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大明宗室 > 第366章 3元格局

第366章 3元格局

2023-12-17 18:06:28 作者: 孤君道
  戰場捻轉到溫暖床榻上,仰躺著,朱弘昭手裡捏著青銅酒爵輕輕蕩漾,不時飲1口傳統的宮內女眷所用的江南百花酒,名泉配好糧,加上老窖出產的便是上好美酒。江南那邊,因秦淮所用特別,故而早早就有專供秦淮所使用的百花酒。

  交通不便,一個地方的名酒也就是1個地方的最近的酒廠所產。天下美酒難以流通,匯聚天下美酒的只有兩個地方,京師和南京。尤其是南京秦淮上,國內沒有的,也有出海商人能弄來為的只是搏秦淮名妓1笑。

  之前宮裡的御酒多是藥酒,朱弘昭不需要這些東西,又獨愛清淡果酒,故而此時別說宮裡、京里,各處都流行釀造果酒。若有獨特配方釀出絕品,不難成為晉身之道。

  這只是他的1點小愛好,宮裡外派的鎮守們,因為他這為數不多的愛好,就能颳起一道釀酒行業的變革。

  這只是影響力,他罷去今年過年時各地鎮守按例送各地戲班子入京表演競賽一事,就林林總總省下了不下3萬。

  宮裡各項用度擠1擠,將享受閒置,各處都能擠出銀子。

  慈慶宮朱弘昭不方便常來,兩人也珍惜這短短的時間,說著心裡話。

  「大海……」

  張嫣想要去看海,朱弘昭沉吟:「今年夏,京師到濟南歷城的鐵路就能鋪好。山東輪換部隊會於登州上岸。我們去1趟山東,為將士們接風慶賀,順路去泰山祭天。齊王舊府也會完工,真想看看是一副怎樣的景色。」

  齊王府當初就是侯府擴建,擴建到1半因他繼承皇位9停工了。去年的災害影響範圍波及山東,故而以賑代工重修官道的同時,也將王府納入重修範圍內。

  山東巡撫徐從治非常的用心,齊王府是潛邸,山東是龍興之地,重修王府的政治意義大於實際的賑濟。

  整座王府沒有用什麼名貴木材,畢竟本意是給災民找些事情做,不讓災民吃了賑濟卻無事可做。有勞有獲,才不會讓百姓產生吃大戶的懶惰心思,要讓他們有自救的意識。

  也因為大明此時因為遼戰帶來的一系列屈辱,從天啟時期北方士子就流行佩劍,尤其是京師一改萬曆年間的奢靡文風,多了不少劍術學社、弓馬騎術比賽或者是兵學小團體。

  不可能人人都是傻子,大明國祚2百5年,看看史書都覺得變革就在當代,好武之風在士林中爆發。不論懷著是什麼心思,學會自保能力和懂兵學,都是能用得上的。

  而南方,太倉2張張采、張溥兩位士林後起之秀匯合太倉名士十一人已在去年年底組建應社,應時代變革之社,主張詩詞復古、士人復古,與公安派、江陵派等文風大異,崇尚漢唐之風。

  這2人去年秋入京,他們是遼王推薦的人,朱弘昭見過後見都是理想主義者,和他這個理想主義者走的路不一樣,表面上都是提倡去除浮華主張實用,以簡明、高效、實用的方式治國、治軍。

  雙方也1致認為國家需要監督,最大的差別也在這裡,朱弘昭認為皇室是最關心天下穩定的,該由皇室來監督軍政。2張認為該由有良知的士人來監督,他們眼中皇室就是最大的世家,於國沒有朱弘昭想像中的那麼大。

  英明賢德的君主會有,可更多的君主很難達到這個要求。況且,朱弘昭這樣的英君,天下人真的不想看到有第2個。

  當然,這個天下人指的是士紳,民心也指的是士紳之心。至於尋常百姓,這年頭真沒什麼人在意。

  朱弘昭的理論是3元牽制,並不是朝野2元理論,他將宮裡和朝廷1分為2。將統治的矛盾,即中樞與地方,朝野之間的矛盾複雜化,更為明確的1刀子下去,分隔為3,這個矛盾是消除不了的,保存改良為朝野、中樞與地方的矛盾。而宮裡獨立出來,充作緩衝、裁判。

  有了壞事由朝廷背黑鍋,根由出在地方上就收拾地方,皇室以超然的地位平衡朝野。如太極,陰陽交纏鬥爭,可太極圖不僅僅有陰陽,還有第3方也就是太極弦分割平衡陰陽,不使1方過於強大,破壞平衡。

  在朝中3司分權治國,皇室握有絕對兵權鎮壓雙方,這就是包圍陰陽的太極圈。再以只向皇室負責的御史台挑起監察、糾舉、司法大權,充當平衡雙方的太極弦,是裁判。御史台不頂事,就用軍隊剷除矛盾所在。

  而2張認為3元制度很好,可很難有繼承者能將自己準確確立在超然的位置上,因為皇室的權力實在是太大了,又本身缺乏監督,以後的君主管不住自己的手腳,就會破壞太極的穩定乃至是渾圓的結構。

  軍權是皇帝的第2命根子,2張在討論中不敢提改革將府的話,相府的設立已經讓他們這樣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的士子領袖格外的滿意。可御史台的構成,他們覺得應該再增強,使這個機構真正獨立超然,上監督皇室宗室,下監督文武地方。

