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謀明 > 第六十二章 收入

第六十二章 收入

2023-12-16 15:17:51 作者: 淡墨青衫
  閔元啟也是又累又餓,宣布之後看到眾人還在猶豫,不覺笑罵道:「鏟鹽最少還得半個時辰,你們怕它飛了不成?」

  眾人這才訕訕笑著放了木鏟,一個個赤著腳走上坎池邊,再用衣袍擦乾了腳,穿上鞋,再從坎池邊走到外側,耐心的等著婦人們送來飯食。

  閔元啟也是穿上了官靴,因為他看到婦人們的隊伍中有一些外人,看著象穿武袍的官員,其中有幾個還騎著馬……那馬也不高,肯定是不到五尺,騎馬的人個子都不矮,看起來兩腳快垂到地上,這樣就有些滑稽了。

  這也是大河衛這裡太過缺馬的原故,就算是正經的武官也難得一匹真正可供騎乘的好馬,換個角度來說,閔元啟這個世襲的百戶雖然還沒轉正,但居然連一匹馬也沒有,上衛所所城還得騎毛驢或騾子去,韓森這個總旗好歹還是七品武職,走到哪裡都得邁開雙腿,這找誰說理去……

  能騎馬過來的自然是大人物,閔元啟有些意外和警惕,今天是頭一天出鹽的日子,外頭留著一個旗隊的人放哨警備,早就有嚴令,不得他的允准不得放外人進來,這些騎馬的人堂而皇之的進來,負責警備的閔元忠幹啥去了?

  帶著些疑惑和不滿,閔元啟手按腰刀迎上前去,韓森和閔元金,高存誠,梁世發等人也瞧見了,各小旗官沒有叫旗軍跟著來,也是拿著長槍或按著腰刀,跟隨著閔元啟向前迎過去。

  再近一些,各人的神色便是放鬆下來……閔元啟也是鬆了口氣,趕緊大步迎接上前去。

  「見過叔父大人。」閔元啟離的很遠便叉手行禮,對閔乾德他有過誤會和不滿,現在才知道他支撐著閔家這個大家族並不容易,特別是在李家等衛所家族的擠壓之下,保持現在的局面是有多麼不容易和為難。

  五十來歲的年齡,閔乾德已經有不少白髮,按千戶的收入來說不應如此,只能說平時的日子過的不是太如意,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壓力和辛苦。

  「元啟少禮。」騎在馬上的閔乾德態度溫和,他的身形偏瘦,臉型對武官來說也是有些文弱氣息,這和閔元啟的赳赳武夫的氣質大為不同。

  在閔乾德身後的閔元直閔元教等人也是都下馬來,向著閔元啟相當恭謹的叉手問好。

  「諸位兄弟少禮。」

  閔元啟在此前對閔乾德有些怨氣,連帶著對閔元直等堂兄弟也有些生份和疏離,兩邊在此前打的交道並不多,彼此間也沒有多深厚的兄弟情誼。

  待到夜襲楊世達那晚,閔元直坐著小船送了鎧甲來,雙方才有心把此前的疏離給彌補起來,這些天閔元直兄弟已經到百戶這裡來過好幾次,兄弟間較此前已經熟悉的多了。

  除了閔乾德和閔元直等人外,另外便是王三益和李國鼎各帶著自己百戶的一群人前來,王鳴遠和二妹這兄妹二人也在人群中,王鳴遠一臉的勉強和嫌惡,看到閔元啟也只是將頭略點一點,這就算打過招呼了。

  閔元啟也不在意,只對著閔乾德道:「看來二叔是趕著過來看出鹽?」

  「嗯,我前個就知道你們打算今早出鹽,今天起了個大早,五更天就騎馬出了所城,還好是趕上了。」

  這時扛著桶的婦人們也都是趕了上來,眾人卻一時不急著放下擔桶放飯,連閔乾德也不再和閔元啟寒暄,因為離近了一些,所有人都看到了那鹽池一側堆成小山般的細鹽!

  「元啟……」閔乾德有些艱難的道:「這便是你們一夜化晶出來的精鹽?」

  「是,二叔離近些看。」

  閔元啟引著閔乾德等人一步步走向鹽池邊上,只是後來的人沒有經過一夜的辛苦,突然出現在眼前的一座座鹽山給他們的衝擊力更大,只是閔乾德這個僉書千戶還算掌的住,他身邊的王三益和李國鼎等人已經是呆滯住了,各人只是按著慣性跟著閔元啟行走,儘管在此之前各人都知道了是怎麼回事,也是預先有過心理準備,但這些心理準備多半是準備閔元啟失敗……這曬鹽法說是在福建已經行之多年,但在兩淮地方和北方根本無人這麼搞,海水,風,太陽日照,這些條件和福建大不相同,儘管很多人不太明白具體的細節,但內心仍然是充滿疑慮……一直到他們親眼看到了眼前的這大片的堆積成山的鹽堆。

  每個坎池邊都是堆滿了細鹽,閔乾德等人不僅湊近了看,還仔細的聞了聞,甚至閔乾德都忍不住挖下一小塊,放在嘴裡舔了舔……一直到完全確定之後,這個向來沉穩內斂的僉書千戶終於咧嘴大笑,這樣的情形對閔乾德來說也是相當的罕見了。

  笑完了之後,閔乾德還張開大手,在閔元啟的肩膀上用力的拍打了十幾下!

