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讓兵權
2023-12-17 18:06:28 作者: 孤君道
皇極殿內,齊王朱弘昭收拾完倪文煥,斜眼打量著李邦華,笑吟吟道:「若本王沒記錯,山東歷城時山東3司官員暫時歸於本王麾下齊心協力破了濟南府香賊。李大人當時還專司本王麾下大軍糧秣供應,深受本王器重。鄒縣鏖戰,多賴李大人坐鎮歷城籌糧有功,本王還寫書信道謝。」
「而李大人回信表示本王治軍嚴謹有武毅戚公遺風,欲在本王麾下監軍。」
看著臉色漸變的李邦華,朱弘昭又看看其他大臣,沒幾個認識的:「而布政使徐大人,當時提督山東諸軍。坐鎮楊肇基、周世錫聯營,多次因楊周2部軍卒逃營投奔於本王麾下而與本王起了齷齪。戰後,徐大人設宴親來下帖,本王拒之不見。這本王與徐大人關係莫逆,又如何說起?」
當時山東官員都想跟著軍功,朱弘昭兵少,9投奔到楊肇基、徐從治麾下。隨著楊肇基率周世錫、楊國棟進攻接連受挫,而朱弘昭與輪轉將軍孔26日日陣戰,每日皆勝。那批1到鄒縣9散了的官員尤其悔恨,都想回到朱弘昭麾下做個臨時職務分薄軍功。討厭他們的反覆,朱弘昭理都不理。
李邦華運氣好,1抵達鄒縣又被徐從治打發到歷城籌集山東物資人力,並沒有直接和朱弘昭撕破臉皮。在歷城發軍糧,優先保證朱弘昭所部,為的就是戰後朱弘昭能提點他一番。
沒想到朱弘昭給他定了1個籌糧有功的軍功,戰後回京述職升賞,這李邦華當即9翻臉了!
孔孟兩府先後被破被大肆屠戮,山東官員為求自保向戰鬥力最強的朱弘昭示好也在情理之中。朝中官員也理解,但此刻不會有人跳出來為李邦華說話。
因為齊王在山東時與徐從治關係不算好,更何況那時候朱弘昭只是樂安侯,左都督府都督同知,並不是藩王。
李邦華硬著脖子抱著牙牌,昂首看著天啟皇帝:「齊王殿下所言是實,但臣所顧忌者乃是齊王與徐大人有同袍奮戰之情誼。而齊王於山東威望高隆,民間眾口傳揚。齊王麾下又有十萬大軍,山東無人能節制。故而為齊王計,為社稷安穩計,臣請奪徐從治布政使之職,另遣他用;並剝奪齊王都督之職,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可笑!哈哈!啊哈哈哈哈!當真可笑!」
朱弘昭指著李邦華鼻子,目光死死瞪著:「你以為本王喜歡這十萬軍隊?你以為本王喜歡在孝期帶著家丁僕從征戰?本王說過了,本王恨你們這些當官的沒本事!」
當即1名年青御史抱著牙牌昂揚出列,高聲道:「臣彈劾齊王殿前咆哮,有失皇家體統,有失朝廷法度威儀。」
「臣彈劾齊王言語藐視朝廷威嚴,中傷滿朝臣心。」
第3名站出來的御史,正是被朱弘昭收拾的倪文煥:「齊王惡語欺辱臣等,請陛下廷杖齊王,以慰文武之心。」
朱弘昭1瞪,倪文煥脖子1縮,顫音道:「陛下要為臣做主啊,齊王殿下對臣惡意昭然。不予懲戒,齊王驕橫日長,如何能為朝廷棟樑?」
這是朱弘昭與文官的第1次交鋒,和他們的急先鋒言官們打擂台。言官們有特權,打不得,罵不得。他們更喜歡朱弘昭揮舞拳頭打的他們鼻青臉腫,這樣他們不畏強權的名聲就有了,更會逼著皇帝不得不懲處齊王。
