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大明宗室 > 第401章 再議

第401章 再議

2023-12-17 18:06:28 作者: 孤君道
  袁樞心中也有猶豫,看1眼父親稀疏短短的花白鬍鬚,心中為難。而袁可立神色平靜,不給袁樞1點暗示。

  遂,袁樞緩緩開口:「狀元公的法子尚好,然有瑕疵。據臣所知,白銀比黃金方便採挖冶煉。白銀易泛濫,黃金作為新鈔兌換憑依,金銀擠兌是大患,不僅有國中奸商之患,更會受制於外人。」

  朱弘昭點著頭,現在他看白銀已經不是當錢了,而是當不能吃的金屬。人家拉來1船金屬換走自己這邊精良的,獨有的貿易品,感覺被欺騙了一樣。

  「正因為黃金稀少難冶煉,會導致新鈔發行不充,難以起到貨幣之用。所以,這是不妥當1;其2,新鈔要利於流通,兌換體系要簡單明了。新鈔按黃金與銀兌換,過於繁複,會導致新鈔發行受阻。也是同樣的道理,有人能拿白銀換走新鈔,再以鈔兌走黃金,讓大策成為笑柄,有損朝廷威嚴。」

  話題又回到原點,還是金銀兌換問題,白銀受制於人。

  不要懷疑官商的膽量,合起來搞朝廷的錢莊不是什麼匪夷所思的事情。

  朱弘昭手指搭在扶手上輕敲,歪頭問:「伯應有良策?」

  袁樞搖搖頭:「也難,臣只是提議,能否可行還需詳細調查、推衍。臣的意思是嚴厲打擊民間私鑄,1金兌十銀,1銀千文形成定製。先以金銀幣推行,後發寶鈔,逐步以寶鈔取代金銀幣,收金銀於國庫。嚴酷震懾各方,保證貨幣體系安穩。」

  看1眼余煌,他繼續說:「同時金銀幣要鑄造精美不易仿製,金屬配比要獨特,難以破解,還要便於百姓識別。」

  袁樞的金銀互兌體系,與余煌的金本位一樣,都會遭到市場反彈,就是通常的擠兌手段。

  然而最終目的是以紙幣代替金銀,乃至是銅錢。首要問題就是站穩,不能遭遇擠兌9破產。余煌的金本位缺點就在這裡,黃金被人1股腦提走,國庫沒有黃金髮出去的新鈔也沒人敢要。

  發行新鈔與黃金掛鉤,講的就是信譽,不能人家擠兌你9關門,這等於自己打臉,不吹而破。

  袁樞的金銀互兌體系不怕,直接就是成體系的,你要兌首先要把銀子換成銀幣。銀幣鑄造因為精美問題,成本也不小,可規模越大,越能沖抵成本。只要你進來兌換,朝廷就是賺錢的。

  袁樞的策略問題9出在體系綁的太死,以後很難鬆綁。

  宮裡賜下去的節慶銀幣每個重1兩,含銀7錢,其他是合金配方。的確夠精美,畢竟每1枚銀幣鑄造成本9接近1兩。民間想仿造1模一樣,除非大規模開鑄,否則連技術、設備成本都撈不回。

  最後,袁樞說:「只要信用可靠,新鈔終究比金銀幣方便。長久之後,便能取代零碎散銀。」

  新鈔站穩腳,也就能逐步投放增發,使得貨幣短缺的情況得以緩解。只要錢流動起來,誰有功夫來兌換金銀幣?

  還是要綁死,綁死最大的好處就是開始時方便立足,難的就是以後解綁。

  朱弘昭又看余煌,余煌挑眉笑笑:「袁司正所言在理,不過臣也有1點淺見。金銀幣配合銅錢流通時,當禁止民間大宗金銀交易。對紅夷人,要出台別樣措施。勒令夷人於朝廷錢莊處以銀兌換銀幣,逼著他們以新鈔紙幣採購貨物。」

  這條件不算難,紅夷人為了貿易幾乎什麼喪盡天良,不要臉皮的事情都做了,只要能貿易,這點虧他們願意吃。供求關係擺在那裡,現在只有大明能提供上好絲綢、好茶、瓷器,乃至是鐵器。

  不要以為大明以前鑄不出好炮9以為大明沒有好鋼,好鋼那麼值錢,給丘8用豈不是糟踐了?

  朱弘昭覺得不錯,看向袁可立:「袁公以為如何?」

  「各有所長,一時瑜璧。」

  先夸一下,袁可立看一眼兒子,繼續說:「然,伯應疏忽了1事。新鈔紙幣要立足,並非要靠這金銀互兌體系才成。狀元郎的意見也是中肯的,畢竟朝廷不同於往日。萬歲聖明,又有幾個宵小不長眼拿著雞蛋碰石頭?故而,為百年之計,臣是贊同狀元郎的。」

  是的,袁樞故意忽略了皇帝的威懾力,他只想早早鋪開這個提議,讓袁可立能看到施行後的前景。

  余煌自然也清楚袁樞的打算,可他不敢保證本朝內能完成紙幣革新大策。當今能壓得住,以後9難說了。所以,他沒有爭。

  朱弘昭根本不在意袁樞的小心思,他有信心在有生之年完成紙幣改革。

  扭頭看了眼背後夕陽,朱弘昭笑道:「持國要穩,不可心急啊。小袁相公之策,是穩妥的,袁公適當採納。還有兩年半的時間,慢慢計議,完善好,這能做核心大策。今日袁公匆匆入京,車馬勞頓9這樣先散了,後日再詳談另外4策。」

