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重生東漢末年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兵

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兵

2023-12-16 16:07:24 作者: 潛陽
  戲志才打開,郭嘉、荀彧、徐庶諸人便圍上看起來。

  郭斌拍打著右腿,陷入了沉思。

  黃巾亂起,天子劉宏拜盧植為北中郎將,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朱儁為右中郎將,各持節,統大軍討賊。盧植以護烏桓中郎將宗員為副手,前往冀州平定黃巾軍。冀州為張角的家鄉,是黃巾軍的大本營所在。太平道舉事前,更是從荊州和揚州調遣了數萬精銳前來,大大加強了冀州黃巾的實力。當初這個任務,便是馬元義負責的。

  當初郭斌於偃師初遇馬元義,便是他正組織荊州與揚州的太平道在北上冀州的途中。

  朝廷的兩路大軍中,以盧植的北路大軍實力最為強大。這也是盧植文武雙全,曾經兩次平定揚州九江郡蠻族叛亂所積累下來的聲望。而南路軍,則以皇甫嵩為主,朱儁為輔,所率為北軍五校中的一部分軍士,以及三河(河東、河內、河南)騎兵,同時招募精壯之士,共計四萬多人。二人各率一部,共同鎮壓潁川黃巾軍。

  無論是盧植的北中郎將,還是皇甫嵩的左中郎將,又或者是朱儁的右中郎將,都是比二千石,與郭斌這個秩比二千石的騎都尉官秩相同。然而,因所統軍士不同,所得詔令不同,其實力亦是天差地別。

  郭斌這個騎都尉,乃是越次升遷,所統領的又只是越騎營的一營軍士,地位較之盧植、皇甫嵩、朱儁三人那是相去甚遠。

  最初,秦置中郎,至西漢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置中郎將以統領皇帝的侍衛,屬光祿勛。平帝時又置虎賁中郎將,統虎賁郎,位比二千石。後又置羽林中郎將,統羽林軍,與虎賁中郎將同級,品秩比二千石,低於諸將軍。

  也就是說,中郎將所統屬的,是皇帝的貼身侍衛,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中郎將就仿佛是清朝的御前侍衛統領,他麾下的都是中南海保鏢。而郭斌這個與中郎將同級的騎都尉,統領的是北軍五校中的越騎營,與中郎將則相去甚遠了。

  這種差距就好比是拿北京軍區某騎兵營長,與中央保衛局的長官相比較,相去豈可以道里記。

  而最重要的,是這三人都「持節」。古代常常出現多種叫法,可不管是「假節」、「持節」還是「使持節」、「假節鉞(或「假黃鉞」)」,都是同等地位,表示代表皇帝,不分大小,得誅殺中級以下官吏。

  因此,這一道詔令,便將郭斌劃歸皇甫嵩麾下,需要聽他調遣,這就是差別!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雖然得到了詔令,要速速出兵支援皇甫嵩,可郭斌必須要整頓士卒,籌備糧草,偵察敵情,並安排好陽翟縣的防務,以及與皇甫嵩大軍取得聯繫。待一切都布置妥當後,方可出兵。

  經過一番商議,為防被黃巾軍抄了後路,最後還是趙雲留守陽翟,並以徐庶輔佐。因為趙雲本來便是陽翟縣令,留守陽翟縣就是本分,而徐庶管理陽翟縣內大小事務近半年,從未出過大的紕漏,而且兩人此番鎮守陽翟頗有可圈可點之處,相互之間合作也極為默契,又都極得郭斌信重,因此二人留守是毫無爭議的。

  因為此去支援皇甫嵩,與馳援陽翟時不同,一路上必然全是黃巾軍,故機動性與突擊能力便極為重要了。考慮到練兵的因素,郭斌此次決定將越騎營眾人留在陽翟縣,只帶領一百特種士兵以及六百陽翟縣的「本土騎兵」,湊齊七百人,前往支援。

  所謂「本土騎兵」,指的是自張世平與蘇雙二人為郭斌帶來戰馬後,由趙雲挑選身強體健,忠貞可靠,並在陽翟縣中或是伏龍山莊有一定產業的軍士,嚴加訓練了幾個月,算是小有所成。在陽翟縣保衛戰中,曾經在何曼抵達之初,在趙雲的率領下衝擊黃巾軍,斬獲頗豐,重挫了黃巾軍的銳氣,這才保全了陽翟。

  可以說,這一支部隊,是郭斌在陽翟縣的部曲中為數不多的具有大規模軍團作戰經驗的部隊。

  與郭斌一同前往的,文臣包括戲志才、郭嘉、荀彧,武將則有關羽、張飛。至於陳到,則被郭斌留在了伏龍山莊,輔助管亥訓練士卒。而何曼,原來畢竟是黃巾軍將領,並且深得波才看重。為了照顧他的心情,也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郭斌便令他跟著趙雲,協力駐守陽翟。

  待一切安排妥當,前去探察敵情的斥候帶著皇甫嵩手書回來了。信中所言,朱儁率領一路大軍率先與黃巾軍對戰,因為輕敵冒進,被波才所敗。兵退長社,士氣稍挫。如今波才率領二十萬大軍圍困長社,尚幸糧草充足,急切間並無兵敗之虞。最後要郭斌擇機出兵,前來長社會合大軍,共討黃巾。

