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大明宗室 > 第208章 朝議

第208章 朝議

2023-12-17 18:06:28 作者: 孤君道
  搓搓手,天啟問:「軍機處那事怎樣了?」

  「見縫插針,各取所需。已被臣弟弄妥當了,朝議時能通過。」

  輕呼1口氣,天啟又有些不喜歡朱弘昭冷淡的態度,低頭看看,見朱弘昭右拳因為錘打台階而破裂淌血,只能感嘆一聲這傢伙就是重親情,可就是脾氣燥了些。

  想想也正常,朱弘昭是帶兵走上來的,能有好脾氣才是一件怪事。

  而朱弘昭的戰場軍紀是出了名的不留後路,如果1味的仁慈厚道,可能戰事緊迫時,極有可能被自己人砍了。

  想了又想,氣氛冷了一些,天啟強笑道:「去勸勸皇后,讓她保重身體。這事是朕疏忽了,會給皇后1個交待。」

  「皇兄……算了,還是臣弟去勸勸。」

  朱弘昭將尚方劍掛在腰上,的留了1個無奈的背影給天啟,1步1搖,仿佛有氣無力的進了坤寧宮。

  天啟知道他想說什麼,有些慶幸朱弘昭沒有說出來,否則兩人都不好下台。

  客氏的存在,對內外宮廷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情。

  坤寧宮內,朱弘昭晃蕩1圈,在書架上取下1枚短笛,濕潤唇角後,吹奏節奏歡快的《茉莉花》,曹少欽跟隨入殿,守在殿門。

  曲調吹完,朱弘昭坐在床榻旁,對著張嫣露出1個微笑,輕語道:「沒事了,我會給她1個教訓,讓她知道這天下是姓朱的。」

  抬頭見朱弘昭皮開肉綻的左拳,張嫣微微1嘆:「你這又是何必?你動了她,老魏會和你拼命,皇帝那頭你也9別指望了。誰都讓他為難,他只會兩不相幫。」

  「老魏不足為慮,除了皇兄,在宮裡我誰都不怕。好好休養,我在兩廣派了不少人手,過段時間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新鮮水果送抵京師。到時候釀成果酒,為你和孩子慶祝之用。」

  相互凝望著,朱弘昭拉起張嫣的手,腦袋貼在張嫣腹部,靜靜聽著,張嫣1手撫著朱弘昭發間,安詳閉眼。

  另1頭老魏氣急敗壞找到客氏,客氏只是1瞪眼,老魏9慫了。很沒節操地說了句以後這種事最好通知他一起做,那樣才能萬無1失……

  6月2,朝議。

  各方人馬齊聚,齊楚浙3黨都認為自己有得賺。

  老齊黨基本上就是換了1張人皮,成了新齊黨。雖然叫做新齊黨,實際上與齊王朱弘昭沒有1點瓜葛,他們只是想借著齊王的威名保證自己地位穩固而已。

  而且,勢力比以往更強大,除了齊魯官員外,還有兩淮、河南東部的官員加入這個組織。他們與齊王沒有聯繫,但也不會跳出來找齊王的茬子,否則他們新齊黨的帽子就是1個笑話。

  百官入皇極殿,更多低品級的官員就在殿外排列,密密麻麻一直排到皇極門之外。

  每次朝議,只會處置3類事,1類是遺留至今難以決斷的,1類是提前上的摺子,1類是現場上交的奏摺。

  兩班文武大臣分列,正中擺著1張大椅朝西,朱弘昭手按劍柄閉目假寐。

  1封封的奏摺悄然無息間送到皇帝案前,1個個御史都不敢炸毛,他們都在彈劾齊王在西南做的糊塗事,決心要找回場子。但1個個閉嘴不說話,生怕招來齊王記恨。

  「臣兵科都給事中楊漣有本要奏,齊王招降西南有功社稷,卻以1己之私怨殘殺貴州總兵張彥芳,都司黃運清,反正土司安效良等人。張部士卒、安效良所部3萬餘人抄襲水西安氏之大方,卻被齊王斬殺殆盡,臣聞之驚駭莫名。」

  雙手舉著奏摺,楊漣昂首嚴詞:「1方總兵重將,齊王不問朝廷而擅殺,此風不可長;京師百姓多有議論,言是齊王貪功臨陣屈殺張彥芳等人,若傳播開來,有損朝廷嚴明;而不懲戒齊王,邊將如何能安心戰事?」

  1名少監接過奏章,送到天啟手中。

  對於楊漣,天啟是尊敬的,認真看完奏章,在天啟看來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放下奏摺道:「此事稍後再議,諸卿也知韃、虜分向入寇。昔年有遼東大敗,繼而有瀋陽、遼陽之失,乃至廣寧大敗,山海關以外疆土不復朝廷所有。若非孫閣老力挽狂瀾,還不知局勢會敗壞到何等地步。」

  「臣等無能。」

  滿朝文武跪拜,朱弘昭端坐,嘴角翹著滿是不屑。要不是你們這幫傢伙來回爭遼鎮兵權和相互下絆子,遼鎮哪會淪落到這番地步?