  袁可立起身告退,今天侍從司都下派出去核軍去了,估計明天侍從司會集議一番。

  朱弘昭送袁可立登車,看著父子倆離去,搖搖頭道:「袁家的傳承,也稀奇。」

  余煌在一旁點頭,袁可立就是單傳,也只是中年得子生下袁樞,另有3個女兒皆許配給當時名士。擔心子嗣問題硬是逼著袁樞十六歲成婚,次年,袁可立心愿滿足抱到小乖孫。不過袁樞現在26,再無所出,袁可立沒少揪心。

  袁家是大族,這樣的家族都是靠龐大的子嗣數量來保證質量,袁可立夠神,袁樞也緊隨其後。就連第3代獨苗袁賦誠也被袁樞帶著入宮玩過,很聰明的1個孩子。

  「你拿去尋曹化淳謄抄,今夜研究一下,夜裡就住在河邊直房。」

  朱弘昭從亭下桌案上取了其他4道摺子,遞給余煌。

  「臣告退。」

  抱著摺子,余煌躬身施禮,騎著馬去找曹化淳。

  面西站在釣魚台護欄前,朱弘昭狠狠搓搓臉,這大明聰明絕頂的人這麼多,可他娘的怎麼會亡了?

  雙手撐在護欄上吹了吹風,夜色下披上內侍遞來的披風,眉頭皺著。

  大夏天的,夜裡卻很冷,你說怪不怪?

  袁可立突然入京,很多人詫異,最詫異的人是兵部左侍郎李邦華。幾乎,相府都認為他會是留守北京兵部尚書,成為留守文官之首,3巨頭之1。

  他也這麼認為,沒想到老上司袁可立9這麼突然入京了。

  擱以前還能聽到風聲,袁可立日夜兼程沿著鐵路上來,說是日夜兼程,基本上都是睡在軟臥級別的車廂里看書,悠哉游哉看著風景來的。1日1夜行進一千4里,真是難以想像呀。

  袁可立當山東巡撫時,他就是山東布政使司參政。隨後袁可立搞3方封禁政策,割出山東登萊兩府設立登萊巡撫以陶朗先為巡撫,李邦華去天津當巡撫設立天津鎮。

  因為陶朗先的冤案,導致山東出了個什麼事情?

  那就是袁可立以領導登萊巡撫的山東巡撫過去當登萊巡撫,登萊巡撫權職反倒壓過治理山東5府的山東巡撫,山東巡撫成了給登萊巡撫湊集錢糧的後勤人員。以小吞大,後來的巡撫能願意?

  山東後任的巡撫是趙彥,也是懂兵事的,不服袁可立,不願意當這個後勤性質的空頭巡撫。算上1系列陰謀後,以引蛇出洞之計逼得聞香教提前反叛。

  其後朱弘昭1路平叛,袁可立9帶著衛所兵打醬油。登萊最強不是山東兵,更別說衛所兵這樣的渣渣,最強的是渡海遼人丁壯組成的遼軍及沈有容的5萬登萊水師,當然這個數據摻水,當時朝廷的很多兵力數據都是摻水。

  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給你1營兩千的軍餉,卻讓你湊出3千人接受核查,這可能嗎?

  而當時大軍出海很巧合的去南4衛幫助東江鎮游擊將軍張蓋打仗,平叛後袁可立又匆匆渡海去指揮作戰。遇到颱風,可能是海市蜃樓有仙人在影像在空中遙遙1指,袁可立的船隊順著所指方向前進,恰巧避過颱風。躲過危機後,袁可立立馬提筆寫下《觀海市》1文以做紀念。

  其後趙彥被朱弘昭坑死,繼任的巡撫王維賢有著與袁樞一樣的愛好,那就是收藏。山東本土軍功最大的是原兵備道員徐從治,兩個人起了衝突。

  徐從治又是袁可立老部下,有大軍功在身,惹得王維賢很不痛快。畢竟他是藝術家心性高過官員心性,直接誣告萊州濰縣駐軍游擊張爾心、萊州副將李性忠謀反。將袁可立蒙在鼓裡,袁可立直接收到兵部急遞說是濰縣駐軍謀反。

  唔,兵部飛騎是1路順著官道跑過來的,還經過濰縣……

  袁可立派譚昌言過去請李性忠、張爾心喝酒,譚昌言拿出袁可立兵牌,很順利接掌兵權。隨後,王維賢9倒霉了。

  袁可立不僅治理地方厲害,斷案如神,做事更是剛烈,說報仇9報仇。作為老部下,李邦華怎麼可能不怕?

  袁可立帶過的人,小毛病改不了,該有的能力和氣節都是很不錯。比如徐從治,就是後來孔有德謀反,在城頭督戰被炮打死;李邦華更是在北京城破時去文天祥廟哭一頓後全家自殺;陶朗先更不用說了,一心為公想明白現實後,直接絕食餓死以示忿恨。

  鐵板釘釘的兵部尚書說沒就沒了,他想不通自己哪裡做錯了。

  大明的兵部尚書,有著另類殊榮,俗稱大司馬,3公3師加官混不上,3孤3少總能撈1個。

  而且,現在侍郎能不能升到尚書銜,直接決定有沒有資格入下1屆相府。

  讓誰接替不好,將袁可立隔著34千里弄過來,難不成真對自己有了疑心?

  李邦華又覺得皇帝應該要提前給袁可立湊集班底,自己是左侍郎,又是老部下,難道是天大的機遇?

  安慰自己的時候,老僕慌張來報:「老爺,錦衣衛都督許顯純來訪,說是要與老爺喝喝茶。」

  「帶的是駕帖,還是拜帖?」

  臉直接白了,許顯純拜訪過的人,很多人都自殺了。

  駕帖,廠衛緝拿嫌犯的逮捕證,以前歸6科官刑科都給事中負責簽發,現在握在侍從司。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