「臣弟不認為說錯了什麼,但殿前咆哮有失朝禮。」
對於牛皮糖一樣的御史言官,朱弘昭根本不會去和他們講道理,乾脆認罰。即使屁股挨板子,殿外錦衣衛親軍誰敢用力氣打?場面活而已,他損落的只是顏面而已。
看著天啟,朱弘昭繼續說:「在挨板子前,請皇兄容臣弟講完肺腑之言。」
天啟臉上浮現微笑:「准。既然齊王認錯,那就懲戒十棍。」
目光掃視台下諸官,天啟笑眯眯的目光落在3名跳出來的御史身上:「如此,3位愛卿覺得可能撫慰諸卿之心?」
這時候首輔葉向高輕咳兩聲,抱著牙牌神色寬容祥和:「齊王年幼初次於殿前問答,其本性淳樸率性,陛下9寬容1回。陛下要做明君,臣等也是想做流傳千古之名臣。若齊王指點出臣等疏漏,臣等自當勤勉。」
「多謝閣老大人厚愛,是小王唐突了。但先王教導,治國難,治軍易。不論治國治軍治民,首在功過分明。小王在軍中與士卒同受軍法監督,在朝中哪能因年幼而免於責難?傳出去,麾下將士必會笑話小王沒擔當。所以……」
朱弘昭轉身對天啟抱拳:「長兄如父,皇兄又是天子,皇兄責罰臣弟,臣弟心服口服。」
「難得齊王通達,既然齊王認罰,朕只好辜負了葉卿好意。」
葉向高謙和1笑,連稱不敢,抱著牙牌入班。
朱弘昭深吸1口氣,對李邦華抱拳道:「本王也知李大人是能臣,但有些話刺耳,若說的不對,李大人不妨1笑了之。」
「齊王殿下請講。」
「是這樣的,先從聞香教說起。聞香教之所以起事造反,原因無非3點,第1是百姓生活貧苦,除了各種徵稅,下面胥吏貪婪奸猾,常常借收稅之際訛詐欺凌百姓,私造名目花樣繁多。百姓又不知朝廷稅法,又畏於衙門手段,賣兒賣女也要繳清各稅。」
「本王自幼生活於民間,自知生活貧苦只是暫時的,忍忍還是能過去的。所以貧困不可怕,可怕的是百姓看不到富足、哪怕是吃飽肚子的希望。這1點,地方官員受胥吏蒙蔽,或故作不知無視百姓水火才是根由。說到底,升官發財是千古不變,普遍人心的道理。官員們能安穩升官,能收受胥吏、士紳諸多孝敬,自然會向著這些人說話。」
「第2點,絕望的百姓活不下去,活下去還是這樣貧困的生活,早晚要餓死受欺凌,他們的子孫也是同樣的命運。他們自然會不滿,會忿恨父母官不顧他們死活。官員是朝廷選拔派用,積怨已久,他們自然怨恨朝廷。」
死死盯著李邦華,朱弘昭吐字如鐵。
「這第3點才是徐逆有賊性反心。但造反大逆不是1個人能完成的。山東百姓十年內兩次大旱,地方官員屢次不報坐看徐逆發糧收買人心,才是造成徐逆行造反大逆,無知百姓雲集,扶老攜幼參與大逆的根本原因。」
「所以本王恨你們不作為,擔心上報後丟了官帽子,而吃飽自己的肚子坐看百姓陷於水火之中!」兩步走到李邦華面前朱弘昭咆哮著,細目瞪圓寒光閃閃,宣洩著內心積壓已久的忿恨,抬起手想拎住李邦華衣領,手伸到1半停下,朱弘昭悻悻1笑:「抱歉,氣血澎湃難以自矜,險些嚇著李大人,還望包容。」
李邦華確實被朱弘昭氣勢嚇著了,他在山東沒少見朱弘昭1邊飲酒,1邊揮手處決無能官吏或悍賊。
「其實殿中諸位大人心裡亮堂,百姓能吃飽肚子是不會從逆造反的。所以面對造反作亂的百姓,本王希望的是諸位能吸取教訓,莫要1味的責怪從賊百姓不知聖人教化、朝廷恩德。至於那山東十萬大軍,說出來對本王來說就是1個笑話!」