  「恭喜,恭喜。」李國鼎也是失了往日鎮定,沒口的恭喜之後,又向閔乾德道:「元啟這後生完全出乎大夥的意料之外,原本我想他能在營兵里憑武勇混個把總或千總,再加指揮僉事,就算是閔家先祖庇佑了。沒料想他現在武事不失更會經濟之道,這曬鹽的事咱們就舞弄不出來……我看元啟的前程不小,閔家再振之期不遠了。」

  「是還不錯,不過還早的很。」閔乾德其實笑的合不攏嘴,身為現在閔氏一族的族長,閔乾德的壓力非外人能知曉,原本閔乾禮也是相當出色,四十來歲的正職千戶,不管是北上漕運還是千戶所的日常事務都經營的有聲有色,有著閔乾禮的對比,後上來的李可誠簡直就是個跳樑小丑一般……有著先人打下的好底子,加上閔元啟自己也立的住,不管是練兵打仗展露出來的能力和膽識氣魄,還有眼前這鹽池經營展露出來的經濟政務的才幹,不用多說,雲梯關所的百戶們都會有所考慮,如果這閔元啟接替其亡父的位置,展露出更高的才幹,保住這一方軍戶的平安的同時,還能叫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這個千戶不要說比李可誠那廢物,就算是淮安府城衛署里的那些大人物,甚至也包括閔乾德這個族叔又有哪一個能和閔元啟相比?

  王三益也是神色激動,抓著一把鹽先嘗了一口,鹹的他差的叫出來,這些鹽毫無疑問都是上等的精白好鹽,鹽價高的時候這種細鹽要賣十三四文一斤,就算現在也抵得七八文錢,比起那些粗鹽甚至鹽磚不知道強到哪去,五錢銀一石的價,不要說朱家的商行,便是換了淮安府任何一家大鹽行應該也是有多少吃進多少……

  一眨眼功夫,閔元啟看著有些荒唐的舉措,一下子便是變成了如山巒一般厚重的事實。眼前的細鹽堆積如山,眾人看過了,摸過了,還聞過也嘗過了,這就是事實,眼前的鹽便是錢,毫無疑問的是銀子。

  一天四萬斤,二百多兩銀,對很多勛貴,太監,縉紳世家來說這是一筆小錢,象成國公朱純臣在南京時迎娶名妓,贖身銀就是好幾千兩,當晚納進門動員南京京營兵五千多人打火把照亮街市,在家中擺了過百桌大宴賓朋,花費的銀兩加起來有好幾萬兩,這種錢對國公府來說也就是一筆小小的開銷,根本算不得什麼。

  南邊的大海商,蘇州松江的大布商,絲商,一餐飯吃上幾十兩上百兩也不稀罕,蘇州的園林,哪一個園子都要花上萬兩去營造,二百兩銀,連一座象樣的假山都造辦不出來。

  但這二百多兩銀子是每天,每天二百兩的純利,蘇州那邊也得有過百人的絲廠才能達到這個利潤目標,一天二百,一個月便是六千,一年便是七萬多兩的純利,就算花十萬兩買一艘大型海船備上貨物,一年出海兩次,純利差不多也就是七萬到十萬之間了。

  一個百人規模的絲廠,一年的純利也就是五六萬兩,想再多就得有更多的原材料更多的工人和更大的銷路了。

  這個收入,就算是勛貴家族也差不多滿足了,那些侯伯靠著祖傳的莊子,強買強賣弄來的土地,還有巧取豪奪開起來的放貸的錢莊,加上皇上時不時的賞賜,若管京營的還可以使京營將士,侵吞軍餉軍械,一年能有十萬八萬的總收入也就足夠滿意了。

  是的,這些大明的頂層階層最少都是家資幾十萬上百萬,但那是百年二百年積累起來的財富,甚至他們的錢財去掉田畝莊園宅邸,現銀拿出來有幾十萬的就算是頂尖的豪富了。

  象成國公和外戚田家,還有皇后的生父周奎,在李闖進京後在拷掠之下人都被活活打死了,無非也就各自拷掠出幾十萬兩,這幾家在勛臣外戚家已經算是頂尖,這還是在隆萬開海之後大量的白銀湧入之後,這些大明帝國最頂尖的勛臣外戚們積累出來的身家……

  若是親王郡王的身家估計要更豐厚些,但也就是百萬到二百萬之間,而且要麼是多年積累要麼就是天子偏愛,比如李自成破洛陽後得了福王家資,那是萬曆額外的補償,是偏愛鄭貴妃和福王又沒有替愛子爭得儲君之位出格的賞賜,整個大明天下,除掉親藩和勛臣親臣,最頂尖的文官世家,家資在十來萬的就算相當富裕了。

  只有鄭芝龍這個壟斷了大明海外勢力,個人擁有往倭國貿易航線,又擁有大明惟一海上力量的福建大海盜才積累了千萬身家,現銀估計也能拿出個二三百萬,若是論個人財富,富有天下的天子內庫也沒有鄭芝龍富裕,這也是開海之後又沒有海防和成體系的稅賦制度帶來的結果,和鄭芝龍的個人能力有關,但更多的是大勢使然……

  而眼前的這些衛所武官,比如閔乾德,一年的收入也就是幾百兩銀,這還和閔家的世代積累有關,比如大量的土地和佃農般的軍戶,還有在軍械倉儲等方面的額外收入。而閔元啟現在弄出來的這鹽池,一天的收入便是二百多兩,一年七萬多兩穩穩到手,就算給軍戶們一些甜頭好處,大頭落在手裡最少也有六萬以上,這個收入,不要說衛所武官,就算放在南京和京師的勛貴家族眼裡也是足夠叫他們眼紅了。

  何況還要開出更多的坎池,每天曬鹽的數字要好幾倍十幾倍的增加?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