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崇禎的決心
2023-12-16 00:58:42 作者: 愛歷史的小蝸牛
他知道,反腐將是大明能夠存活下來很大的原因,所以無論如何他要進行下去。
他已經有了將如今大明官員更換一半的想法,江山總要有一代新人換舊人,唯有這樣,新人才會有拼搏的想法,大明才會重新煥發生機。
只是,對於浙江發生的事情,崇禎自然是非常清楚,他也知道打破這些形成團伙的貪腐,不是一朝一夕能做的事情,因此也就沒有怎麼催促。
但民間官紳士族,對於這場反腐爭論頗多,有些人認為這是崇禎暴政,畢竟殺了這麼多人,一些年輕士子則認為這事做的好,為崇禎喝彩。
一些南方原本不願意出仕的士子,也開始向北方聚集而來,他們開始深入到各地學院,按照崇禎的要求,準備支援崇禎入朝為官。
原本叫的最凶的朝堂官員,現在反而對於反腐的聲音卻越來越支持,這主要是得益於崇禎之前對於六部的清理,雖然沒有全部清理乾淨。
但是補上來的大部分的學院派,多是一些年輕人,對於崇禎這種強硬作風非常支持,因此朝廷內的輿論幾乎全部是力挺崇禎的。
崇禎為了向身在浙江的傅清等人表達自己在各地反腐的決心,他和范景文、鄭三俊商議之後,決心將目前的監察局改為監察部。
然後往各地派遣監察部官員,這些官員直接由監察部直領,不歸地方管轄,讓他們深入到各地,搜尋各地貪腐官員的證據。
同時,崇禎又命范景文、鄭三俊二人挑選合適的人選,準備向河南、山東、陝甘、山西四地同時派遣了重臣前去反腐,只為了迎合聲援身在浙江的傅清,同時也讓那些認為反腐不會持久的人看看他的決心。
這引起了許多官員的擔憂,那就是一旦各地被牽扯的官員太多,朝廷是否可以將其一網打盡?一旦一網打盡,各地缺少官員的治理,會不會亂下來?
對此,崇禎給予的答覆則是繼續任用皇家學院畢業的學子,同時開始籌建大明政院,為大明培養專門具有治政和朝廷需要的專業人才。
至於對於朝堂所說的任用科舉人才,卻被崇禎給忽視了,同時對於科舉取士中的進士開始進行削減,減少科舉取士之後的待遇。
崇禎十年已經是崇禎第二次削減了,第一次崇禎是從中舉之後待遇總量上去削減這一次,,一些人的優厚待遇乾脆就給他取消了。
除進士還能享受一部分待遇之外,就連舉人也只是一個空名頭罷了,至於人數上,既然待遇取消了,那麼對於崇禎來說,人數不僅不會削減,反而開始增加。
他削減了一半的進士錄取人數,增加了二倍的舉人錄取人數,單單一個北直隸,從原本一百多名的舉人錄取人數,一下增加了二百七十人,一下達到了四百人。
別的地方,更是能加的加,反正就是一個空名頭,崇禎乾脆就大方了起來。
至於其他的貢生、秀才等,幾乎是只要你參見了科舉,就能得到一個身份。
在崇禎刻意的作用下,這樣的科舉反倒被很多文人唾棄,畢竟雖然這些只是一個名頭,但許多不懂得其中道理的人卻很高興。
殺豬的、種地的、商販都紛紛跑去科舉,無論他們中或者不中,都能得到一個秀才的名聲,這對於他們來說,幾乎是可以光宗耀祖的事情。
