3,以防止無端刁民的惡意上訪。
清朝有了「必關軍國大務,大貪大惡,奇冤異慘」之類讓普通百姓只有仰望的規則,否則不得擊鼓,違者重罪。登聞鼓在清代是名存實亡的,徹底的擺設。
有上訪的,自然也有各省駐京辦……
此前嚴格的戶籍制度因用工潮流而逐步放鬆,導致京師的登聞鼓比較忙碌,南京又是京畿重地,以防備陰軍作祟為理由,增強了路引審查機制。但京師的登聞鼓,還是比較忙碌的。
通政使司前面的登聞鼓基本上9沒個空閒,皇城這裡的卻沒幾個人敢來敲,畢竟負責皇城登聞鼓的可是宮裡人,宦官們的形象在民間無異於魔鬼,自然沒人敢和宦官們打交道。所以近衛信尋來了這裡,否則通政使司那裡,他要排隊不知道排到哪年去了。
「咚!」
一聲悶響,鼓面振盪,近衛信尋雙手各持鼓槌奮力敲打。
引得過往官員駐足,更讓皇城裡各處營區繃緊了弦。
此時的朱弘昭,正在右玉林衛營區射箭,軍中神射手隨同較技,一片喝彩聲聽不到那輕微的鼓聲。
曹化淳披戴盔甲,手持1桿赤旗跑入場中,鼓聲漸息:「主子爺……」
朱弘昭持弓扭頭1瞪:「什麼?」
「小的拜見威武大將軍,轅門外有刁民作祟,司禮監詢問,是斬了還是砍了?」
苦著臉,曹化淳指著南端,重複司禮監的話。
朱弘昭咧嘴1笑:「什麼人,這麼遭人恨?」
「是近衛信尋,那個日本國的原來稚子丞相。」
朱弘昭又是1笑,對身旁牽馬的高傑道:「英吾,收兵。」
「末將得令!」
高傑從背後抽出一根白旗斜斜1揮,收臂再揮。
一幫子內侍簇擁上來,將朱弘昭腰間佩戴著的種種器具,如箭壺、弓囊、劍、將印等等之類。
近來無趣,朱弘昭刻了1枚『神威大將軍延平御印』,作為新的個人用印。
對瀛洲下手,對瀛洲皇室監督自然也是很用心的。這幫子短腿、歷代近親結婚導致身體情況很差的混蛋,竟然敢打長公主的主意,自然成了宮裡各處的笑柄。
瀛洲爆發大規模瘟疫的事情,連民間都有所風聞,朝廷自然要做出妥善處置。
承天門前,華蓋擁簇下,朱弘昭落座。
皇城的登聞鼓,基本上沒人敲,因為皇帝喜歡自己斷案。你要敲,9不能紅口白牙帶著1腔憤恨,最起碼的訟狀、罪證要全面。
「近衛氏不享清福,此來所為何事?」
穿著鎧甲的曹化淳高高揚起鼻子,拿捏語腔詢問。
「君父仁德,臣族沐浴天恩以忠謹修身。然故土遭災,以言難述其慘狀,臣兄宿夜哀嘆,臣等無不錐心。只恨背上無翅,無法救濟故土災民,故臣冒死擂鼓,想問朝廷如何救濟,也好安臣等焦慮顧盼之心。」
近衛信尋跪伏在地,淌著淚水。
朱弘昭緩緩點頭,雙目上翻看1眼湛藍天空道:「瀛洲子民,亦是華夏苗裔,朕之子民。國朝去歲雖因天災有損元氣,但瀛洲亦是骨肉同脈,無道理延誤救災諸事。」
「只是軍國大事,不便宣下於民,一些消息延誤了,諸卿不知也分數正常。」
飲1口茶潤口,朱弘昭繼續說:「自瀛洲通報災情以來,3司震動。經月余準備,已在蘇州太倉瀏河口湊集運船3千艘,待各地防疫藥材運抵,便起航赴瀛。後續救災計劃還在執行中,待北方船幫抵達後,會在5月底再派出一幫。」
朱弘昭的神色不太好,看1眼近衛信尋1嘆:「隔離海路3千里,目前朝廷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近衛信尋傻眼,怎麼可以這樣!
