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目標是朝鮮
2023-12-17 18:06:28 作者: 孤君道
說真的,這些蒙古騎兵圍城時的手段,讓菅典標1度以為他們在玩驕敵之計,幾次小股騎兵交手,菅典標終於確認,如齊王說的那樣,蒙古人真的不行了。
傳統的塞外蒙古已經朱元璋父子做掉了,完全可以用犁庭掃穴來形容。現在的蒙古多是西遷後的蒙古再次東遷回來形成的,準確來說是在西邊扎不住腳跑回來了。
以前大家相互比爛,有著騎兵優勢的蒙古人還能挽回點成吉思汗子孫的榮耀。現在明軍上下秣兵歷馬,1玩兒真格的,對比之下,內部思想混亂的蒙古9顯得退步了,大跨步退步。
不是蒙古退步,而是宣大邊軍的戰鬥力回復了,這9造成了奇怪的北線戰場。
至於東線戰場,張礴1口氣吞掉1個牛錄,讓老奴心疼的掉眼淚。
老奴也不容易啊,按照後世官方的說法,這位以十3具鎧甲起家,跟著李成梁混了十幾年才攢下4個牛錄的兵力,也就是最初的4旗。
混了1輩子,8旗現在每旗2多個牛錄,多的近萬人,少的67千人,滿打滿算6萬多人,近2百個牛錄,這1眨眼的功夫,稀里糊塗就被明軍吃掉1個牛錄,這相當於什麼?
相當於偉大的後金汗國,千分之5的兵力報銷了!
如果明軍再這麼來幾回,1個月1回,老奴也撐不住啊!他有多少血這樣淌?根本扛不住!
於是老奴很果斷的派紅旗、黃旗、藍旗3旗兩萬多人,由代善、黃台吉、莽古爾泰率領去抄擊插部,在科爾沁部、內喀爾喀部的配合下,註定老奴會滿載而歸。
盟約?那是什麼東西?有糧食重要?
老奴在朝蒙古人下手,朱弘昭也開始動手。
在徐州訓練半個月的西南赴遼軍1分為2,由熊延弼領軍,率領西南3萬狼兵和1萬川兵,總共4萬人朝登州城移動。
其中有秦良玉、秦民屏、馬祥麟6千白杆兵,安邦彥、奢崇明等一幫造反骨幹悍將兩萬人,還有其他土司狼兵4千,風風火火朝著登州城移動。
在那裡,西南赴遼軍將會與登萊軍餘部混編為6萬大軍,以熊延弼為主將、秦良玉副將,監軍徐從治,組成東線中路奇襲大軍。
東江鎮的毛文龍在朝鮮如同混世魔王,他隱隱揣摩到齊王的意思,故而行事毫無顧忌,在朝鮮各種勒索糧餉,將自己的3萬東江兵餵的飽飽的,在義州、鐵山、皮島、獐子島組成1條防禦圈,死死釘在建奴和朝鮮人之間。
隨著對朝鮮軍力的調查完成,軍機處上下已經對朝鮮僕從軍的戰鬥力失去了興趣。朱弘昭準備調遼鎮兵備道員袁崇煥去朝鮮,去朝鮮做總督!
毛文龍這個粗人都能領會他的意思,別說聰明絕頂的袁崇煥。說不好,朝鮮這塊土地還能收回來。派姓袁的收回朝鮮屬國為行省,也算是響應歷史的號召。
擔心朝鮮人倒向建奴,毛文龍加大力度搜刮,完全不怕朝鮮人翻臉。他的東路偏師的任務取消,他的任務就是釘在義州和皮島,等著朝廷收拾了建奴,再收拾朝鮮。
說真的,毛大帥對朝鮮1點好感都沒有。老子帶著東江子弟兵幫你們1群雜碎守國門,還扣皮的連糧食不肯給足。當面笑呵呵對你彎躬屈膝,轉身9去朝廷打小報告,你說毛大帥對這群鳥人會不會覺得爽快?
每次配合作戰,拖後腿倒是在行。唔……戰前拍著胸脯打保票也是很在行的。
從法理上來說,撤換裁汰朝鮮國王完全能說的過去,畢竟朝鮮王只是大明冊封的藩王,級別上還只是郡王1級。
朱弘昭的齊州齊國,在法理來說和朝鮮沒什麼不同,也是封建的藩國,是大明的藩屬。法理是法理,有時候做不得真。但要來真的,朝廷誰能擋住朱弘昭在山東割據?朝鮮又有什麼能力來抗拒?
再說,朝鮮奉行的是儒家『事大主義』,即以小事大,縮起頭來過自己的小日子。但整個國家兵力不到3萬,將國防安全都壓在明國肩上,這個國家除了對明國增加1點臉面外,還有什麼用處?
萬曆幫朝鮮人趕走豐臣秀吉徵朝大軍,國庫都打光了,朝鮮有什麼表示?
要記住,朝鮮已經被滅國了,而是赴朝軍打走倭人重新復立了這個國家。當時朝中就有將朝鮮劃入朝廷直轄的思想,只是不占主流,讓朝鮮人白白撿了1個大便宜。
再說,現在的朝鮮人中下層並不抗拒合併到宗主上國,那樣反倒會使他們獲得科考的機會。至於高層,雞窩的雞頭那也是頭,怎麼可能樂意讓朝鮮併入大明版籍?
對付這些人,是髒活,朱弘昭準備逼著袁崇煥來干。這種事情當時看起來是髒活,時間久了沒人會去管當年發生過什麼,只會知道袁總督讓朝鮮併入了大明版籍!
