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天災人禍再起
2023-12-16 00:58:42 作者: 愛歷史的小蝸牛
其中重災區就是陝甘以及山西二省,二省前幾年因為天災人禍、戰亂不休的緣故,人口不斷的減少。
後來因為河南等地災荒嚴重,崇禎便從河南各地為兩地牽來了大量的人口。
再加上崇禎在各地都建造的糧倉,也再次疏通了運河,不斷地從南方運來了大量的糧食,兩地的百姓才算是安定了下來。
人口這兩年也有了很明顯的提升,再加上孫傳庭麾下的陝甘軍以及宣大府內的官軍不斷的在兩省打擊盤踞山林的土匪強盜以及殘餘亂軍。
也讓兩省的百姓安定了許多,朝廷又為兩省由外地調來了大量的基層官員以維護兩省的治安。
同時北方各省的官路不斷地竣工,各省也開始相通,很多南方的商人開始利用官路往北方販賣東西,使得北方一時間變得繁榮了起來。
朝廷為了防止北方再次乾旱,也投資了大量的白銀,在各地興修水利。
不過,旱災、蝗災依舊席捲了兩省,兩省百姓的一年辛勞,化為烏有。
為了防止北方糧價走高,朝廷各地儲存糧倉開始放糧。
不過,官倉的平價糧,引得了很多百姓的哄搶,再加上恐慌的情緒不斷衍生,使得兩省開始變得有些不穩了起來。
不過,因為陝甘有孫傳庭以及其麾下近十萬的陝甘軍的鎮守,山西這邊,太原府內的張世澤也被朝廷急令從內蒙古高原回師山西,有二人的鎮守,這才讓崇禎安心下來。
隨後,崇禎便從南方各省調集糧草,向兩省運輸以緩解災情。
在朝廷的大力干預下,到八月份,兩省算是再次安定了下來。
雖然沒有糧食收成,但是朝廷修建的水利工程,卻需要大量的勞工。
以工代賑,大大的解決了兩省的災荒,只要過了今年,想必就會沒有什麼事了。
朝廷內部,因為今年的並未起什麼干戈,再加上廢除軍戶制,出現了很多農戶,朝廷在糧稅的收成上提升了將近一倍。
再加上鹽、礦二者朝廷的全力掌控下,僅僅一個上半年,朝廷去除各項支出,淨營收近千萬兩白銀。
同時,朝廷開設的第一個通商口岸也送來了大量的錢銀。
光是一個稅收司,上半年就給朝廷送來了三百萬兩白銀,當這麼多白銀出現在大明官員的面前的時候,原本反對通商的官員,一時間沉默了下來。
就連崇禎也有些震驚了,他沒想到海貿的收益如此之大。
而且要知道,現階段的海關稅並不健全,基本上是按照船隻來收的,每一舶例入三千金。
而且據崇禎所知,裡面還得有近一半落入了鄭家的口袋,畢竟東南沿海現在是鄭家的天下,人家能夠給你一半就不錯了。
同時,由於通商海岸以及海稅司的建立,原本很多靠走私獲得大量的錢財的官員,在朝廷的監管下,很多人不得不放棄利潤豐厚的海運走私。
同時,如此大的利潤,也讓掌管戶部的馬懋才興奮不已,多次向朝廷請求再開通幾個通商口岸,以增大海關稅的收入。
並且,如今的大明只是和葡萄牙、荷蘭、英國等國有貿易,而且荷蘭和葡萄牙兩國要占百分之八十。
要知道以後的海洋霸主可是英國和西班牙等國,崇禎要想振興大明,將大明變成海上強國,就要多給這些國家合作。
先同他們貿易,從他們手中得到如今大明所需要的。
崇禎自然對此也是非常感興趣的,再加上各地船廠的戰艦,已經開始陸續下水。
大明船上如今產出的最厲害的戰艦,也就是一級戰列艦,一共三層甲板,共有近百門艦炮,全艦需要幾百人來操作。
火炮使用的則是從荷蘭以及英國購買而來的,要知道明朝的火炮之前走了與世界相反的道路。
因為多是陸戰,因此明朝的火炮要求都是輕便,攜帶容易。
但是戰艦上所需要的火炮,都是重型巨炮,光是炮丸重量就有近三十斤,也是主力戰艦的標配。
崇禎著人從英國買來的,同時,大明和製造司也開始進行仿造。
要知道,這時候的明朝冶鐵技術還是不低於歐洲的,歐洲的崛起是始於文藝復興。
同時,在明朝,崇禎早就花大價錢開始發展冶鐵技術。
他在重要的鐵礦處,都建造的大型冶煉廠,按照現在的高爐製造,發出了巨額的獎金,來號召了工匠們研究冶鐵技術。
同時,他也在皇家學院開設了礦藏這一門課程,以此來培養人才。
同時,崇禎還想組建礦業司,只是因為朝廷反對的人較多,他也認為暫時可能用處不大,也就沒有組建。
戰艦由水師都督張大可開始帶人訓練,只是由於很多人並沒有操作大型戰艦的經驗,因此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形成戰鬥力。
崇禎也調了很多年輕且優異的將領去往水師,其中見包括在平定李自成亂賊是立下戰功的李來亨、堵胤錫、何騰蛟等人。
崇禎整日念叨的水師,此時也算是有了盼頭了。
正因為水師在不斷的建造之中,崇禎才會想要在沿海地區多開通幾個口岸,要知道海貿可是暴利。
只要海貿搞起來了,國內有錢了,那麼也就不會有這麼多事了。
但是搞海貿,要有一個強大的海軍才行,甚至以後還爭奪海上財富,全都要靠海軍。
不過,這些崇禎都並不著急,這些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需要很多時間。
現在對於大明最大威脅的,並不是海上,而是北方,北方邊境依舊不穩,朝廷就要駐紮重兵防守,其花費可是非常大的。
而且,乾旱、蝗災、地震頻發,都讓崇禎非常警惕,只有維護了北方的安穩,才能維護整個大明。
不過,讓崇禎欣慰的是,遼東、奴兒干兩地,已經徹底的安定了下來。
這還要得功於盧象升在奴兒乾的所作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