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大明宗室 > 第280章 毛文龍(1)

第280章 毛文龍(1)

2023-12-17 18:06:28 作者: 孤君道
  東路朝東軍團已經出征,4萬朝鮮義從軍分成2多個隊伍爭相渡過鴨綠江,每隊領軍的朝鮮李氏宗室子弟帶著對王位的渴求,相互聯手或戒備,軍心不齊卻漫山遍野朝老奴腹心地區挺近,根本不準備硬打。

  而毛文龍的東江鎮將士,全員起航沿鴨綠江溯游而上,1路行軍發檄文,鴨綠江兩岸義州、鎮江當即響應反正,然後與遼軍一樣,東江鎮將士分守鴨綠江西岸的鎮江,東岸朝鮮境內的義州,勒軍不前。

  鎮江,是毛文龍真正起家的地方。因為鎮江大捷,建奴驚恐後方不穩,毛文龍才不得不放棄鎮江,帶著遼民、軍士南下在各島上修繕工事兵甲,作為基地招募敢死義士對建奴統治地區進行瓦解。

  在李成梁時期的遼東,毛文龍就是1個奇人。

  萬曆4年正月十1日,毛文龍出生於浙江杭州府錢塘縣忠孝巷。祖父毛玉山,原在山西經營官鹽,是晉商1員,後因生意需要,舉家遷往杭州。父親毛偉,棄商從儒,納捐為監生,娶妻沈氏。沈家乃杭州望族,有「杭州甲族,以沈為最」之稱。

  毛文龍9歲時,毛偉病故,其母時年26歲,攜子依弟沈光祚居住。沈光祚是杭州名宦,萬曆23年進士,歷仕開封府推官、山東布政使、順天府尹等職,後毛文龍從軍,曾得這位母舅提攜、推薦。

  將他1舉推給李成梁,擔當李成梁的親兵,和努爾哈赤1個待遇。不過毛文龍去的晚了,他去的時候老奴因為和李成梁的小妾有染,被趕出去自立門戶,正在李成梁的扶持下當著女真奸,大肆屠戮兼併女真各部。

  萬曆33年春,身為長子的毛文龍在3歲的時候,過繼給遼東鞍山的伯父毛得春為嗣子,遂隻身北上,先順道入京拜訪了母舅沈光祚,被其薦於寧遠伯李成梁帳下,開始了在遼東的軍事生涯。

  當時老奴不斷兼併女真各部落,遼東形勢日漸緊張,毛文龍對山川形勢和敵情都加意考察,同年9月,參加了遼東的武舉考試,名列第6,被任命為安山百戶,不久又升千總,萬曆36年,升靉陽守備。

  毛文龍幼時,受母家之影響,亦曾接受傳統的儒家正統教育,但對4書5經始終不感興趣,而喜讀兵法書,並『恥學舉子業,好孫吳兵法』。因此在重文輕武的明末,很難取得像樣的功名,也因此一直未娶。

  直到3多歲成為軍官後,始歸家完婚,娶1山西士族女子張氏為妻。張氏不能生育,後又在遼陽納1妾文氏,生子毛承斗。遼陽被後金攻占後,文氏死於戰亂,與毛家宗族百口人同時遇害。毛承斗被人救出,送往杭州,張氏撫之如己出。

  而毛文龍當時不願殺無辜之女真部民冒功,也不願無中生有給自己刷軍功,於是一直名聲不顯,顯得庸碌無才。

  天啟元年春,建奴大舉入侵,明軍雖經渾河血戰,終不能抵擋而戰敗,瀋陽、遼陽先後淪陷,建奴占領了遼東大部,明軍退守到以重鎮廣寧為中心的遼西地區。兵烽所及,毛文龍的親屬1百多人被建奴殺害。

  這時,遼東巡撫王化貞招募勇士,前往建奴後方活動,毛文龍集國讎家恨1身,慨然應募,被實授練兵游擊。

  7月初,毛文龍率1百97名死士出發,深入敵後,先收復了長山島、廣鹿島、石城島、鹿島等2千餘里沿海島嶼,擒綁建奴守島軍官胡可賓、任光先、何國用等人。

  7月十4日抵鎮江城下,探知城中建奴軍主力已出城抄殺百姓,遂暗通鎮江中軍陳良策為內應,率1百餘人夜襲之,擒努爾哈赤妻弟佟養真及其子佟豐年、其侄佟松年等,隨派陳忠等襲雙山,擒斬後金游擊繆1真等,史稱「鎮江大捷」。

  佟家是遼東大族,李成梁都要給他們3分顏面。但是,他們更喜歡跟著拿著刀子搶錢的老奴合作,畢竟掙錢哪有搶錢來得快?

