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定位
2023-12-16 15:17:51 作者: 淡墨青衫
平時談話聊天,閔元啟對王三益和李國鼎都以叔相稱,但有正事就是稱官職,私交歸私交,公事歸公事,現在連王三益等人也是完全適應了閔元啟的作派,心裡原本的一點不適和反感早煙消雲散了。
真正叫王三益等人擔心和不適的是自己的定位。
隨著閔元啟立下軍功上報,他底下的這些人勢必也是要找個合適的位子。
十個百戶所最少會換掉一半,剩下的一半也並不是閔元啟要留用,而是這些人多半有些交情關係,為了穩定人心和顧及舊日情誼,多半會留幾個,過一段時間再換掉。
王三益和李國鼎考慮的便是自己的位置,交出百戶官的職位,這可是世職,心裡當然不情不願。
不交的話,又怕閔元啟心裡有了成見想法,將來在這個團體內就會被越發的邊緣化……
有個正經職司差事,王三益感覺,自己這個百戶的位置算是能保的住了。
至於下一輩,就得看王鳴遠的了。
王三益深吸口氣,抱拳道:「既然副千戶信的過,這差事我就接了,一定竭盡全力,將警備司的事給做好。」
「王百戶我是信的過的。」
閔元啟點點頭,又對李國鼎道:「李百戶向來喜農耕稼穡之事,各百戶中只有李百戶的地種的最好,我也抽空去看過,水利溝渠施肥除草滅蟲都各有招法……」
李國鼎心頭一陣發苦,難道就叫自己專心回去種地?
李國鼎抱一抱拳,勉強笑道:「種地也沒有啥說不得的秘決心法,無非就是保水源,保肥料,深耕細作,多用心思多流汗……不要想著靠天吃飯就成。咱們大河衛這裡和江南沒得比,人家那裡土地原本就肥沃,一年兩季稻收成是穩的,不過咱們這裡也有北方沒有的優勢,咱們這裡和江南一樣水網密布,北方沒有辦法解決的肥料問題,咱們和江南學掏一掏河泥,肥料就是有了。水網多,灌溉也容易。但咱們的劣處也明顯啊,一則是容易發水,還好咱們雲梯關這一帶發水並不算多,原本就有相當大地方的濕地,洪水來了直接泄到濕地或是入海去了。但鹽鹼地多,這卻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了……」
閔元啟大為讚賞,果然是在行的人說話沒有一句不在點子上的。
由於冰期影響,不管是陝西還是山西,河南,河北,都是處於受災的地方,其中陝北和遼東等地受災猶為嚴重。
努兒哈赤的造反起兵,除了野心和與大明的世仇外,因為冰期影響造成耕作大幅度減產也是原因之一,女真人由於人口滋生,早在覺昌安時代就已經開墾出了大片耕地,其與大明貿易,首要是鹽鐵,其次就是種子耕牛,拿人參毛皮等奢侈品換大明的鹽鐵來耕作,藉此積累力量,發展壯大部族。
要不然女真人移居大明地界已經二百多年,此前多次造反都被打成狗,主要原因就是當年的女真是真的漁獵,部族小,人丁少,雖然在白山黑水中養成了強悍的體魄和堅韌敢死的性格,加上漁獵練出來的騎射本事,但畢竟部族人口基數小,而且沒有農耕凝聚人心,部族相當分散,這樣的女真諸部哪裡能是正規軍的對手?
到了努爾哈赤時期就不同了,數代經營耕作,建州部的人丁數量和凝聚力都大為增加,兼併諸部之後,更是勢大難制,李成梁就是看出這一點,主動撤出寬甸希望與女真和解關係,減少矛盾衝突……
但大勢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只要冰期存在,女真人百年經營的耕作撐不下去部族,起兵伐明也是必然之事,這就是大勢,非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到了崇禎年間,北方各地多次受災,冬天酷寒,春夏無雨,這樣的氣候條件就算最頂尖的農學專家也沒辦法叫北方的百姓繼續靠天吃飯。
只能是動員人力,大規模的興修水利,這樣才能保產甚至增收。
盧象升為宣大總督時,對地方農業就相當重視,促產增收,梳理隱田,他在宣大不僅沒有象朝廷要糧,反而增收了幾十萬石,這便是能吏之能。
但大明太大,盧象升也太少,北方的災害和戰亂到了崇禎十七年時已經積重難返,若不是有完整的南方支撐著,大明早就不滅自亡了……
大河衛這裡,也是如李國鼎所說的這樣,水利充足,有輕微的水災之類,但還算好。
肥料也足,這裡不象北方,驢糞蛋、子都得搶著撿,肥料太缺乏了。
大河衛淮安衛到揚州泰州,這些江北諸衛都是分布在水網密集之所,淮河黃河沂河沭河灌河裡下河中運河……這還都是有名有姓的大河,那些幾十里長百來里長的小河更是不知凡已數不勝數……以水利資源來說,江北地方和江南相差不遠,雖是做不到村鎮都以舟船通行那般的便給,但灌溉田畝和提供肥料還是相當輕省的。
