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幽冀風雲(十)
2023-12-18 01:48:24 作者: 十年臥雪
常言道,有一就有二。嘗到甜頭的梁禎反手就燒掉了新造的任丘縣庫存數目名冊,將任丘縣的庫存也納入軍庫,如此一來,軍士們原本拮据的生活登時充裕了不少。許多軍士在灌飽了酒肉之餘,還新訂了一套軍衣,穿上後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
不單如此,梁禎給公孫瓚送上了一份真假摻雜的戰報,戰報之上,俘斬黃巾軍漢的數字是真實的,而繳獲的數字則比實際要低得多,如此行事,自然是為了將更多的輜重留給雲、風二部的軍士,而不是上交幽州刺史部。
至於公孫瓚,他做的事就更多了,進入冀州不過十多天,他的部下就由六千餘擴充至萬人,這些突然之間多出來的軍士,一大半都被他納進了自己的私兵之中,而為了養活這些人,他用了跟劉虞相同的招式——向當地的豪強開刀。但跟劉虞不同的是,這一次的殺戮豪強,有黃巾軍來背鍋。
劉備是三人之中,部曲不增反減的人,進入冀州半個月,他的部曲由原來的千許人,驟降至六百餘。但他上交幽州刺史部的物資,卻是最多。因為,他是三者之中,最守法的,每次繳獲了東西,都是先按《漢軍律》交足給幽州刺史部,剩下來的再分發給士卒。至於所收復地區的庫存,也是盡數登記封存,哪怕部隊中的軍糧不夠了,都不會去碰庫中的存糧。
因此,當三人最終在真定城外會師時,三人手下兵將的精氣神,也就全然不同了。
公孫瓚將自己的部下排成一個巨大的方陣,方陣正中,是被大盾護衛著的八千步兵。而這八千步兵,又以打頭兩千為最,因為他們無不是鐵鎧裹身,手中的刀戟寒亮如雪。
步兵方陣兩側以及後方,是三千騎義從騎士,無不是素袍健馬,目若朗星,面帶寒光。原來,公孫瓚從擔任玄菟郡丞的時候開始,便開始有計劃地降伏郡中聚居的胡人部落,將他們一一降伏後,便要求他們派騎士追隨自己出征。而當他升任騎都尉後,更是靠著郭勛的支持,在幽州境內的胡人之中,殺出了威名。
因此,當此番公孫瓚領軍攻伐冀州時,各個胡人部落都或自願或不得不派出大批騎士參戰,這才有了現在真定城下的三千義從騎士。
跟公孫瓚的豪氣萬丈相比,梁禎就要相形見絀得多了——他的軍士只有兩千不到,因此只能蝸居在公孫瓚的大陣的右后角,如同跟著母雞出行的小雞一般。但好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任丘、高陽二縣的「全力」供養下,梁禎所部倒也甲仗鮮明,士氣高昂。
至於劉備,就更加不似樣了,所部六百軍士,穿得跟叫花子似的,個個污垢滿臉,面有飢色,只有關羽、張飛兩員虎將,還維持著虎將的風範。
而三人的對手王大志,此刻也是傾巢而出:一萬黃巾軍漢倚城列陣,軍陣的核心,是三千老西營勁卒,這些老卒多由歸附太平道的豪強私兵及官軍中信仰太平道的軍士組成,因此陣型嚴密,刀槍如林。
對於王大志出城迎戰這一點,三人早已料到,因為真定城是一座建於三百年前的古城,又因位居幽冀腹心,承平日久,而缺乏修理,嚇唬匪盜可以,抵擋訓練有素的官軍還是免了吧。
再者,退守城池,就意味著放棄了城外的廣袤原野,以及一切與外界接觸的途徑,一旦如此,戰爭的主導權,便被圍城的官軍牢牢把控住了,這對城中的一萬黃巾軍漢來說,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渠帥,王大志是鐵定會出城迎戰的。
此刻,太陽尚未完全下山,月亮卻已早早地升了上來,往兩軍之間的黑土上,灑下一縷銀輝。近晚的微風吹動了衰衰的荒原,四周的空氣里,瀰漫著一股夏日特有的泥土與枯草蒸發的氣味。
公孫瓚騎在全身上下沒有一絲雜毛的白馬上,手中的亮銀槍槍尖指地,一雙粗大的青眉擰得緊緊的,青眉下烏黑閃亮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地平線上,那面繡著一個巨大的「王」字的青旗。
