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重生東漢末年 > 第一百九十六章 形勢

第一百九十六章 形勢

2023-12-16 16:07:24 作者: 潛陽
  郭斌與戲志才看在眼中,卻並未出言制止。

  當下,眾人簇擁著郭斌,往丁原所在的并州刺史府行去。

  黃巾之亂的破壞性極大,處於京師北部的并州雖無極大股的黃巾主力大軍攻略州縣,遍布各地的一個個小山頭卻也是讓官軍焦頭爛額。再加上黃巾之亂的超大規模性,使得以郡縣為單位的官軍想要剿滅黃巾賊寇,頗有不便利處。

  尤其是黃巾之亂後期,各地勢力小的黃巾軍雖然被逐漸剿滅,官府的抓捕文書卻間接地將曾參加過黃巾之亂的人重新逼迫著,走上了造反的大道。在人類歷史上,無論是再古代還是在兩千年後的現代,完美的殲滅戰基本是不存在的,因為一旦部隊的傷亡達到一定的臨界點,便會造成軍心大亂,從而引發潰敗,潰敗後的亂軍尤其難以將其一一俘虜或者斬殺。

  許多人對於部隊軍心士氣的理解可能有些片面,尤其是對引發潰敗的傷亡比例不太清楚,那麼下面便說明一下。

  這個傷亡比例,與軍隊的戰鬥意志和精銳程度是掛鉤的,按照目前國際上的通常算法,部隊傷亡達到百分之三十便可以被視為基本喪失戰鬥力。美軍在部隊傷亡達到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時候視為喪失戰鬥力;而解放軍則不同,他們往往在傷亡超過百分之五十之後還會繼續堅持戰鬥。

  為什麼說當年紅軍長征是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難道真的只是因為小米加步槍跑過了飛機坦克?難道真的只是因為紅軍完成了一次戰略轉移?那些嘲諷紅軍長征為潰敗乃至逃跑的人,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其軍事常識著實頗令人擔憂。

  根據統計,紅一、二、四,這三大方面軍加上紅二十五軍在長征出發時的總兵力約為十八萬六千人,而成功到達陝北的總人數不過區區三萬人,兩者相差十五萬六千人。然而,若再考慮到沿途人員上的不斷補充,紅軍長征單單人員上的損失,就達到了約十八萬人。

  這是怎樣的一種戰損比例?這種戰損比例,若是放在美軍身上,恐怕還沒有渡過湘江就要繳槍投降了。而能夠一邊戰鬥一邊撤退,頂著頭頂上隨時可能落下來的子彈一路到達延安,剩下來的人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精神意志,都是個頂個的精銳。為什麼說建國後,高級將領之中參加過長征的人極多?難道真的如有些陰謀論者所說,只是因為論資排輩?若真的認同這種觀點,那就太年輕了。

  在戰爭中,老兵的作用是極大的。所謂將是兵的膽,說的不只是軍隊的總指揮,指的更是基層的軍將與士兵的關係。南宋時候,曾有人問岳飛,什麼樣的士兵才算得上是好士兵,岳飛的回答只有八個字:「執槍不抖,口中有唾。」

  字面上的意思是:「上陣之時,只要長槍能拿得穩,手不會發抖,嘴裡還能有唾液,這就是一個勇敢的士兵。」這麼看起來,岳王爺對士兵的要求不高嘛。然而岳飛這八個字是一直圍繞著一點說的,便是不害怕。在上陣的時候,你只要不害怕,就是個好士兵。

  極度害怕的時候,手會發抖,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口中有唾又怎麼理解呢?其實聯繫一下現實,卻也不難解釋。回想一下,第一次會見岳父時自己緊張忐忑的心情吧,是不是嘴裡發乾?若還是單身狗,那麼回憶一下第一次跟女生表白時的心情吧,是不是心裡撲通亂跳?是不是嘴裡發乾?若還沒有跟女生表白過,那麼潛陽也沒辦法了,唯一的建議便是找個女神表白一下試試,不管成不成的,至少體驗一把也是好的嘛。

  當然,這所謂的體驗並不太適合那些長得比女生都漂亮,俗稱禍國殃民的美男們。

  言歸正傳,那些能夠在戰場上存活下來的老兵,在戰役中相比新兵最大的優勢便是戰場經驗,這種戰場經驗可以減輕他們的恐懼心理。而當一個人極度緊張之時,若是有人隨時給你發布命令,教你如何做的話,你定會乖乖地服從。老兵可能並不比新兵肌肉更發達,可能並不比新兵武技好多少,可是他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自己的恐懼心理抑制住,從而最大程度地發揮出平時的戰鬥水準。

  因此,每當戰鬥的時候,基層的軍官總要衝鋒在第一線。所謂「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便是他們再有經驗,也總是傷亡最多的人群。所以尤其在冷兵器時代,戰場上傷亡最大的往往是沖在最前面的基層軍官,他們要給新兵們打個樣嘛!

