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重生東漢末年 > 第六十四章 推論

第六十四章 推論

2023-12-16 16:07:24 作者: 潛陽
  袁紹道:「潛陽不是說,他們都是太平道麼?」

  郭斌點頭道:「是太平道不假,本初兄,可知道小弟為何知道他們是太平道麼?」

  袁紹想到張梁與郭斌竟有一番對話,試探地道:「難道潛陽識得那太平道的頭領?」

  郭斌道:「並非如此,小弟所以知道他們是太平道,是因為他們乃是從陽翟縣出發,去伏擊本初兄的。」

  袁紹色變,道:「哦?難道潛陽事先竟知道此事?」

  郭斌正色道:「本初兄,朋友相交,貴在交心。我郭斌豈是結交匪類陷害朋友之人?」

  袁紹忙道:「潛陽誤會了,為兄絕無此意。」頓了頓,道:「只是為兄好奇,這些人為何是從陽翟出發的呢?」

  郭斌道:「兩日前,一批太平道進入陽翟城,共有近五百人。」

  袁紹大驚起身,道:「什麼!兩日前?」然後又緩緩坐下,道:「潛陽的意思是,這些太平道,便是去伏擊我們的那些人?」

  郭斌道:「這些人當初來得頗為匆忙,未及偵查陽翟城便有一百多人進入城內,分散藏在縣丞賈仁的宅院中。」

  袁紹點點頭,示意郭斌繼續。

  郭斌繼續道:「當時小弟已然上任,將城中流民登記造冊,聚於城西,修建新城。故此方能第一時間知道這近五百個太平道高手的存在。」

  袁紹道:「不錯,修建新城的事情,為兄已從你上次的信中知曉。」

  郭斌道:「說起來,還要多謝本初兄於京中為小弟奔走,事情方能進行地如此順利。」

  袁紹擺擺手,道:「自家兄弟,無需客套。」

  郭斌道:「當時小弟還納悶,為何突然有這麼多太平道高手進入陽翟?按說陽翟並非富縣,要乞討亦應到潁川郡治去才是正理。況且據探子來報,這些太平道人,俱身懷武藝,絕非一般流民可比。」

  「當時,小弟想不管太平道來陽翟何事,多做準備總不會錯,便秘密從伏龍山莊調了五百人埋伏在城外莊子上。以備不測。」

  「今日午時,小弟得到消息,潛伏於城外莊子上的近三百太平道人分批往陽翟城北去了。當時,我還舒了一口氣,以為終於將麻煩送走了一大半。可是怎知,過不片刻,便收到了本初兄車駕已到陽翟城北的消息。」

  「當初,郭大回來時,小弟便懷疑這些太平道人進入陽翟,或者與本初兄此來有關,只是並不知曉大皇子亦與本初兄同行,便排除了這個可能性。」

  袁紹聽到這裡,猛地起身,道:「潛陽是說,有人將大皇子亦在此行的消息傳給了太平道?」

  郭斌道:「不錯,當初我還不敢確定,現在卻是越來越可以感覺到,這些太平道高手非但提前知道大皇子要來陽翟,而且他們受人所託,要除掉大皇子!」

  袁紹怒道:「到底是誰,竟如此大膽!如此行徑,幾與謀反等同。」

  郭斌道:「本初兄可還記得,當初在徐奉府邸之人?」

  袁紹道:「王越?他雖知道此行目的便是護衛大皇子,可若是大皇子遇刺身亡,他又豈能脫得了干係?便是交州士家,亦會被連根拔起!而且此次亦多虧王越拼死衝殺,方能得保周全,若是他泄露的消息,又怎會如此賣力?」

  郭斌道:「小弟所言,並非王越。本初兄可記得,徐奉邀請的另一個客人?」

  袁紹問道:「哦?為兄倒是記得,是個武藝出眾的好漢子,難道他竟與此事有關?」

  郭斌道:「此人名叫馬元義,乃是太平道的大方頭領,小弟在進京時,於偃師與其相識。當時王越也在,還與他發生了衝突。」

  此次張梁陽翟一事,必有馬元義通報消息。茲事體大,郭斌亦需與己方情報共享,方能共渡難關。所謂朋友之義,在利益面前竟如此脆弱了。

  袁紹道:「那王越為何亦是徐奉座上嘉賓?」

  「此事小弟卻不知曉了。」郭斌答道,「只是徐奉為張讓爪牙,小弟推測,徐奉與太平道勾結之事,必有張讓首肯。」他哪裡是推測的?這是他聽後世史學家說的。

  袁紹點頭道:「潛陽所言有理,想徐奉雖為常侍,卻哪裡有什麼根基?又哪裡有膽子與太平道勾結?」

  郭斌贊同道:「本初兄所言甚是,至於大皇子來陽翟之事,既是張讓建議,又如何能逃出太平道的耳目?」

  袁紹驚道:「什麼?潛陽是說,太平道此次伏擊大皇子一事,是張讓吩咐他們幹的?」

  郭斌道:「張讓不過是個宦官,如何能使喚得動太平道出動這麼多人高手,這麼大的陣勢來對付大皇子?況且,即便大皇子被殺了,他又能有什麼好處呢?」

  袁紹道:「若是能結好二皇子,天子百年之後,便能.」

  說到這裡,連袁紹自己都不信了。即便是未來大皇子登基,也是需要宦官的啊。既然張讓能輔佐天子劉宏,如何便不能繼續輔佐劉辨?張讓不僅對何皇后有恩,而且他張讓的兒媳婦就是何家的女兒啊!憑藉如此親密的關係,未來劉辨登基,不寵信他張讓寵信誰?他又何必非要冒著族誅的風險,勾結太平道,謀害大皇子呢?