於是起,大明掀起了一番科舉熱,無論是殺豬匠還是路兩邊的商販,整日大叫著要去科舉。
科舉的影響力開始慢慢下降,許多有為的士子也看出了其中的貓膩,開始走進學院,畢竟只有走進學院才能做官,他們可以對崇禎不滿,但不會對當官不滿。
對於崇禎來說,現在所做的一切,就是為淡化科舉在大明的影響力,但要想從根本上徹底取消科舉制,目前來說還不容易。
且學院目前對於學位等還沒有具體的劃分,還需要進一步的優化才行,且一部分小學、中學還在建設試驗當中,想要徹底完成,還要很長一段路走才行。
崇禎的改革自然讓許多朝廷官員看在眼裡,大多數的高層官員依舊是科舉出身,面對崇禎一系列針對科舉的動作,他們雖有擔憂,但也沒有說什麼。
因此崇禎畢竟不是下猛藥,而是採取了溫水煮青蛙的策略,先將科舉在大明的影響力一點點減輕,然後再一點點裁撤科舉制。
杭州府這邊,百戶石達帶著帳簿一路馬不停蹄的從杭州和京城,還好此時已經是二月份的天氣,雖然寒冷,但路上並沒有積雪。
用了兩天的時間,便趕到了京城,趕到京城時,正是晌午時分,北京城內的街道上正是熱熱鬧鬧。
石達拿著傅清給的印象,直奔監察部而去,此時的監察部已然成為了刑部和都察院的中心,二部中的核心人物已經全部入了監察部。
來到都察院外,都察院防衛森嚴,門外便站著幾名身穿虎賁軍甲冑的將士正嚴陣以待,看著石達騎著戰馬向這邊急速衝來,幾人忙走上前來。
他們豎起手中的火槍,大喝一聲:「什麼人?快下馬。」
石達直接勒緊馬韁,從戰馬上一躍而下,看著面前的護衛一臉著急的說道:「勞煩幾位兄弟進去通報一聲,我是錦衣衛百戶石達,奉傅清傅大人之命,六百里加急前來送信。」
帶頭軍官看了他一眼,見他不像是說話,點了點頭道:「等著,我這就進去。」
「謝兄弟」
「你們幾個看著他,別讓他走了。」軍官向前走了一步之後,突然想起了什麼,回身看著另外幾人吩咐道。
「是」
軍官走了進去,督察部是新建的衙門,只有幾間辦公的屋子,有一些年輕的官員正在幾個房間內不停的走動,也有一些已經在收拾東西了。
此時最裡面的一處房間內,范景文和鄭三俊正為了舉薦四省反重臣人選議論著,他們手中目前也沒有什麼厲害的人選,況且皇上一下有要四個,怎麼能不讓他們為難?
不說這四個,就是杭州府的哪一個,現在都不知道怎麼樣了,如今已經這麼多天過去了,依舊是沒有什麼好的消息傳來,如何能不讓他們擔心。
鄭三俊看著手上的名單,搖了搖頭道:「實在不行就從你都察院調幾個人去。
我刑部本來就沒有多少人,如今傅清又去了杭州,如果再將這幾個全部抽調出來,那刑部就空了,估計都要停下來了。」
范景文忙搖了搖頭,他倒是想從都察院調人,可都察院那些人的能力都太差,平常也就聞風聽奏這些事搞的專業,讓他們尋找證據,無異於痴人說夢。
「這絕對不行,都察院那些個御史別人不了解,你鄭大人還不了解嗎?除了寫個奏摺,其他的什麼也幹不了,關鍵時候還是得你鄭大人的人才行。」
沒想到鄭三俊這時一把將名單給拽了過來,無奈的說道:「范大人,你就聽我的吧!
