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雄風猶在(一)
2023-12-18 01:48:24 作者: 十年臥雪
若局面真發展到這種地步,劉備再從荊、益兩州出兵,那只怕梁禎最好的結局,也是龜縮於洪河之陽了。至於那最壞的結局,自然是跟二十多年前的董卓一樣,身死族滅了。
因此,無論是為了他梁禎自己,還是為了自己的家族,這場仗,梁禎都是必打的。董白或許正是因為想到了這點,所以才會流淚滿臉。
「白兒,禎此番依你,你希望禎如何做?」梁禎忽然拉住了董白白皙的左臂,輕聲問道。
董白身子猛地一抽,很明顯,她並沒有料到,梁禎竟然會問他這樣的一個問題。但很快,她就恢復了鎮靜:「白雖庸人,但亦知幽王問政於褒姒,而亡國的道理。」
梁禎聽了,心中不由得一舒,因為他是此刻方才覺得,白兒竟也是如此賢惠:「那若是禎欲親征,你可會勸阻?」
一直被晾在一邊的三丫一聽,不自覺地一張嘴,還好她反應快,及時用手將嘴給堵住了,而後又趕緊搶在榻上的兩人將目光投向她之前,將腰板彎得近乎與雙腿垂直,以躲避兩人的目光。
董白用力地拭去了臉上的所有淚痕,而後用十分堅定的語氣道:「君子頗有古之霍驃騎之風,能嫁夫如此,妾復何求?只盼君子能早日破敵,如此,妾之心,慰矣。」
今日的董白,給梁禎留下的,完全就是一個堅強、識大體又不失溫情的形象,相比之下,三丫的所作所為,就真的令梁禎惱火了。雖說,知曉三丫性子的梁禎也知道,三丫這麼做,無非就是想讓自己能夠留在鄴城養好身子,以便能活得長一些。
這若單從夫妻的角度來說,是一件足以令梁禎心感慰藉的事,但問題是,在這大戶之中,最忌的,不是沒有溫情的人,而是不能遠謀的人。因為不能遠謀的人,是絕對守不住家業的。
想著想著,梁禎甚至又改變了,在三丫所出的兩個孩子之中,立一個為繼承人的念頭。因為,三丫能夠一步步走到今天,跟盈兒及荀家的支持,是分不開的。而三丫本人的見識與能耐,跟盈兒和白兒相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因此,如果由三丫所出的兒子來繼位。若是那時,盈兒仍健在還好。可若是盈兒跟自己都不在了,那大權是必然要落在潁川荀氏手中的。而很明顯,這並不是梁禎願意看到的答案。
「白兒,難得你如此賢惠。」梁禎毫不吝嗇地誇讚道。
建安十三年夏,梁禎親率步騎三萬,東征徐州。跟隨梁禎出征的,還有賈詡、審配、楊修、張既以及剛從宛城趕回來的徐晃、王凌。而鄴城,則仍交由荀彧及剛從青州返回的梁瓊坐鎮。
七月初,梁禎率軍抵達亢父縣,這裡已經十分接近交戰的第一線。而梁禎也正是在這裡,獲悉了徐州局勢的最新變化。
原來,自打袁術敗亡之後,眼見進取無望的袁譚和呂布二人,立刻開始瓜分袁術留下的勢力及地盤,但這瓜分總是沒有標準的,而且在瓜分的過程中,誰都有充足的底氣認為,自己分少了,是吃了虧的一方。因此,袁譚和呂布二人,一來二去就吵了起來。
而此時,江東的孫權又剛好將主力從夏口調回,因此孫權就採納了張昭的建議,分別派使者去拜謁袁譚和呂布,以挑撥他們倆的關係,並在原本就已經劍拔弩張的局勢上,不斷地拱火。
最終,在建安十三年五月,呂布和袁譚在彭城兵戎相見。孫權自然是趁此機會,大肆向二人兜售糧食、軍械。就這樣,呂、袁 二人一打就是兩個月,但打到最後,雙方所得到的,除了「精銳盡喪」外,就再沒有別的什麼了。
「孫權對徐州,是志在必得,總兵力約十萬,其中,孫權自任主帥,大軍都督乃周瑜,督左軍大將周泰、太史慈、凌統等三萬眾,右軍大將韓當、程普、甘寧等三萬眾。另有黃蓋,徐盛、丁奉領水軍三萬,在後策應。」賈詡依照慣例邊梳理著戰況,邊在輿圖相應的地點上,擺下象徵著孫權軍的兵俑。
梁禎低頭一看,發現周瑜的布陣可謂是步步為營,進退有據。兩路大軍一左一右,一路阻擋從兗州方向趕來的梁軍,一路去收拾呂布、袁譚二人的殘餘勢力。另外孫權親率包含車下虎士等東吳精銳在內的中軍一萬人,屯駐合肥,以保障左右兩路大軍與水軍之間的聯繫。
「周泰、太史慈、凌統皆以勇力名震江東,其麾下兵士,更是悍不畏死。周瑜以此三人抵禦我軍,其意有二,一、消耗我軍實力,讓我軍即便勝了,也難以一鼓作氣,據有徐州。二,替右軍韓當等人爭取時機,進可全據徐州,退亦可盡遷徐州之民。」
「不過,詡以為,孫權之意,不在於長據徐州,而在於盡遷徐州之民。」賈詡進一步猜測道。
這種猜測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徐州的北面和西面,是梁禎所占的青州和兗州,尤其是,梁軍早在建安九年,就在梁瓊、張燕的率領下,攻克了重鎮定陶,而定陶,可是徐州北面的門戶重鎮。
因此,即便孫權這次能擊敗梁軍守住徐州,也還得面臨梁軍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反撲。
而且,梁軍的大本營,就在青、兗二州,可他孫權的大本營,卻在一江之隔的江東,無論是糧草還是兵員的運輸,都十分困難,因此一旦僵持之勢形成,對孫權而言,徐州就將變成一個可以將江東的人力物力財力統統吸乾的無底洞!
