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抓捕

2023-12-16 00:58:42 作者: 愛歷史的小蝸牛
  不知道這回事的人,此時都是東張西望,朝臣們都將目光集中在最前面的李標等人,只是李標等人此時表現的也是非常平靜,仿佛什麼事情都不知道一般。

  「臣李標接旨」

  直到李標發話,眾人這才反應過來,雖然他們很驚奇,但這件事說起來和他們的關係也不是很大。

  「臣等接旨」

  右邊的滿朝文武頓時異口同聲的接受了崇禎的聖旨,只剩下的左邊的王爺們。

  滿朝文武都將目光看向這些王爺們,他們開始議論紛紛,不斷的向每個跪在地下的王爺看去,只看在座的王爺此時也相互觀望。

  以周王朱恭枵、晉王朱求桂、德王等人帶頭,在前面左顧右盼,唐王等人也是臉色非常難看,至於剛剛被放出來的秦王,此時卻是臉色煞白。

  直到這時他才明白,原來崇禎不是給自己開玩笑,而是玩真的,他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自己的叔叔身上動手。

  在場的王爺們此時是人人心複雜,他們明白,此時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看著他們,而宣讀聖旨的王承恩還在等待他們。

  雖然崇禎是拿福王等人動手,可是他們也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但是他們更知道,他們已經進了北京城,已經成為了崇禎戴宰的肥羊,此時就是無聲反抗又能怎麼樣那。

  王承恩此時自然明白這些王爺是怎麼想的,不過他也不在乎,也不怕得罪他們,畢竟他是為皇上辦事的人,首先得把皇上伺候舒服。

  王承恩將目光看向跪在地下一排排的王爺,臉上凝重得到說道:「各位王爺,接旨啊!」

  依舊是鴉雀無聲,在場的王爺們,仿佛沒有聽到王承恩的聲音一般。

  王承恩無奈,只得將目光看向最前面的周王,他身為崇禎的心腹,自然明白周王所處的地位,此時最好的就是拿周王當突破口。

  「周王殿下,接旨吧!」

  周王朱恭枵看到王承恩竟然率先拿自己出頭,頓時有些氣不打一處來,不過他也明白就是他在有氣,此時也不是斥責王承恩的時候。

  就算是平時,他見了王承恩也得給他三分薄面,更別說現在人家手裡拿著聖旨等你接旨那。

  周王猶豫了,他不斷的朝周圍看來看去,想著有沒有人能夠站出來,可是這些平常口頭上氣勢洶洶的王爺們,此時卻同時啞了火。

  面對周王朱恭枵的目光,他們紛紛低下頭去,畢竟槍打出頭鳥他們是懂得。

  滿頭雪白的周王,看著一個個都等著坐收漁翁之力,卻沒有人去反抗的王爺,他明白了,這些王爺此時竟然還在想著自己的哪一點小心思。

  自己就算是想救他們也救不了,其實周王不知道的是,他何嘗不是這樣的人,這時候,他不是同樣也不願意出來得罪崇禎?

  這樣想著,周王竟有些怒其不爭,咬了咬牙,看著王承恩大聲說道:「臣周王朱恭枵遵旨。」

  隨著周王的發聲,頓時一片譁然之聲,聲音竟是從右邊的滿朝文武中發出來的,這讓手拿聖旨的王承恩頓時臉色陰沉了下來。

  他直接轉過身來,將目光掃向右邊,他可是代表的皇上,竟然有人敢對皇上的聖旨發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聲音,該死。

  很多出聲的官員也意識到了不對,紛紛低下頭去,不敢再發一聲,生怕被王承恩給看到了。

  「各位王爺,接旨吧!還要奴婢一個個交出各位王爺的大明嗎?或者是各位王爺還不知道違抗聖旨的代價?要不要奴婢告訴諸位王爺?