以袁崇煥的聰明,其中得失自然看的清楚。
「朝鮮必須拿回來!」
在武英殿朱弘昭的聲音在迴蕩,軍機處名義上的掌印史繼偕垂眉順目,毫無反應。他腦袋上掛著太子太師,上次廷議後,他又多了個太子太保榮譽頭銜。
所以當泥偶,這位老頭兒當的很滋滋有味。
翻1下史書,誰都知道朝鮮這塊地漢唐之際9歸屬中央管理過,只是朱元璋有過那麼幾句話,被崔景榮抬了出來:「太祖有言,朝鮮乃是不征之國。」
「不是征伐,而是收回來!朝鮮百姓久慕我大明文化,那李氏不過是逆元餘孽乘機作亂,行那黃袍加身之逆事,才有朝日鮮聞之國。壬辰之戰,我大明國庫告罄,那朝鮮又是怎麼回報我大明的?」
這種吞併藩屬的事情實在是不光彩,但絕對是有利於後人以及自己後世名譽的,崔景榮反對態度並不堅決,但場面要做,扭頭去看徐光啟。
徐光啟深受西方文化感染,笑道:「下官贊成齊王之策,只是朝鮮撤藩1事事關重大,還需緩步慢行。建奴戰事不定,貿然處理朝鮮,有礙戰局進度。」
朱弘昭緩緩點頭,扭頭看向楊肇基和王威,這兩個人當中王威去過朝鮮。他這人唯一的優勢就是資歷深,萬曆3大征能去的地方都去過。
王威抱拳道:「昔年劉帥曾說,說是朝鮮人表里不1,不值得信任。留著,只會是個麻煩。咱沒啥本事,只覺得劉帥說的有道理。」
楊肇基見該表態的都表態了,至於史繼偕完全可以忽略,輕咳兩聲道:「朝鮮人兩次擅自更替國君,無視我大明宗主法度,確實該教訓教訓。不妨先派遣官員督政朝鮮,待時局穩定再做處理不遲。」
在座諸人基本上都是無黨派人氏,朱弘昭看向史繼偕抱拳道:「此事關乎國朝邊境是否平靖,再者將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建奴之變,當初誰能預見?今日,我等誰又能保證朝鮮不會成為第2個建奴?」
「咱能做的就是給子孫留下1個大大的疆土,增加他們生存的本錢。故而此事關係到後世子孫,我等豈能憐惜羽翼光潔而為子孫留下禍根?」
「我軍機處不可只顧眼前戰事,更要預防將來的戰事。做到不戰而勝,才是軍機處存在的意義之1。老大人精於政事,老於筆墨自有成竹在胸,此事9託付於老大人操筆。」
史繼偕睜眼含笑,連稱過獎了,將寫奏摺的事情承包下去。
這的確是1個刷名望的好事情,有的只是當時罵名,而在後世,絕對是一片讚揚!
這封奏摺,天啟皇帝那裡不是問題,干翻蒙古和建奴,也就是收復失土,不值得大書特書。而將朝鮮併入版籍,則是真正意義上的開疆擴土。
天啟受不了這個誘惑,至於朝臣,將朝鮮併入版圖,這9意味著又平白多出1堆官帽子,人人都有機會升官。
為了防止保守的東林黨非議反對,朱弘昭直接提議,派遣東林黨的袁崇煥9近赴遼,提為右僉都御史、朝鮮總督隸屬於薊遼督師孫承宗麾下。
誰都知道,第1任總督肯定坐不穩,原朝鮮貴族必然會鬧事。這首任總督必須握著刀子才能坐穩,做髒活就有髒活的好處,比如這些朝鮮貴族攢下的家底……
他相信,袁崇煥無法拒絕這個名利雙收的好事情,在遼鎮帶兵殺人與在朝鮮帶兵殺人,沒什麼區別。最大的區別就是後者的名利收入更高,還能直接升3級!
這個好處朱弘昭準備單獨給東林,不是因為他們勢力最大,而是因為東林喜歡吃獨食。東林人不會放棄朝鮮這塊的收入,朝鮮很窮,朝鮮的稀罕物可不少。只要開商路,這裡就是個源源產出的大金礦!
而且朝鮮總督手握軍政大權,這對東林的誘惑是致命的。1個小小的兵備道員戰後撈得軍功多,還是總督撈得軍功多?
朱弘昭的這份大禮,完全能將此時名不經傳的小人物袁崇煥1舉抬到重臣的行列,直接增加東林的實力,他們如何能拒絕?
其他各黨,會安心看著袁崇煥獨吃這枚9轉仙丹?
這封奏摺送到文淵閣,當即引發激烈爭吵。
他們沒有為通過的問題而爭吵,而是為朝鮮總督的人選吵起來了。
浙黨認為楊鎬在朝鮮工作過,有群眾基礎,資歷夠深,是當朝鮮總督的不2人選。
楚黨則推出熊延弼,理由是老熊處置手段果斷,能很好的壓住朝鮮,不使其反覆。
就連新齊黨,也吃不到葡萄跟著起鬨,推舉右僉都御史鍾羽正為朝鮮總督,宣示新齊黨的存在感。
首次,因為朱弘昭有目的投出去巨大魚餌,上下1心奉公的朝廷,又吵了起來。見他們本性畢露,朱弘昭鬆了1口氣,旁觀的天啟也送了1口氣。
只要你們沒有抱團走在一起,那一切都還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