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溫黨被剿滅,朝廷歸於平靜
2023-12-16 00:58:42 作者: 愛歷史的小蝸牛
「臣馬世龍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馬世龍看著站在夜色中的崇禎,顧不得依然濕漉漉的地上,當即跪下施禮道。
「起來吧!」
「謝皇上」
馬世龍說著站了起來,這時崇禎對王承恩擺了擺手,王承恩示意,向遠處走了過去,崇禎這時才將目光看向馬世龍。
「朕查清楚了,這次的事情和你無關,是朕冤枉了你,你有什麼要說的嗎?」
馬世龍一聽,當即低下頭,眼淚流了下來,過了一會,他才擦了擦自己的眼淚,抬頭堅定的對崇禎說道:「啟稟皇上,臣沒什麼要說的,臣不怪皇上,臣只是有一個要求,希望皇上能夠准許。」
「唉」崇禎嘆息了一聲,然後微微說道:「你說吧!有什麼要求,能滿足的,朕一定滿足你。」
「啟稟皇上,臣今日感覺身體有恙,恐怕不能再為大明盡忠、不能再伺候皇上,請皇上准許臣辭官回鄉歸養。」馬世龍說著,當即再次跪了下來。
崇禎聽過他的話後,當即沉默了下來,轉身看向天空,嘴裡喃喃自語的說道:「你還是怪朕,怪朕冤枉了你啊!」
馬世龍一聽,當即沖崇禎拜了下去,嘴裡慌忙說道:「皇上,臣真的不怪皇上,臣有今日也是臣罪有應得,只求皇上准許臣辭官回鄉。」
崇禎又想了一下,直到此時的馬世龍是留不住了,當即開口說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既然你想走,朕也不留你了。」
「謝皇上」
「馬世龍聽旨」
「臣馬世龍接旨」
「上諭
山海關總兵馬世龍,在任期間,兢兢業業、屢立戰功,然因身體抱恙,不得不回家歸養,朕甚惋惜之。
著及加封馬世龍為寧夏伯,賞良田一千畝,以表其功,欽此謝恩。」
「謝皇上隆恩,臣馬世龍領旨謝恩。」馬世龍說著,不由得大聲哭了起來。
「回去吧!」崇禎看著遠方的夜色,對跪在地下抽啼的馬世龍說道。
「是皇上,臣告退。」
說著,馬世龍站了起來,向紫禁城外走去,走在同樣午門的路上,馬世龍走的非常慢,他要好好看看這紫禁城。
他明白,如果沒有什麼意外,這將是他最後一次來到紫禁城,走在這條官道上。
崇禎看著深夜的夜色,他之所以給馬世龍封伯,就是借這個爵位來籠絡遼東武將們的心,馬世龍雖然不在第一線,但是他的事情卻留在了第一線。
同時,崇禎也在變相的告訴遼東將領們,爵位又開始封了,只要他們好好立功,到時候就會封侯封爵。
果然,當馬世龍的消息傳出去之後,沒有人再在乎馬世龍是否被冤枉,是否受了委屈,所有人都認為馬世龍是賺的。
因為自己的牢獄之災,收到了皇上的封爵,這大明按軍功封爵的事情雖然一直都在,但是近些年卻沒有皇帝願意封了。
所以此時的爵位是非常貴重的,一是因為爵位的本身,二也代表了皇上的信任,所以馬世龍受到了很多人的羨慕。
當然了,今夜,並沒有多少人知道和在乎馬世龍的處境,大部分人都將目光看向了溫體仁,想看看他有什麼反應。
然而,讓眾人失望的是,溫體仁一會去便睡了起來,什麼動靜也沒有,這讓眾人覺得不可思議。紛紛都在心中猜測,溫體仁在搞什麼鬼?