  信中措辭頗為客氣,並未仗著大軍主帥的身份,強壓郭斌一頭。

  想也知道,郭斌雖然年紀不大,官職爵位卻是不低,而且是出了名的得聖寵。雖然遠在陽翟,卻曾幾次上書朝廷言事。每一次都切中時弊,引得朝中大亂一陣。而每次上書,總能得到天子認同,將許多老臣費盡心機都辦不成的事兒,他輕描淡寫地一封奏摺就給辦得漂漂亮亮。

  按說,這樣的人總該有眼紅的出來說郭斌是弄臣了,可無論是京中還是地方上,非但沒有說郭斌壞話的,反而是一片頌揚之聲。便是在江湖中,郭斌「急公好義小孟嘗」的名號,那也是響亮得很。

  為什麼呢?原因很多,而其中最關鍵的,則是郭斌的身份。他不僅是潁川名士司馬德操的弟子,更師事盧植、蔡邕等大儒,算是整個士林的「自己人」。而最近,更是一封奏摺直達天聽,說服天子將黨錮之禁給解除了,名聲傳於四海,可以說是於整個士林都有莫大的恩德。

  要說唯一的不足之處,便是郭斌生性闊達,經常做一些出格的事情。

  據說,初次進京面聖,竟然跟天子勾肩搭背,稱兄道弟,頗讓一些老先生看不慣,大嘆如今的年輕人不知禮儀。

  可皇甫嵩看法卻不相同,他覺得只有非常之人才能做非常之事,若是一個事事循規蹈矩之人,如何能得天子看重?如何能因一封奏摺便讓天子立了大皇子為皇儲?如何能以一封奏摺便將持續了近二十年的黨錮之禁有了鬆動?這些事情,可是一干老臣費盡心機,花了許多年都辦不到的啊,可郭斌入仕不足半年就做到了!

  最讓皇甫嵩解氣的是,郭斌竟敢當著天子的面訓斥張讓,那是一點面子都不給留啊!可天子竟然一句訓斥的話都沒有,便是張讓也不敢回嘴。那可是張讓啊!是天子最信重的宦官!多少文壇領袖,多少國家棟樑都倒在了他手中!

  因此,皇甫嵩雖從未與郭斌謀面,卻對這個不走尋常路的少年感興趣得很。此次書信與郭斌,語氣也甚是委婉客氣。

  郭斌便在縣衙大堂中召集眾人議事,雖然他不再擔任陽翟縣令一職,眾人卻不覺得他坐鎮縣衙大堂有何不妥當的。不一會兒,一眾文武聚齊,郭斌便將斥候帶回來的皇甫嵩手書給眾人傳閱,對一直跟在身邊的戲志才道:「志才,此事你怎麼看?」

  戲志才自郭斌二次進京時就一直跟隨在左右,一干大小軍情,除了郭斌便是他知道得最早。可以說,現在的戲志才,已經成了郭斌軍中參謀長一般的人。便是此時的鬼才郭嘉,也因為年紀尚幼,而與之相去甚遠。而荀彧之長,在於組織調動和戰略規劃,在軍事奇謀上,較之戲志才反而要稍遜一籌。

  戲志才一直在大堂中,因此早就在眾人到來前與郭斌一道看完了皇甫嵩手書。當下理了理思路,道:「主公,右中郎將朱儁新敗,退守長社,皇甫將軍所領大軍亦被困於此。看信中內容,大軍仿佛並無危險。」

  郭嘉點點頭,道:「看來,左中郎將心中已有定計。」

  荀彧同意道:「不錯,皇甫將軍久鎮邊地,於用兵一事,朝中諸公,除了北中郎將無出其右者。而且,彧曾聽聞,皇甫嵩對主公頗為看重,多次於公開場合讚譽主公文武雙全,似乎他早有上書天子廢除黨~禁之心,卻沒想到此次讓主公將此事辦成了。」

  經荀彧這麼一說,郭斌方恍然大悟,歷史上可不就是皇甫嵩在出征討伐黃巾之前上書靈帝,方借著黃巾之亂的機會將黨~禁給廢弛了嗎?自己這一手截胡,可是搶了皇甫嵩的風頭啊!

  當下拋開心中亂七八糟的思緒,問道:「那麼,此次我們應該如何進軍?走哪條路?諸位可有何建議?」

  戲志才道:「官軍初戰失利,士氣必然受挫。皇甫將軍讓我等擇機進兵,以我看來,是要主公擇機進攻黃巾軍,以挽回左中郎將失利對軍心帶來的不利影響。」

  郭嘉道:「不錯,我軍新近大勝黃巾軍,正應當以守成整軍為要務,此去必出乎黃巾軍所料。」

  荀彧也插口道:「若我軍晝伏夜出,必可打黃巾軍一個措手不及,屆時官軍士氣高漲,必可一舉戰敗黃巾賊寇。」

  徐庶道:「陽翟縣中一應物資以及民夫,早已準備停當,單等主公下令了。」

  郭斌聽手下四位軍師都贊同,心中主意拿定,道:「既如此,那便即刻出兵,剿滅黃巾!」

  眾將哄然應諾!

  中平元年三月,黃巾亂起,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奉命剿滅潁川黃巾。初戰失利,退守長社。太祖奉聖旨,晝伏夜出,馳援官軍。黃巾軍措手不及,由是大敗,官軍乃士氣復振。

  ——

  《太祖本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