  此戰後,寬奠、湯站、險山等城堡相繼歸降毛文龍,號稱「牛酒迎勞者,不下數十萬餘。」,這場1路潰敗中的勝利,使得全遼震動,建奴大恐。

  鎮江大捷是明與建奴戰爭的首勝,扭轉了1潰千里之局面,消息傳到京城,朝野相賀,明廷破格升毛文龍為副總兵。兵部左侍郎王在晉評價說:「自清、撫失陷以來,費千百萬金錢,萃十數萬兵力,不能擒其1賊。此1捷也,真為空谷之音,聞之而喜可知也。」

  御史董其昌也上奏說:「毛文龍以2百人奪鎮江,擒逆賊,獻之闕下,不費國家1把鐵、1束草、1斗糧。立此奇功,真奇俠絕倫,可以寄邊事者!如此膽略,夫豈易得?使今有3文龍,奴可擄,遼可復,永芳、養性可坐縛而釁之鼓下矣。」

  毛文龍孤軍深入敵後,是遼東巡撫王化貞所遣,而遼東經略熊廷弼與王化貞不和,互相攻擊不斷。鎮江之戰後,王化貞繞開經略衙門單獨報捷,熊廷弼更加不滿,遂上言:「文龍發之太早,致使奴恨遼人,焚戮幾盡。灰東山之心,厚南衛之毒,寒朝鮮之膽,奪西河之氣,亂3方並進之本謀,誤專遣聯絡之成算,目為奇捷,乃奇禍耳。」

  熊延弼把鎮江大捷說成是「奇禍」,但這人9這脾氣,朝中諸人都不以為意。葉向高則擔心熊延弼的話寒將士們的心,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藉故批評熊延弼上奏天啟:「臣竊謂國家費數千萬金錢,招十餘萬士卒,未嘗損奴酋之分毫,而文龍以2百人,擒斬數十,功雖難言,罪於何有?以為亂3方布置之局,則此局何時而定?以為貽遼人殺戮之禍,則前此遼人殺戮已不勝其慘,豈盡由文龍故。」

  朝中只給了毛文龍1個官帽子,還非議不斷。原因可能就是毛文龍的出身是武人,而不是進士領兵。

  鎮江大捷後,位於毛文龍後方的登萊巡撫陶郎先對朝命陽奉陰違,不發1兵1餉相援;建奴卻相當重視,先後派黃台吉、阿敏等率精兵5千人攻打鎮江。毛文龍麾下只有1百多人,孤軍難支,不得不攜軍民退入朝鮮。

  黃台吉等追擊過鴨綠江,遣使暗通義州府尹鄭遵,鄭遵經朝鮮國王李琿的同意,與建奴聯合。朝鮮、建奴大軍合圍毛文龍部於林畔,毛文龍率部進行了激烈抵抗,1日7戰,殺傷相當,彼此戰損相差無幾。

  建奴損失不起……

  於是退兵。明將丁文禮、呂世舉等犧牲,但1百97名追隨毛文龍深入敵後的勇士,如尚學禮、王輔、張盤、尤景和、王承鸞、陳忠、時可達等,很多在惡戰後倖存,並成為毛文龍開鎮東江的核心力量。

  林畔之戰後,毛文龍以皮島、鐵山及寬靉山區為根據地,招募難民,以老弱者屯種,精壯者為兵,從無到有,逐漸發展成1支海外勁旅。天啟2年6月,明廷正式任命毛文龍為平遼將軍總兵官,掛征虜前將軍印,開鎮東江。天啟3年2月,加都督僉事銜,賜尚方劍。

  如果沒有朱弘昭的到來,再過1年老奴扛不住,會遣使與毛文龍議和,結果人被綁到京師,毛文龍進位左都督,拿到了武人最高的軍職。

  東江鎮建立後,毛文龍1面招撫因戰火而流離失所的遼東百姓,前後接濟安置數十萬人。1面遣將4出,不斷深入建奴腹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逐漸成為後金大患。

  對於東江鎮的作用,王在晉在遼東經略任上曾奏言:「今有毛文龍在焉,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者也。《兵法》:『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憑鴨綠之險,居隔江之近,文龍得其所矣。奴欲長驅而肘腋之間有蠆毒焉,奴1動而毒發,屢攻之而不能去其毒,其天意留之以制奴之死命者乎?……奴之畏文龍甚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