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回 陷陣之士
2023-12-17 02:26:54 作者: 狂生爾
十二萬大軍在三萬水師的護送之下,在壓下了柴桑口之後,順大江而下,不數日,就兵臨丹陽郡。
先一步下得大船的,確是高順的先鋒陷陣營。
八千陷陣營將士,此刻,就這般在這大江邊上,一字兒排開來,這一份殺氣,雖然只是為高順初創,但確已經可見得這一支大軍的精銳。
當初高順不管是在并州丁原帳下,還是在董卓帳下,亦或者是在呂布帳下,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手中皆是以騎兵為主。
畢竟來說,不認旨丁原的并州,還是涼州的董卓,他們所生活的環境,都是一個產馬之地,乃是正經的騎卒場地,他們帳下的兵馬,自然是以騎兵為主的。
然而高順,他確實是一位正經的步戰大將。
所以,很自然的,高順雖然能力出眾,但確並不能夠得到重用。
而自高順隨著陳宮,張遼他們投靠於荊州蘇策之後,在荊州這種地方,步卒,確成為了主流。
而對於高順來說,他那聞名天下的陷陣營,亦是在荊州,得到了切實的實施。
因為,高順他所選的兵馬,確正是那五溪蠻中的蠻族精兵。
這話說來卻也算是緣份,當高順,張遼二人接了蘇策將令去整軍的時候,這高順入了荊州大營之後,只一眼,便相中了那荊州里已經被蘇策招攬了許多的地蠻精兵。
地蠻精兵是什麼?是天下步卒里的精銳,是整個南方里數一數二的精銳,是可以比肩于丹陽精兵的精銳,以北方之士卒普遍高大力猛的特點,南方的士卒常有鬥不過北方士卒之事,然而,地蠻精兵卻是個例外,在這南方,這地蠻兵,卻是唯一夥能與北方那種高大威猛的的士卒斗個平分秋色的軍種。
這得從蠻族人他們的生活環境上說起。
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同樣可以造就一個人的體格,性格等等。
如涼州鐵騎,他們就是以勇猛好鬥而著稱,因為在涼州那種胡漢雜居的地方,涼州人,他們的身體內早就已經充滿了胡人的血性與野蠻,因為你如果沒有了血性,沒有野蠻那你就會被別的胡人打死,欺辱而死。
所以,是一個環境而逼迫得他們變得如此,他們不得不如此。
而五溪蠻們,他們自小就生活在山林之中,自小就以山林中的野獸為伍。十二三歲就要獨自入山以狩獵。
常年靠著劣質的武器與那些生猛的野獸搏殺,這造就了這些五溪蠻們那強大的體魄,加上他們那強健的臂力,持久的耐力,以及旺盛的生命力和如野獸般的警覺性。
而這些,無疑都是成為一支步卒的最好條件。
然而,只所以他們會無名於世,只因著這些蠻人們不識字,不識字他們就不會懂兵法,不懂紀律,一支沒有了紀律的大軍,那麼他們就算再精銳,那也是會被一群懂得配合的綿羊給擊敗的。
但那些些被蘇策招入大軍的地蠻精兵們顯然不會如此,早在蘇策任武陵太守之時,蘇策就著沙摩柯領八千地蠻精兵入了武陵城,而當時,這八千所謂的地蠻精兵,確幾乎都是十二三歲,可塑性非常強的蠻族兒童。
當時,蘇策就著鄧芝,董和,來敏他們三人輪流去施教這些蠻族少年們識字,懂禮,遵紀,講法。
至如今,近十來年時間過去,這些當初的少年郎們,他們早已經是成為成二十朗當的壯碩青年。
而他們,不管是漢語,還是漢字,都已經能夠很熟練的運用。
他們懂軍紀,知法,守法,而就在這個時候,高順出現了。
高順只一眼,就相中了這一支有文化的地蠻精兵。復又向蘇策申請來重甲巨盾,強弓硬駑,鐵矛利戟,開始著手訓練。
每樣足足五千份,這得花去多少銀錢?蘇策暫時還沒有統計出來,可是,當聽到高順提出來他需要這些的時候,並告訴蘇策,他正準備把這些丹陽精兵單獨組成一營,號為「陷陣營」的時候,蘇策幾乎是毫不猶豫的同意了高順的要求。
這可不是原本史上那區區八百「陷陣」之士,這是足足八千眾。
蘇策不敢想像,當這一支號稱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攻堅之王,步卒第一陣的「陷陣營」出現於這方天地之後,將又會是怎樣的一個場景。
然而,這些現在已經都不在重要了,因為,蘇策知道,這一支鐵軍,將只屬於他蘇策一個人的,這是一支利矛,一支能刺破這方天地的利矛。
而這一支利矛,正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說,蘇策還會有什麼好擔心的,還有什麼好想的。等著他煉好,再大大方方的讓他上戰陣上去顯威,去揚名利萬就是唄。
因為有了蘇策的配合,這軍隊方面,自然是沒有多大的問題,而自有張遼,高順二人再把持著,蘇策亦是放上了一萬個放心在裡面。
而威震天下的陷陣營,卻就這般在不經意間出現了。
而如今,這一支鐵軍,確已經是第一次的亮相于丹陽城之外。
冰冷的鎧甲,在陽光的照射之下,耀耀生輝,雪亮的長刀,鋒利的短矛,這些,都是那陷陣營的標示。
而此刻,就在這丹陽城外,八千陷陣營的將士在高順的指揮之下,此刻確已經是擺開了一個方陣,正緩步的往前面推進。
因為,在前方確正有那真正的丹陽精兵,丹陽太守吳景領著的精銳步卒,亦是緩步的列開了陣式,準備著要一舉而擊潰著蘇策的大軍。
雖然周瑜的計里,是要這吳景假意的投靠於蘇策,但是確並不是要讓吳景直接就在蘇策大軍來後就開門投降,而是要能夠儘量的拖住蘇策的腳步,或者是能夠儘量的與蘇策糾纏住。
畢竟,不管是劉備處,曹操處,還是袁術,王朗,嚴白虎處,要讓他們出兵,這都需要時間,而如今孫策所缺少的唯一的確正是時間問題,孫策自然是讓吳景處能拖,那就多拖一段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