  皇上說了,諸位王爺如果想要和福王、瑞王等王爺同流合污,現在就可以站出來或者是拒不接受聖旨,皇上會親自向你們解釋。」

  此時的王承恩如同獨霸朝綱的權臣一般,聲音不容抗拒,威脅的聲音讓諸位王爺此時是就進退兩難。

  終於,這些王爺們開始忍不住了。

  以唐王、晉王、德王為首 的幾人相互看了看,率先發話了。

  「臣等遵旨」

  這時,下面的有些王爺才開口,異口同聲的說道:「臣等遵旨。」

  「那咱家就回去復旨了。」王承恩說著,轉身向紫禁城走去,直到午門再次被關閉,這時在場的大臣和王爺們才放鬆了下來。

  右邊的文武百官隊伍里再次開始嘰嘰喳喳了起來,只是這時的吳宗達有些忍不住了。

  他將目光看向一旁的范景文。「范大人,如此重大的場合,這麼多人竟然還在嘰嘰喳喳的,成何體統?

  還請都察院的各位大人能夠擔起自己的職責,將這些失禮的官員記錄在冊,交予皇上定奪。」

  按理說這種事吳宗達是沒有資格讓范景文去辦的,但是因為吳宗達是禮部尚書,主要負責這次的祭祖大典,因此在場的官員都要聽從他的布置。

  范景文雖然平常和軍機處的關係並不好,不過他也明白這時候該怎麼做。「吳大人放心,本官知道了,本官這就讓人記錄。」

  一旁的李標聽到吳宗達和范景文的對話,頓時看了看吳宗達,並沒有說什麼。

  倒是周圍的官員一看上面發話了,頓時將嘴巴閉的死死的,不再說話,人群中突然變得安靜了起來。

  左邊的隊伍里,此時人分成了三派,一派就是對這件事不明白、迷迷糊糊的王爺,他們對於這些事並不太清楚,只知道崇禎叫他們過來,他們就過來了。

  這種就是以衡王朱由橄、潞王朱常淓等為首的,不太出名的王爺,同時在崇禎的名單中,按照家產排名,他們都是非常靠後的,屬於陪襯的人物。

  此時的他們也是一臉迷惑不解,心中暗道不是祭祖大典嗎?怎麼會突然把四位王爺給幹掉了,這讓他們突然想起了鴻門宴三個字。

  不過此時他們雖然心中一片迷茫,但是依舊是一言不發,準備看看情形再說。

  第二派就是以周王為首的,被很多王爺稱之為崇禎的走狗,因為剛剛周王第一個發聲,此時人們將所有的錯都加到了周王的身上。

  不過周王對此倒是無動於衷,他就在心中覺得是這些人自己不爭氣,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

  第三派也就是主流,以魯王、晉王、唐王、德王為首的大部分人,他們此時心中有很大的不滿,又有很大的恐懼,他們原本心中是對崇禎的不滿,但是此時卻不敢表現出來,只能將之加到周王的身上。

  之所以恐懼,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退路是什麼,隨著福王、瑞王的被革,此時他們的心中已經有種悲哀之感,只是他們不敢表現出來罷了。

  此刻,乾清宮內,崇禎一個人站在裡面,異常的安靜,完全不像是要舉行祭祀的時候。

  王承恩這時從外面走了進來,腳步聲從崇禎的背後傳了過來,崇禎依舊是一動不動。「主子」

  「怎麼樣了?他們沒有什麼動靜嗎?」

  「各位王爺雖然是很不願意,但是卻也都接旨了。

  只是文武百官倒是」王承恩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

  這時的崇禎心裡本來就非常敏感,此時一聽,頓時臉色有些不好,眼睛微微眯起。

  「怎麼?這些個文武百官有什麼意見?」

  「這個倒沒有,就是很多人口中的聲音對主子有大不敬之意。」此時的王承恩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只得來了個迷迷糊糊。

