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人手
2023-12-16 15:17:51 作者: 淡墨青衫
現在已經是五月,想在秋高馬肥時南下時間太緊迫,不太可能成行。
到了冬季和初春時戰馬疲瘦,天寒地凍的用兵也相當困難。
所以算來算去,年底闖軍先頭部份抵山東和徐州一帶,明年二三月份闖軍主力開始南下,四五月份抵達徐淮戰場,時間差不多正好是一年。
事實上這也是比較樂觀的算法,要不是清軍入關激戰,清軍主力追擊到山西和河南,又在河南和潼關一帶與闖軍主力多次交戰,南下清軍怕是還會早幾個月,一統天下的大事,誰有那耐性久久等候?
李自成若是能在崇禎十七年順利收得薊州山海,吳三桂降順,理清北方防禦不過是個把月時間就夠了。
派一部份兵力從陝西出關,沿京師至河南山東,一部份兵力沿荊襄順江而下,數路大軍最少三十萬人,以南明君臣的操性,別人不好說,劉澤清和劉良佐肯定要麼跑了要麼投降,歷史大勢轉變不會有太大變化,弘光朝的覆滅只會早不會晚。
沈永算來算去,一個月一百多支銃,這樣到明年時才一千多支。
按眼前這位大人的打算是到明年前能建立一支三個營萬餘人的大軍,這樣才有資格和南下順軍掰手腕。
按三個營編制來說,騎兵受困於戰馬數量可以不算,但銃手是兩個長槍百總配一個刀牌旗隊,再配兩個火銃百總,一個司將來編制五百人左右,兩百人的長槍手配兩百來人的銃手,一個千總部四個司兩千來人,一個營四千來人,火銃配置最少近千支,三個營需要三千支左右的火銃,缺口差額太大了。
沈永面色難看由來自此,若是耽擱了大人的大計,導致明春時無法抵禦南下流寇,就算能裹挾百姓南下過江逃難,但眼前這大片地方,二百多年生活的故土就不得不放棄,不僅如此,還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死在逃難途中。
就算到了幾百年後的現代,人們旅行出門也容易感覺疲憊,甚至會感冒發燒或是腸胃出現問題,這就是所謂的水土不服。
這種反應是根據各人的體質,其實到了幾百年後的現代,人們吃喝的東西已經大體類似,在飲食上的習慣有細微的不同,比如粵菜講究原汁原味,湘菜就是以辣為本,淮揚菜講究食材刀工,江南菜有很多在外人吃起來過於甜膩的菜品。
但各個菜系也是在逐漸融合,逐漸趨同,而且稍大一些的城市,不僅會有各個地方的菜系,甚至什麼泰國菜,越南菜,日本菜等外國館子都有,時間推移,口味上早就沒有什麼新奇或是不能接受的東西了。
在大明這個時代,超過百里就是方言口音不同,飲食不同,風土人情不同,氣候不同,加上又沒有高鐵汽車代步,九成九逃難的人連個騾馬也沒有,只能每天步行。逃難之時體力消耗快,飲食跟不上,原本人們就多半營養不良,這般逃上十天半個月後,精壯漢子也瘦弱不堪,老人是最早倒下的一批,然後就是婦人和孩子。
沈永當年從山東南逃,一路上不知道見了多少倒斃在途中的難民。
老人伏地,婦人抱著病餓而死的孩童哀哭。
面無表情的漢子挖掘墓穴,埋葬妻兒。
一路上人們不僅要和飢餓疾病疲憊做鬥爭,還有層出不窮的山賊土匪響馬出沒,強掠人丁,搶走人們僅餘的一點糧食,不顧難民們全家嚎啕,把有姿色的婦人女子掠走,將一家的主心骨男子裹挾而去,甚至稍有不順就揮刀斫砍,挺矛戳刺。
種種慘況,令得沈永事隔十餘年後還會經常從惡夢中驚醒!