皇上說了,現在時候,正是需要真正能做事的人,能不能做事不是說的,總要拉出來看看才行。
能做事的留下,不能做事的滾蛋,空出位置讓別人進來。」
鄭三俊這樣一說,范景文倒是猶豫了,思慮了良久,不由的點了點頭說道:「皇上所言極是,既然如此,我也不怕丟人了。
這次都察院內負責兩個地方,刑部負責兩個地方,我也看看兩部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好,范大人痛快。」
就這樣,二人一下將名單給拍定了下來,隨後開始在紙張上書寫,他們一邊想一邊寫,要組織處他們各自認為最強的組合。
就在這時,外面有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在門外給停了下來。
「兩位大人,外面來了一人,自稱是傅清傅大人的信使,想要求見二位大人。」
二人一聽,頓時抬起頭來,相互對視了一眼,鄭三俊不由感嘆的說道:「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啊!讓他進來吧!」
「是大人」
石達被放了進來,背著包袱的他風塵僕僕的走進了二人所在的房間。
「參見二位大人」
范景文看了看他,點頭問道:「嗯,是傅清讓你來送信的?」
「回大人,是的。」
「信那?」
石達從懷裡掏出書信,雙手恭敬的遞給了二人,二人對視了一眼,坐在前面的鄭三俊接了過來,抬頭看去,上面還掛著傅清的親筆。
鄭三俊轉過頭來,看向石達認真問道:「傅清就讓你將書信交予我們,還有沒有別的話?」
石達略微想了一下道:「回大人,傅大人只說是到了京城之後立即交到二位大人手中,其餘的什麼也沒有說。」
「行,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是,大人。」
石達答應一聲,躬身退了出去。
鄭三俊當著范景文的面,打開了書信,二人朝裡面看去,赫然躺著一本帳簿。
鄭三俊直接掀開看了起來,上面記錄的東西非常清楚,二人掀開帳簿自信的看了起來起來,沒看幾章,鄭三俊便精神一震,有些不敢相信的看著范景文。
范景文也看到了上面的內容,只見他接過帳簿,緩緩說道:「持續了這麼久,這件事總算是要結束了,不管怎麼說,我們也算是對皇上有了交代。」
鄭三俊又仔細的看了一些,在確定無誤之後,頓時鬆了一口氣,臉上帶著笑意道:「是啊!這件事總算是要結束了,不過以後你我恐怕要更加忙了。」
「那還愣住幹什麼?還不快起來。」范景文說著,直接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鄭三俊無奈的搖了搖頭笑道:「你啊!就是一個急性子。說著,也起身站了起來。」
二人緩緩的走出房間,向紫禁城的方向走去,論資歷,二人在崇禎朝已經當差了許多年,也算是朝中的老臣,論年齡,都是已經六十高齡,鬚髮皆白。
二人所過之處,一些官員都不由的上千打著招呼,畢竟現在的二人比軍機處的幾人都要受到皇上的寵幸。
乾清宮內,崇禎正在思索著進一步改革的事情,以及新一年事情的安排,如今的他已經三十歲了,對於朝政也早已經熟練無比。
再加上他將一部分的事情交予了專人去辦,這大大減輕了崇禎的政務,也讓他有了更多的時間下去體察民間,以及思索大明的改革。
他的背後懸掛著一張碩大的地圖,這張地圖是大明建國以來最為巨大的,也是漢族迄今為止最為巨大的版圖,整個漠北草原、整個奴兒干、庫頁島都被囊括了進去。
地圖的前面,擺放著十多張紅木製成的桌子,桌子上擺放著不同的文書和東西,其中一張赫然擺放的是大明新幣紙幣,以及推廣紙幣的各種政策,都放在了一張桌子上,時刻提醒崇禎不要忘記。
另外一張則擺放著大明十個港口每月的進出口情況,以及港口的營收,這個數據,每個月都會從各地送來,崇禎要親自監察這些港口的情況,然後做進一步優化。
不過這些主要都是官用的,港口雖然開放了,但是對於民間的海貿往來,目前還未徹底放開。
「主子,范景文范大人和鄭三俊鄭大人在宮門外求見。」這時王承恩走上前來,看著站在門口一動不動的崇禎,小心翼翼的說道。
「宣他們進來吧!」
「是」
「宣左都御史范景文、刑部尚書鄭三俊覲見」
二人來到乾清宮內,崇禎已經一本正經的坐在了上面的龍椅之上。
「臣等參見皇上」
「二位愛卿快快請起!承恩,給二位愛卿賜座。」
「是皇上」
「謝皇上賜座」
二人坐定之後,崇禎面帶笑容的看向二人問道:「是不是又出什麼事情了?不然你二人平時這麼忙,怎麼會這時候來見朕。」
二人對視一眼,還是鄭三俊站了起來說道:「回皇上,臣二人所來是為了傅清傅大人的事情。
傅大人已經查到了浙江貪腐的證據,特來交由皇上呈閱。」說著,他已經將帳簿給拿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