當然了,這些人並沒有溫體仁的安靜,便決定放過溫體仁,而是在思考著明天早朝怎麼彈劾溫體仁。
這是一些人的想法,而將書信拿出來的楊鶴,此時確是一頭霧水,不明白皇上為什麼對此事不管不問。
懷著這樣的疑問,楊鶴再次來到了李標的家中,第二次來臨,楊鶴也是輕車熟路,直接跟隨著李府的僕人,來到了李標的住所。
「老爺,順天府尹楊鶴楊大人到了。」僕人沖裡面說道。
「嗯,先帶楊大人去客廳歇息,我這就過去。」這時,李標的聲音從裡面傳了出來。
「是大人」
楊鶴坐在李府的客廳里,並沒有大量李府的客廳,反而是在思考今天的事情,因為思考的太過認真,以至於李標走了過來,他都沒有發現。
「楊大人」
李標站在楊鶴的面前,看著發呆的楊鶴,輕聲呼喊道。
楊鶴一聽,這才驚醒過來,連忙抬頭看了過去,一看發現竟然是李標,當即站了起來。
「李閣老,下官失禮了,還請李閣老勿要怪罪。」楊鶴當即說道。
李標則沖楊鶴笑了笑說道:「楊大人客氣了,請坐。」
「謝李閣老。」
兩人坐罷之後,李標將目光看向了楊鶴,楊鶴此來的目的,他自然也是心裡非常清楚,李標又不是那種拖延之人,於是當即便朝楊鶴開口了。
「楊大人,此來可是為上午在乾清宮所發生的事情?」
「是啊!不滿李閣老,下官回去之後,怎麼想也想不通,還請李閣老賜教。」楊鶴沖李標抱拳,一臉不解的說道。
李標則沖楊鶴搖了搖頭,然後說道:「今天上午的事,我之所以攔住你不讓你出頭,也是因為另有所慮。
皇上當時明明可以對溫體仁治罪,卻又為什麼突然停下了對此事的追查?楊大人有沒有想過是為什麼?」
「閣老的意思是?」楊鶴說完,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今天的一切都讓這個剛剛再次入京為官的楊鶴感覺到了不解。
李標看到楊鶴還是有些不解,暗道楊鶴在京為官的日子還是太少,不了解皇上的心思,不懂得作為京官該有的察言觀色。
「是皇上拒絕了下面的追殺,皇上想保溫體仁,所以才會將此事給壓了下來。
你沒看到當時百官蠢蠢欲動,但是卻無一人敢出頭彈劾溫體仁,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百官都清楚,槍打出頭鳥。」
李標對著楊鶴把話說完之後,當即停了下來。他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就是不是一些京官,都會明白他話中的意思,更別說楊鶴了。
楊鶴聽過之後,頓時點了點頭,可他還有些不解的就是皇上為什麼要報溫體仁,不過看到李標此時的表情,他也明白,李標估計也不願意說,所以也沒有開口。
想罷之後,楊鶴當即站了起來,對李標說道:「多謝李閣老的賜教,下官有事,就先走一步了,改日再來拜訪李閣老。」
「我送你。」
李標說著,將楊鶴送出了自己的府邸,看著楊鶴離去的身影,李標不由得看清楚了自己的影子,不由得苦笑了起來。
昔日的他,剛剛入京為官,自以為可以利用自己的二十年所學,能夠振興大明,同楊鶴一樣,他並一開始就並不參與黨爭,一心一意將心思放到了處理政務之上。
然而,讓他失望的是,因為他的耿直以及不會揣測皇上的心裡,所以屢屢都沒能晉升。而且還經常得罪人,要不是皇上的庇護,恐怕他早就被各黨給踢下台了。
直到後來,李標學會了沉默,學會了領會皇上的用意,所以現在的李標可以安安穩穩站在如今的位置。嘆息了一聲,李標向府里走了進去。
天色越來越黑,風也變的涼了起來,不過今夜對於有些人註定是失眠的,對於有些人確是睡得非常安穩。
第二天,朝會的時間到了,溫體仁以及文武百官早早的便來到了午門在等候。
眾人看到精神奕奕的溫體仁,一時間覺得像是錯覺,因為昨天溫體仁還要死不活的,今天怎麼會突然變成了這樣。
百官相互議論著,時不時的掃了溫體仁一眼,溫體仁卻絲毫不在意,往日他很少總是圍上一大群人,今日可卻空無一人。