梁禎忽然發現,這一次,自己帶錯了人。當然,這個人並不是指以賈詡為首的一眾謀士,也不是指以徐晃為首的一眾將領。而是最基本,也最容易為人所忽視的軍士。因為,這一次,跟隨梁禎東征,多是材官。而不是梁禎麾下最為瘮人的騎士。
那麼,梁軍的騎士都在哪裡呢?答案是都在荊州跟幽州,以防備隨時可能北犯的劉備,以及隨時準備南下的胡人。沒有了騎士,就意味著,梁禎必須跟孫權打一場硬仗了。
周瑜的思路很明確,就是要以彭城為核心,構築多層防線,層層消耗梁軍的有生力量,拖延梁軍的步伐。為此,他是親自坐鎮彭城,另命周泰率軍數千,守肖縣,凌統率軍數千,據陽夏。
梁禎從鄴城出征時,帶了三萬人,再加上本就在徐州一線的張燕部五萬黑山軍,總兵力約為八萬。但黑山軍的兵力,是很有水分的,五萬人中,能有兩萬是能戰的正兵,就很不錯了。因此,梁禎可以用的總兵力,加起來,只有五萬。
「太師,我軍兵力不足,若想取勝,唯有兵行險著。」賈詡謀事一向只求穩重,因而,如此冒險的話,他是絕對不會說的,相反,只有如楊修這般,年輕氣盛,又才華橫溢的人,才會說出這等話來。
「德祖可有良策?」梁禎很是驚奇,因為他是頭一次知道,楊修竟然也懂兵法,當然此懂非彼懂,是趙括還是趙奢,聽他說完之後,才好判斷。
「彭城以南,有一山脈,名為呂梁山。其山廣大,可藏雄兵,若能先於周瑜,占得此山,則進可襲擾彭城,退亦可立足於徐州。」楊修說著,將手指點在彭城以南數十里的呂梁山中,
梁禎一聽到呂梁山,就想到了張燕及其麾下的黑山軍,這支黃巾軍的餘部,平原對壘或許不行,但山地戰絕對是一等一的行家裡手。因此,將黑山軍布置在呂梁山區,說不定還真能起到騷擾周瑜側翼,讓他首尾不能相顧的效果。
「周瑜宿將,彭城附近,定有主力。因此,我軍若想突進至呂梁山,則必須先以主力,猛攻肖地。」審配看上去被楊修說動了,主動給楊修完善著他那個尚未成型的方案。
梁禎也對楊修的方案來了興趣,因為楊修的方案,確實算得上是目前的最優解了。因為,周瑜若不想陷入無休止的襲擾戰之中,就必須集合重兵肅清呂梁山的梁軍,但如此一來,周瑜軍正面的防線,不就出現缺口了嗎?而對梁禎而言,缺口不就意味著機會嗎?
「只是我軍主力不知何時,方能突破周瑜軍的防線,若是接應不至,突進呂梁山的部曲,亦有全沒之虞。」
儘管審配也點明了突擊呂梁山的風險,但這已經不能動搖梁禎的決心了。因為在他看來,就算梁軍主力不能及時突破周瑜的防線,接應呂梁山的部曲,最次的結果,也是突擊到呂梁山的部曲全滅。這對梁軍而言,雖然也是一處不小的創傷,但到底沒有傷到元氣,未來可期。
再者,這打仗,哪裡能不冒險呢?
決心一下,梁禎便立刻叫來張燕,讓他率領五千精銳材官,趁著梁軍主力大舉進攻肖縣的周泰軍時,趁亂殺過周瑜軍的防線,突進呂梁山,而後自行把握戰機,襲擾周瑜軍的後方。
梁禎也知道,這次任務,危險重重,因此他特意擬了一封奏疏,給張燕增邑五百戶。同時將張燕的四個得力部將提拔為中郎將,以示激勵。對此,張燕自然是感激不已,當即表示只要黑山軍還有一人在,就不會讓周瑜能夠全心全意地對付梁禎。
注1冠蓋里:位於襄陽城與宜城之間的一個里,因這裡居住的多是二千石以上的官員而得名——荊州刺史行部見之,雅嘆其盛:「此域刺史二千石卿長數十人,真冠蓋里也。」此處,代指位於鄴城外的高官居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