  「陰陽怪氣」崇禎聽了之後,只回了四個字,卻把王承恩嚇得直接跪了下來。

  「起來吧!朕沒怪你。」

  「謝主子」

  「快給朕更衣吧!時間快到了。」

  「是,來人,更衣。」

  隨著王承恩一聲大喊,立即早已經準備好的人,慌忙跑了過來,將崇禎圍成一團。

  城門外,趙王朱常於、鄭王朱厚煒二人,正在焦急的等待著,他們沒想到,自己一個堂堂的親王,竟然被扔在了北京城外。

  此時兩個人的憤怒之色可想而知,竟然命人在城門外大罵了起來,對此,無論是曹變蛟還是守城的護國軍將士全當是沒聽到。

  曹變蛟也沒有辦法,畢竟是皇上不讓進來的,自己只負責守城,其他事情一概不管。

  就這樣,兩人一直在城門外等到了二個多時辰,突然,城門開了,大量的護國軍直接沖了過去。

  這讓趙王朱常於、鄭王朱厚煒二人心中一喜,還以為是皇上下旨要放他們進去,頓時大喜所望,招呼著自己的儀仗,就要準備進京。

  誰知道護國軍將士卻將他們團團圍住,二人頓時有些不解,忙向曹變蛟看去。

  只見曹變蛟身邊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一名身穿鬥牛服的錦衣衛,來的人正是錦衣衛指揮使、東廠廠督周繹,在崇禎的聖旨下的那一刻起,他便親自帶人來到了曹變蛟這裡,準備將二人直接抓捕。

  當周繹將聖旨交到曹變蛟手裡的時候,曹變蛟也被嚇了一跳,不過他並沒有問什麼,因為他心裡清楚什麼事情該問什麼事情不該問。

  他也不想和東廠錦衣衛有什麼聯繫,因此他並沒有多問,而是直接和周繹帶人沖了出來。

  看著被圍在中間的趙王朱常於、鄭王朱厚煒,周繹臉上很是平靜。

  「趙王朱常於、懷鄭王朱厚煒接旨」

  此時的趙王朱常於、鄭王朱厚煒已經預感到了不妙,不過二人面對護國軍的包圍,知道是無論如何也跑不掉的,只得跪了下來。

  「臣趙王朱常於、臣鄭王朱厚煒接旨」

  「上諭

  趙王朱常於、臣鄭王朱厚煒在趕往京城參見祭祖大典期間遊山玩水,有違禮法,並且耽誤了祭祖大典的時辰,實為不忠不孝之舉。

  現奪王爵、王冠,沒收其全部家產,立即緝拿進京問罪。欽此」

  此時的二人都被崇禎的聖旨給震驚了,一時間竟然楞在了原處,什麼也沒有說。

  直到不知過了多久,二人才反應過來,竟然大哭大叫了起來。

  「皇上,臣冤枉啊!臣冤枉啊!」

  「帶走」

  二人的變現讓周圍的護國軍將士和曹變蛟、周繹兩人都大跌眼鏡,他們沒想到區區的王爺竟然如此不堪,連一名護國軍的將士都不如。

  周繹一擺手,就這樣,二人被拖進了北京城。

  紫禁城外,時間一點點的過去了,就在眾人心思各異的時候,辰時已過,午門再次被打開了。

  「皇上駕到」

  一聲尖利的聲音從午門內傳了出來,頓時所有人跪了下來。

  「臣等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乘坐龍攆,身後是龐大的禮儀隊,一身龍袍、頭戴皇冠的崇禎從龍攆內走了出來,看著兩旁的文武百官和各地親王,臉上不露一絲神色,異常肅穆。

  崇禎將目光掃向左邊的各親王,眼神直逼眾人,先是周王、晉王,再說是魯王、唐王等人,崇禎目光所過之處,沒有一人敢與之對抗。

  「都起來吧!」

  「謝皇上」

  眾人都站了起來,將目光看向崇禎的龍攆,崇禎再次坐進了龍攆之內,用玉如意敲了敲龍攆。

  「起」

  崇禎的龍攆再次起來,開始向太廟的方向趕了過去,文武百官和各地藩王都跟在了崇禎的後面。

  太廟居於紫禁城午門的左側,太廟大殿是紫禁城一帶最高的建築,傳言朱棣在建造太廟的時候,太廟大殿比紫禁城的金鑾殿都要高上三尺,以彰顯太廟在大明至高無上的地位。

  不過很短一段時間,崇禎的龍攆便已經到達了端門,崇禎一步步的莊重的從龍攆上走了下來,此時所有的東西都已經準備完畢。

  在崇禎的帶領下,文武百官相繼開始進入到太廟。

  此時正在太廟,雖然到處都是人,但是卻異常安靜,只有輕微腳步聲在空氣中傳遞,所有人的臉色都是異常的肅穆。

  太廟本來是設有九座廟,分別供奉嘉靖之前的九位皇帝,但是其中八座都被雷火焚毀,因此大臣們上奏是祖先不願意分祀,於是將所有人給合祀在一座大殿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