  說是重法制,雙方都重法治,朱弘昭所重的在於3元體系的明確,以皇室超然的格局下,通過皇室的支持,增強御史台權職,使司法崇高。

  2張要解除御史台最後的羈絆,以有道德的士人來擔任起監察天下的責任。這就是最大的隱形矛盾所在,在朱弘昭看來這是士紳奪權的另一條思路。其次的矛盾是,是皇室控制御史台,還是天下人管理御史台。

  無法從兵權上下手,就走監察、輿論的路子,這和之前都察院權職高於6部,穩壓內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以前是都察院下派的兼職督撫們壓制地方3司,又與中樞都察院互為依靠,壓著各個衙門。

  而御史們又以清流為主,導致真正有才幹的人很難進入體系。要進入這個體系,就要玩清流的套路。清流的套路規則由士林決定,士林里的聲音則握在各地士紳、門派手裡。換言之,以前的督撫們位高權重不假,可都是與士紳穿1條褲子的。

  於是雙方談崩,朱弘昭放任2張回江南,看著他們搗鼓應社。江南種種社團太多了,1個地域幾種社團,1個社團一種主張或偏向,他不覺得後起的應社能獨大。

  國人心性需要1個強權的集團做核心,朱弘昭寧願由世襲的皇室充當核心,也不願由官僚充當。一來是屁股決定立場,2來是他不信任所謂的道德之士。他只信軍權、法度和科技。人心虛妄,嘴上說的永遠與實際做的,是兩回事。

  作為皇帝,他很清楚皇室一直講的得國最正是怎麼1回事。朱元璋不心虛,又何故咬著這1點不放屢屢提及?小明王的死,永遠是朱家洗不清的污點。所以,對於口號之類的東西,他已經免疫了,他只重實際應用。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現在的朝廷3司制度,最合他的脾性,沒必要進行大改,繼續放權。

  他將治統正式交給相府,已經是歷朝歷代皇帝能做出最大的讓步。軍權保本,監督權是唯一能鉗制相府的機構,再交出去,他的腿就瘸了。

  幾次清洗,都是以國法為根據殺的,難不能以後要直接動用軍隊玩清洗?

  軍隊搞清洗和披著御史台的皮搞清洗,是兩碼事。打下西瀛省,日本的制度也在中樞3司的調研分析中,日本警固役制度值得學習,他也準備增加御史台控制的治安軍隊,就是警固役。

  以後搞清洗,軍隊沒必要奉御史台的命令去揮刀子,將由御史台自身控制的警固役出動緝捕。

  話題再回到王府,在不動用昂貴優質木材的情況下,怎麼才能修建1座氣勢恢宏的王府?又怎麼該給山東災民找1個1時干不完的差事?

  為響應朝野的復古強國口號,山東巡撫徐從治主持的修建工作,採用的格局建築就是秦漢古風建築。

  在樂安這片華北平原南部上,十幾萬災民施工,用扁擔挑土,用獨輪車拉土,硬是將新王府基建拔高兩丈,修建1座座高台樓閣,彼此之間通過天橋,也就是漢代所謂的復道連接。高台樓閣林立,看著圖紙就知道完全可以充當1座軍事要塞。

  基建都拔高了兩丈,有些縣城的城牆都無兩丈高,若布置完善,完全可以充當扎在山東的要塞來用。

  基建所用的土方浩大,導致更為寬大深浚的人工護城河圍繞新王府,論規模已有超越燕王府擴充而來的皇城架勢。

  山東人也有自己想法,若能將樂安改建的讓皇帝滿意,喜歡。

  說不好山東能成為中樞所在,成為皇帝行轅所在,成為第2個北京。只要中樞在這裡,整個山東必然笑傲各省,變成直隸山東省,成為天子腳下百姓。帶來的好處,真的是當代數之不盡,又能延綿子孫。

  有這種心思不奇怪,沒有這種心思才是真奇怪。

  大明法理上的京都是南京,北京只是天子行轅所在,叫做行在。老子朱元璋定的都城,兒子朱棣北遷,敢把都城從法理上遷到北方?

  既然能有北方的天子行轅所在的北京,那山東成為第2個行在又有前例所在,為什麼不能搞?

  別說山東,隨著西安府更名長安府,長京鐵路修建,陝西人也盼望著關中能重新成為中樞所在。山東修的是秦漢古風王府,陝西在長安城西也在搞大工程,仿照唐朝街坊格局,修建著更為龐大的唐風城池。

  相對於山東成為第2行在,陝西總督蔡復1更覺得長安成為西京的概率更高1點。

  大明人口的優勢體現出來,只要能咬牙提供糧食,就有無數的勞力出工。

  山東百姓盼望著當今能回到山東,住在這裡。

  陝西百姓也是如此,就等著長京鐵路修建好後,皇帝出行長安能喜歡上長安新城。

  陝西人和山東人,為了爭第2行在的心思就寫在臉上,彼此矛盾也是日益凸顯。鬥爭最明顯的還是在陝西,陝西總督蔡復1和山東人征西大將軍楊肇基之間矛盾越發的壓制不住。

  日本戰事順利停歇後,朱弘昭本就有巡視天下的意思,現在張嫣想要去看海,那就督促一番山東方面,提前做好準備。

  有鐵路和沒鐵路,皇帝出行的大排場所耗費的資金也是兩個量級。

  至於說服相府,朱弘昭有著絕對的把握,只要表示巡視完各處後,就設立皇后,葉老頭絕對會答應。這老頭子,在朱弘昭看來已經不管事了,只盯著他的正宮位置。

  相府革新5條大政都可以讓葉向高名垂青史成為中興名臣、首臣。老頭子此時最大的遺憾,還是沒有讓宮裡穩定。作為4朝元老,葉向高感覺自己有義務臨走前,將皇室穩定下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