「他們只信任本王會既往不咎給他們1個從新改過的機會,為何不去信任他們的父母官?因為這些父母官辜負了朝廷的期望,不把朝廷的子民當子民看。而是當成了牲畜羊羔,還是那種只產奶不吃草的羊羔!」
「這十萬大軍,衣甲不齊,能算什麼大軍!哪位大人若有信心治理好這些從良的百姓,本王雙手奉上!本王齊王府有齊州賦稅,可今、明兩年齊州免稅,本王拿什麼養這十萬人,加上家屬足足45萬之眾!」
「山東新任巡撫王惟儉1來山東就要罷停登萊軍戶口糧,他想逼著本王變賣齊王府贍養這些從良百姓,還是想逼反這些從良百姓?實不相瞞,魯王爺爺曾因本王救援茲陽,與魯藩諸郡王拿出8萬兩銀子酬謝,都已被本王發放軍餉,購買糧秣諸物資。缺口尚有3萬兩,都是從樂安商會籌借的!諸位若不信,可去詢問這些商會首腦,蓋著本王諸印的欠條就在他們手裡握著!」
朱弘昭聲音低沉含著憤怒,他對贓款處理的非常乾淨,除了給皇帝的,餘下的9成都埋在地下。
在他的目光下,李邦華垂目俯首片刻,又抬頭對天啟皇帝,目光炯炯道:「啟稟陛下,臣願接替齊王殿下,督練登萊衛所軍。」
天啟皇帝沉吟,心中只是暗嘆一聲,這齊王玩過頭了。對於山東這些見過陣仗的士兵,天啟是不樂意交給文臣的。齊王統率著雖然有隱患,可好歹還是聽他皇帝的。
朱弘昭轉身抱拳:「既然李大人有此雄心壯志,陛下9答應李大人。臣弟領著這些兵馬,又身在宮中,1時有個變動也處理不及。」
去年李邦華曾經上奏摺指出京營種種弊端,被天啟派下去核實京營兵馬。李邦華做的頗有成效,這也是李邦華的底氣所在。
京營存在了多少時間,他李邦華才有多大歲數?京營每隔幾十年就要徹查一遍核實兵額,京營上下應付上級的手段繁多。所以去年李邦華徹查整飭京營,班軍由十萬額餉降回6萬多,可李邦華1去山東,這京營還會有6萬人?
反正滿朝文武,包括天子都認為現在京營兵馬是可堪1用的,因為剛剛整頓過……
其他大臣旁觀,一些人摸不清朱弘昭玩的是什麼路數。
原因很簡單,這十萬衛所軍上上下下已經被朱弘昭的人控制了,表面有齊王府家將家兵,私底下有派入賊軍埋下去的釘子。兩撥人都是熟識,還常常鬧些彆扭迷惑他人。
底層軍卒又信任朱弘昭,隨著他被封為齊王,這些人的信任會演變成信賴,甚至是依賴。這個過程需要時間,所以朱弘昭要把這些人交出去,讓他們體驗1下失去他的感受。
有了對比,這些降卒才會對他徹底歸心。
所以讓出去,讓這些文臣督練。也能很好的鍛鍊衛所軍將校,讓他們在李邦華手段下儘快成熟起來。只要登萊衛所軍團結1心抱成1團,他在一旁監督著,上下合力,中間李邦華能有什麼偷天手段?
李邦華敢玩兒硬的,那就是逼反從良降軍的罪魁禍首。玩兒軟的,他1沒威望2沒金銀手裡只有官帽子,但他敢大肆撤換原有將校?
除非他有大筆的銀子撒出去,似乎李邦華確實有這筆銀子,只是現在握在朱弘昭手裡。所以兵讓出去,銀子絕不能讓出去。
讓李邦華拿著他的銀子,再收買他的兵馬,這是個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