  天啟繼續道:「去歲初春,貴州奢安造亂,叛軍1度占據川東、貴州全境。若非朱燮元、秦良玉守成都有力,貴陽軍民全城死節,恐怕西南戰事必將糜爛為遼鎮第2。」

  「夏,山東聞香賊造反行逆,孔孟府裔遭難,徐逆所部叛軍1度高達十八萬,截斷運河令京中震怖。山東巡撫趙彥大意兵敗,落於賊手。山東勢態糜爛,齊王戴孝征戎,橫掃濟南府叛軍,又盪滅招降叛軍十餘萬,功不可沒。」

  「今年,齊王與信王趕赴西南平叛,兩月而定。西南戰事平息,得銳卒十萬。而韃、虜聯合犯邊,前仇舊恨,朕欲以老奴、林丹汗1決勝負。遂納齊王之諫,統合朝中知兵大員設立軍機處,諸卿看看。」

  兩名身著麒麟服的少監各抱1迭謄抄副本,對著內閣、科道官與其後的文武大員。

  朝中列班的武臣,不乏目不識丁者,翻著奏摺看了看,低聲詢問,得來的是同伴的喜悅回復。

  軍機處的設立,得利最大的不是各黨,而是他們這些地位窘迫的武人。

  軍機處7名大臣,其中有3人由5軍都督府都督充任,他們大權旁落,甚至5軍都督府的都督官職都成了加職,還沒有數量限制的加職,類似勛散職。

  現在,隨著軍機處設立,5軍都督府的都督們,則會迎來新的高峰,最起碼可以挽回此時尷尬的地位,能和文臣平起平坐。

  這些武人1個個激動的難以言表,卻都在等文臣們發言。如果是明初的武將,現在早9跳起來大罵,罵軍機處讓文人挑頭,會延誤軍國大事。至於現在的武將,已經被閹割的非常乖巧,非常的懂規矩。

  5軍都督府,明初都督以公、侯、伯為之,可參與軍國大事;後來以公、侯、伯署理府事,像個管家一樣管府里的事情,至於各地隸屬的衛所,他們無權插手,真正管事的是都督同知和僉事。

  就像衛所制敗壞一樣,千戶、衛指揮什麼的,除了在邊鎮還有1點點權力。而內省,毫無意外,都是衛僉事、所僉事等文職工作署理民政工作。至於軍事,只能靠演化成大地主的衛所千戶、衛指揮的家丁充任。

  軍機處首腦是武英殿大學士,副手是兵部尚書,可這兩個職位都掛在崔景榮頭上,老頭兒非常自覺的打起了馬前卒,大讚軍機處之妙,並願意讓出1職,讓朝廷裁斷。

  禮部右侍郎徐光啟也緊隨其後,抱著牙牌先後對皇帝和齊王行禮:「臣惶恐,臣素不知兵事,若為軍機大臣,難免生疏誤事。」

  他在朝中的地位非常的尷尬,他是松江府上海縣人,利益上、感情上與東林黨有著共同基礎,兩者關係也是親密的。可他思想又十分開放,被利瑪竇揮舞的西方典籍砸暈,洗禮入了天主教,教名保祿。

  因為入教1事,徐光啟與各黨關係不睦。朝中就是那樣,非此必彼,沒有中立黨派。無黨派人氏兩頭不討好,被先後打壓出局,或者干一些無關輕重的職務。

  萬曆47年,徐光啟以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監察御史的新官銜督練新軍。他以:『用兵之道,全在選練;選需實選,練需實練』這十6字為練兵方針,注重兵員選拔與訓練,深得戚繼光兵法精髓。

  這這期間他寫了各種軍事方面的奏疏、條令、陣法等等,後來大都由他自選編入《徐氏庖言》1書之中。但是由於財政拮据、議臣掣肘等原因,練兵計劃並不順利,徐光啟也因操勞過度,於天啟元年3月上疏回天津「養病」。

  當年6月遼東兵敗,又奉召入京,但終因製造兵器和練兵計劃不能如願,十2月再次辭歸天津。

  朱弘昭抱拳道:「徐侍郎何必推辭,侍郎在河南操練新軍1事本王亦有耳聞,與本王兵法頗有神似之處。國事當頭,徐侍郎正該1展胸中才華,切莫推辭。」

  葉向高抱著牙牌笑說:「此戰關乎國朝邊境數年安穩,我等自當全力以赴。朝廷有所需,豈能畏而避之?」

  沒錯,徐光啟還是不信任這1戰能勝,他覺得齊王親自出徵才有勝利的可能,若讓其他人前去督軍,內部矛盾重重難以調解,是個大麻煩。

  葉向高的意思很明白了,對此徐光啟只能應下,入班。

  4名文臣充任的軍機大臣,以史繼偕改任武英殿大學士統領軍機處,掛內閣,兵部尚書銜的孫承宗在前線缺職,由徐光啟接替,正牌兵部尚書崔景榮為副手,第4則是登萊巡撫袁可立。

  3名由都督府充任軍機大臣的,分別是齊王、左軍左都督朱弘昭;中軍右都督王威、右軍左都督楊肇基。

  5名參議,楊鎬、熊延弼、王化貞這3名罪臣毫無意外的補上去,另外兩個是山東赴遼軍主將孫傳庭、山東赴遼軍監軍李邦華。

  其中,楊肇基、熊延弼、孫傳庭、袁可立、李邦華與齊王的關係自不必說,而王威是王朴的老子,也是站在齊王這邊的。他兒子就在宣府鎮當副將,他不給齊王面子,他兒子王朴在宣府也別想過好日子。

  那何沖連林丹汗的女人都敢搶,收拾他兒子王朴,也是勾勾手指頭的事情。

  所以,整個軍機處7名大臣,5名參議,被齊王拿走了7個。軍機處首腦史繼偕又是個和泥的,故而,軍機處已被朱弘昭掌握。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