此時的溫體仁也是非常奇怪,他不斷的朝遠處看去,禮部左侍郎唐濟新以及吏部左侍郎閔洪學,還有御史史范副都御使高捷,這些溫黨的骨幹,此時卻一個人也沒有見到。
不僅溫體仁好奇,百官慢慢的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溫體仁終於意識到了不對,臉色由剛才的神采奕奕,變的有些沉默。
終於,午門被推開了,他們依然沒有來,百官相互簇擁著向金鑾殿趕了過去,只剩下溫體仁還在午門外,抬頭不時的張望。
「溫閣老,快進去吧!朝會馬上開始了。」護衛正準備關閉午門,看到溫體仁還在門口,當即勸說道。
溫體仁沖護衛悽慘一笑,隨即向裡面走了進去,當眾人走到金鑾殿門口的時候,崇禎還沒有到,於是百官便在殿外等候。
就在這時,王承恩領著一個小太監走了過來,看著下面的文武百官,當即開口喊道。
「皇上有旨,百官跪接聖旨。」
「臣溫體仁帶百官接旨」
「臣等接旨」
隨後百官都跪了下來,等待著王承恩宣讀聖旨,王承恩看了看眾人,將聖旨拿了上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兵部左侍郎汪慶百,結黨營私、欺君罔上,著即抄沒家產,判斬立決,即日問斬。
禮部左侍郎唐濟新、吏部左侍郎閔洪學、都察院御史史范、副都御使高捷、給事中陳啟新五人,結黨營私、貪贓枉法、枉顧聖恩,但念起在位期間,雖無功勞,卻又苦勞,朕不願殺之。
著五人奪職去官永不錄用。
內閣首輔溫體仁,不明所以,私自為逆臣汪慶百做擔保,實在是枉顧聖恩,但念起勞苦功高,著罰俸兩年,以儆效尤。
順天府尹楊鶴,此番剿滅京城謠言有功,即晉升吏部侍郎,加封太子少保。
遼東總督袁崇煥,私自隱瞞戰功,誣陷同僚,立即革職查辦,著錦衣衛緝捕回京,刑部大理寺審問之後,再做定罪。
參將劉光、參將吳三桂、副總兵曹變蛟三人,屢立戰功,即刻晉升總兵銜。
著浙江巡撫盧象升,擔任遼東總督,回京謝恩之後,便立即前往遼東就任,不得有誤。
欽此謝恩」
王承恩宣讀完聖旨之後,將目光看向場中的文武百官。
「臣溫體仁領旨謝恩。」
「臣等領旨謝恩」
此時的文武百官可以說是心思各異,他們自然是明白皇上的意思,皇上輕罰了溫體仁,就意味著溫體仁就這樣渡過了這次的難關。
雖然眾人心有不滿,但是此時也不敢說什麼,不過此時不敢說,不見得以後不敢說,溫黨這次遭受了致命性的打擊,他們就不信,溫體仁還能堅持多久。
溫體仁現在冷風中,此時亦是一頭汗水,他沒想到皇上來了一個釜底抽薪,自己的黨羽被瞬間給剪掉了。
這讓溫體仁一時間有些接受不了,想到昨天皇上的話,溫體仁突然意識到了皇上真正的意思,不由得嘆息了一聲。
一旁的楊鶴,聽到自己就任吏部侍郎的旨意,頓時都驚呆了,畢竟剛剛就任順天府尹沒兩天,竟然又升官了,不由得有些興奮。
「上朝」
崇禎此時已經坐在了龍椅之上,百官也開始向金鑾殿走了進去。
對於大多數的官員來說,他們已經意識到了,溫黨的時代過去了,但是溫體仁還在,就意味著權利的中空暫時還不會出現。
此時的溫體仁不再是一頭猛虎,反而如同一塊肥肉,所有人看著他屁股下的位置,不由得心裡變的蠢蠢欲動了起來。
溫體仁自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朝堂上的他開始變的異常低調,但是他想低調,很多人怎麼會讓他低調。
「臣等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
崇禎坐在龍椅之上,看了看這一通聖旨之後,朝中文武百官的狀態。如崇禎猜想一樣,有人歡喜有人愁。
不過,崇禎也知道,這封聖旨之後,就意味著持續兩年的成錢黨與溫黨之爭結束了,朝廷將會平靜一段時間。
崇禎將目光看向李標等人,當即開口說道:「李標、劉鴻儒、吳宗達,新田法可設立出來了?」
吳宗達二人一聽,當即將目光看向了李標,李標當即站了出來,對崇禎說道:「啟稟皇上,新田法已經指定完畢,請皇上審閱。」
說著,李標將新田法從懷裡拿了出來,交給了崇禎。