  郭斌見袁紹的表情,知道他亦想到了其中的不妥,便開口道:「若張讓是被脅迫呢?」

  袁紹忙道:「哦?潛陽是指,被誰脅迫?太平道麼?」

  郭斌學著電視裡謀士們的樣子,騷包地搖頭晃腦道:「非也,非也。」見袁紹沒有理他,也不尷尬,繼續道:「本初兄可還記得當日在徐奉府邸,馬元義對徐奉說的話?」

  袁紹道:「可是他們要造反的話?為兄亦多次與國舅爺提過此事,只是國舅爺似乎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郭斌道:「正是此事。太平道舉事在即,又何必多次一舉刺殺大皇子呢?此事不論成敗,必會引來朝廷追查,到時太平道舉事一事提前泄露,他們絕對是得不償失!再說,大皇子年方十歲,又非獨子,又尚未封爵。即便刺殺成功,亦難以引起太大的風波。」

  袁紹不自覺的點點頭,道:「那麼,依潛陽之意,張讓是受了誰的脅迫呢?」

  郭斌道:「本初兄想想,若是大皇子不幸身亡,那麼誰會是儲君人選?」

  袁紹道:「自然是二皇子協。二皇子生而喪母,天子對他亦頗多愧疚。兼且他天資聰穎,又自小在永樂宮長大,由董太后悉心撫養,年紀雖小,卻舉止端莊,據說深有人君之相。只是二皇子年歲尚小,今年亦不過三歲,又怎會。。。」

  實際上,劉協此時不過兩周歲,只是古人常以虛歲來計算年齡,因此袁紹才說,是三歲。

  說到這裡,袁紹又一次震驚坐起,張口結舌道:「難道,難道,依潛陽的意思,脅迫張讓的不是太平道,而是,而是」

  郭斌也站起身,道:「不錯,小弟指的,就是董太后。」

  袁紹心中震驚,卻也不得不贊同,就目前的情報來看,郭斌這個推測是最接近事實的。因為董家要維持外戚的地位,要繼續形成對朝局的巨大影響力,天生的便與新的外戚處於敵對狀態。劉辨若是個沒有外家扶持的皇子,董太后自然願意擺出慈祥的樣子,撫養劉辨,然後順理成章地繼續他們一手遮天的日子。

  可是劉辨的母親何皇后可不是個省油的燈,她不僅通過賄賂十常侍登上皇后寶座,還毒殺了劉協之母王美人,更是哄得天子劉宏將何進封為河南尹。這個河南尹就像是清代的直隸總督,乃是天下督撫之首,比現代的北京市長權位要大得多了。

  因此,有強有力外家支持的劉辨,便被董太后排除在外了。甚至勸說天子,將其養在道觀,以免沾染了其母何皇后的戾氣。其實,這何嘗不是讓天子疏遠大皇子劉辨而施的手段呢?

  而董太后借著天子劉宏對劉協生而喪母的憐惜與歉疚,將他養在永樂宮中,以期有朝一日,他得登大寶。那麼劉協一直以來倚為外家的董家,便又成了最得勢的外戚。端得是好算計!

  日前,郭斌進京時,對天子劉宏所說重嫡庶之別的一番話,固然是得到了士人階層的支持,卻也毫無疑問地得罪了盼著劉協登基的董太后一派。

  而天子劉宏事後讓劉辨進東宮就讀,基本確立了劉辨的儲君地位,就成了事情的導火線。

  於是,董太后要除掉劉辨,以達到釜底抽薪的目的,也便解釋得通了。蓋因若劉辨死了,得利最大的便是董家了。

  至於陷害郭斌,只是捎帶手的罷了,一個小小的亭侯,還看不在他們眼中。

  想必董太后手中有張讓的把柄,方能指揮得動他提議讓劉辨到陽翟「觀察世情」,並讓江湖人士刺殺劉辨。如此,若是大事成功,便是大吉大利,天天吃雞;若是失敗了,也無論如何牽扯不到董家的頭上。

  這狗血的劇情,在後世看慣了宮斗電視劇的郭斌看來,自然是聞一知十,毫無新意;於不過二十歲出頭的袁紹來說,卻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了。

  不錯,歷朝歷代,涉及到皇位傳承的問題,都是關係到國家穩定的大事,卻也稱得上是「驚天動地」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