江北從明至清逐漸從魚米之鄉變成窮地方,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黃河奪淮入海造成的危害。
除了雲梯關這些少數地方,諸如宿遷沭陽安東淮安等諸多州府縣治,幾乎隔幾年就會發一次大水,原本的魚米之鄉頓成澤國,百姓辛苦種地一朝被毀,就養成了懶惰刁滑的地方習氣,黃泛區受災越重,地方民氣就越不好……換了富裕地方的人,隔幾年家產全毀一次,怕是稟性脾氣也好不到哪去。
雲梯關這裡的麻煩,就是因為水災之後的排水不暢,天氣乾旱,天長日久之後鹽份在田畝里堆積凝聚,從這裡到泛黃區域,大量的鹽鹼地都大體處在這些地方之內。
到了晚間,大片的鹽檁猶如冬天下過雪的雪地一般,白花花一片……
在這樣土質的地里想高產,那也真是想瞎了心了。
李國鼎便是在此時苦笑著道:「就算我竭盡全力,想要在咱們這樣的地里種出江南那樣高產的收成,也是絕不可能的事情……祖墳里就沒有那顆蒿子,祖祖輩輩,都是這麼過來。我在田畝的事上那麼用心,也就是想多收點兒是點兒,閒著也是閒著,力氣這東西是用不盡,使不光的。」
李國鼎訴苦之後,閔元啟也是動容道:「果真是千難萬險,著實不易,越是如此,李百戶就越是令人敬佩。」
閔元啟知道李國鼎和父親當年交情不壞,當初父親就讚嘆李國鼎的心思和人品,若天下當官為吏的都如此人這般,大明怕就不會到眼下這般田地了。
李國鼎苦笑道:「可惜沒甚卵子用……江南的上好熟田一畝最高收六七石,平均也有三石,咱們這裡,千辛萬苦一畝不過收一石半,最多兩石,稍不用心,畝產一石都難……」
江北這裡也是一年兩季收成,多半人家是一季麥子一季稻,六月收麥,七月種稻,入秋後收了稻米作養一下田畝就下麥種,這樣一年兩熟,是將田畝的利益最大化。
當然也有人種豆子,高粱,小米,也有人開始學著種土豆和玉米等外來的作物,只是面積小,人們也不知道怎麼吃這外來的作物,所以受眾頗少。
真正要推開這些外來作物,並被人廣為接受,最少還得得三四十年之後了。
按中國農民的平均壽命,這已經是過去兩代人了。
畝產一石,甚至不足一石,一年兩季不過兩石糧,還得上交子粒糧,軍戶還得替軍官們免費種地,還有各種操練任務,隔一年還得當運軍北上,連攬工的機會都沒有了。
就算是民戶,也是有大量的徭役和各種壓榨,軍戶們衣食不給,民戶們又好到哪去?
整個大明,也就是江南地方富裕,百姓的平均生活水準較高,所謂的康乾盛世,平均肉類和主食的消耗最高峰,也就是大明萬曆時期的七成左右,所謂盛世,不過如此。
「糧食是根本……」閔元啟對李國鼎道:「要說現在的財力,養一營兵是綽綽有餘,還有餘力做別的事,既然能做,就得抓緊做起來。咱們雲梯關這裡十個百戶所正軍余丁怕是超過五千丁,開出來的田畝,我叫人核算過,怕是有三萬七千多畝,就算這樣,臨海地方還是有最少好幾萬畝地可開,這些地拋荒可是太浪費了。以我之意,我打算將現有的幾萬畝地,加上可開荒的荒地全部利用起來,成立一個農業司,招募徐州海州一帶的無地百姓過來種地墾荒,若有地十萬,差不多招募兩千戶,五六千丁也就差不多了。」
李國鼎搖頭道:「很多地得開挖溝渠引水,或是用水車,一戶種五十畝,光是引水就太難了。咱們這裡不比北方,要精耕細作,越是往南,一家一戶種的地就越少,蘇松地方,平均一家一戶能有三四畝地就算不錯了,每家五十畝,怕是伺弄不來。」
「無非是畜力不足。」閔元啟早就想過了,當下沉聲道:「咱們中國這幾千年下來是越來越窮,先秦春秋之時耕牛挽馬數量都比現在多。生齒漸多,土地漸少這是最主要的原因,為政者考慮的不長久,只知道將百姓當牛馬使,亦是要緊原因。我已經知會朱家,此後不光是購買戰馬,耕牛,挽馬,健騾,只要能拿來耕地的,都是要多買,只要畜力充足,一戶種五十畝是稀鬆平常的事……」
中國的情形確實是如閔元啟所說,人口密度越來越大,加上土地兼併,王朝興衰更迭,不重技術導致的經常性的技術斷代,在很多事上都不是隨著時間推移有所積累而進步,相反而是退步。
比如齊民要術上的很多農業和相關器械的記錄,在大明所剩無已。
天工開物這本書上發展出來的器械和技術,到了清朝又是成了天書,技術斷代,信息傳播不暢,就算有實用的科技,也最終成了蒙塵的故紙一堆。
到了明亡清興時,不談歐洲已經開啟大航海時代,到時搶奪全球的財富,民間的生活水準也是蹭蹭向上,把中國越甩越遠。
就算是人家黑暗的中世紀,得益於封建城邦制度對民間的剝削程度較低,加上還有較多的耕地和相對少的人口,其農業和畜牧業也是在中國之上,人均肉類,蛋類,奶製品的攝入也是一直超過中國這邊,最少在西歐那一塊是一直如此,中國這邊男子當牛馬在前,婦人扶犁在後的情形,在畜牧業發達的地方是完全的不可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