  而當新兵們看到平日裡仿佛無所不能的老兵,都躺在地下,腸子腦漿都流了一地的時候,原本看到滿地的殘臂斷肢便心中害怕的新兵,會變得愈發無所適從。若非要解釋,大概可以基本理解為信仰破滅吧?沒有人指揮他們怎麼做的時候,他們在戰場上最正常的反應不是奮力前沖,而是扭頭就跑。

  也不用嘲笑逃兵,他們固然沒有遵守軍紀,可當一個人面對成千上萬拿著長槍或者是砍刀,山呼海嘯著想要衝過來砍死你的時候,你不害怕?當你親身感受到敵人或者是自己人熱騰騰的鮮血順著你的脖子灌入衣領中的時候,你會不害怕?好萊塢的恐怖大片,雖多是以血腥來展現其恐怖,可每當兵刃及體的時候,卻多會轉換鏡頭,只因太過血腥。可戰場上呢?可能你伸手拉你身邊的戰友時,拉到的便是他被開膛破肚後流出來的腸子,而在你眼前,一個個抽搐著的屍體又或者依然使勁瞪著雙眼的頭顱就會將一個普通人嚇得涕淚橫流。

  作為一個中國人,在面臨敵國侵略的時候,我也想拿起武器保衛祖國,可是我也害怕,我怕到時候也會成為逃兵。因此我是一個和平主義者,我時時祈禱著世界和平,有時我甚至會覺得諾貝爾和平獎之所以沒有頒給我,只是因為我還沒紅罷了。

  由於古代戰爭大多是刀槍刺入肉中,要與敵人近身搏殺的,其感官的刺激便愈發明顯。也因此,戰損比例對於士氣的影響也就越大,因為士兵的心理壓力大嘛。因此有一種說法,說是再古代冷兵器作戰的戰場上,戰損一旦超過百分之十,便極有可能引發潰敗。現在大家之所以都在研究無 人機乃至無人坦克,很大的原因便是為了降低士兵的緊張心情。當戰爭便好像玩遊戲一樣的時候,便是害怕也極其有限。

  而在古代,緩解士兵壓力的方法便極為有限了,除了平日的刻苦訓練和老兵的教導與指揮,剩下的便是武器裝備了。一領皮甲可以讓你免疫大多數普通弓箭的傷害,也可以讓你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致命傷,而一把削鐵如泥的環首刀則可以讓你輕易地將敵人的木質長矛砍斷,可以輕易地刺入敵人的體內,只有這樣,才是一個首領能夠借著外物,所給予士兵的最大的勇氣。

  黃巾士兵便是因為一次次地被擊潰而非殲滅,逐漸被逼到了幾個勢力強大的山頭。這一個個盤踞各地的首領深知,單憑一己之力絕難在官軍的絞殺中存活,因此他們互相串聯,締結盟約。當面對官軍圍剿的時候,又不會正面硬剛,這種戰術思想便會給官軍造成極大的麻煩。

  舉個例子,陽翟縣境內的黃巾軍,自然是陽翟縣中的地主豪強抽出自己的部曲,跟隨著陽翟縣尉前去圍剿。而一旦這些黃巾軍見勢頭不對,跑到了長社,那便是長社境內的黃巾軍了,剩下的戰鬥便要交給長社境內的官軍。而陽翟縣的官軍便算是完成了任務,雖然沒有擊殺多少人,可打勝仗了嘛!

  便是這種戰爭形態,導致了各地黃巾軍怎麼剿也剿不完,甚至有的地方越剿越多。

  漢朝的郡國並行制雖然解決了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分配問題,使郡成為中央以下最高的行政單位,有效地解決了周朝地方勢力過大而尾大不掉的問題,卻同時使得地方政權在黃巾之亂中所能發揮的力量極為有限,很難完全將黃巾賊寇完全剿滅。

  以郡為單位,太小了,你黃巾賊寇在一個郡混不下去了,可以去別的郡,你一旦出境,我就不能去追了。為什麼呢?

  因為你若是去追擊,贏了還好說,朝廷可能會褒獎你,可是在臨郡的行政首長眼中,這就是赤 裸裸地搶功勞,要遭同僚嫉恨;而你若是輸了,那便是剿匪不力,就是罪名,連你將黃巾軍驅逐出境的功勞可能也會一併抹去。在官場上不就是這樣子的嗎?誰會去做這種賣力不討好的事情?

  然而,幸虧朝廷也不傻,這種問題暴露得多了,自然要想辦法解決。最簡單的辦法,便是擴大官軍的作戰單位,擴大作戰範圍。怎麼擴大,設置個戰區司令,大家都聽戰區司令的,聯合作戰唄!

  於是問題又來了,這個戰區司令誰來做?這在官場上可是人人都要爭搶的好位子啊!因為黃巾賊裝備簡陋,戰法落後,兵員素質又低,在官軍的眼中,若是堂堂正正地打,我一個能打十個!所以,在許多人眼中,這就是個專門撈功勞的官位。

  另外一個問題,怎麼劃分戰區?戰區要足夠大,要能夠讓黃巾軍逃無可逃,卻又不能太大,否則在這樣一個通信效率和行政效率極為低下的時代,單單是軍隊和物資的調度問題便無法有效達成,設置戰區司令也便沒有了實際意義。

  就這樣,朝廷便決定,以州為單位進行作戰,並逐漸加大州刺史的權力,使之具有統合一州軍事力量的權力。因為州刺史本來便都是天子極信任之人,而且其身份地位不高,基本沒有發生尾大不掉這種狀況的可能,天子將軍兵放在州刺史的手中,是可以放心的。

  因此,在東漢末年便出現了州刺史領兵出征討伐黃巾賊的例子,而并州刺史丁原,從一開始便是個徹頭徹尾的軍人。

  丁原出身貧寒卑微,讀書不多,為南縣吏時,每當有賊寇來犯,他都會身先士卒,衝出追寇。之後任并州刺史、武猛都尉,武猛謂有武蓺而勇猛者。從他的履歷便可以極明顯地看出來,在黃巾之亂時,勇猛並有戰鬥經驗,至少是擔任一州刺史的極大加分項。

  因為此時的州刺史尚不能干涉地方的經濟和行政,不需要具備行政能力。

  或者是因為同是出身貧寒吧,何進便很是看好丁原,丁原這樣絲毫沒有家庭背景的官員,之所以能夠步步高升,何進在裡面也是出了不少力氣的。此次郭斌北上,便帶了何進給丁原的密函,只從此舉便可以看出,丁原可能便是何進的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