他周圍的軍士,都屏住了呼吸,並紛紛將雙目,投在主將掌中的寶槍上,他們都知道,當這桿槍的槍尖與大地平齊之際,便是他們的敵人歸於塵土之時。
王大志就立在「王」字旗下,右手拄著自己的長槍,迎面而來的威風吹拂著他身上的戰袍,盔上的紅纓,他的虎目同樣死死地盯著遠處的「漢」字大旗,以及大旗下,那員騎著白馬的武將。
王大志身邊,三千老西營勁卒已結成戰陣,方盾兵在前,長戟、長槍兵緊隨其後,刀兵、弓兵相互交錯,占據著大陣的後半部分,而其他的七千兵卒,則緊緊依附在中軍大陣周圍。對老西營的勁卒來說,他們既是幫手,也是屏障。
「咚」「咚」「咚」
官軍的戰鼓氣勢磅礴,仿佛自九天而來,只為了能夠震懾蝸居九淵的鬼魅。鼓聲之中,煙塵突然從官軍大陣的兩側及後方升起,原來是那護陣的三千騎士,竟然離陣前出,如同平地升起的沙暴,朝著黃巾軍的大陣,席捲而來。
「擂鼓,舉盾!」儘管腳下的大地已經開始顫抖,但王大志依舊紋絲不動。他不動,老西營的勁卒也不動,而圍在老西營兩側的七千軍漢見他們不慌不忙,那顆狂躁不已的心臟,也慢慢地平靜下來。
死亡的陰影,如同漸至的夜幕,將真定城外的原野籠罩在內。
王大志所料不錯,官軍的騎士並不打算直衝他的軍陣,而是在離黃巾軍的戰陣約一百步的時候便放慢了速度,待到兩軍相距四十步時,官軍的騎士便在當頭兩騎的帶領下,往左右分開,如同兩條黑色的游蛇,沿著黃巾軍陣列的邊緣迅速移動。
同時,一層黑色的烏雲從官軍的騎陣中升起,如同暗夜中的流星,在空中一閃而過,連那道美麗的尾跡,也不願留下。這層烏雲,便是官軍騎士射出的長箭。
王大志冷冷地看著長箭如蝗蟲般飛來,然後「叮叮」「啪啪」地打在軍士們早已舉起的盾牌之上,雖偶爾有幾個運氣太背的黃巾軍漢被漏網的長箭射中倒地,但整體來說,黃巾軍的陣型,並無半絲鬆動的跡象。
「補位!」箭雨剛停,軍陣中的小旗們便齊聲高呼,提醒本隊的後備軍士頂替被弓箭所殺傷的袍澤,他們的命令,在十個彈指不到的時間中,便被執行完畢,而此時,兩百步外的官軍騎士才剛剛完成轉向,尚未來得及整隊。
一炷香後,官軍騎士開始第二輪游射,但這一次,他們給王大志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他們沒有繼續往老西營的軍陣上浪費弓箭,而是選擇向戰線更長,且收效更大的兩翼軍陣上放箭。
慘叫聲、驚呼聲開始從兩翼的七千黃巾軍漢之中傳出。王大志聽在耳里,不禁皺了皺眉,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果然,當官軍騎士絕塵遠去後,黃巾軍兩翼的軍陣之中,已經出現了上百個大小不一的缺口,並有幾個地方發生騷亂,騷亂的後果是,當官軍騎士開始進行第三輪游射時,那上百大小不一的缺口,仍未被補上。
「弓弩手,準備!」王大志高聲傳令,他的嗓門本就不小,現在全力以赴,更是幾乎讓一萬黃巾軍漢都看見了他的命令。
一百步、八十步、七十步、六十五步!所有黃巾軍弓弩手都屏住了呼吸,因為他們都還是頭一次直面數千騎士的進攻,步兵對騎士,在心理上本就先輸了一籌,現在王大志的軍令,卻是要他們盯著迎面而來的箭矢,瞄準那些隱沒在煙塵中的官軍輕騎,然後射出手中的箭矢!
他們也是人,腦海中還印著剛才死在官軍騎士箭矢之下的袍澤的模樣,又怎能不怕?但害怕,真的有用嗎?沒用!因為,但凡那些直娘賊的胥吏,平日收稅、徵發徭役時,能夠稍稍守法一點,但凡那些高高在上的郡守縣令,在制定稅賦時,能夠稍微多考慮下情一點,但凡那朝中的袞袞諸公,在商定國策時,能夠多說一句人話,少說一句「之乎者也」,他們都不會背井離鄉,跟著一個連面都沒有見過的大賢良師,去構建那他們自己都聽不懂的太平盛世。
可以這麼說,自打扛著鋤頭跟著王大志圍攻代相府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在心中刪去了「害怕」這一詞,因為大家心知肚明,除了死亡外,官府壓根就沒給他們準備過第二條路,正所謂: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