這和預定的劇本不一樣,大明朝廷對他們的惡意,通過身邊的官吏可以清楚的感受到。瀛洲出現疫情,大明自己內部也是天災不絕,怎麼會咬牙去救濟瀛洲?
去年的屢屢天災如同昨日一般清晰,人人都緊張等待著今年天災變化,都做好了接受損失,搶救損失的準備。
如果大明毫無動靜,他在這大哭鬧騰鬧騰,裝可憐,說不好大明會拿出個公主來安撫人心。最不濟,給個郡主也行啊!
可,大明怎麼能這樣,竟然真的在救災?
朱弘昭這個皇帝的信譽還是不錯的,沒必要對著他說謊。
即興而來,敗興而歸,就是近衛信尋的寫照。
沒錯,朱弘昭也好,相府也罷,都做好了救災的準備。
一切物資調動都是有數的,當世人能看得見,經得起後輩來查的!
的確有1個新拼湊的船幫在江蘇太倉待命,要運輸龐大的物資出海。
可出了海,自然也就失聯了。
現在又是初夏,海上風暴卷過來,一起沉沒也是情理之中……
東西的確會運出去,只不過目的地不是瀛洲,不是遠洋,琉球、9州航線,而是出海後轉向走台灣、呂宋航線。
表面上趕時間冒風險走琉球,純粹就是掩人耳目。
顏思齊所部南洋水師即將發動全面的梳理工作,要1口氣將南洋各西夷的船隊、大據點1舉敲掉。
敲不掉也沒關係,南洋西夷各據點已經感受到了大明的壓力,各處興修城堡或訓練土著,而且呂宋島上再次發生針對華人的屠殺排擠,顏思齊必須有所動作。
呂宋島早年就發生過這類事情,由西夷背後鼓動,土民屠殺原來的各種老爺。當時萬曆皇帝沒心思打,因為傳統觀念里,東南出海討生計的人,都是叛民、逆民!
既然不喜歡要背棄朝廷,那你就在外面好自為之。所以萬曆年間呂宋島上發生的大屠殺,也就那麼沉沒在歷史文牘之中,不起波瀾。
現在呂宋島上流傳著1個消息,說是大明要效仿先例委任某個呂宋南渡遺民豪紳為呂宋總督,將呂宋要併入版圖中,9爆發了這麼1股風潮。
西夷各國在做準備,顏思齊要做的就是1錘下去打斷西夷人的節奏,將西夷人的活動範圍壓縮。
等待裝備寶船後,給寶船1個接受實戰的機會,與西夷人船隊交手的寶貴經驗。寶船的對手在萬里之外的西洋,只有做好萬全準備後,朝廷才敢把寶船壓出去。
朱弘昭此時根本不在意南洋即將發生的戰事,他只在意瀛洲這邊的事情能不能妥善的完成,做好後還不能背負罵名或留下污點之類的東西。
南洋決戰即便失敗,顏思齊全軍覆沒也沒關係,以大明現在的經濟活力,足以再堆出無數的船過去將西夷人堆死,用船隻數量嚇死!
大明渾厚的人口基數和物資,真開動征服的機器,只要紅利能補過來,就能不斷外擴!
西夷人最大的短板就是本國人口以及周圍密密麻麻的敵國,外擴缺少血液儲備,本土各種糾紛拖後腿,所以很難完成征服世界的壯舉。
然而,這個壯舉在此時的大明來說,缺的只是時間去1步步去做罷了。說真的,連像樣的對手都找不到1個!
如此形勢下,朱弘昭關心個什麼?只要控制好兵權,本土維穩才是根本,然後就能看到1步步擴大的疆域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