這一生一世,他是絕不願再次踏上那種悽慘之至的逃亡之路!當然,沈永也是絕不願看著雲梯關的軍民百姓也被迫踏上逃亡流浪之路。
人離鄉賤,就算是破屋數間勉強還能遮蔽風雨,薄田數畝,可以果腹餬口。一旦離鄉,宿在人家屋檐下,溝渠邊,道路旁,指著外地的大戶施粥放飯,經常數日吃不上一口熱食,淒風冷雨之下,凍的瑟瑟發抖擠在別人屋檐角下,看人白眼,沈永對這等事的印象也是太深了。
只是想來想去,增加鑽銃管的進度也是絕無可能,沒有任何別的辦法可想。
閔元啟已經是大步進了工坊,面色平淡的看著一百多匠人和學徒在鑽銃管。
其實現在就是學徒在幹這個活計,熟手匠人多是去打造鳥銃零部件或是去制甲去了,少量的去長槍作,腰刀作,或是盾牌作去制長槍,盾牌,戚刀。
打造兵器那邊最為熱鬧,從早到晚叮叮噹噹響個不停,其實這活計也是最容易。
就是沒打過兵器的民間鐵匠,在軍匠們身邊相看個幾天,再討教一些技術上的細節,自己試打幾天,差不多也就合格了。
要緊的就是炭火要足,爐子要合格,工具要精良,然後就看著那些匠人們鍛打就可以了。
有足夠的精鐵,蘇鋼,這些長槍的槍尖和戚刀的刀刃都是點了鋼,通體精鐵打制。這樣的兵器,縱是最不值錢的長槍,槍尖,槍套,槍桿,丈二和丈五槍是三兩到三兩五一支,相比於那些打個槍頭,隨便套個槍桿,一兩也不值的粗製濫造的民間長槍,雲梯關這裡的軍用制式長槍,也可以說是大明境內質量最頂尖上乘的長槍了。
閔元啟也沒有叫人打那些奇奇怪怪的長槍,什麼勾鐮槍,虎牙槍,大槍,挑槍之類,全部打制而成的就是丈二和丈五長短槍,槍陣分兩排或三排,前排長槍,後排稍短,前後迎敵可以長短互補。
丈二長槍也是相當長,並不算短了。
刀牌手用的佩刀也是全部按戚刀形制大,刀刃點鋼,精鐵打制,這般戚刀一般要值得六七兩銀子,也是精良異常。
至於鏜把手用的膛把,要麼改短槍,要麼先用舊兵器先將就著。
閔元啟有種感覺,鏜把手對使短刀為主的倭寇補漏補刀是相當的出色,但面對衝鋒而至的八旗騎兵鏜把就顯得單薄脆弱,他在考慮另一種兵器,得空去和閔元直試驗了過後,再來決定是否將鏜把手手中兵器全部換裝。
兵器易制,眼前的火銃就是最大的難題。
一百多學徒手中各有一根精鐵銃管,其腳底有夾板將銃管固定,所有人都是站著用鑽條鑽那精鐵鐵管。
就算是用的墜子鋼鑽來鑽精鐵銃管,肉眼可見的速度卻是幾乎看不到什麼進展。
眼前的學徒都是十五六歲到二十五六左右,都是身體健康體魄強壯又心靈手巧,很多都是四周各百戶出身,他們原本是過來參加受訓旗軍,希望博個出路出身,結果在考核時因為相當的出色和優秀,結果只有少量被派到騎兵中去,大半都留在工坊里當學徒了。
這個結果曾叫很多學徒不滿,後來了解到匠人的收入比旗軍還高之後,他們自己不管如何,其家人都是相當滿足。
不需要苦練流血流汗,也不需要到戰場上廝殺拼命,只要在工坊里棚房中出一些力氣就能拿 到比普通旗軍還高的收入錢糧,還想奢求更多?
待遇高,學習起來就認真,短短月余功夫,最少這一百多學徒鑽起銃管來是有模有樣,不象一開始,不是歪了就是斜了,很難鑽出合格的銃管,那會子都是老手為主,學徒在一旁看著,拿廢棄的銃管來練手。
這也是現在才製成三十多支合機銃的原因所在,此前老手太少了。
銃管是用一大一小兩根精鐵鐵管卷制而成,嚴絲合縫,此前的鍛打鑄造就要費不小功夫,這樣卷制主要是加厚銃管,使得其不能輕易炸膛。
只要製造流程合乎規範,就算不可避免還有一定的炸膛可能,但正常操作炸膛的風險就是極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也就是大明工部那些做事根本不上心,主要追求的就是貪污工料的官員,還有那些被當成奴隸奴役的官用工匠,才能打造出打放三次必定有一支炸膛的無用火器。
眼前的這些銃管質量上閔元啟是極為滿意,但看到用鋼頭鑽管的學徒時,也只能嘆息搖頭。
每人已經竭盡全力,但鑽到身形顫抖滿頭大汗,看眼前的進度,估計還是正常的每天一寸左右的進度。
每天一寸,待鑽到合格的進度時,正好是要一個月時間。
若想鑽銃管的進度加快,達到每月三百支以上的最低標準,眼前的學徒數量要加近一倍之多。
上哪兒找這麼多很快就能上手的好苗子?
雲梯關這裡說是衛所地界,但一個個百戶和村莊無異,就是從農村挑選出足夠的人才。
而恰恰從村莊之中選拔人才最難。
長期的貧窮,封閉,還有保守,再加上資訊缺乏,村莊的人們可能天生的智力並不差,但在兒童時期其經歷和成長就被城市裡的孩童遠遠甩了開去,到長大成人之後,這種差距就更加明顯,他們甚至愚笨的左右不分,不會最簡單的十以內的加減法,也完全不懂得政治文化軍事等最基本的常識。
對手工業這樣要技術和常識的東西,懂得的人就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