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回 攣戰長沙
2023-12-17 02:26:54 作者: 狂生爾
江夏有水師相護,那孫堅手上又沒有大船,根本就攻不進江夏城去,而孫堅要攻打荊州,荊南之地將成為孫堅的唯一一條路。
而攻打長沙,將會是孫堅攻入荊州的第一戰。
這大概也屬於是所謂的英雄所見略同吧,所以,當天夜裡,黃忠幾乎是與孫堅他們想到了同一個辦法。
黃忠這邊,亦是著大將李通領著五千精兵,多徵集民夫於大營之中,詐稱三萬,留守於江夏處,而黃忠本身確是帶上本部精兵,乘著夜色,由水師大船相運,入湘水而直入長沙城內。
在荊州和江東這種水路縱橫的地方,有船相運,自然是會比陸路上要走得快的多。何況,孫堅從柴桑出來,要轉到豫章南昌,轉宜春,然後才能入得長沙郡來,如此多的路,他們就光靠著兩條腿走,哪能比得過黃忠。
所以,直到今夜,這已經是第三天夜裡了,黃忠撒下的探子,竟然還是沒有半點消息傳回來。
顯然,孫堅他還沒能夠到得長沙境內。
如此,一直等到第六天中午時分,靠近長沙城最外圍的下雋縣,才傳得來消息,昨天夜裡,下雋已經是為孫堅所攻破了。
「終於是來了。」
看著手中的戰報,黃忠是忍不住地大鬆了一口氣。
在這長沙城內蒙了五六天之久,什麼地方也不能去,更不得露面,以免為孫堅的探子所探知,這一整天蒙在屋子裡都不准出去,除了吃,就是睡,啥事兒也不能幹,這對於如黃忠,典韋他們來說,這簡直就是折磨。
但沒辦法,黃忠要做得隱敝,而不讓孫堅知道,要讓孫堅能夠輕易地入得長沙城來,黃忠得得如此。
而如今,探得這孫堅終於是入了長沙境內了,也無怪乎黃忠會如此感覺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傳令,江夏張允,著水師攻擊柴桑,擊破孫堅留守於柴桑的大營。」
「著留守江夏的李通,領上大半,一路多設旌旗,多以裹挾百姓為軍,以五千人,詐稱一萬人,大打旗號,一路往長沙而來,以迷惑孫堅。」
「另著長沙太守向朗,收縮長沙防線,以誘孫堅大軍深入長沙。」
黃忠的將令,是一條條有條不紊地傳達了下去,自有傳令兵接了將令,飛奔往江夏而去。
不說江夏留守的李通和水師張允那邊在接到了黃忠的命令,按計行事之後。
只說此時的孫堅,他自柴桑處,領著大軍,偷偷地出了柴桑,而也是很輕易地就攻入了長沙郡,疾襲於長沙下雋縣,果然,那下雋城根本就沒有半點防備,幾乎是讓孫堅毫不費力的就拿下了這個小縣。
所謂兵貴神速,孫堅的兵法謀略,也是相當的過人的,所以,孫堅的大軍只在下雋處稍做休整後,是再次領兵而出,直奔長沙羅縣,益陽而來。
只要孫堅大軍拿下羅縣,或者是益陽,那麼,下一站孫堅大軍將會是直接面對長沙郡治所臨湘。
相信,只要攻下臨湘後,長沙郡,就已經可以算是完全的落入了孫堅的手上了。
而長沙的陷入,孫堅自信,這荊南四郡之地,不出三個月,必然也會為他全部的攻了下來。
到時候,他孫堅可就是這荊南的霸主,而再不是那個受氣的吳郡太守了。
每每想到此,孫堅總是感覺自己的心情特別的舒坦。
能夠有一塊完全屬於自己的地盤,這對於孫堅來說,那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
當然,此時仿佛是老天爺都在眷顧著孫堅一般,接二連三的好消息是不斷的傳了來。
首先,那江夏水師,竟然不知道沿大江而下,直入洞庭湖,而入湘水前來長沙郡支援,反倒是過大江而直入柴桑去攻擊他孫堅留在柴桑城的虛營。
那虛營內,孫堅雖然留的大軍不多,可是也有三千餘人,何況這三千餘人都是陸上步卒,加再上他那二弟孫靜悍勇,以那水師那幫整天只能在水上漂的人,對上這三千陸上精兵,孫堅倒也不怎麼擔心。
當然,這讓孫堅開心的是,水師竟然沒來摻合這長沙的戰事。
而第二個讓孫堅開心的消息確是探子來報,那黃忠此刻竟然才剛出江夏,正領著大軍往長沙而來。
那黃忠竟然現在才來救援,孫堅哂然嗤笑出聲,相信等黃忠領著大軍跑到這臨湘城來的時候,他孫堅恐怕都已經打下整個長沙郡。
這般無腦的將軍,竟然還被人稱為荊州第一上將,也無怪乎於孫堅會嗤笑出聲的。
而最讓孫堅高興的是,這長沙太守竟然是個無腦之人,在這等有援兵的情況之下,這位長沙太守竟然下令收縮兵力以防守臨湘。
他竟然棄其它城於不顧了,只顧著個長沙治所臨湘城,這更是讓孫堅心懷大慰,大感開懷。
這蘇荊州帳下的官員們還真配合啊。
一個等半天才反映過來自己攻長沙,而急急忙忙地領著大軍來救援,而另一個文官,竟然是棄車保帥,想著整合整個長沙城大軍以死守待援。
荊州富饒之地,那蘇府君竟然會任命這般兩個「蠢才」為將為太守,真真是可笑之至,這也讓孫堅對於蘇策更是鄙視上了幾分。
探子回報得來的這些個消息,是直讓孫堅嘆姓蘇的這小子就是命好,不知不覺間竟然都坐上這荊州牧的位置了,若不然,就靠那些個無腦的大將和太守們,如何能守得住這城。
然而,事實的真相真的如此嗎?
顯然不是的,而這一切,也都是黃忠之計爾。
若不然,若是黃忠真的如此無能的話,以蘇策,劉曄,徐庶,魯肅等人的智慧,又如何敢用黃忠。
君不見那沙摩柯,刑道榮等將,雖然他們是最早就跟隨於蘇策身邊的老人,但至今為止,他們也都沒有自掌一軍,卻常為將,衝鋒陷陣,斬將奪旗,反倒是黃忠,李通,于禁這等後來者確是居了上位,各自領著大軍,替蘇策鎮守四方。
這就是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